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广告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第1篇
让冰冷的科技拥有人文的温度,实现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这种价值观体现在了苹果各种营销活动当中。在中国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春节营销campaign。通过聚焦于人,人的创造力、人的情感、人的美好,展现苹果品牌人文价值。
从2015年起,苹果就开始制作中文新春广告,《新年制造》、《恭喜恭喜》和《老唱片》中浓浓的情感流露,令人动容。从2018年,尝试使用iPhone手机拍短片,《三分钟》、《一个桶》、《女儿》引发过全民热议。
陈可辛用iPhone X拍摄短片《三分钟》,讲述的是一名每年春节都因工作无法陪伴孩子的列车员,在站台上与孩子短短3分钟的新年团聚。一个优质感人的故事,是苹果广告片营销的出发点,没有产品的说教,而是品牌价值的传递与人文的关怀。
苹果广告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第2篇
iPhone带来的变化,有一个格外突出,那就是把摄影从一项兴趣和技术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是手机摄影家。
苹果曾在全球启动了名为 “Shot on iPhone” 的户外广告营销,于与世界各地的手机摄影爱好者们合作。在全世界的各大城市,你都能看到那些鲜亮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幅照片,上面写着“用iPhone拍摄”,以及拍摄者的姓名。这一系列创意最终获得了2016年戛纳国际创意节户外板块的大奖。
为了强调iPhone 7夜景拍摄功能,苹果还举办了“地球一夜(One Nignt on Earth)”的营销活动,来自各个地方的艺术家在2016年11月5号这天夜里完成了创作,比如上海街头的霓虹灯、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活火山、冰岛的北极洞穴、约翰内斯堡的夜店等等,这批手机摄影作品也登陆了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户外广告牌。
苹果广告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第3篇
苹果最大的“广告投入”,其实在于线下实体店。乔布斯曾说:“除非有办法在商店里就把我们的理念传达给顾客,否则我们就完蛋了。”所以,乔布斯决定自己做零售店。不过,零售业很难经营,计划并不被董事会和外界看好,但乔布斯精心筹备的零售店一推出就获得了空前成功。
坐落在都市最昂贵地段的苹果体验店,本身就是无形的广告。而且,苹果体验店总能让人回味无穷,从玻璃楼梯,到每位服务人员,都体现了苹果所特有的魅力。在这里,消费者不仅能够体验到最新的产品,同时还能得到舒适的服务体验,以至于,每一位从苹果体验店走出的用户,都有可能成为苹果的“义务”宣传员。
顾客可以舒适地在体验店,试用各种产品,随意取用店里展示的产品。与其说是个商店,更像个俱乐部,顾客丝毫感觉不到压迫感,鲜有商业气息。
苹果广告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第4篇
苹果的品牌营销,离不开“共鸣、专注、灌输”这三个关键词,这是早在1977年苹果公司成立时就定下的“苹果营销哲学”。
彼时,乔布斯雇佣了迈克·马库拉,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马库拉告诉乔布斯,你永远不该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自己深信不疑的产品,并创办一家生命力很强的公司。
为此,马库拉写下最重要的三点营销理念,后来也被称为“苹果营销哲学”:
共鸣(empathy),紧密结合顾客感受,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
专注(focus),为了做好决定要做的事情,必须排除所有不重要的机会;
灌输(impute),一家好的公司要学会灌输。必须竭尽所能传递它的价值和重要性,从包装到营销。
正是“苹果营销哲学”一直贯穿始终,创造了苹果的“品牌神话”。
对于品牌塑造、价值观共鸣与产品营销的极致追求,融入到了苹果产品发布的前中后全流程,以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创新为核心,举办极具引爆效应的发布会,通过人性化的文案、广告、内容与名人等传播策划,以及普世参与的体验店营销,再融合极具价值感的企业社会责任,一体化触达与触动用户。
苹果广告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第5篇
苹果不仅创造了经典的产品,还有经典的广告,总能完美地将科技与情感糅合在一起,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引发与用户的共鸣。
比如经典的“1984”广告和“非同凡响”广告。从1997年持续到2002年的“Think Different非同凡想”campaign,奠定了苹果此后营销的基调。约翰·列侬、甘地、_、默罕默德·阿里、爱因斯坦……苹果“Think Different”广告中,向推进这个世界前行的人致以崇高敬意,一系列标志性的面孔,与彼时以“Think”为座右铭的IBM形成鲜明对比,将苹果“颠覆者”形象淋漓尽致展现。
苹果广告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第6篇
苹果一年一度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也就是新款iPhone发布之时,已成科技行业“春晚”,吸取无数关注。这背后,也跟乔布斯的重视程度有关。此前,苹果的产品发布会,乔布斯每次都精心准备,包括现场、道具、幻灯片等等,反复排练。
乔布斯的妻子劳伦说:
“每一页幻灯片他都要改上六七次。在每一次演讲前,我都会陪他准备几个晚上。”他把每一页内容都做成三种不同风格的幻灯片,然后让劳伦选出最好的一个。他对此十分投入,把每句话翻来覆去地说,改变一两个词,再重新说一遍。
在《乔布斯的魔力演讲》一书中,卡迈恩·加洛写道:“乔布斯的演讲往往会刺激听众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