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查报告和调查报告(汇总4篇)

时间:2025-07-06 19:03:11 admin 今日美文

稽查报告和调查报告 第1篇

上世纪90年代以前,邮政与电信是一家,共同核算,职工同等待遇。邮政亏损一直是靠电信来弥补的。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若靠一张邮票8分钱的收入、一份报纸2分钱的毛利来养活邮政工作人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进人90年代后,电信得到快速发展,随之,邮电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然而好景不长,1998年邮政与电信分家,邮电分营当年,邮政亏损额即达179亿元。当时移动工作人员收入最高,每年的工资在4000元到6000元,电信在3000元到5000元左右,只是苦了邮政,工资待遇一落千丈。

山西省长治市邮政局老职工梁中莲说:“当初邮电分家,原则上是原来干什么工作到什么新单位,但也有个别从事邮政工作而调到电信单位的人员、分家后邮政的工资福利待遇大不如前。为了拓展业务,在邮政储蓄上工作人员投入了大鲢的人力物力,好不容易发展起来,没过多久,邮政储蓄又成了邮政银行另立门户分了出去。万般无奈,大家又想方设法,根据社会需求、市场需要又创办了一种业务,叫邮政速递物流。正当这个业务发展得如火如荼、如日中天之时,上边又上其独立了出去。过去的邮电现分为六家,分别是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邮政银行、邮政物流公司及邮政公司。”对于邮政改革的过程,邮政工作人员形象地说:“邮政好似蒜瓣瓣,剥了一瓣又一瓣,最后剩下光杆杆。”

山西省大同市的邮政工作人员张会社说:“我在邮政岗位上已干了近25年,亲历了邮政从盛到衰的路程,邮递工资低、福利薄,报刊、信件还要送,任务繁重,我们的苦衷谁知晓。”

山西省运城市邮政投递员李吉民向记者讲述了他每天的工作:每天报刊信件是下午4点从火车站拉回发行室,由发行人员分拣后,投递员把每个村、店、医疗站、学校的信件逐一分开,装到邮袋里。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投递员就开始投递,尽管配备了自行车,但为了方便快捷,李吉民他们都是自备摩托车。一般情况下5个多小时就回来了,但如果到山区,时间就会久一些。有些路段不要说摩托车骑不上去,就是人走也很困难,投递员背着自行车走一段、骑一段、再背一段,就这样将报刊送到点上。

李吉民说:“过去我们县共有43条路段,现在改成了35条,虽然邮路减少了,投递员人数减少了,但投递点没有减少,信件来了得盖落地日戳,报刊送到每个投递点又要盖上投递点上的收发戳子,如果少盖一个,按照有关规定要接受处罚,本来工资就低,再罚点钱不划算,为此大家再累、再苦、再难,都会把报刊送到点上。”

投递员投递过程中并不能按点吃饭,在以前,投递员下乡是赶到哪吃到哪,有时在学校和下乡工作队吃顿饭,有时赶到农村中小学点吃饭,要么在大队农场或者大队部吃饭,投递报刊中途吃饭不是个问题。而今一切都在改变,中小学点撤了。下乡工作队不见面了,农场、大队部没有了,投递员的吃饭问题只好自己解决,饿了吃自带的干粮,渴了喝自带的水,遇上风雪雨天就更加辛苦。

山西省长治市邮递员冯姜民说:“当投递员吃点苦、受点累是无所谓的,干了这行就不怕这些,但有许多事是你吃苦耐劳也无法解决的。”他说:“过去我们县有24个改为乡镇,其中在19个乡镇都设有邮政所,5个乡镇设有代办所,这不但为我们投递员工作减轻了许多负担,同时也方便了百姓报刊征订、邮件投递。现在邮政分局缩减至5个,群众要寄信、邮包裹或征订报刊,你就得一一帮办,否则他们就得往返几十里甚至近百里的路程来邮政分局办理。同样是寄一封信,我们付出了更多的劳动,但却没有相应的回报。”

晋中市的张岱宗是从业近30年的乡村投递员,他1982年参加邮政工作,今年49岁。他说:“刚参加工作时,在乡下投递报刊,每到一个村,只要自行车上的铃声‘叮铛铛’一响,立马有人围过来,有代办人员,有普通群众,有学生,有教师和村里的医疗、供销社人员。现今不同了,进了村喇叭打得震天响也少人问津,代办也没有了,有时为了送一封挂号信,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全村转个遍才能找到收信人。一个村子里没有固定收发人员,可真累坏了邮递员。”

