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概要 第1篇
在20xx年,都江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委宣传部“五下乡”活动总安排,精心组织,扎实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规模由小到大,成效越来越明显,反响越来越好,农民群众越来越欢迎,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和“三集中”后农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我局开展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确保20xx年送文化下乡活动有序开展。
文化艺术下乡活动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最佳方式,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我局送文化下乡活动取得显著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年初,我局研究制定了送文化下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有特色、有重点的开展活动。同时加强对活动的开展情况的考核,将下乡活动内容细化、量化、纳入文广新系统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保证了送文化下乡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下乡,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
送文艺演出活动范围涉及全市各乡镇农村,演出内容主要突出和谐新农村文化,以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剧、歌曲、小品、快板等形式为主。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排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文艺节目,深入农村慰问演出。每到一处,不让群众拿出一分钱,只要搬上凳子前来看戏就行。还精心组织了成都艺术剧院、成都川剧院、成都市虹宇艺术团等专业文艺院团为农民朋友送去了数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三、积极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送春联、送书刊下乡、发放农科资料活动。
为丰富我市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我局将一批批新书特别是农业科技书籍分别赠送给各乡镇,这批新书共计2580册。我市书协、市书画院的艺术家们又为当地农民现场书写了百余幅春联。农民朋友非常喜欢这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最大的满足了他们“求知、求乐、求富”的愿望。
我局“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贴近乡村实际,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实现了由部门参与向社会广泛参与的转变,由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此项活动深入民心,文化下乡服务队深受群众欢迎。同时,在活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受资金限制开展的活动规模还不够大,影响还不够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把五下乡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为农民朋友送去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实惠。
三下乡活动概要 第2篇
一、活动主办单位
xx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农问题研究社
二、指导单位
xx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委
协办单位:172校园活动网、大学生精英论坛
三、实践活动目标
1、丰富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当地群众的参与热情。
2、开拓当地学生的视野,强化当地青年人的家乡意识,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
3、使参与的大学生能够了解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现状,收集真实的农村资料,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建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4、通过此次活动是队员们能够对自我认知方面有较大的收获
5、在实践中不短探索,不断总结,并为以后工作的更好的开展打好基础
四、实践活动参与人员
活动总指导:文军(某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
队员组成:某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农问题研究社部
分干事以及文史学院、教育学院、化工学院、政法学院的同学
实践分队人员及分工:
队长:冯旺副队长:
调研负责人:张桂芝支教负责人:
文艺负责人:杨澜、杨子芳运动会负责人:
安全员:张超财务员:
后勤负责人、通讯员:
会议记录员:
纪律员:
五、活动内容
(一)支教
决定实行班主任负责制,按年级分教学班,每个班两个班主任。
⑴确定支教时间为10天,每天开设五节课,其中包括三节文化课以及两节兴趣开拓课。早上上3节,每节课时间为45分钟,并决定增加眼保健操项目。具体的上课时间安排为:
课前晨读8:00—8:30;第一节8:40—9:25;第二节9:35—10:20;课间眼保健操10:20—10:40;第三节10:40—11:25;午饭及午休时间12:00—14:30;第四节14:30—15:15;眼保健操15:25—16:10;第五节:16:10—16:40(由班主任跟班可以进行寒假作业辅导,也可以开班会,由班主任自主安排);
⑵确定支教的课程为:
基础类:数学、语文(主要是写作,历史故事)、英语(英语入门、英语口语、英语会话、英语歌曲等)、
素质拓展类:地理课、电影放映课、心理辅导课、趣味化学课、音乐、体育等;
⑶确定的兴趣小组的项目为:朗诵、健美操、武术队、舞蹈队、合唱队、话剧队等
(二)调研
(1)设计调查问卷(分为教育、经济、文化三个方面)
(2)访谈当地高龄老人,了解当地历史变迁状况;
