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合集11篇)

时间:2025-07-04 17:38:39 admin 今日美文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1篇

院工会 2008-10-28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经过初、复赛两场比拼,10月24日,2008年交大医学院教职工“和谐之声”卡拉OK大赛在懿德楼三楼大礼堂落下帷幕。

卡拉OK大赛,是医学院工会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用歌声来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的一次群众性文艺活动。为组织好本次活动,工会在院本部范围内进行广泛动员,并请专业人士做比赛评委,9月26日的初赛,7个部门工会共有42人参加,最终24位选手进入复赛。

礼堂的气氛欢快而热烈:专业的评委、近乎专业的选手、敬业而热情的啦啦队,以及绚丽斑烂的舞美,随着一曲曲美妙的歌声,一阵阵齐而有力的掌声,进而把整个大赛推向了高潮。此情此景,担任大赛评委 的上海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赵晓巍老师也很感叹:“台上选手和台下观众素质都比较高”、“真是不容易!”。

为体现公平、公正的比赛原则,大赛设A、B两组,A组为合唱团成员,B组为非合唱团成员,并分设金银铜三个奖项。复赛结果如下:

金 奖

A组 汪巽章 后勤发展中心 B组 朱雯燕 后勤发展中心

朱澄照 教材辅助中心 裴 蓓 公共卫生学院

银 奖

A组 叶福林 组织部 B组 龚 巍 门诊部

吴义庭 后勤发展中心 许文斌 财务结算中心

陈 铿 老干部处 张莉娜 基础医学院

姜 莹 动科部 杨薇薇 信息资源中心

张沪萍 后勤发展中心

铜 奖

A组 王 昊 基础医学院 B组 周 芸 基础医学院

姚一康 动科部 葛 赟 档案馆

_敏 基础医学院 陈惠康 基建处

柴蔚然 基础医学院 汪 洋 信息资源中心

朱良玉 老干部处 谢艺伟 医学院团委

严迪平 信息资源中心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2篇

研究生分院培养办 2007-11-26

近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顾问胡庆澧教授作为医学院《科学家讲科研》系列讲座的特邀嘉宾,为研究生们作了题为“生命伦理学——回顾与展望”的学术报告。研究生分院常务副院长陈红专教授主持报告会,六百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胡庆澧教授自1978年至1998年先后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任为世界卫生组织地区顾问、驻国家代表、助理总干事及副总干事等职,现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国际生命伦理委员会委员。他不仅是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更是一位践行医学本质——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楷模。他在医学、医学伦理等方面学养深厚,对生命伦理的国内外状况和发展趋势有着全面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声望和广泛的影响。

胡教授的报告从众所周知的国际生命伦理问题的案例——黄禹锡干细胞造假案开始,引出了生命伦理学的概念,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发展,以及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当代生命伦理学的范畴,即人们关注的器官移植、克隆和基因治疗,以及在进行这些生命伦理研究中所涉及的临床医学方面、科学研究方面、政策方面和文化方面所产生的问题。并通过六个案例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生命伦理学中的作用。这六个案例包括:临床实践规范、人类基因与基因组学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干细胞伦理准则的制定、人类器官移植及脑死亡、安乐死的伦理与立法、药品与医药广告的伦理问题。

胡教授寄语在座的研究生们,从事生命医学,将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崭新的伦理问题。伦理规范也不会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但伦理的基本原则或价值不会变。这就需要所有科研、医疗人员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或价值,使生命科学有序而规范地发展!使它服务于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永久幸福!

