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评估方案 第1篇
如前所述,研究者通常会用焦点小组去搜集案主的期望,促使问题可以在量表发展的不同时期去支持内容效度。(25)一些研究者通过共同的研究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来保证内容效度。(26)然而,McMurtry和Hudson认为研究并没有很清晰地支持不同满意度当中不同纬度的存在。(27)比如,在较大的样本情况下,Greenfield和Attkisson验证了满意度的7个纬度,但是只证明了两个维度。(28)
社工评估方案 第2篇
一、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名称:社工有爱,友你友我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6日下午
活动地点:××小学
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暂定)
二、理念架构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感情支持和归属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本次活动旨在以小组活动的方式,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情感支持,同时帮助他们在朋辈群体中获得归感。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需要,即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和预测他人的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起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本次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人际交往,在小组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目标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具体活动安排
校园内张贴海报自愿报名,班主任代为通知并统计参加人数。
六、预计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现场活动秩序混乱,可安排志愿者或学校老师协助维持现场秩序;组员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在小组开始前与组员签订小组契约。
七、活动分工及人员安排 八、评估方法
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附表1) 、工作人员自评、教师意见反馈。
社工评估方案 第3篇
社工实务领域的评估主要有四种类型:需求评估、过程评估、效果评估以及成果-收益评估。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实务评估相关讨论的文献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对于需求评估和效果评估的讨论上。例如吴伟东以“人在情景中”为基本框架,讨论了社会工作评估的层次深入模型,认为可以从问题、个人、情景层面来评估案主的状况以有效地介入②,还认为在社工介入之前,可以从情景、资源和个人的应对行为来对案主情况进行评估,以制定计划和服务方案③;库少雄将单样本设计应用于社会工作评估中,认为首先要确定案主的基线数据(baseline),在介入前测量并记录案主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即所谓目标问题(target problem),然后确定介入的目标,又称为结果目标(outcome goal),测量从目标到结果的变化④;李华伟探讨了基线评估的方法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⑤;宋跃飞则在绩效评估的视角下讨论社会工作机构制度建构问题,认为绩效评估主要是要评估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业绩、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和服务绩效、成本核算⑥。总体来说,近年来关于社会工作评估的讨论文献比较匮乏,存在的不足主要为:一是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讨论如何进行需求评估和效果评估上,比较忽略案主作为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感受;二是文献中少有对评估方法的信度、效度的讨论,因此扩大应用的可能性也不够。
作为促进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有效视角和途径,社会工作评估已在国外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多种有效的评估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本文要介绍的是案主满意度(client/consumer satisfaction)评估。
社工评估方案 第4篇
为客观、真实地评价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工作成果和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政府资金支持社会工作发展力度,促进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发展,提升我市社会工作服务水平,根据《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民发〔2012〕196号)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府办规〔2020〕11号)“完善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机制,市民政部门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标准,市、区民政部门对本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库内的所有政府购买项目在服务周期内开展专业评估”等有关规定,遂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估办法》)。
社工评估方案 第5篇
《评估办法》共计5章23条。
第一章,总则。重点阐述了《评估办法》的依据、适用范围、定义、评估原则等,明确了市、区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对库内的所有政府购买项目在服务周期内开展专业评估。
第二章,评估机构。从委托机构、评估机构资质、评估团队成员要求、评估机构及其人员回避情形等方面对评估机构进行规范。
第三章,评估内容和程序。着重强调评估内容、评估重点、评估方式和方法,突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的可操作性;突出评估工作的开展步骤及顺序,强调评估工作的程序公正,保障评估机构有序开展评估工作以及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第四章,评估结果应用。评估结果实行等次评定,等次评定决定被评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后续工作开展,实现评估结果促进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优胜劣汰”。
第五章,附则。从文件生效日期、有效期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社工评估方案 第6篇
“辛晴成长路”项目由上海市某社工师事务所负责,落地于上海市闵行区某民办小学,服务对象为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服务内容为为五年级两个班级的孩子教授青少年正面成长课程、组织社区实践活动、进行个案工作等,服务目的是增强来沪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和正面成长能力。笔者在此项目中作为一线社工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和讲授、社区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和项目质性报告的撰写。
此实习项目为每位专业实习生安排两位督导老师,一位是学校督导,一位是机构督导。学校督导由高校社会工作系专业任课老师担任,机构督导老师是代表机构对实习生进行任务的安排并提出具体的实习要求,并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
