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汇总5篇)

时间:2025-04-15 08:57:16 admin 今日美文

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 第1篇

在推进司法行政和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创新举措还不够多,在破解基层短板弱项方面成效还不够明显。二是基层法治力量较为薄弱,部分执法人员法治意识不够强,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整体工作思路创新不足,能够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稳步发展,但坚持工作创新、打造特色亮点力度不足,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动力不强。

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 第2篇

(一)聚焦主体,在政治机关建设不断提升。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准政治方向,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的领导班子。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政治忠诚教育,把党的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党组织政治性和组织力,推动党建引领各项业务工作落地见效。

(二)聚焦主责,在推进法治建设上全面提速。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核,抓好重大行政决策管理。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扎实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确保行政复议纠错率和行政诉讼败诉率低于广西平均值,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率达100%。

(三)聚焦主线,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勇担使命。广泛运用“321”工作法,扩大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覆盖面,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管控。以实施“八五”普法为载体,营造法治浓厚氛围,加强对青少年、农民工等群体的法治教育。

(四)聚焦主旨,在优化法律服务上普惠高效。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宣传贯彻《_法律援助法》,不断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范围,为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提供法治保障。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于诉讼服务、社会服务的衔接,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推进。

柳北区司法局

2024年6月11日

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 第3篇

1.落实普法责任,注重宣传效果。

一是压实普法责任。组织召开2023年度通城县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履职报告评议暨2024年度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扩大)会议”。二是加强网络新闻媒体宣传。开设部门说法栏目——《“一把手”谈法治》,今年策划8期节目。第一期选取全县群众关注的摩托车、电动车整治,推出访谈节目“由乱到治,在线解读摩托车、电动车综合整治行动”,节目播出3天内,阅读量已达万。第二期节目聚焦《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已完成节目的录制播放;“送法进企业”新闻稿被省政府门户网站采用。三是深入开展“法律六进”,组织送法进企业13场,送法进校园50场次。司法局“送法进企业”新闻稿被省政府门户网站采用。组织乡村“法律明白人”开展线下培训3场次。发放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读本8000册、民法典宣传折页1000份,发放普法短信10万条;开展未成年人普法活动,组织中学生参加旁听庭审。四是开展专题普法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长江保护法、校园欺凌等专题普法宣传活动,提供现场法律咨询。

2.夯实基层建设,筑牢第一防线。

(1)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是优化多元解纷“咸宁模式”。根据市委依法治市办《关于创新多元解纷“咸宁模式”的工作方案》要求,统筹推进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定工作责任清单,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预警研判,加大协调联动力度。二是持续深化对全县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2591件,成功化解了2540件,化解率达到了98%。排查矛盾纠纷599次,预防矛盾纠纷107件。三是利用远程调解破除地域限制。今年县人民调解中心已开展远程视频调解64次,为在县外务工经商当事人节约成本36万余元。

(2)加强司法所建设。一是规范制度管理。统一标识标牌,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业务工作培训,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新形象。二是推行目标管理。强化党建引领,加强绩效考核,加强工作督办,促进工作落实。三是加大保障力度。充实基层队伍,提高经费投入,统一配置服装,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3.规范刑罚执行,管控特殊人群。

(1)规范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社区矫正管理。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59人,无脱管、漏管、虚管对象。二是深入开展调查评估工作。确保社区矫正与审判工作的有效衔接,今年已办理委托调查评估45份。三是定期开展集中教育。定期开展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社矫局到各司法所开展点检、安全教育、禁毒知识宣传、_检测等工作;组织社矫对象旁听撤销缓刑、收监执行案庭审,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四是开展专项活动。开展了“三八”庆祝活动,安排心理咨询老师为社矫对象讲授心理辅导课,组织开展拔河等户外活动。五是落实劳动就业帮扶。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劳动技能培训,与两家企业签订了推荐就业协议,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人社局组织的就业推荐会,今年已推荐就业社区矫正对象21人。六是开设心理辅导。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团体心理辅导课2场,辅导210人次;开展线上辅导26次,共辅导1100余人次,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克服心理障碍,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回归社会。

(2)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一是抓好衔接管控环节。今年共衔接刑释人员166人,解除安置帮教68人,排查走访了2044人次。二是落实帮扶救助。今年共为68名帮教对象解决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对4名生活特困对象进行了临时救助。