晋南籍的投递员毛利民告诉记者:“为了增加邮政工作人员的收入,每当有节日来临,邮政领导总是给大家分派一些工作以外的任务,例如端午节让大家卖粽子,中秋节卖月饼,还有卖汾酒等等,说是为群众增加服务项目,而实质上收效甚微。乡村供销社甚至说我们是蝗虫吃过界了,有人还给我们编了顺口溜:投递人员实在难,日行八十没人怜,除了送报送邮件,销售商品把副业兼,越俎代庖多遭难,样样都有任务摊,出的是骡马力,挣的是驴价钱。”

工资低、待遇差、任务重,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服务滞后。

山西省忻州市某县邮政局原副局长杨引爱说:“纵观全省县级投递工作人员,他们的工资加补贴仅在850元到950元之间徘徊,远远赶不上社会平均水平,生活在社会最低保障线上。投递员很多是男同志,工资那么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养家糊口很困难。我们县过去有32个邮政路段,现缩减到了2阶,即使这样,招个协议工也很难,换了一茬又一茬。近5年来已经换了近200名投递员。有些从农村刚招来的投递员,刚进局雄心勃勃,一接触工作便觉得力不从心。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许多时候,一名投递员在一个邮路段上干不上3个月便打退堂鼓,之前签下的协议文书也只能是一张废纸。这边撂了挑子,那边就必须马上再招人,否则这条邮路就要瘫痪,工作就会受影响。邮政局的领导一提起招聘投递员就犯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工资低、待遇差,邮政投递人员很不稳定,导致投递时间大大延长。北京一个邮政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从北京邮一封信到西安少则5天,多则7天左右。邮政服务滞后由此可见一斑。

面对如此艰难的工作环境,山西运城的一名邮政管理人员马玉山不得不提前离岗,他内退后每月领不足1000元的工资,在家侍弄起了孩子经营的3亩苹果园。他深有感触地说:“投递不到信往往有很多用户找上门来告状,我们怎样解释也无济于事,邮政工作不好做啊!”

目前,邮政投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扭转邮政人员“干的重活,吃的黑馍”的现象呢?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局长张勤学说:“国家虽然每年给邮政企业一定的普遍服务补贴资金,但对于支撑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点、数以万计的邮政服务员工,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到了基层,资金到了一个县乡内便所剩无几,犹如杯水车薪,历史欠债很多,长期处于入不敷出困境之中。《_邮政法》规定:_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提高农村通邮服务,加强城市通邮设施的建设。如果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长效补偿机制,那么全面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通邮目标那将是一句空话。”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邮政服务滞后难题呢?从采访中,笔者总结出几点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邮政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特别是一线投递员。

二、不能让这些一线投递员永远以“协议工”的身份出现,要稳定投递员队伍,增强其社会荣誉感、责任感。

稽查报告和调查报告 第2篇

一、税务稽查在联动中的作用

(一)建立和完善稽查各部门之间、上下层级之间的联动机制,是实现税源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必由途径。国税机关通过对执法力量、执法手段和执法措施进行合理整合利用,避免交叉、无序工作和重复、无效劳动,不仅减轻一线人员和纳税企业的负担,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税源管理的主动性、针对性,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二)建立和完善稽查在联动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标准和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是有效实现联动目标的基础保障。稽查和评估联动的重点在于评估资料的及时移送及稽查落实情况的及时反馈。征管部门在重点行业、区域、阶段性税收分析和评估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或重要线索及时移送稽查,是提高稽查效能作用的前提,而稽查部门及时反馈选案质量、办案质量、稽查建议质量,以及在检查中虽查有问题但仍存在疑点、证据难以固定的案件,能够有效地促进征管部门提高税源管理效率。

(三)做好个案的稽查评估与联动管理,可以起到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税源征管质量的作用。通过对重点对象联评联查、对恶性案件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稽查,并加大涉税案件的宣传,能够起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导向效应和规范一个行业或地区的示范效应。

(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是联动机制的主要沟通方式,也是推动稽查与评估联动工作的有效形式。对一个时期所做的联动工作进行小结,组织回头看,找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不足,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重新确定新的、下一阶段联动工作重点,能够有效推动联动工作的向前发展。

