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员实训总结报告 第1篇
时光飞逝,转眼我已经在京包收费口愉快的工作了快两年了,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们在站长,办事员,班长的带领下,我从最初的不安和紧张,到现在能够每天从容准确的收费,熟练的操作设备。在高速公路的长龙上,在平整延绵、宽阔的路面上,在庄严的收费窗口,穿梭着无数的身影,形成了辽阔大地上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北京经济的振兴与腾飞,远离亲人和朋友。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繁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霓虹闪烁,有的只是边荒、艰辛与寂寞。
在外人看来,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有着如意的工作岗位,有着很好的工作条件,体面又风光,令人羡慕而神往。殊不知他们也有自己的艰辛和不易,由于收费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付出比得到的将更多。收费站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上班期间自由度极小,不能随意离开征费岗位,上厕所不能超时;再者,收费站是服务窗口,是展示高速公路人良好职业形象的窗口。要求优质文明服务,唱收唱付,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我们心甘情愿!
收费员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文明用语、忙于收费和发卡等事务。每天呼吸着“大量”汽车尾气,面露微笑迎接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车辆,迎来送往着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在每天的“您好”、“再见”等用语及“收你多少钱,找你多少钱”的唱收唱付中度日。三尺岗亭就是我们的工作之所,奉献之地,里面所发生的就是我们工作的全部内容,工作简单、枯燥而乏味。但是为了高速公路事业的兴旺发达,“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使我们有了奉献之心!当四周漆黑一片、万籁寂静,人们进入到沉沉的梦乡时,我们又连忙起床,匆忙洗漱完毕后,便排着整齐的队列,来到了三尺收费岗亭。星辰与我们做伴,日月伴我们同行。当大地像一位含羞的少女轻轻地揭开面纱,旭日从东方缓缓升起之时,我们才披着晨雾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一直以来,我们就在这种经常反复、昼夜颠倒中度过,但我们毫无怨言!
大多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上班的收费人员,远离家人、远离朋友,更有缠绵的恋人天各一方,承受着相思的煎熬。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想家思人的感觉浸入肌肤,渗入骨髓。要知道,在收费站是没有法定节假日可言,就连大年初一也无一例外,可是我们都能忍受!我们把站当作自己的家,把站里的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
姐妹,在这充满温馨与关爱的大家庭里,亲如一家人。我们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帮助,在生活中互相关心、照顾,遇到困难向站领导反映请求帮助,遇有烦心的事可以向兄弟姐妹倾吐。
我们每天在重复着简单而又繁锁、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我们在努力践行着“态度和蔼、百问不厌、不急不躁、车道畅通、耐心解释”的服务承诺。以饱满的工作热忱尽最大的能力
去做到“对年长者亲切、对暴躁者忍耐、对困难者帮助、对询问者细心”。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工作,“以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自己的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然而我们的辛劳、努力却让少数司乘人员不理解,换来的是有些司机无理的取闹与谩骂,委屈得泪水涟涟还要强露笑容,还要微笑服务、委屈服务、礼貌服务。可是,我们无怨无悔!
这就是我们高速公路的收费人员,一群勇于献身高速公路事业,为了千万家的安宁、幸福,为了高速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北京经济的跨跃式发展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收费人员。
收费员实训总结报告 第2篇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已在板仓收费站工作实习了一个月。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收获颇多,同时也知道自己要学习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感觉自己就好像一根稚嫩的竹笋刚露尖角,看到了广袤的天空,但要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还需阳光雨露的慢慢滋养。
对每个人来说,第一次都是难忘的。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收费站的大门前,心中涌起的阵阵担忧;第一次参与季度考核动员会议,心中泛起的那份紧张;第一次列队做操,因无法完全放松自己而感到无所适从;第一次收费手忙脚乱,自己内心的那一丝窘迫;第一次验货、拍照参与绿色通道检验,感觉到的那股压力……好在板仓站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在我身后一直支持着我,让我顺利的度过了每个第一次。有汤站无时无刻的鼓励,有班长详细的教导,有同事们热心的帮助,让我不再畏惧第一次。我知道,每每经历过后,定会收获宝贵的经验,这对我日后的工作,乃至自身都是无价之宝。
其实,没去板仓站前,我认为高速口收费就是件简简单单的事情。但自己从事这个工作后,才发现这收费真的不简单。面对整齐排列的长长车阵,要从容不迫,仔细核对车牌、车种、车轴等信息;无论是清晨还是夜半五更,都要处处严格把关;面对司机的诉求要尽力去帮助他们,还要把高标准的'、高素质的服务展现给每位车友。这不仅需要业务素养,还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这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越是看似简单的事情,越是要细细揣摩、越是要把它做得完美。
通过这一个月的工作学习,我已经找到自己该努力的方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不断完善自己。多钻业务知识,多积累经验,不懂就问、虚心请教,紧跟班长的脚步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收费员实训总结报告 第3篇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好!