笔者在此项目中接受的督导主要包括每次课程之后的督导、实习中期督导和实习终期督导:(1)每次课程后的督导。由机构督导负责,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及时以小组分享和反思的形式进行,听取专业实习生的感受、问题和思考,机构督导进行解答和总结,并进行鼓励或提出下一步的目标。(2)实习中期督导。由机构督导和学校督导共同负责,不仅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询问和解答,还要以社会工作系提供的表格为依据,对专业实习生的表现进行中期评估和考核。(3)实习终期督导。由机构督导和学校督导共同负责,以学生的社工日志、每次课程或活动的社工评估表和主带社工自我评估表为依据,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督导和考核,并综合给出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成绩。
二、ITP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的启示
(一)ITP模式
Bogo和Vayda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环路模型,简称ITP模式。ITP模式是一个由4个清晰的步骤组成的一个不断循环、深入的概念体系(如图1),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连接起来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图1 ITP模式图
但督导作为一种专业训练方法要完成由理论学习到实务运用过渡并不容易,需要借鉴和形成更多成熟、有效的方法模型。将ITP模式引入到社会工作督导方法中,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资料。实习督导要指导专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服务对象多方面的资料,包括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文化心理、掌握资源等,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能够对服务对象的资料进行概括描述和专业角度的评估;(2)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实习督导要协助专业实习生注意觉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所唤起的个人的主观反应,包括感受、思考、情感和一些猜想或假设等,并帮助实习生对这些个人主观反应进行思考、界定和澄清;(3)联接。实习督导要指导专业实习生根据案主多方面、多层次的资料、实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个人主观反应寻找学习过的相关理论来进行解释,并进一步对所“联接”的理论进行反思、澄清和探讨,使其能够成为制定专业服务计划和进行专业服务行动的指导依据;(4)专业反应。实习督导要协助专业实习生确定会谈或者服务活动的具体方案和计划,并引导专业实习生将服务计划付诸实践转化为合格的服务行动。
ITP模式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的运用中也是如此,每一个轮回的进行都使得专业实习生加强了对服务对象和所处情境的理解,随着有关服务对象和实践情况的新信息的收集,新的思考和经验又会出现,新的反思和联接也会形成,新的专业反应也会促成,如此反复,不断深化发展,直到完成对服务对象的服务目标和服务行动的服务意图。
社工评估方案 第7篇
案主满意度评估可以在社会工作评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实务研究和评估体系的构建是现代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内地的实务工作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同时,尽管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但由于未能或未及时做系统的理论化提升,因而在中国的本土理论仍有欠缺。教育、实务和理论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断层。对国外的社会工作实务评估作系统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适用于我国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应当有助于降低教育、实务和理论之间的断层,有助于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注释:
①顾东辉:《社会工作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0-25页。
②吴伟东:《社会工作评估:层次深入模型》,《社会工作》2004年第10期,第42-45页。
③陈钟林、吴伟东:《社会工作评估——一般性架构》,《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59-60页。
④库少雄:《社会工作评估——单样本设计》,《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第6-9页。
⑤李华伟:《基线评估法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应用》,《社会工作》2011年第3期,第59-60页。
⑥宋跃飞:《机构评估制度建构问题研究——基于绩效评估的视角》,《社会工作》2010年第1期,第62-65页。
⑦Cardozo, R. N.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44-249.
⑧Copeland, V., Koeske, G. & Greeno, C. G. (2004). Child and mother cl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cores regard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ace, age, and gender correlates.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4(6), 434-442.
⑨Sharma, A. , Levy, M. and Kumar, A. (2000).Knowledge structures of salespeople as antecedents of retail sales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Journal of Retailing , Vol. 76 No. 1, pp. 53-69.
⑩(12)Pascoe, G. C. (1983).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primary healthcare: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6(3-4), 185-210.
(11)Day, Ralph (1977). “Toward a process model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in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H. Keith Hunt, ed. Cambridge, MA: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May), 153-86.
(13)Sowers, K. M. , Ellis, R. A. , Washington, T. & Currant, M. (2002). Optimizing treatment effects for substance-abusing women with children: An evaluation of the Susan B. Anthony Center.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2(1), 143-158.
(14)Nguyen, T. D. , Attkisson, C.& Stegner, B. L. (1983). Assessment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Development and refinement of a servic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6(3-4), 299-314.