生命医学研究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生命科学研究相关的伦理问题日益受到高度关注,生命伦理已成为关系生命科学研究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胡教授的报告会是我院加强生命伦理教育,提高我院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伦理判断能力、增强伦理意识,促进科研工作在符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健康发展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3篇

工会 2008-09-19

9月17日,交大医学院工会邀请提交节能减排“金点子”征集申报表的教师、职能部门的部分管理人员一起,在院本部工会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节能减排’献一计”的第45期《医学院沙龙》,与会者结合本人的工作岗位性质、工作与生活环境中暴露出的问题,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进而把“金点子”征集工作做到了实处。

会上,信息资源中心的陆勤老师提及废旧硒鼓、墨盒集中回收,统一管理问题。他查阅资料后说,一滴墨汁,可以污染几十立方的水源,硒鼓、墨盒随意丢弃,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巨大,他建议学校可用以旧换新,并鼓励自觉捐献等形式,统一管理,以免后患。

医学遗传教研室的黄雷教授提出碎纸回收问题,她发现废纸箱、旧报纸学校有人回收,但仍有许多碎纸被当作垃圾丢弃,她指出,碎纸丢弃对一个人、一个部门不以为然,但在用纸数量巨大的教学单位,如能集中回收,将对环保有积极意义。

物资管理中心的王高潮老师对锅炉余热回收问题,结合岗位工作曾作过积极的调研,他希望学校进一步论证,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大家还就校园内的水电煤的使用和管理、新建大楼设计建造中的节能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姚家华老师说,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利国利民,我们要从身边可以做的事情入手,逐项落实。同时提倡制度节能、管理节能,形成节能减排的工作机制,调动广大教职员工节能减排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针对大家提出的某些意见和建议,尽管创意很好但操作难度大,工会将会从节能减排角度积极向学校反映。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4篇

12月4日晚8:00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文选医学大楼的报告厅中灯火辉煌,正在上演的是由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生会组织的第二届“杏林杯” 辩论赛的总决赛。作为“励志修身”系列活动之一的本次辩论赛,此前从10月14日开始的一个半月时间中,来自医学院07级新生不同专业班级的总共16个参赛队伍经历了初赛、复赛、半决赛的比拼,产生了临五一队和临八一队进入决赛。他们为在场的每一个人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最终临五一队技高一筹摘得桂冠,而临八一队的二辩金是同学以其出色表现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总决赛结束后通过视频和PPT展示回顾了整个辩论赛的筹办过程并进行了整个辩论赛“优秀辩手”、“最佳辩手”、第一、二、三名辩论队的颁奖仪式。学生会秘书长李永久老师、决赛两队的辅导员夏夷、李勇老师,以及医学院闵行校区学生会的部分学生干部参加了此次辩论赛总决赛及颁奖仪式。

期待着下一届“杏林杯”辩论赛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5篇

4月26日晚,“生声不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八届青春歌手大赛决赛在懿德楼三楼大礼堂隆重举行。上海东方电视台音乐频道主持人妮妮作为嘉宾主持亮相大赛现场,为晚会增添了色彩。院党委副书记唐国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晚会并担任颁奖嘉宾。比赛产生了新一届的十佳歌手,来自院机关的叶福林获得了“最佳歌手”称号。

“生声不息”意为生命不止、声音不息。作为医学院系统的师生医护员工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天职,他们也同样有动人的艺术才华。本届青歌赛自三月份开始启动,历时一个多月。参加单位包括院本部、各学院、各附属医院、各临床医学院等18个单位,涉及学生、教职工、医护员工等各个层面。报名人数超过170人,是历届青歌赛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经过海选、复赛,最终产生了参加决赛的16强。决赛前夕,入场券供不应求,数百张门票顷刻被排着长队的学生领完。

比赛现场场面火爆,亮点颇多。随着开场烟花的燃放把台下的观众的热情也点燃了,并且一直延续到比赛的最后。“十佳歌手”的角逐十分激烈,选手们各有特色,有一个人的深情演绎,有双人组合的载歌载舞,有传统戏曲的婉转悠扬,也有美声民族的高亢明亮……礼堂里人声鼎沸,两侧走道也被热情的观众挤得水泄不通。所有参赛选手都带了自己的拉拉队,这些后援团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尽其所能,带着鲜花、礼物、荧光棒,为自己支持的选手加油呐喊。

