敬业与乐业读后感言(共67句)

时间:2025-02-19 19:50:22 admin 今日美文

敬业与乐业读后感言 共37句

1. 中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由于中职学生因成绩不好,在中学里受到了同学及老师的排挤和打压,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以至于进入我们学校的学生,一年级的时候特别叛逆,把老师当作敌人,特别难教育。他们仇视教育、仇视老师。这些孩子在中学里面都是被边缘化的学生,初中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是放弃的,而这些学生的骨子里却是要强的。他们进入我校,以中学里的老师来衡量我们学校的老师。

2. 演讲是面对听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因此演讲的要点比较清楚。演讲稿的要点中,你认为哪一点对初次参战的士兵们影响最大?说说你的理由。

3.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 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5.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 理清结构,划分层次,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7. 阅读理解急于求成

8.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大家知道,《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是当年梁启超先生在上海的一所职业学校给他的即将毕业的学生的一篇演讲文章。那次演讲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对待以后的生活。其实现在的学生更要懂得敬业与乐业,只不过这个业代表的就是学习。现在很多的学生就没有这种敬业乐业的精神,他们永远是在课堂上想着其它的事,而且做作业时永远觉得太累。如果他们总是这样干下去的话,那么他们的未来就已经没有希望了。因此,结合课程标准、作者的写作夙愿、我们学生的现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9. 初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敏于思索,善于质疑。针对以上情况确定了学习本文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1)敬业、乐业的内涵。

10. 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11. 在论证“敬业”的必要性时。有两点可质疑处:其

12. 学情分析

13. 认真阅读课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论述自己看法的?

14. 个人的标准所谓个人的标准,就是个人的兴趣、性情、天才近哪门学科,适于哪一行业。简单地说,能干什么。社会上需要工程师,学工程的固不忧失业,但个人的性情志趣是否与工程相合? 父母、兄长都希望你学工程,而你的性情志趣,甚至天才,却近于诗词、小说、戏剧、文学,你如迁就父母、兄长之所好而去学工程,结果工程界里多了一个饭桶,国家社会失去了一个第一流的诗人、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学家,不是可惜了吗? 所以个人的标准比社会的标准重要。

15. 总体设计思路

16. 找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分析论证方法,讨论论证思路。设计意图: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17.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8. 教法 谈话法

19. 注意事项

20. 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21. 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2. 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23. 阅读理解

24.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_________,字卓如,号_________,戊戌维新运动领导人之一。(知识目标1)(1分)

25.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

26. 品味议论文语言论证有力的特点。

27. 中职学生的教育。在现实中,我们对一年级的新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培养他们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在二年级的时候管理就走上轨道,3年级几乎进行常规管理就可以了,到了4年级,这些孩子对老师有了一定的感情。师生之间很融洽了。

28. 乐业

29. 巴顿将军的演讲是紧扣了演讲对象(初次参战的士兵们)的哪些心理特点来说的?请通读全文后回答。

30.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崇高的的精神境界。

31.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32. 社会的标准社会上所需要的,最易发财的,最时髦的是什么? 这便是社会的标准。台湾大学钱校长告诉我说,今年台大招生,投考学生中外文成绩好的都投考工学院,尤其是考电机工程、机械工程的特多,考文史的则很少,因为目前社会需要工程师,学成后容易得到职业而且待遇好。这种情形,在外国也是一样的,外国最吃香的学科是原子能、物理学和航空工程,干这一行的,最受欢迎,最受优待。

33. 导入

34. 拓展延伸:“那些烦人做的事情,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学生发言交流,其余点评。

35. 了解议论文的架构安排的基本要求和常见形式。

36. 预习•导学:

37. 检查预习情况,落实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对文本的初步解读。

敬业与乐业读后感言 共30句

1. 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2. 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

3. 如何理解“业”的含义?

4.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5.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朗读课文,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色。

6. 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中作者的观点在那个时代而言不无道理,如今你对他的某些观点、某些说法有疑问或有不同意见吗?若有,试作一简要说明。

7. 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需要教师的敬业

8. 教法、学法

9. 原文填空(知识目标3)(1分)____________________万恶懒为首 素其位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做到。比如不准迟到,教师就不能迟到;上课不准玩手机,教师自己也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教师就必须上课认真。老师的一句话,有时候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11. 教材分析

12. 达标测评

13.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乐业

14. 工作着,学习着,快乐着

15. 文中的“业”仅是指正式的谋生职业吗?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对文中的内容有疑问或对某些观点有不同见解吗?若有,请写在下面。

16. 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17. 为什么人必须为劳动而生活?为什么“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这两点可以引 发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

18. 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述方法。

19. 敬业的内涵。梁启超说:敬业。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20. 巩固•延伸:

21. 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2. 仿照示例,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几个例子。

23.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和文中某些观点的质疑。

24. 断章取义

25. 学法

26. 在讨论中能抓住问题的焦点,能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27.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

28. 教学流程

29. 文体知识掌握不牢固,对论据的分类不十分清楚,尤其是道理论据,多数学生不会找。对论证方法来说就更不清楚了。

30. 学习•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