服装班两个月的实习结束了,为了今后更好地工作,特将前一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10月份刚起步试出路
实训室从10月1号开始着手实施,刚开始,学生的程度怎样,工艺水平达到怎样的水平,我一概不知,所以我想先从外贸公司订一些简单的加工业务,第一次找的是购物袋(国外超市用的布袋子),但问了才知道,这类订单要求时间性强,交货时间比较紧,到时间完不成,公司就不要了,风险比较大。后来,订了一些儿童棉裤,为保险起见,先拿了12件让学生试试,实训课让学生做了5天,做成了7件。我带到厂里验货,一件成品也没有,无奈,我将12件全买下。
10月中旬,我又去了几个加工厂,发现我们需要一个好的技术指导员。接下来,我又联系了千度寻服装公司,要求他们派一个技术员,找一些简单的,料子弹性小的`衣服让我们来加工,最终确定为大衣,也就是我们做的第一个款,先让二年级学生上手。56件大衣,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学生能将衣服做成,并且只有少部分需要整修,这让我看到了能把实训室办成功的希望。
二、11月份初具形态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学生对机器有了很大的认识,也基本掌握的服装的工艺流程。同时我们也引进了第二个款,由于安排不到位,主要是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认为他们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应该可以独立完成,当时一年级也刚刚上手,人多,技术员照顾不到,5天做了108件衣服。但送到公司后,次品有76件,一大堆次品拉了回来,一件件被拆开,学生修不了,只能让技术员一件件修。这件事让我看到,人多管理是个大问题,人多了出成品快,出次品也快。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出次品。衣服做成了再修,太麻烦了。此时学生的水平也就是一天15件衣服左右。
三、目前情况
原计划上周学生实习结束,其实高一学生已经停了一周,最后几天高二学生帮助技术员修次品,现已基本完工,但最近天冷,市场上棉衣热销,厂里加工不出来,和我们联系,想让我们再给他做一批,我考虑到他们和我们的鱼水关系,不好拒绝,请示了赵书记后,准备今天让厂方再送一批,计划一到两周时间完成。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加工大衣348件,棉衣548件,共有5个款,第5个款320件,同时,还余下了大量的线、机针、飞机定规、布片等学生实习材料,耗电400余度,服装实训室已基本成型。学生水平每天25件到35件之间,要求的紧一个样,不紧一个样。
四、一点感想
实训室能有此规模,离不开学校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张校长和赵书记,百忙中抽空到实训室转转看看。学生也感受到学校非常关心他们,备受鼓舞,更有利于我们管理。另外,赵书记经常给我讲一些管理上的细节问题,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真的十分感谢。
五、收支情况加工一件大衣12元加工一件棉衣13元
学生工资每件9元左右,除去技术员的生活费(每件元),指导老师的补助(梁老师补助费每件元),以及电费、线等必备材料,每件利润有3元。现在盈利20xx多元。
六、利润的使用问题
方案一:用利润给支持服装工艺室工作的科室或老师发成补助;方案二:用利润购买双针机(约7000元)。
七、今后规划
两个月的实习,我感觉学生做时装存在问题,时装款式变化太快,刚熟悉一个款,又要变另外一个款,还要去熟悉。还有就是学生的工艺水平还不高,每一个新款的适应时间还太长,很多工厂不愿意我们给他们加工,原因我们的效率太低。一个新款在市场上最多不过两个星期,而我们的学生适应就要一个星期,另外时装有很长的淡季,仅冬季比较火,且变化太快。所以做时装有很多阻碍我们发展的因素。如果加工裤子,特别是男裤,几乎没什么变化,一年四季都有,且工艺比较简单,学生上手快。但做男裤有几个专用机器需要买。
以上是我向学校汇报近一段的工作,占用领导的时间,十分抱歉。不到、不对之处,敬请学校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