(15)Larsen, L. D. , Attkisson, C. C. , Hargreaves, A. W. & Nguyen, D. T. (1979). Assessment of client/patient satisfaction: Development of a general scale.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 197-207.
(16)Pascoe, G. C. & Attkisson, C. C. (1983). The evaluation ranking scale: A new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6(3), 335-347.
(17)Greenfield, K. G. & Attikisson, C. C. (2004). The UCSF client satisfaction scales: II. The service satisfaction scale-30. 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Testing for Rreatment Planning and Outcomes Assessment, 3, 799- 811.
(18)Clark, C. C. , Scott, E. A. , Boydell, K. M. & Goering, P. (1999). Effects of client interviewers on client-reported satisfaction with mental health services. Psychiatric Services, 50(7), 961-963.
(19)Reid, N. P. & Gundlach, P. J. (2000). Reid-gundlach social service satisfaction scale (R-GSSSS). In K. Corcoran, & J. Fischer(Eds. ), Measures for Clinical Practice(Vol. 2). (635-638).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20)Clark A, Friedman MJ (1983). Nine standardized scales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 outcome in a mental health clinic.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9, 939-950.
(21)Dudley, A. L. , Melvin, G. A. , Williams, N. J. , Tonge, B. J. & King, N. J. (2005). Investigation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cognitive-behaviour therapy and sertra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39(6), 500-506.
(22)Evans, C. J. , Trudeau, E. , Mertzanis, P. , Marquis, P. , , B. M. , Wong, J. & Mayne, T. (2004).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ain treatment satisfaction scale (PTSS): A pat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r acute pain. Pain, 112(3), 254-266.
(23)(25)Gerkensmeyer, J. E.& Austin, J. K. (2005).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scale measuring parent satisfaction with Staff interactions.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Health Services & Research, 32(1), 61-73.
(24)Coe J. B. , Adams C. L. , Eva K. , Desmarais S. , Bonnett B. N. (2010).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appointment-specific client satisfaction in companion-animal practice.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93: 201-210.
(26)Brannan, A., Sonnichsen, S. & Heflinger, C. (1996). Measuring satisfaction with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ervices: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atisfaction scales.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19(2), 131-141.
(27)McMurtry, S. L. & Hudson, W. W. (2000). The client satisfaction inventory: Results of an initial validation study.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0(5), 644-663.
(28)Greenfield, T. K. & Attkisson, C. C. (_). Progress toward a multifactorial service satisfaction scale for evaluating primary car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12, 271-278.
(29)Streiner, D. L. , Norman, G. R.(2003).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ir Development and Use, 3r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30)Jackson, J. L. , Chamberlin, J. , Kroenke, K. (2001). Predictors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Soc. Sci. Med. 52, 609-620.
(31)Woodcock, A. , Barleggs, D. (2005).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validation of the veterinary servic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VSSQ). J. Vet. Med. A. Physiol. Pathol. Clin. Med. 52, 26-38.
(32)Stewart, M. A. & Wanklin, J. (1978). Direct and indirect measures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physicians’ services.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 3, 195-204.
(33)Pascoe, G. C. (1983).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primary healthcare: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6(3-4), 185-210.
(34)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 (2006).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ealth Care for Mental and Substance Use Condition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35)Holcomb, W. R. , Parker, J. C. , Leong, G. B. , Thiele, J. & Higdon, J. (1998).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self-reported treatment outcomes among psychiatric inpatients. Psychiatric Services, 49(7), 929-934.
(36)Atkinson MJ, Sinha A, Hass SL, Colman SS, Kumar RN, Brod M, et al. (2004). Validation of a general measure of treatment satisfaction, th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for medication(TSQM), using a national panel study of chronic disease.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3, 2-12.
(37)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 New York: McGraw-Hill.
(38)Attkisson, C. C. & Zwick, R. (1982). The cl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correlations with service utilization and psychotherapy outcome.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5(3), 233-237.
(39)Dearing, R. L. , Barrick, C. , Dermen, K. H. & Walitzer, K. S. (2005). Indicators of client engagement: Influences on alcohol treatment, satisfaction, and outcomes.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19(1), 71-78.
(40)Donker, T. , Van Straten, A., Riper, H., Marks, I., Andersson, G. & Cuijpers, P. (2009).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et-base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Role of support?-The design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rials, 10(59).
