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写作大纲(8篇)

时间:2025-07-02 00:14:12 admin 今日美文

报告文学写作大纲 第1篇

(一)、报告文学的定义:

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它是用文学手段来表现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处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题材。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将报告文学称为它是介于调查报告与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二)报告文学的特点:

报告文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闻性。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是有其题材和内容来说的。大家知道,新闻讲究时效,报告文学也要求必须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以配合当前的现实斗争,它和新闻通讯一样,以最快的速度把现实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传递给读者。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报告文学及时向读者传达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前方战士打击美国侵略者的战斗信息,讴歌了_的崇高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因此,人们常把它称为“文学的轻骑兵”。同时,报告文学新闻性除了表现在“快”上之外,还表现在“真”上。小说创造人物时,可以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是“拼凑起来的角色”,但报告文学不能,它所写的人物必须是生活中实有的,有通讯地址的,它不能有丝毫的虚构和拼凑。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写作大纲 第2篇

那么,怎样刻划人物呢?一般来说,应注意从这样几方面努力:

1、重视人物性格的刻划。刻划报告文学人物,只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征,才能把人物鲜明的个性刻划出来。

2、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言为心声。生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可以使报告文学中的人物鲜明地活动起来,以得呼之欲出的效果。

3、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报告文学只有写出人物的灵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刻划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4、认真、精心刻划人物还要注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报告文学写作大纲 第3篇

报告文学写真人真事,允许适当的艺术加工。所谓适当的艺术加工,是指它在反映现实生活时,可以精心选材、剪裁,可以进行巧妙的艺术构思,可以利用一些文学手段,生动地再现现实情景,绘声绘色地显示事件的发生过程、环境、情节,可以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强烈的现场实感,但是决不允许虚构。报告文学在艺术手法的运用方面,还可以熔小说、戏剧、电影、散文、诗歌等题材的艺术手法于一炉而不拘一格。报告文学的写作有点像“艺术摄影”,必须先有“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真实事物,然后才有角度、剪裁、光线、色泽、变焦等艺术处理,而处理过的“照片”,必须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歪曲了事物的真象。

报告文学写作大纲 第4篇

报告文学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报纸和通讯设备,产生的社会基础是资产阶级的兴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激化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迅速发展。利沙加勒1876年出版的《一八七一公社史》、马克·吐温1883年写的《密西西比河上》、杰克·伦敦1903年写的《深渊中的人们》,是欧美报告文学的滥觞,它们或是真实地报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或是描述了工人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初期斗争,具有一定的“报告性”。

报告文学从通讯、游记等文体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当时产生了用文学手法报道真人真事这一新兴的体裁样式。德国报刊首次出现了“报告文学”这一名称,以区别于一般的通讯和游记。此后,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斗争的风起云涌,报告文学迅速地发展起来,出现了《震撼世界的十日》、《秘密的中国》、《西行漫记》、《伟大的道路》、《绞刑架下的报告》等举世闻名的经典之作。

在我国,报告文学是伴随着“五四”运动而诞生的。_的《赤都心史》、《饿乡纪行》,_的《旅欧通信》等,可视为报告文学的滥觞(làn shāng)之作。以后,报告文学不仅以其蓬勃的生机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而且,它的文学性、理性精神及功能,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报告文学写作大纲 第5篇

1.新闻性

报告文学是在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从新闻通讯中脱胎出来的文体,因此它具有新闻文体的特性。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首先表现在它的真实性原则上。

报告文学的真实是具体事实的真实和社会生活整体真实的统一。报告文学在传播真实事件的同时,更注重再现真实情景,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显示其普遍的意义。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也体现在它的时效性和新鲜感方面。它及时地反映迅速变化着的现实生活,因此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被称为“文学的轻骑兵”。

2.文学性

报告文学是一种独树一帜的文学体裁,具有文学艺术的特征。报告文学与其他文艺作品一样,是人类与世界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是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表现的统一体。报告文学具有新闻特征,同时又是文学创作。它总是形象地再现真人真事,具有文学艺术的审美特点,饱含着浓烈的情感色彩,使用生动感人的文学语言,因而具有沁人肺腑的艺术魅力。

此外,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还表现在浓烈、真挚的感情色彩上。在表达上,报告文学一方面运用生动的、简洁的语言叙述和描写,形象地传达与客观事实相符的真实信息,使人深信不疑。同时又有严谨的分析和精彩的评论,显出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另一方面,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一改新闻平实的语言风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评论性

报告文学写作大纲 第6篇

(一) 报告文学中想象的种类

报告文学中想象的种类主要有:

第三, 组合想象。生活中得到的材料是零碎的、片段的,怎么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呢?报告文学创作不能没有艺术构思,不可能完成从生活到艺术的升华。报告文学中的想象,与其他文学题材的想象还有所不同,它是具有一定的限制和限度的,它是建立在真人真事基础上的,是对原始素材的形象再现,是对描写对象的联想引申,是对真人真事的艺术升华,而绝不是离开了生活中的人和事去凭空乱想,它是处处要受到真实性的制约。

(二) 报告文学中想象的方法

报告文学想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三, 由此及彼的联想。这种想象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作品的文学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其特点主要有:一是彼和此之间要有某种必然联系,在本质上是相连的;二是和政论相结合,带有强烈的辩论性。如《大雁情》一文。

(三)报告文学中议论的作用

报告文学写作大纲 第7篇

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也就没有报告文学,那种把想象同虚构等同起来,从而认为在报告文学创作中不需要想象的观点是不对的。想象是使报告文学增强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是因为报告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有很大时间跨度的。理由曾说:“我写过马德里体育宫,但我没有到过;写过巴黎铁塔,但我没上去过;写到过闺房儿女私话,但本人保证没有去偷听过。写这些内容,如果排斥、离开了想象,还怎么写?”因此,只有展开想象,才能写好。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与小说创作中的想象不同。小说创作中的想象是故事情节的生发,而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是情节的落实、生活的再现。前者是创造想象,后者是再造想象。报告文学作家写在稿纸上的远远落后于采访本上的,但有时也可能相反。如理由写的《痴情》的最后有一万多字,而采访本上只有几页。他写好后读给写的对象听,被写的人说:“真是那么一回事”。

报告文学写作大纲 第8篇

对报告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严格筛选其材料

严格对报告文学作品材料的筛选,要作到以下两点:

(二)、寻找主要线索

(三)、报告文学作品层次结构安排

第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一些立传式、日记体的报告文学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如《敢立军令状》,写的是一位普通工人毛遂自荐当厂长,立志在半年内改变厂的落后面貌的故事,作品就写了他上任以后的“编月史”。

第二, 按空间转换来安排层次。访问记形式的报告文学,往往是按照访问地点的转换来写的,如韦君宜的《两村行》。

第三, 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采用“纵横交叉”的办法来安排层次。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就是这样,它以时间的推移作为开展情节的“经线”;同时,又以空间方位的变换作为“纬线”,将同时间不同的地点发生的种种事情十分巧妙而紧凑地“交织”到文章当中,既从“纵”的方面注意了时间的连贯性,又从“横”的方面照顾了空间的平列性,穿插自然,交错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