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苗2021专项行动方案 第1篇
要坚持问题导向,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将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作为日常检査、随机抽查和飞行检查的重点,围绕春秋季开学、“三考”期间等重点时段,开展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査,对考点学校实行驻点监管。市场监管、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每学期要联合对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重点督导发生过学校食物中毒或食品安全事件的乡镇和学校,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绩效评估。
护苗2021专项行动方案 第2篇
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及其所属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执法局(大队),全县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
现将《2021年东安县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护苗”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东安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东安县教育局
东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东安县卫生健康局
东安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1年3月1日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护苗2021专项行动方案 第3篇
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督促学校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实践等形式,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营养周、中国学生营养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相关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提升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
护苗2021专项行动方案 第4篇
要按照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_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要求,督促全县各类学校和校外供餐单位落实_联防联控机制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保洁,强化食品原料采购、学生就餐、人员健康监测等关键环节把控,师生错时就餐,分散用餐,餐具一用一消毒,认真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公筷制、少聚餐”措施,确保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学校疫情防控。
护苗2021专项行动方案 第5篇
强化监管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排查用户数量多、社会影响大的网络游戏产品,严厉查处通过网络游戏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企业和个人;严肃处理网络游戏传播低俗内容行为;依法处理以低俗弹窗广告等手段营销的游戏企业;依法打击未经许可或授权,擅自出版或侵权盗版的网络游戏作品;及时处置在网络游戏平台发布不当言论及不良引流信息、包含有害内容的游戏广告等问题。(牵头单位:市场与网络交易监管科,配合单位:综合执法局、质量监管与知识产权保护科、各分局)
三、工作要求
(一)突出重点,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市局各分局、机关相关科室务必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要求,对重点经营单位建立点位台账进行管理,紧盯网上网下传播渠道,聚焦群众高度关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围绕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非法有害出版传播活动、淫秽色情低俗信息,精准发力,重拳出击,持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二)协调配合,统筹安排加强信息报送。密切部门协作配合,结合同期开展的“扫黄打非”其他工作,在市场清查、网络监管、案件查办等环节同部署、同行动、同督促,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请各单位于12月1日前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报市局综合执法局,重要信息可随时报送。
联系人:马欣
中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1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护苗2021专项行动方案 第6篇
(一)开展一百次主题教育活动,强力营造“护苗攻坚行动”浓厚氛围
1.开展心理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各有关成员单位要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市文明办、教育局、公安局、财政局、卫生健康委、团市委、妇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建设,要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月、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到学校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网络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市旅游文体局要积极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市公安局、教育局、市场_等部门加强对网络经营场所的动态监管,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等部门通过集中宣誓、知识竞赛等方式深入开展“拒绝网吧 拒绝网游”网络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3.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市公安局、教育局等部门要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案例警示、情景模拟、知识竞赛等方式加深学生记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交通不文明行为,形成人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氛围。
4.开展消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市消防救援支队要积极联合市教育局、市政管理局等部门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消防安全月活动的契机,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消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各县区要积极组织本级有关单位完成相应次数、相应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完成一百次安全隐患排查,彻底清除校园周边风险隐患
1.开展学生溺水隐患排查。市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旅游文体局、北海海事局等部门要在6月至10月期间切实开展对矿区、建筑施工作业区、公路施工作业区、水库、旅游景区、通航水域等涉水危险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市应急局要切实督促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完善露天矿山积水凹坑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严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2.开展校园欺凌隐患排查。市教育局要牵头做好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校内师德师风教育,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教师的排查,市委政法委和市公安局要切实加强校园周边学生欺凌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针对学生的敲诈勒索、抢夺财物、殴打等欺凌类违法犯罪活动。
3.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市教育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局要切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完善校园周边红绿灯、斑马线、减速带等基础交通设施,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局等要切实组织开展公共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车辆运行安全,严防事故发生。
4.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市消防救援支队要积极联合市教育局、市政管理局开展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要深入各级各类学校了解消防安全现状,督促学校及时补充、更换各类消防设施,检查校园消防安全通道,严防通道占用、堵塞,切实消除各类消防安全隐患。各县区要积极组织本级有关单位完成相应次数、相应内容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重点加强学生溺水、学生欺凌隐患的排查。
(三)组织一百场应急救护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自救自护能力
1.组织防溺水应急救护演练。市红十字会要积极联合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在防溺水重点时期开展学生溺水自救、呛水自救、应急救护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实际演练、知识竞赛、主题讲座等形式教育提醒学生牢记并遵守防溺水“六不、一会”知识。
2.组织防震减灾和消防应急演练。市教育局、应急局、消防救援支队要联合深入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和消防应急演练活动,指导学校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切实提高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应急避险及自救互救能力。