(41)Brannan, A. , Sonnichsen, S. & Heflinger, C. (1996). Measuring satisfaction with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ervices: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atisfaction scales.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19(2), 131-141.
(42)Dudley, A. L. , Melvin, G. A. , Williams, N. J. , Tonge, B. J. & King, N. J. (2005). Investigation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cognitive-behaviour therapy and sertra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39(6), 500-506.
(43)Pascoe, G. C. (1983).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primary healthcare: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6(3-4), 185-210.
(44)Simon, C. , Little, P. , Birtwistle, J. and Kendrick, T. (2003), A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satisfaction with community services for informal carers of stroke patients: 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piloting. 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11: 129-137.
(45)Cardozo, R. N.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44-249.
(46)Hall, J. A. and Dornan, M. C. (1990) Patient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s predictors of satisfaction with medical care: A meta-analysi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30, 811-818.
(47)Young, S. C. , Nicholson, J. , and Davis, M. (1995). An overview of issues in research on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service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4(2), 219-238.
(48)Lyons, J. S. , Howard, K. I. , O’Mahoney, M. T. and Lish, J. D. (1997). Th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of clinical outcomes in mental health.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49)Gerkensmeyer, J. E. , Austin, J. K. & Miller, T. K. (2006). Model testing: Examining parent satisfaction.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20(2), 65-75.
(50)Graham, J. , Denoual, I. & Cairns, D. (2005). Happy with your care?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12, 173-178.
社工评估方案 第8篇
第八条 市、区民政部门可以自行组织或者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在服务周期内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评估。
第九条 市、区民政部门以委托第三方机构方式开展评估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法人;
(二)配备的工作团队具有社会工作服务领域评估的经验;
(三)熟悉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社会工作服务评估工作及评估流程;
(四)无重大违法记录,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未被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处理;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应当组建不少于5人的专业评估团队,其中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员不少于3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熟悉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财务人员不少于1名,熟悉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执业律师不少于1名。
前款所称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取得中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者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二)具有5年以上社会工作经验人员或者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中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第十一条 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评估团队成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一)开展项目评估工作前3年内与被评估项目的承接主体存在劳动关系或者劳务关系;
(二)开展项目评估工作前3年内担任被评估项目的承接主体的理事、总干事、副总干事、机构管理人员或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三)开展项目评估工作前3年内是被评估项目承接主体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
(四)与被评估项目承接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
(五)与被评估项目承接主体有其他可能影响评估活动公平、公正的情形。
民政部门发现上述人员具有应当回避情形的,应当要求其回避。
社工评估方案 第9篇
(一)城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城镇开发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内容如下:
1、城镇开发项目的制定和出台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与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相抵触,是否有充足的法律、政策依据;所涉及的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及调节的政策、法律依据是否充分。
2、城镇开发项目制定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能否为本级财政所承受,
是否具备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否正确反映绝大多数群众的意见,是否兼顾了相关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