(3)扎实做好远程视频会见工作。为助力服刑人员改造,协助案件调查,严格规范视频会见程序,今年已开展视频会见55件。

4.提升品牌意识,做强法律援助。一是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60件,其中刑事案件152件,民事案件8件;续辉法律援助工作室调解民事纠纷70件,接待群众咨询900次。二是开展“春暖农民工——法律援助在路上”活动。广泛宣传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诉求,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帮助,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农民工代写法律文书16次,续辉调解工作室调解农民工劳务纠纷7件,挽回损失20万余元。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服务。组织女律师义工队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志愿服务活动,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今年3月,女律师义工队被咸宁市妇女联合会表彰为“咸宁市三八红旗集体”。

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 第4篇

(二)、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核心,持续提高司法行政服务水平。一是持续开展领导接访、干警走访、案件回访“三访”活动领导带头接访11次,接访问题3起,解决问题3起。组织干部在全县16个乡镇开展司法行政群众满意度连心大走访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一万九千多份,现场解答群众法律问题15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2起。案件回访20件全部满意,满意度100%。通过以点带面、走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扎实做好满意度提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确保全县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公众安全感和司法工作满意度双提升。二是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先后走进金瑞陶瓷和金利隆有限责任公司,以现场授课和发放宣传册的方式进行法治宣传,同时面对面解决公司高管及员工法律方面的相关咨询,并在我县大型户外广告屏,如街心、万象、镜山广场等进行投放民法典、宪法等宣传公益广告,进一步扩大了法治宣传面,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三是开展法治体检。定期组织法律顾问团成员到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规避风险同时提供坚强的法律需求和法治保障。

(三)、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加大两类特殊人群监管力度。一是积极组建社会组织,打造“双示范”教育基地。与江西省报春晖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合作,引入社工协助开展“百善孝为先”主题公益活动和“我与家人有个约定”许愿活动。通过“双示范”教育基地,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在“学”上入脑入心,在“做”上洗心革面,积极就业,早日回归社会,从而实现监管帮教“双提升”。 在今年县人大对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评议中,受到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一致好评。二是完善刑满释放人员衔接手续。要个要求刑释人员及时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做好个人信息采集,同时进一步完善与公安派出所的人员对接手续,新衔接的刑释人员都要求填报好刑释人员交接涵和对接备案单,确保人员无脱管、漏管。

(四)、以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为手段,聚焦服务发展大局。一是以开展“精准法律援助质效年”活动为抓手,保障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落到实处。线上线下齐发力,扩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录制“法律援助就在您身边”为主题的《法在身边》系列广播节目,在调频上高之声播放;结合县“三访”活动将法律援助宣传推送到千家万户,提升知晓率。全力办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和事项,积极打造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品牌。二是疫情防控期间开辟绿色通道。做好疫情期间法律援助和公证工作,推行网上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积极为复工复产的困难职工和其他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三是成立法律顾问团。今年3月我县成立了以上高县司法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团长的法律顾问团,及时制定了法律顾问团的相关工作机制,并争取到了县财政支持,法律顾问团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是推进国资律所改革。根据上级要求和结合我局实际,迅速出台了我县律师事务所改革实施方案,将我县国资所改制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实现了律所社会化经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五)、以法治示范创建为引领,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建设进程。一是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县、乡两级成立了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同时我县把培训任务分解到乡、村、到组,层层培养,层层压实,把“法律明白人”培养作为抓好基层法治建设的落脚点。今年6月11日,全县300余名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县级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培训班,让法律的春风吹进寻常百姓家。二是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今年相继公开县政府部门行_责清单,公布26个县级行政执法主体(第一批);各执法部门配备执法记录仪达标率100%;全县所有重大决策草案都经过政府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把关和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均通过县政府公报和政府网站及时对外公布。三是落实行政执法监督“双随机、一公开”。各执法单位严格按照《上高县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制定检查计划,行政执法案件均依托平台办理,平台未出现红灯预警。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全县完成“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任务29个,达到省市工作要求。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全县检查实施清单完成率100%,监管行为数据量居全市前列。四是行政复议工作质效大提升。行政复议案件办结率100%,胜诉率100%。全年未收到法院司法建议,不存在未反馈落实司法建议情况。

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 第5篇

(一)全面统筹依法治市工作。推动完成市、县两级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建设。将法治建设纳入绩效考评、市委、市政府督查内容,建立常态化法治督察工作机制。深化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良性互动,多措并举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做好已获自治区推荐至中央依法治国办的示范项目的完善和提升。推动出台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

(二)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推行商事调解、仲裁、公证联合法律服务新模式。加强涉企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力度。健全中国(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法律服务中心,打造跨境商务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快建设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抓好行政柔性执法提质扩面工作。

(三)筑牢基层治理法治根基。计划在2024年新建4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打造柳州商事“调解优先”的解纷新格局。推动县区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应急处置机制。实施公民法治素养专项提升专项行动。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编制“柳州市法治文化阵地网络地图”。

柳州市司法局

202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