二、强化稽查联动效应的主要方法

(一)以提高办案成效为导向,整合纵横联动机制

首先,应以稽查与征管分局联动为突破口,重点围绕税源分析、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之间的流程对接这一主线,突出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各自执法职能的互补,搭建流程对接平台和相关制度措施,共同推出《“四位一体”评估和稽查联动实施方案》,明确联动的指导思想,建立组织领导体系,细化联动工作内容和联动工作方式,制定联动工作流程图和网络图。一方面,通过评估与稽查之间建立的信息交换、联评联查、双向反馈等流程对接和互动平台,提高评估与稽查的互动效率,促使纳税评估为稽查及时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案源信息,有效提高移送案件的准确率。另一方面,稽查把评估反映的异常信息作为选案的重要来源和实施检查的突破口,能够有的放矢地组织力量实施重点稽查,提高稽查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准确性。双方在发挥各自作用时,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呼应、相互支持,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其次,要加强稽查与市局机关部门的横向联动。即在查处案件的过程中,遇到重大案件或疑难案件,及时提请市局相关处室提前介入会审,以便在吃透政策精神、规范取证资料、审理定性定案方面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办案效率。

再次,要加强与公安、检察、地税等部门的紧密合作,邀请公安经侦支队同志对涉税刑事案件进行指导。借鉴公安办案经验,商请公安提前介入,借助司法机关的执法手段、技术优势提高办案威慑力,协作各方及时联系,联合开展侦查,保持严打涉税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二)加强纵向联动,提升整体办案效率

在指导跨地区涉税重大案件中,市级稽查局与县级稽查局之间应不断完善指导与执行、监督与反馈的管理体系建设,针对跨地区作案、涉票单位众多的特点,采取“单兵作战”与“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形成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呼应的统一办案模式。当个别线索有重大突破时,及时沟通案件信息,以“点”的突破来整体推进办案进度,形成相互印证的、严密完整的证据锁链,为提高成案率打下坚实的证据基础。同时还应对重大案件实行项目化管理,对税负长期偏低、税负偏离度大的行业和地区实行专项联动整治,要在检查力量、检查方向、案情线索等方面实行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形成上下协调、通力合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案件查处效率和质量。

三、以防范高风险对象为导向,不断完善联动措施

评估和稽查两个环节的高质量、高效率运行,是税源联动管理实现良性互动的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稽查局要逐一落实联动职责,充分发挥税务稽查在税源管理联动机制中促进、保障和反馈作用,并按照稽查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质量,建立稽查案件反移送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降低税源征管风险。

(一)运用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所提供的异常信息、风险预警和疑点线索,作为制定检查计划、确定稽查对象、明确检查方向的重要依据,提高选案准确率和稽查打击的针对性。对在评估环节已补申报的涉嫌偷税案件优先列入案源库安排检查,增强打击力度。利用征管分局提供的涉税信息,在下达检查计划时逐条列出评估案件所提出的疑点,检查人员针对疑点逐一进行核实检查,并在稽查报告书中逐条说明检查情况,最后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管理部门。在审理重大典型案件、疑难复杂案件时,及时邀请管理部门参加会审或旁听,对偷税频率高、数额大、税负长期走低、久亏不倒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处罚幅度。

(二)运用稽查成果,不断摸索发案规律、特点、动向和趋势,充分发挥以查促管作用。针对案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当按照稽查建议制度的要求,实行大要案一案一建议、一般案件综合建议、特殊案件个案建议的要求,组织检查人员、审理人员认真分析案件高发、易发的环节、领域和手段,分析征管环节中还存在哪些需要加强有效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堵塞漏洞的整改建议。及时向征管部门传递规范格式的书面稽查建议,反馈稽查案件综合分析信息,为征管部门采取相应的征管措施、加强纳税辅导、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有效地发挥稽查在以查促管中的作用。

(三)建立稽查案件反移送机制,最大限度地挽回国家税款损失。当案件确因税负异常而无法做出合理解释时,签于有些案件因失去最佳取证时效,或者虽有疑点但线索不明显,无法取到充分、确凿的证据,应将获取的部分证据及重点疑点及时反移送给征管部门,由征管部门采取针对措施对其进一步强化管理,从而形成一条相对完整、措施互补、监控严密的管理链条。

(四)采取联评联查措施,开展对重点行业、区域的税收专项整治。要选择适当时机,稽查局与征管分局联合开展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实施专项整治,重点选择低税负企业、高风险企业进行重点稽查。形成稽查、征管传动链条,逐步建立统一的接收、反馈和整合、机制,并按照各自职责有序地开展工作。

(五)完善联动基础工作制度,实现联动可持续良性循环。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针对阶段性工作特点和重点,共同商讨评估与稽查的联动方案,总结前期阶段性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双方形成一致改进意见,推动联动工作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各单位内部要建立与稽查联动台账和联动信息传递单,及时详细记载评估和稽查联动的工作事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积累联动资料,为不断修正、完善相关选案对象目标建立详实的资料。