3.组织防恐防暴应急演练。市公安局、教育局要联合组织防恐防暴实践演练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校园“4+N”安全防范建设,加强对学校安保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切实提升广大师生防暴意识和应急能力。各县区要积极配合完成此项工作任务,要积极邀请市级、本级相关部门到县区学校、乡镇学校开展应急救护演练活动。
(四)举行一百场法制专题讲座,全面推动法治知识入脑入心
1.举行防欺凌专题讲座。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要切实开展“法治知识进校园”活动,联合市教育局建立完善“一校一警”制度,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市民政局、妇联、残联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困难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杜绝弱势学生群体受到欺凌伤害,要在开学季、毕业季入校开展法制专题讲座,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防欺凌意识。
2.举行防性侵专题讲座。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要充分利用“法治知识进校园”活动契机,举行防性侵专题讲座,通过各类案例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妇联、团市委要配合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严防学生性侵害案件的发生。
3.举行防拐骗专题讲座。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要深入学校开展防拐骗专题教育,指导学校组织开展防拐防骗演练,通过实际案例警示,引导学生识别各类拐骗陷阱,切实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4.举行防电诈专题讲座。市公安局、司法局要开展好防电诈宣传教育,深刻认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通过举行专题讲座,详细讲解网贷私贷、网上兼职、网络刷单、网购退款、高考招生、助学贷款等常见网络诈骗陷阱的特点,教育学生自觉提高防诈意识,远离电诈陷阱。各县区要积极配合完成此项工作任务,要积极邀请市级、本级相关部门到县区学校、乡镇学校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有效提升法治知识的覆盖面和知晓率。
(五)安排一百校入校检查指导,切实加强校园安全整改力度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的检查指导,要紧密围绕“五安全、五防范、五责任”工作机制,在溺水高发期(6月—10月)加强对学校防溺水工作的指导,高温季、开学季要落实每月四次以上的入校检查指导,确保学校各项防溺水举措落实到位;要在开学季、毕业季加强对学校防欺凌、防性侵、防拐骗、防电诈、防火灾等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深入学校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演讲朗诵、应急演练等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定期安排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心理安全等专题的入校指导,检查学校安全工作方面存在的短板和漏洞,指导学校及时加强整改,切实将校园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各县区要切实加强对本级学校的检查与指导,特别是加强乡镇学校、民办学校的安全防范建设指导工作,切实减少安全风险隐患。
(六)坚持一百天巡防巡护巡查,有效防范涉校涉生突发事故
市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各有关责任单位要开展好校园周边巡防巡护巡查工作,要加强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管理(尤其是周末前后、假期前后),防止学校周边发生交通堵塞,引发学生交通安全事故;要切实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管理,定期开展校园周边巡查(一星期不得少于两天),依法打击校园周边敲诈勒索、乱停乱放、违规经营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校园周边涉黑涉恶团伙,严防校外黑恶势力渗透校园;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KTV等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一星期不得少于两天),依法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雇佣未成年人等行为;要加强对校园周边各类商业网点、饮食场所的监督管理(一星期不得少于两天),依法查处各类传播色情、暴力、赌博、传销、封建、迷信等信息的店铺以及不卫生、不健康、售卖过期食品的餐饮场所。市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全面落实防溺水巡防巡护巡查制度,要推动单位党员、学校教师、学生团员、学生家长等加入志愿巡防队伍,落实对校园周边江、河、湖、海、水塘、水渠等常规水域的巡查,加强对工地水坑、无人水库、景区水域、矿区水洼、野外水域等危险水域的巡查(一星期不得少于两天),及时制止学生私自下水游水行为,严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完成一百天巡防巡护巡查任务,要切实加强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巡查力度,及时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各县区要充分调动本级有关单位,发动社会、部门、教师、家长志愿者参与巡防,落实学生相互提醒、相互监督机制,有效防范涉校涉生突发事故。
护苗2021专项行动方案 第7篇
为给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有序、文明的秋季开学文化环境,由肇庆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童心向党 护苗成长”——肇庆市“扫黄打非·秋季开学第一课”暨“绿书签行动”进校园活动在肇庆市龙禧小学举办。活动中,同学们共同观看了《小叽说“扫黄打非”》普法动漫宣传片,随后开展了扫黄打非知识问答活动,让同学们深刻学习了解“扫黄打非”的基础知识。活动还宣读了《绿色阅读倡议书》,并为同学们派发了“护苗2021”专项行动绿书签,鼓励广大未成年人培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文明风尚。
端州区“扫黄打非”办公室、端州区教育局联合部署全区中小学校开展2021年“扫黄打非·秋季开学第一课”,各学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法治宣传等工作,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国旗下讲话、观看宣传视频等形式,组织中小学生学习“扫黄打非”、版权保护等法治知识,引导青少年远离有害出版物和网络“三俗”。各中小学校还通过举办张贴“绿书签”海报、制作“绿书签”、创作“扫黄打非”黑板报和手抄报、派发《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有针对性、灵活性地开展“护苗”活动,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文化氛围。
高要区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开学第一课”活动。课堂上,老师们通过课件对“扫黄打非”相关知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教育和引导学生们识别“黄”与“非”的危害。同时还组织学生们观看系列视频短片《护苗就找12390》,让学生们增强法律意识,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
四会市各中小学把“扫黄打非”融入开学第一课。各中小学校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组织观看系列教育宣传视频、开展手抄报、书签制作等活动,深化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广宁县“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广宁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发起“扫黄打非·秋季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各学校通过开展“扫黄打非·秋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观看《护苗就找12390》《小叽说“扫黄打非”》《广东扫黄打非绿书签公益视频》教育宣传视频、举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深化“扫黄打非”主题宣教,教育和引导青少年远离恐怖、暴力、封建迷信、淫秽色情等网上有害信息,做到绿色阅读、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封开县“扫黄打非”办联合封开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发起“扫黄打非·开学第一课”活动。活动以“扫黄打非·护苗成长”为主题,将“扫黄打非”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的讲话、观看《小叽说“扫黄打非”》普法动漫宣传片和《广东扫黄打非绿书签》公益视频、召开主题班队会、开展互动问答、《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使广大师生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礼,进一步提升了对“扫黄打非”的认识。
护苗2021专项行动方案 第8篇
结合合理膳食行动,广泛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营养均衡配餐、营养指导员培训等营养干预,推动学校健康食堂建设。
四、工作职责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加エ小作坊、食品销售店、餐饮店等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及食品安全应急方案实施情况的督查指导,指导学校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合理饮食,自觉抵制垃圾食品。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指导学校加强饮用水管理,开展食源性疾病预防和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开展水质抽样检测监测。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对城市(县城)建成区校园周边非指定场所、区域、时间内经营的食品流动摊贩监督管理和整治;指导乡镇加强校园周边流动推贩管理。
五、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