3、城镇开发项目的实施或出台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批、核准、备案等法定程序;是否进行了严谨周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编制的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重大事项实施或出台的时机是否成熟,相应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基本具备。
4、社会治安方面: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较大的治安和涉稳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治安和涉稳问题,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5、其它还可能出现哪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社工评估方案 第10篇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15、加强质控人员和护士长能力培养,会应用:五常法、QCC、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社工评估方案 第11篇
一、概况
(一)企业概况
××制药厂隶属于××省医药管理局,是××省医药工业重点企业之一。该厂位于××市西郊,全厂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净值×××万元。有七个生产车间,一个辅助车间。现有职工189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1人,占职工总数的26%,技术力量雄厚。为了开发新产品,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的药物研究所,并与十几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该厂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目前生产的品种有片剂、针剂、栓剂、抗生素原料药、琥乙红霉素等100多个品种和规格,19××年产值已达×××万元,比上年提高,实现利税××万元,比上年增长119%。产品品种、产值、产量、销售收入等八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是省效益十佳单位之一。预计今年的利税总额将达到×××万元。该厂目前有六种产品被评为省优产品,产品已行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并有部分出口。企业资产负债情况见下表。表格(略)。
(二)项目概况
××制药厂发展抗生素新品种项目的主要品种为克菌灵原料药,并利用原有针剂车间加工针剂。克菌灵主要用于各种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其优点是疗效高、用量小、分布广、在体内维持时间长、无交叉耐药性、毒性低、副作用小。该药属国内新开发产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19××年×月×日,××省医药管理局以×药计字第×号文批复了“关于对××制药厂发展抗生素新品种项目建设书”的报告(见附件)。19××年×月×日以×药计字第×号文批复了由××市经委主持审查并通过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正在进行扩建设计工作。该项目的规模为年产克菌灵原料药10吨,自用4吨,加工针剂3000万支。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土建工程总建筑面积×××m2,构筑物及设备基础×××,设备总计×××台。该项目总投资为×××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万元。贷款利息×××万元,流动资金×××万元,项目属扩建性质,工期1年。
二、对项目建设必要性的评估
××制药厂扩建年产10吨克菌灵项目的建设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增加抗生素生产,满足社会需求;…………(略)
(二)替代进口,增加出口,有利于节汇创汇……………(略)
(三)我省医药工业虽具有比较雄厚的基础,但分布不均匀,北部地区相对比较薄弱,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北部地区抗生素生产基地的形成创造必要条件。另外,××市是我省的贫困地区,该项目的按时投产将实现每年×××万元的利润,为改变××地区贫困落后的现状,改变地方财政困难局面做出贡献。
以上几点可以说明,××药厂扩建年产10万吨克菌灵项目,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上讲,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设条件评估
(一)建设位置的选择厂区南侧现有土地40亩,土质为风化残积碎石类土,地下水位-15米,属于本厂长远发展规划用地范围,已经得到市城建规划部门的承认,选定为本次扩建用地。
(二)交通运输该厂位于××市西郊。西铜高速公路、西延铁路都在本市通过,交通方便。目前全厂有载重车××辆,各种仓库面积×××平方米,储运能力较强,可以满足扩建的需要。
(三)供水该厂主要依靠市自来水公司供水,厂里现有水库2800立方米,日供水能力可达7500吨,日回收利用循环水3000吨,有两眼备用井,日供水量可达4000吨,能保证生产用水。
(四)供热市热电厂和制药厂早在19××年就达成年供气协议。19××年1月起,开始正常对该厂供气,气压稳定,非常有利于抗生素生产。市热电厂“九五”期间将增加新机组,供热能力增加时,还可向药厂增供气12吨/时。
(五)供电该厂现有变压器容量为4100KVA,正常运行的变压器二台为1250KVA,一台1600KVA作为备用。电源通过老城变电所(东干线)和西郊变电所(铁西线)高压线路对药厂新建变电站所供电,形成实质性的双电源供电,新建的变电所为该厂主要变电所,应具备6万度/日的供电能力。由双电源来的高压线,经新变电所高压计量后,分为四部分使用,一路送老变电所,一路备用,一路经新变电所降压后给新车间送电,一路直送空压机站。
(六)环境保护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废渣、废水以及由空气压缩机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因此该厂决定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治理“三废”,达到环境保护要求。废气,…………一般采用施风分离器分出水分后,由车间高处排向大气。废渣,从废渣性质来看,可做饲料,因此拟投资建一个饲料加工厂,废渣量在8~10吨/日。废水,拟采取深井爆气处理,保证水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陕Q1647-83标准要求。对振动及噪声较大的空气压缩机、高速离心机等适当采用减震消音装置,使周围居民不致有
因振动及噪声引起不适感觉。
四、技术评估
(一)生产工艺流程图(图略)
(二)评价意见
如前所述,上述品种是日本最先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的。我国于19××年研制开发成功,经山东、上海等国内六家企业的工业性生产实践或中试,证明该品种所采用的生产工艺路线是可行的,选择的工艺条件是合理的,国内中小型抗生素企业是可以掌握的,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工业性生产实践和中试结果还证明,该品种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发酵单位、收率、染菌率、单位成本等均已达到科研单位技术转让条款中有关技术经济指标。我们认为,××制药厂根据大量调研资料提出的生产工艺条件完整,设备附合工艺条件的要求,摆布合理,设备选取保证了兼顾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
××制药厂开发上述产品的有利条件是:克菌灵为与麦迪霉素同属大环内脂类抗生素,两者在发酵和提炼工艺阶段极为相似。××制药厂生产麦迪霉素已有若干年历史,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这就为生产这个新品种、掌握生产工艺和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尚需进一步加以完善的工作是:克菌灵的乙酰化反应是新品种生产的技术难关,是提高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制药厂生产抗生素历史不长,力量相对较弱,现有设备比较紧张,建设抓紧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小试和中试,摸索和掌握生产工艺条件、特别要抓紧技术人员和生产队伍的培训工作。
五、企业经济效益评估