经过激烈的角逐“十佳歌手”最终诞生,他们分别是基础医学院的陈彬彬,瑞金临床的李佑,新华临床的唐寅达,一院的王邵华、盛玮玮、谭弩,研究生院的王颖超、冯蕴,卫技学院的马驰骋以及院机关的叶福林。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6篇

医学院闵行校区团委 2008-04-08

4月2日下午14:00,医学院本学期“博极医源”系列讲座第一讲在闵行校区东下院310举行。这次讲座邀请的是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狄文教授。医学院学工部副部长、医学院闵行综合办主任籍刘英及闵行辅导员均到场,来自临床医学八年制、八年制法文班、口腔、公管和新疆医科大学约200名同学济济一堂,认真聆听了狄教授的讲座。

狄教授从“医学生、医生、医疗”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于如何学习基础临床知识、如何合理对待病患、如何修炼医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行、如何定义医学的思考。他教导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抓住“床边学习”的机会,累积实战经验;自觉养成稳重、灵活、谦虚、善良的品质,时时为病人着想。他提出的很多见解新颖独到,如“人才是靠竞争出来的”,“十五年学技、十五年学艺、十五年学道”,“医学是哲学与自然科学的高度结合”,让在座的同学深受震撼,耳目一新。

之后,一些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疑问,狄教授耐心地给予一一解答。两个小时的讲座让人意犹未尽,结束后同学们均表示收获良多,特别是了解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学们都期待着下次讲座的到来。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7篇

11月9日,“迎青春世博、建和谐卢湾”第四届卢湾区青年社团节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八届社团文化节在复兴公园拉开帷幕。团市委地区部副部长闫加伟,卢湾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卢湾区文明办主任蒋锡明、卢湾区团委副书记陈理、姚伯川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卢湾区团委副书记、校团委副书记、医学院团委书记谢艺伟到会致词,卢湾区团委副书记陈理宣布社团节开幕。

开幕式上来自我院的学生社团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节目,活力四射的NaNa Team舞蹈和吉他表演引得大家啧啧称赞,相声表演《说一不二》令人捧腹大笑,空手道跆拳道表演将现场气氛带至高潮,卢湾区话剧社则以一出原创话剧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精彩的开幕式节目之后,各社团还精心准备了互动游戏等活动,吹拉弹唱,各显神通,充分展现了医学生的风采,参与其中的市民朋友在欣赏之余欣然在投票板上为支持的社团投上了选票。此外,现场还特别准备了猜灯谜赢环保袋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由各社团亲手自作的300多只环保袋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被赢取一空。

据悉,在为期1个月的社团节活动期间,我院各个社团将开展包括文艺表演、公益服务、体育运动等各类主题宣传和展示活动,充分展示青年风采,弘扬青年风尚。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8篇

学生会 2007-11-05

10月31日下午2:00,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E楼400号报告厅中座无虚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和“博极医源”讲座在此举行,本次讲座嘉宾是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顾问、医学院院长顾问——王一飞教授。

王教授以 “医学科学走向何方?”为主题,从医学所面临的 “严峻的挑战”,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所带来的“空前的机遇”,最后和同学们分享了21世纪医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品格。

年近70的王教授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报告厅中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在整场讲座中,不少同学提出问题向王教授请教,气氛十分热烈。还有一些研究生和年轻教师得知消息后前来聆听讲座。

王教授希望同学们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医学要求所有从事医学事业的人们,为了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了人类的健康,必须永远葆有“精勤不倦”的精神。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9篇

研究生分院 2008-07-16

7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8年暑期博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离开银川,抵达宁夏固原地区,继续此次的三下乡之行――为贫困山区送医送药。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最南端,常年干旱少雨,人们生活水平较为低下,医疗卫生条件也十分艰苦。正因如此,“三下乡博士团”选择了该市原州区最偏远的两个乡村官厅乡与寨科乡作为支边对象,想为当地人们解决一些看病吃药的困难。

