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第1篇
(一)提高培训质量,建设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劳动者拥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高质量就业的内生动力,但目前中国各类人才的劳动技能与现代化建设所需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真正的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崇尚卓越的敬业精神。一方面,要提高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真正瞄准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需要。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就业获得感。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终端,吸纳了绝大多数的社会劳动力。企业的薪酬待遇、岗位环境固然对劳动力的吸引力高,但是作为硬实力,需要长时间的发展。相对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能够为劳动者带来切身的感受。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加强职工人文关怀、完善职业规划、畅通晋升通道等方面,提高从业幸福感、获得感。
(三)建立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消除就业政策差别,统筹城乡就业,完善农村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建立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区域劳务合作,推广输出与培训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制定适应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模式,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劳动力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第2篇
城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把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城区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组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年度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同时结合城区实际,建立统一台帐,把各单位的各类台帐进行了统一规范。建立了“五个”信息库:即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信息库、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信息库、创业项目信息库、12333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劳动力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第3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标准做好就业工作是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为了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就业和民生,城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做好就业工作,认真贯彻执行《_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举措,优化就业环境,使城区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22年以来,城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81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243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446人,2023年4月末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以内,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劳动力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第4篇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六稳”“六保”第一位的重要工作,增强就业优先意识,完善就业工作机制,确立就业调控目标,强化和发挥各方主体积极性,落实主体责任,形成社会共识和合力。加大深入宣传《就业促进法》,加大就业创业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创新载体,丰富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积极开展宣传,让群众知法懂法用法,为贯彻实施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要素保障,齐心协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放宽信贷审批政策,为条件成熟、可行性高的项目提供信贷担保,解决创业资金难题。将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创业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同等对待,在用地上给予优先、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工商、卫生等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为创业者办理证照开设绿色通道,减免相关费用,全力促成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巩固提升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经济优势,进一步落实灵活用工的政策与社会保障。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在引导和帮助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意识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用工需求的变化及时收集岗位类型、需求、待遇等信息,建立岗位需求数据库;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强化和加大岗前培训力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资源,对其进行知识灌输和技能提升培训。针对用工量大、技能要求高的工种,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或是增加培训次数,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加强校企合作,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四)进一步加大重点群体关注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就业连着民心,解决好就业问题,_生稳、民心稳。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就业问题。一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二是进一步强化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实现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就业。结合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人员等困难人员的就业需求,按照“按需设岗”的原则,进行村(社区)公共管理类岗位和公共服务类岗位的开发与设置。三是分行业、分领域、高频次组织线上线下“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劳动力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第5篇
本次调研在市辖两区内14个月度劳动力调查样本小区内开展,实际回收63份有效问卷;同时走访调研10家企业,并填报企业用工情况调研问卷。走访调研的10家企业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接受调查的63位就业人口男性占,女性,各行业、各年龄段就业者均有涉及。从年龄结构来看,以50-60岁年龄段就业者占比最高,占到,20-30岁、30-40岁、40-50岁、60岁以上人口分别占、、、。就业人口所在行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占,第二产业中又以制造业从业人数最多,占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