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讲座后感言(推荐66句)

时间:2025-01-03 13:10:25 admin 今日美文

家庭教育讲座后感言 推荐66句

1. 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培育孩子

2. 制定规则,管理好手机与读物。孩子从小要有规则意识。特别是手机和不健康的读物,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规则,会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迷恋,不越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特征。

3. 和孩子一起面对压力。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会遇到许多压力。作为家长,不能忽视,不能责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教会孩子在压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时,学会求助。只有家长的接纳与帮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4. 尊重孩子,健全孩子的良好人格。

5. 自我表现的需要——对孩子尽情放手。

6. 搞好家庭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7. 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就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8. 语言的肯定

9. 高度关注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10. 关注孩子的成长,正确引导孩子。

11. 身体的接触

12. 认识世界的需要——让孩子大胆探索。

13. 过度安排

14. 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

15. 把握可能突出的时间,即使是做同性质的工作,有些人早上

16. 在会议过程中不要随便走动或讲话,以免影响别的家长听课。

17. 随时修正不适合的计划,整套的教育计划很容易制定。但是

18. 锲而不舍,强化孩子的素质教育。

19. 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在完成家庭学业的前提下,给予其他兴趣爱好培养,让他做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20. 全身心的陪伴

21. 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者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如独立欲望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自己心中的成人感与成人眼中的孩子气之间的矛盾等等。

22. 应言传身教忌单纯说教。

23. 应培养好习惯忌随心所欲。

24. 人际交往欲望强烈。一方面强烈希望结交志趣相同,年龄相仿,能够互相理解,分享生活感受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对自己周围的人尽量保持良好关系,尤其是对自己所属的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性,宁肯自己受点委屈,也要保持生活圈的平衡和协调。

25. 过度保护

26. 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27. 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

28. 性意识骤然增长。由于生理上出现性发育加速,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与日俱增。

29.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按各科的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使孩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安全意识。教会孩子认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以后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0. 学会自理

31. 应合理引导忌过分溺爱。

32. 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 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就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33. 要先考虑孩子的能力,如果自己的孩子在语言、艺术或体育

34. 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35. 搞好家庭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36. 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以后我们对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心灵健康出发。

37. 智力水平迅猛提高,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8. 请各位家长作好笔记。

39. 多沟通,少说教。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爱。

40. 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培育孩子。

41. 安全感的需要——向孩子大胆表达爱。

42. 要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沟通,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还不具备自学能力,凭借着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接受教育。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只有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让孩子快乐的接受教育。

43. 到场均可参与现场抽奖活动(一等奖1名:tcl32寸液晶电视;二等奖3名:苏泊尔电压力锅;三等奖100名:储物箱;幸运奖60名:100元学费代金券)。

44. 建立具有连贯性的计划,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教,

45. 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乐此不疲。

46. 入园串串烧。

47. 家里的经济能力,培养一个孩子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是一个

48. 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

49. 报名电话:、或者编辑“道一,(孩子姓名),(订票数量)”发送至。(例:道一,张三,4人)。

50. 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忧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

51. 所有学员及家长一律凭票入场,凡持此票到现场的家长学员均可以领取矿泉水、笔和笔记本(每人各一个)及价值50元道服代金券(每个家庭一张)。

52. 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必须付出

53. 发展想象的需要——让孩子异想天开。

54. 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必须付出。

55. 自我服务劳动

56. 请报名的家长找离您最近的俱乐部领取讲座门票,并妥善保管。

57. 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和温暖港湾。陪伴会让孩子减少焦虑,消除孤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理解会促进沟通,让孩子感到温暖、幸福。

58. 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59. 搬运大垫子。

60. 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

61. “严”字当头,“关爱”而不“宠爱”。

62. 高度关注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63. 让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

64. 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务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务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教养出一个个只会解几题数学(又解不好)的傻孩子。父母应该让子女充分分担家事。

65. 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

66. 关心爱护,让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