(一)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的依据该项目的投资估算,主要是根据××制药厂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如设备台套、建筑物、构筑物面积及安装工作量;在企业提供投资总数之上,适当考虑物价上涨情况;并采用了环保、电力、自来水公司等部门提出的专业投资估算。
2.基本建设投资经测算,该项工程基本建设投资为×××万元。其中,建筑工程×××万元,设备购置费×万元。设备安装费××万元,其他工程及费用×××万元,不可预见费×××万元。(见评估表1)
3.建设期贷款利息………(略)
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基建投资额和建贷建设期利息两部分组成。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万元。
5.新增固定资产原值
该项目新增固定资产原值为×××万元。
6.投资来源及用款计划
社工评估方案 第12篇
1、农村征地补偿及房屋拆迁安置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安置费用是否准备充分、安置方案是否可行;
2、城市建设房屋拆迁安置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否切实维护了被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群众对拆迁安置方案是否满意;
3、工程建设期间和建成后可能出现哪些较大的社会治安问题。
4、项目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三废一噪”(废气、废渣、废水、噪音)能否得到科学治理、周边群众对该项目有无抵触情绪和其他要求。
5、工程所需资金是否能够按时足额到位;
6、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是否有保障措施;
7、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其它方面。
社工评估方案 第13篇
为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稳定工作,切实提高在城镇开发中作决策、出政策、搞改革、上项目中的科学及决策水平,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因决策失误或时机不成熟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确保我乡社会政治稳定。根据县稳办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维稳工作思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对重大事项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问题的发生,确保全乡社会政治的持续稳定。
二、评估范围及评估内容
(一)城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城镇开发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内容如下:
1、城镇开发项目的制定和出台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与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相抵触,是否有充足的法律、政策依据;所涉及的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及调节的`政策、法律依据是否充分。
2、城镇开发项目制定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能否为本级财政所承受,
是否具备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否正确反映绝大多数群众的意见,是否兼顾了相关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
3、城镇开发项目的实施或出台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批、核准、备案等法定程序;是否进行了严谨周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编制的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重大事项实施或出台的时机是否成熟,相应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基本具备。
4、社会治安方面: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较大的治安和涉稳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治安和涉稳问题,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5、其它还可能出现哪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城镇建设稳定风险评估
1、农村征地补偿及房屋拆迁安置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安置费用是否准备充分、安置方案是否可行;
2、城市建设房屋拆迁安置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否切实维护了被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群众对拆迁安置方案是否满意;
3、工程建设期间和建成后可能出现哪些较大的社会治安问题。
4、项目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三废一噪”(废气、废渣、废水、噪音)能否得到科学治理、周边群众对该项目有无抵触情绪和其他要求。
5、工程所需资金是否能够按时足额到位;
6、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是否有保障措施;
7、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其它方面。
三、评估程序
第一步:确定评估对象,准确评估风险。(8月20日-26日)
城镇开发项目方案制订的职能部门是评估的责任主体。各责任主体对拟定的城镇开发项目都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按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对城镇开发项目确定之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逐项分析预测,科学、客观地作出评估。
第二步:制定维稳预案,落实维稳措施。(208月27日-31日)
各责任主体针对预测评估出来的涉稳较大隐患,研究制定预防和处置工作预案。预案应充分体现周密、具体、清晰、可行的原则。内容包括:
(1)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及其联络方式;
(2)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具体措施;
(3)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而发生影响稳定重大问题的责任查究办法。
第三步:编制评估报告,按程序报送。(2014年9月1日-26日)
各责任主体根据前一、二步的工作结果,编制城镇开发项目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报告(预测评估化解报告应在城镇开发项目工程建设实施前制作完毕),内容包括:
(1)该城镇开发项目工程建设涉及到的相关情况;
(2)预测评估情况;
(3)预防和化解涉稳较大问题的工作措施;
(4)对该城镇开发项目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的综合评价或建议意见。报告制作完毕及时报送乡维稳办。 第四步:审查评估报告,建立信息网络。(2014年9月1日-30日)
乡维稳办负责城镇开发项目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报告的收集和
初审,对报告中预测评估出的涉稳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对策和建议,提交县维稳领导小组审定。乡维稳办应建立重城镇开发项目建设稳定风险预测评估档案,全乡各单位应设立涉稳信息直报员,确保信息渠道灵敏、快捷、畅通,一旦出现重要情况能迅速得到有效防范和处置。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城镇开发项目工程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时,要将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计划,统筹安排,一并进行。