四、以专项检查为抓手,联动取得新成效

(一)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取得新成效。稽查在联动机制中的效能与作用得以彰显。以泰州市为例,联动工作开展以来,稽查与一分局已联合开展了对海陵区九龙车件制造行业专项整治,共对50户企业、265户个体工商户评估调增税收374万元,其中企业214万元,个体160万元;联合开展的税收专项检查,共检查18户用废企业、2户房地产企业,查补税款390万元、罚款万元、滞纳金3万元。与兴化市国税局联合开展的戴南镇不锈钢制造业区域税收专项整治,联查联评786户企业,补税、加收滞纳金、罚款计万元。

(二)专案稽查取得重大突破。一是稽查与地税联合对中国银行进行了专项检查,查补企业所得税万元,对中石化企业检查查补企业所得税万元;二是对1户商贸有限公司和1户面粉加工企业实施重点稽查,经外调取证,初步确认商贸企业采取账外账手段少申报销售额近2000万元,面粉工企业少报销售收入700万元,补税16万元;三是指导和督查兴化“”虚_案件,到目前已查明兴化市风华物资有限公司和兴化市诚庆物资有限公司对外虚_,涉及兴化境内受票抵扣企业93户、本市其它地区已查增到企业188户,涉案发票1079份、涉案税额万元。目前已完成协查183户,涉案发票1034份,涉案补税额万元,检查有问题27户,涉案发票122份,补税115万元。

稽查报告和调查报告 第3篇

一、两点说明

(一)社会上以及审计机关对应用文写作技法方面的文献很少,以至于对诸如报告“基本情况”取舍、“建议”提法等关涉写作方法的问题,尚无共识。这对稳定、提高报告水平构成影响。为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探讨了若干技法性问题。

二、资料分析过程及其存在的方法性问题

(一)资料分析过程

报告资料分析过程。是审计人员对查证属实的调查事项进行认识,最终形成审计意见的系统的思维过程。各分析环节及其分析规则如下:

1、界定事实。是对被调查事项(或称:问题,下同)的行为轨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准确、完整的描述。①行为轨迹:包括时间地点、人员方式、幅度范围等量化内容。②事件相关因素:包括人员素质、经济环境、规范性要求的适用情况等非量化内容。

2、归纳特点。就是概括问题(或称非预期事项,下同)的存在特征。方法:

(1)将规范性要求(预期状态)与已经完成界定任务的非预期事项(非预期状态),进行“应该怎样(预期状态)”与“实际怎样(非预期状态)”的比较。(2)将两者的差异排列出来。(3)其中最能概括地解释非预期事项存在状况的差异,就是该事项的特点。

如,应按市价就近购买原材料(预期状态),却以高价远途购进等质品(非预期状态)。该事项特点可归纳为,购入价高值低原材料。

3、寻找原因。就是找到引发非预期事件的具体事项。做法:(1)从已经完成界定任务的非预期事项的初始点入手。(2)将可能引发非预期行为的“事件相关因素”排列出来。(3)其中最能合理地解释该非预期事项“特点”的因素,即是产生该事项最可能的原因。

4、推断趋势。不良的发展趋势,是与相应的发展目标或者进度计划比较而言的。做法:(1)确定与该非预期态势相对应的当前以及将来的预期状态。(2)由已完成界定任务的非预期事项的当前状态,测算或者推导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3)将两者将来状态(即应该怎样和可能怎样)的相关因素排列出来。取其中最大的差异作为推断结果。

5、作出结论。结论是凭借一定标准,对被调查事项的状态、性质作出的评价,包括单项事实和综合情况评价两种。(1)单项事实评价。是以该调查项目适用的规范性标准,与已完成界定任务的调查事项进行比较(定量标准与行为轨迹比较,定性标准与事件相关因素比较),取其中差异最为明显、最能合理地解释该事项特点的因素,作为评价结论。(2)综合情况评价。是对调查对象进行的整体评价。做法:首先,依据该调查项目适用的综合性(如,法律的、效益的等)规范标准,对已完成界定任务的单项事实归类整理,并进行再界定。第二,概括出不同类别事项的特点。第三,将已完成综合界定任务的整体性情况与该事项适用的综合性评价标准相比较,取其中最能合理的解释综合情况特点的因素,作为结论内容。

6、提出建议。建议包括根治和控制两个层次。针对“原因”的建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特点”的建议,能够起到控制、避免损失,使“问题”不进一步扩大甚至不再发生的作用。因为,趋势推断得出的不良后果尚未形成,所以,针对问题特点的建议就能对其起到控制与防范的作用。

