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业交流会策划方案(推荐5篇)

时间:2025-02-03 14:47:18 admin 今日美文

同行业交流会策划方案 第1篇

活动目的:

为促进新老学生之间的文化传承,展现大一新生风采,并以舞会轻松的形式使新生们对大学的生活有全新的.认识和感受,同时,有助于培养社员之间的团结与友爱,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主题:

此次,我社新生舞蹈交流会,通过精彩的舞蹈展现我社的艺术风采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并同时通过这次交流会对xx级新生寄予深切的期望。

主办单位:

博益社

活动时间:

xx年11月5日晚7:30至9:30

活动地点:

参与人员:

博益社全体社员及大一新生

前期准备:

1. 对此次舞会相关流程进行考虑和讨论,由副社长李豪负责。

2. 置办此次舞会所需物品(音响等),由外联部负责。

3. 联系领舞人员,由礼仪部负责。

4. 布置舞会会场,宣传部提前半小时到场负责。

5. 对此次舞会小吃品(瓜子,花生,糖果,等)购买,由秘书处负责。

6. 通知参与社员(最好每位社员带上舞伴,可男可女,男士最佳),由秘书处负责。

活动流程:

1. 舞会开始时,a节目主持人上台,b社长致辞,c由领舞者以一段舞蹈开场,调动舞会气氛。

2. 各部长负责社员自觉打扫卫生。

3. 舞会正式开始时,领舞者教授舞种,大家学习十四步,十六步,四十步,恰恰舞等。

4. 通过轻松游戏(抢板凳,击鼓传花等),或者不断交换舞伴,让大家相互交流与了解。

5. 舞会结束时,博益社全体社员和合唱社歌,将舞会推向高潮。

6. 社长作总结,大家合影留念。

活动总结:

舞会结束后,由秘书部尽快完成。

同行业交流会策划方案 第2篇

一、活动背景和活动目的

五年大学时光已过去一半,同学们正处于迷茫与挣扎时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里挣扎,在学习与贪图玩乐之间彷徨。在这个从懵懂到成熟的过渡关键期,我班决定开展关于今后三年的学习与计划交流会,为同学们拨开眼前的迷雾,让同学们建立详尽的近期计划与远程规划,并坚定完成目标与计划的信念,使同学们在剩下的大学时光中不留遗憾。

二、活动宗旨

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详尽同学们的`考研规划,让剩下的学习、见习、实习目标明确,取得更显着的成效。

三、活动主题考研交流会四、活动时间

周二晚七点

五、活动地点

8教室。

六、活动对象

树临二班全体同学

七、活动前期准备

确定流程,班干部开会讨论;

2.生活委员购置物品;

3.宣传委员、宿管委员在班上、寝室宣传;

4.场地布置。

八、活动流程

交流会前全体同学起立唱《歌唱祖国》

由主持人说开场词,介绍相应来宾,并宣布交流会开始;

2.先由两个研究生发言,并各自回答同学所提的问题。

3.两个研究生发言交流后播放班级动画影集放松一下。

4.最后两个研究生发言并交流

5.班长做总结性发言,后宣布交流会结束,并动员研究生到群众中去私下回答同学个人的问题

九、活动后期安排

场地清理;

2.海报宣传;

3.活动总结。

十、经费预算

矿泉水 4*

十一、人员安排

策划书:周天政、倪韵雯;

2. 班级影集制作:胡泽润

3. 宣传:倪韵雯、卢玉婷、曾征鹏、伍晓妮;

4. 活动主持:肖娇

5. 后勤:谢丽丽、林祥旭;

6. 班旗张贴:周海球、肖少彬。

7. 教室申请:肖少彬

8. 研究生联系:肖娇、周天政

9. 迎送研究生:何仟、周天政

xx级树临二班班委

xx年11月17日

同行业交流会策划方案 第3篇

一、主题:携手友谊,相聚两汪

二、活动形式:座谈、交流、聚餐、感受家乡芦笙之风情

三、目的:归乡学子沟通感情、加强交流、增进友谊

四、参与对象:往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校大中专生、热心家乡发展之先进人士、领导

五、活动日程:暂定春节初四——初十之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地点:两汪茅人河边畔

八、活动内容:

1、座谈会

(1)邀请领导参加并讲话;

(2)大学生代表讲话;

(3)自我介绍和自由发言(谈谈个人的心得见解,分享一些精华经验)。

2、聚餐

3、感受跳芦笙

九、日程安排:

1、上午9点——12点座谈会

2、下午15点——19点聚餐

3、晚上19点——22点芦笙坪跳芦笙舞

十、后勤:

1、会场布置及相关工作

2、聚餐及相关事项

总负责人:

座谈会负责人:

聚餐负责人:

跳芦笙舞负责人:

