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感言 必备38句
1. 收获和成果。
2. 引言(150字)
3. 学生的约束力不强,通过乘车、语言、活动过程看,少数同学散漫,自身素质差,私下乱动学具教具,保持卫生观念淡薄,表现出爱说话、打逗、随意吃自带的小食品,这些需要改进和加强;
4. 劳动时必须以身作则。在集体劳动时,作为团队的领头人必须带头先上。试想一下班长都去一边开小差去了,其他同学心里会怎么想呢?他们又会怎么去行动呢?我想我是注意到这一点的,我一边指挥大家劳动,一边也投入的参与了进去。这样其他同学也认真的干了,更没有闲话说了。当然也不能事必躬亲,那样自己也很累,最后收到的效果也不好。
5.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6. 我们需要坚持团队精神打造奇迹。
7. 平等———最基本的价值观
8. 指导思想。
9. 游戏制作开发
10. 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选择所要做的事,尊重选择。
11. 保证活动的安全从学校出发开始就进行教育,班主任在课堂上提出具体要求,然后学校在上车前集中,提出具体要求:上车时不准拥挤,抢上,排队有序上车,乘车时不许打闹喧哗,吃东西,不准开车窗户,一定要扶好,系好安全带,活动时听从老师的指挥,不与外校学生发生争执。保持好乘车时和活动地点的卫生。这学期三次活动保证了安全,学生遵守纪律,服从老师的安排,基本做到讲究卫生;
12. 劳动实践对于个人生活的启示(250字)
13. 游戏创新感悟
14. 游戏实施步骤
15. 提高了党员的思想,增强支部凝聚力。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美化心灵的。学校和系党委举办的这次义务劳动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让我们支部收获很大:在劳动的同时也教育了同志,融洽了支部的气氛,团结了支部的力量。
16. 游戏的测试
17. 劳动带来的成长与收获(300字)
18. 活动中不够专注,动手能力差,小组活动时动作慢,自己的作品粗糙,折痕、裁剪、缝纫等操作不规格。有待加强。
19. 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他人。
20. 劳动的意义与价值(250字)
21. 本学期增加了电子相框、电子报刊等内容增进了孩子们的乐趣!积极参与的热情浓厚,期待新的课程开发,供孩子们体验;
22. 通过实践活动给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借助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风采,有了发表观点、团结、协作、竞争的意识,也增进了爱祖国、爱家乡、爱美、爱劳动的情感。
23. 组织管理及实施。
24. 体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平时,党员和普通群众都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在实验室里从事各自的研究,这次劳动正好给了我们一次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机会。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党员就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为其他同学带好头。
25. 心中有想法时,不能图一时之快而大喊大叫,而应该有理有节的讲出来。我想心平气和的说话很多时候要比严厉的喊话好的多,严厉的初衷是好的,也是有道理的,但听起来不好听就容易让别人产生抵触情绪。毕竟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个性都极强,所以处事交流必须注意方法方式。
26. 诚信———最核心的价值观
27. 结语(150字)
28. 培养了大家的奉献精神。其实学校图书馆是每个人都用得到的公共资源,每个人都应该为了维护她、清洁她负有责任,通过劳动,我们自然会想到,如果大家在平时都注意爱护图书,保持图书馆的卫生,那么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学习和阅读条件。我想通过这样的劳动,以后每个人都会注意爱护书籍、注意卫生。也让我们感受到公共资源得质量需要大家的自觉来维护。
29. 合作———不能缺的价值观
30. 锻炼了大家的吃苦耐劳精神。大家每天都是在实验室里学习和工作,义务劳动对于研究生来说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这次的劳动是我们平时很难碰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通过这次劳动,再次锻炼了大家的吃苦精神。
31. 游戏研究目标
32. 组织劳动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劳动的第一天我就将43个人分成了三个组——1号到14号为一个组,由武志宇负责;15号到27号为一个组,由刘俊波负责(后两天由康永旺负责);28号到44号为一个组;由鲁向辉负责。将全班分为三个组,再将任务分到各组,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劳动任务,对这几天劳动的开展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可能是组长再下去就没有再细分,这样在劳动时便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混乱,好在劳动强度小,几天还是勉强过去了。
33. 自信———最关键的价值观
34. 游戏研究基础
35.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36. 能认真参加各小组的活动,课上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精神好,能在有效地时间内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完善自己的作品,如电子相框、橡筋直升机、会跑的蛇、袜子玩偶等,兴趣浓厚,团结协作;
37. 三个年级活动之前分别参观了二楼的走廊文化,在实践学校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注意聆听,认真做好记录,欣赏自己的笑脸美滋滋的,掌握了安全常识,消防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高了遇到突发事的应变能力。
38. 社会实践活动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借助这个平台应用知识,开发创作的空间,使他们乐于动手创作,课后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出小发明,小创作,有了爱科学、爱创新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