举例说明:某国企四年内,向一民办企业不断投资共一亿余元,未获投资收益。(1)界定:①行为轨迹:四年向民办企业多次投资计一亿余元,未获收益。②事件相关因素:(见“可能的原因”)(2)特点:进行无效益投资。(3)可能的原因:①市场变化快。②决策水平低。③法制化管理不到位。因为,市场变化快、决策水平低,都不能成为坚持进行无效益投资的理由。所以,法制化管理不到位,是发生该无效益投资问题最可能的原因。(4)趋势推断:如此以往,企业将要破产。(5)结论:(依据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原则)该责任人已失去正常的责任心。(6)供选择的建议:①指向原因: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对国有资产的经营责任立法管理。②指向特点:认真进行市场调查;进一步强化可行性研究;重大决策必须经董事会表决通过;建立直接与间接责任的追究制度,等等。

(二)资料分析过程存在的撰写问题

1、将性质不同的事项一起界定,致使建议针对性差。例如,前些年对三角债的解释即界定是:法人A拖欠法人B货款,……,法人C又拖欠法人A货款等等。于是,该问题的特点被归纳为:国企间相互拖欠货款严重。其实,国企债务现象,是一个由许多性质不同的问题纠缠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解决起来,必须履行先分解、后综合的资料处理程序。具体情况具体界定,把握不同的特点、找到各自的原因。

2、特点归纳不准,抓不住问题症结。表现:(1)(在同一报告中)甲(类)问题的特点,能解释乙(类)问题。说明该(类)问题还包含着两(类)个以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分解。(2)甲问题的特点,不能解释甲问题。说明界定该事项还没到位,最能概括该非预期事项与预期状态之间的差异还未归纳出来。(3)特点过多,没有抓住问题本质。一个问题,可以表现出若干存在特征。但是,一个方面的存在特征,只能由一个特点反映。

3、原因不可信,分析活动肤浅。表现:(1)没从已经完成界定的非预期事项的初始点入手。(2)没将可能引发非预期行为的因素全部排列出来,最可能引发非预期事项的因素尚未发现。

4、推断的趋势不合理,结果荒谬。表现:(1)确定的推断依据不符合调查对象实际。(2)使用的推断方法没有经过合理性论证。

5、结论不能把握事项全貌或者不能抓住问题要害,失去评价意义。表现:(1)结论不能把握事项全貌。是对事项整体的评价标准尚未把握。(2)不能抓住问题要害。尚未归纳出综合性问题的特点,导致评价缺乏针对性。

6、建议不可行,造成调查活动失败。表现:(1)不懂得在正常工作中,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情况极其罕见,没着重针对问题特点提出建议。(2)建议产生后,没论证它在政治上,条件是否成熟;经济上,财力是否允许;技术方法上,是否科学可靠,就盲目写进报告。

稽查报告和调查报告 第4篇

截止到2006年底,诺基亚在中国投资总额已达到23亿欧元,在中国销售收入达到34亿欧元,在中国拥有员工超过5000人,其中95%以上为本地员工。

但他们似乎并不满足,诺基亚移动电话中国分公司总经理戴维•哈特利说,由于有包括照相机和游戏电话机在内的范围很广的新产品,诺基亚公司今年在中国的手机销售收入预计将增长20%以上。诺基亚公司将推出新的高端产品,希望赶超竞争对手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并且提高该公司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

是什么力量在推进诺基亚撼动竞争对手获得成功?

快车减速

在电信行业最糟糕的2006年,所有大电信制造商(除思科)都遭遇亏损,惟独诺基亚获得了48亿美元的营业利润。最新一期《财富》杂志说:“在电信业销量下降6%的同时,诺基亚蜂窝手机的单位销售量却首次增长了9%。去年诺基亚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市场份额,使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7%,是摩托罗拉的两倍多,距离40%的目标只差3个百分点。最关键的是,芬兰人维持了诺基亚手机业务20%的营业毛利率。”

“很少有制造业公司能自诩这样的盈利率,更何况是在一个萧条的市场。”《财富》杂志这样评价。

移动通讯业正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在行业成熟期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奥利拉乐观地估计,诺基亚到第四季度收益增长率将返回25%—35%,营业毛利率将接近20%。“如果我们营运得好。”他说。

幸运的芬兰人必须忍受冰窖的考验,尽管他们习惯了在寒冷中生存。

竞争优势

来自北欧小国的诺基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直在移动通信业延续着“芬兰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