同行业交流会策划方案 第4篇

一、活动目的:为了引导大家更好的利用课余时间,丰富精神世界,增强个人文化底蕴,培养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特举办好书共品读读书交流会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时间:12月10日(周五)晚

三、活动对象:教育科学学院全体同学活动准备:提前一周下发通知到各班,让各班确定要参加的人员,准备在交流会上要用的书目,以及自己读书的感想,读书的方法,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的一些问题。

四、活动流程: 1,介绍活动:主持人先对活动的主题,交流书目,参加活动的老师,等进行简单的介绍。

2,好书共品读:事先根据各班报名情况和选择的书目,将读相同类型的书的同学分为一组,在小组内就读书的感想,读书方法,读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各组派几名代表发言,讲讲本组的`讨论结果,由老师总结。

3,好书推荐: 自选一本书,假如你是书店的老板,你怎么向顾客推荐这本书?用情景剧表演的方式。

4,读书方法大集锦:先让老师介绍几中他们认为比较好的读书方法,同学再轮流介绍。并由主持人介绍一些名家的读书方法。

5,请老师做活动总结: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将会给予一定的奖励。策划书

教科院学生会学习部

同行业交流会策划方案 第5篇

一、活动引言:

经济困难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10%至20%左右,他们的成才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十分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提高我校贫困生自强自立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更深入细致地做好高校经济困难生工作,充分发挥经济困难生自身的积极性。为此我系举办交流会,让他们能够在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安心、正常地学习与生活。

二、活动目的:

1、加强经济困难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加强经济困难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增强责任感,促使经济困难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思想,鼓励经济困难生制定学习目标,规划职业生涯。

2、树立榜样,撷取典型事例,加强对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激励困难学生的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家庭、社会责任感,形成自强不息、不被经济困难压跨的精神;相互交流,促进困难学生提高自我认识的水平,寻找和发展自身优势,通过部分优秀的困难学生的典型示范,激发其余同学的学习动力和成才的自觉意识;及时排解心里的郁闷和困惑,使有心理问题的经济困难学生在适应与融合大学群体方面产生积极的成效。

三、活动内容:

1、组织机构:电子系勤工中心助学部

2、活动方式:以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形式开展活动。旨在解决经济困难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问题,活动期间强调观众互动,气氛活泼不压抑。突出“交流、互动”,更加贴进同学的生活,同学的情感。计划邀请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寄语新生。学生可以现场提问,由学长或学姐作答。

3、活动主题:“励志青春,责任同行”,展开理想、大学规划、责任等相关话题,通过情景对白的形式与大家互动,探讨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的、家庭的责任。提出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寻求的解决方法。

4、活动对象:12级全体经济困难生;

5、活动时间: 12月9日

6、活动地点: 1a107

四、活动前期准备:

1、申请多媒体教室;(于12月7日申请)

2、与宣传部联系做好海报宣传工作;

3、邀请优秀经济困难生代表,由我部确定其代表名单;

4、做好幻灯片展示,现场主持播放;

5、提前告知记者团活动时间地点请他们到现场拍照;

6、邀请系领导到会讲话;

7、通知各班经济困难生会议时间地点;

8、确定活动主持人和记录员以及会场秩序的维护员(助学部干事)。

五、活动主要流程安排策划:

学生进场:参加学生都就位后,要求他们每个人写下个人的近期目标、希望和理想等等,将这些投入到一个箱子里,以备等下活动抽奖用。

(一)、开场:

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主持人说些开场白,并播放相对应幻灯片;

(二)、简单介绍:

由系领导介绍我系对经济困难生的奖、贷、补、助等政策;

(三)、交流互动

1、开场白,介绍与会的领导老师并依次介绍嘉宾资料(配有电子档案);请学生嘉宾上场入座,入座的学生嘉宾简单的介绍自己的经历和在所在领域取得的成绩向同学讲述自己大学生活中的体会与感言,同学可以当场提出自己的问题;

2、进行抽奖环节,从那箱子里抽取出5位同学,并上台谈谈他们的理想、兴趣和大学规划等,并让代表对其新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指导。活动结束后送给他们精美的小礼品。并让他们在准备好的彩色气球上简短的写下自己对未来的希冀,并合影留恋。

3、由嘉宾介绍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一些难忘的经历,挫折和一些注意的问题。

4、经济困难生互动环节,考虑提问式交流可能会冷场、单调,可请代表他们到新生所在区域进行方块式面对面交流。

5、主持结束语

六、活动预计成果

通过本次交流会,大一新生会更快的了解大学生活,更快了解自己学习的目的,更能懂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自己未来的道路方向,不会在比高中空余时间多很多的大学生活中感到迷茫。将了解如何结合自身得情况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尽快地融入大学得学习生活,为未来做好准备。

七、活动后期安排:

1、我部门负责好教室卫生,以及活动后场地的清理;

2、写好活动总结。

八、经费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