(3)访谈个别家庭,了解当地家庭教育,人际交往的方面的情况及存存在问题;
(4)访谈村内外出农民工,了解当地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5)访谈学校教师及学生,了解当地基础教育状况;
(6)走访村内各个村社,了解当地农村建设,人际和谐的基本状况。
(三)其他活动
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增进支教队员和当地小学生的交流,消除陌生感,方便以后支教活动。
三下乡活动概要 第3篇
今年暑假,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团委的领导下,我们一行二十余人参加了山西省团委组织的“千里汾河,清水复流”—保护母亲河行动。通过近一周的实践活动,我们获益匪浅。
首先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团委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在活动开始前半个月,团委就对我们队员进行了各项培训。先是针对这次活动的主题,省水利厅的专家给我们讲解了汾河的历史及其治理情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以及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在我们临行前带我们去参观了有名的杨家堡污水处理站,使我们对水污染的认识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后来医院团委凭借自身优势为我们讲授了有关体检的知识,要求我们在下乡的同时,为当地的老乡检查身体。我们五个人是大五的学生,在临床实习有一年的时间了,负责培训十几的大三的学弟学妹测血压及一些基本生命体征的检测。他们学得非常认真、努力,有时培训完了还要专门到我们宿舍找我们问就某些细节问题请教我们,我们感到他们的好学,同时也看到了第一医院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做的实在到位。
经过近半个月的培训,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到达了活动地点——忻州市宁武县,汾河的源头。那里山清水秀,碧水蓝天,空气清新,不愧是山西一大景点。
因为距离活动的开始还有几天时间,带队的两位大夫就带领我们干起自己的老本行——义诊。每天早上我们带着体检仪器、宣传资料步行到几公里外的镇子上去摆摊子。老乡们一见我们是山西医科大学的学生,纷纷过来咨询健康问题。低年级的同学给老乡测血压、数脉搏、量身高体重,我们就问老乡的现病史、既往史,做一些常规的处理,遇到棘手的问题就问带队的大夫。老乡们听了我们的讲解,个个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们也感到当医生的喜悦,终于用自己的知识给大家做点事情了。但我们也认识到自己只是还有欠缺的地方,回去应当更加虚心学习。
7月20日“千里汾河,清水复流”保护母亲河大型主题活动正式启动。参会的有省水利厅、忻州市委、市水利局的各位领导,有山西医科大学、忻州师范学院、太原工业大学、深圳大学等五所高校的师生,还有当地的煤炭工人、老乡们等。各位领导就近几年汾河的治理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的解决方案作了详细的介绍,我们也再次感到自己肩上的重担。
这次三下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它给了我很深的教育。首先是感到自己的任务重大,我们的任务是要把这项活动宣传到周边百姓的心里,使他们也认识到保护汾河的重要性,此项任务艰巨而重要。在义诊的同时,我们锻炼自己的技能,但同时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应当更加深入的去学习临床实践。
三下乡活动概要 第4篇
在整个三下乡过程中,调研组从准备到实施都是比较坎坷的。调研的各种资料搜集也不尽如人意。整个调研只能说是勉强完成任务。我个人对此次的调研表示不满意。所以以下的总结更多是对这次三下乡调研组活动的失误与不足进行反省和分析。
其实,调研组在三下乡的工作中无论是准备还是实施,所做工作并不比任何队里其他组少,也不会比其他队的调研组少。但结果却不理想,各种各样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条:事倍功半。
首先是选题。选题是整个调研的定位和方向,但这次的选题一开始是有队长选的“留守儿童”。但到后来才发现这个选题当地刚做完,而且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但这时我们已经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这个“留守儿童”的调研。这个选题失去了意义,一切努力付诸东流。接着改变了选题,改为“建国六十周年的教育变迁”,改后我们又必须重新准备。这就意味着在调研的准备工作中,我们用了双倍的时间与精力但却没得到必被人更多的成果。选题的失误一方面是因为我不是实践地的人,对当地情况不够了解,没有充分了解该选题在当地是研究情况。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准备工作与实践地联系人严重脱节,我与学校在到时间地之前没与当地联系人有任何联系,更没真正到当地了解情况。
其次是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在这个调研过程相对而言是做得比较好的。采取分工合作与总结统一相结合的方法。放暑假前,分工合作的同时也适时开会,所以组员的意见收集的也比较齐全。另外,由于组员都是当地人,放暑假后的个案调查的进行也相当顺利。总而言之,在准备阶段,调研组所有成员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另一方面,这个过程也存在很多问题。组员们由于对调研不了解,积极性不够高。很多时候要监督催促。虽是当地人,但对当地教育情况不够了解。
再次是到实践地的实地调研。在这过程中调研组做得相对不足。首先是问卷问题。发放的问卷因为临时的变故数量不足。下午用相机收集资料时又因相机没电而不得不暂停搁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调研工作的进程。而在街头采访方面也存在各种小问题。第一是本计划于宣传组合作的街头采访与宣传组沟通不足导致合作失败。同时,也因为依赖宣传组,采访前没有先踩点,影响了采访的质量。第二是我这个组长不够果断,浪费了一定的时间,这也影响采访质量。第三是选择采访对象是存在失误。最后是采访教师,采访教师是我们总结了街头采访的经验教训后做了充分准备的一大重要部分,但最后因为采访对象临时有事而三下乡又突然缩短,采用了由留下来的队长采访的补救措施。
除此之外,实地调研还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组员不够积极,组长与组员、组长与队长、组长与学校联系人的沟通不足,到实践地后对临时变故反应不够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