7月13日晨,博士团在颠簸盘旋的狭窄山道行进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官厅乡。这个乡镇的规模不及东部地区的一个自然村。整个乡镇不见两层以上的任何建筑,也没有任何机动车。早已闻讯赶来的乡亲们已经站在乡卫生院等候多时,博士团的到来让他们兴奋许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分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晓明代表学院向官厅乡卫生院赠送了价值两千多元的常用药物。随后,博士团便在乡卫生院院外开始了义诊活动。此次博士团成员分别来自于瑞金、仁济、新华、六院以及九院的普外科、骨外科、眼科、心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以及儿科等科室。尽管博士团的人数不少,但是相对于焦急等待的众多老乡来说,博士团仍然显得人手不足。

由于家庭经济贫困、医疗条件落后,许多老乡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一位大妈已经出现了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却仍然不知自己患有心脏病;心内科黄周青同学经过体检发现这位大妈的心脏已经扩张得十分明显。另一位大娘患有糖尿病已近十余年,除了去县城看了一次病外,再也没有复查过血糖,前来咨询时,已经出现了眼部症状。还有一位大爷,腿部静脉曲张已经十分严重,却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处理。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女孩,患有风心病,同样没有得到诊治……诸如此类的病例实在太多,博士团成员在近三个小时的义诊过程中,丝毫没有停歇,逐一询问,仔细检查,详细交代,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或者治疗意见。当人群渐渐散去时,博士团每名成员都沉默不语,他们并没有感觉到成就,反而觉得有些压抑。

当博士团成员要洗手时,没有找到水井,更不用说自来水了。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从墙角提过一小壶水说,只能用这个洗了。手一碰到水,大家都说好了。怎么舍得呢?

下午博士团到了寨科乡,情况相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当地的乡亲说,这是四五个月来的第一场雨……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10篇

纯朴的民风,千年的古城。10月8日,上海交大医学院摄影协会的会员及院本部部分摄影爱好者在学院图书馆底楼大厅,举行《湘西摄影作品展》揭幕仪式。

本次摄影展共展出摄影协会5位会员创作的摄影作品40幅。今年7月,郑尧坤、张旦昕、秦石小、王伟成等4人,利用暑期长假,抱着对回归自然的向往、对光影艺术的追求,前往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采风,他们深入湘西矮寨、凤凰、山江、凉灯等地,住苗家土楼,行苗岭山路,观集市万象,遇迎亲婚礼,在近十天的时间里,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湘西生活的一个个美好瞬间。本次摄影展还吸纳了徐华2004年赴湘西的作品。

《湘西摄影作品展》能如期揭幕,医学院工会给予了大力支持,信息资源中心为其搭建了交流平台,更得到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近年来,摄影协会会员创作的作品,在上海市教师摄影作品展,第一届、二届交大医学院“美在瞬间”摄影作品展以及社会的其它赛事中有多幅获奖。

校园文化活动一览表 第11篇

党委宣传部 2007-10-16

作为庆祝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创建5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10月16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俞丽拿来到懿德楼二楼报告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师生们做了一场题为《弦上蝶舞音乐人生》讲座,为师生们讲演《梁祝》,畅谈音乐和人生,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博雅讲坛由医学院宣传部长黄红主持,医学院副院长钱关祥为俞丽拿教授颁发了医学院客座教授聘书。医学院副书记黄红出席了讲座。

俞丽拿教授18岁首次演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举成名,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最具权威的演绎者之一,俞教授生动详细地讲述了《梁祝》产生的背景,首演的经历,在她风趣的讲述中同学们笑声不断。俞教授边讲边演奏,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解了《梁祝》中各主要旋律的意义。同学们通过俞教授的讲演对《梁祝》及小提琴演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俞教授炉火纯青演奏技艺,《梁祝》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让同学们沉醉。讲座即将结束时,同学们强烈要求俞教授再次播放《梁祝》,带着新的理解和感悟再次聆听这首经典的小提琴协奏曲。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用持续而热烈的掌声感谢俞丽拿教授,并向她献上了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