(二)严格执行制度,不但完善创新。城镇开发项目工程建设,都要严格按照评估内容和评估程序进行风险预测评估。
(三)加强协作,正确处理关系。各责任主体要坚持依靠业务部门对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搞改革中的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乡维稳办要坚持有重点地主动深入一线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相关业务部门要主动提示风险、及时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加强协作配合,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
(四)坚持原则、督促工作落实。乡维稳办要加大对城镇开发项目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每年底,全乡各单位对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认真自查,并形成书面报告送乡维稳办。对不认真履职尽责而酿成涉稳重大问题的,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大布江乡政府
社工评估方案 第14篇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城镇开发项目工程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时,要将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计划,统筹安排,一并进行。
(二)严格执行制度,不但完善创新。城镇开发项目工程建设,都要严格按照评估内容和评估程序进行风险预测评估。
(三)加强协作,正确处理关系。各责任主体要坚持依靠业务部门对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搞改革中的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乡维稳办要坚持有重点地主动深入一线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相关业务部门要主动提示风险、及时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加强协作配合,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
(四)坚持原则、督促工作落实。乡维稳办要加大对城镇开发项目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每年底,全乡各单位对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认真自查,并形成书面报告送乡维稳办。对不认真履职尽责而酿成涉稳重大问题的,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大布江乡政府
社工评估方案 第15篇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
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社会工作服务social work service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
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
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 work service program
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
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
3 评估目标
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
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
4 评估原则
客观性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
专业性原则
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
系统性原则
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
目的整体情况。
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方法符合项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易于操作。
5 评估主体
评估组织者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组织者一般为购买方,负责确定评估方式和评估执行方,落实评估经费,
统筹评估相关事宜。
评估执行方
评估组织者直接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或受委托的专业评估机构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
评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
——不少于5 人的单数组成;
社工评估方案 第16篇
研究者探究影响案主满意度的因素,但是有些协变量没有控制好,所以用满意度评估来作为成效评估的标准会导致结果的偏差。期望是决定满意度的因素之一。Stimson和Webb(44)最早提出对治疗的好处的认知以及案主期望的达到影响到满意水平。目前没有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学特征与案主满意度的关系。然而,仍然有一些研究表明,案主自身的特点,如社会阶级,婚姻状况,性别,种族和年龄都会影响他们对服务或治疗的满意水平。(45)(46)
社工评估方案 第17篇
一、活动背景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进程在加快。据201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同2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
在全国老龄化加快的同时也伴随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社会角色适应、人际交往、运动保健等问题亟待我们青年一代的关注。 在湛江师范学院的教师住宿区里有很多优秀的退休老教授和老教师,在教师岗位上奉献了大半生,他们阅历丰富,成功的人生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有的因为子女不在家而过着独居的生活;他们有的因为腿脚不方便而减少了社交活动;他们有的因为没有工作而闲赋在家,他们的人生经历缺乏了一些倾听者,晚年的退休生活略显的单调寂寞。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工作协会秉承助人自助的宗旨,结合宏观与微观的介入手法,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技巧——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整合校园资源,为满足退休老教授的老年生活、娱乐需求,策划此次面向广大有志帮助老年人和践行社会实践的社工专业实践特色活动。
此次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退休老教授的需求、生活状况和丰富老年生活,更在于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从知识和信念层面建立对老年人的认识和尊重,用生命影响生命,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
二、活动主题
暖暖社工情,悠悠老者心
三、活动目的
(一)帮助老年人解决精神方面的需求。疏导不良情绪,驱除孤独感和无助感,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温暖,对生活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充分挖掘老年人的优点与积极想法,有效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协助老年人有效地整合社区的资源,积极地开发和利用社区的资源。
(三)帮助老年人走出家门,扩大人际网络,找到跟自己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伙伴,感受社会温暖,从而更加积极乐观地生活。
(四)发扬社会工作协会的助人自助的宗旨,提供更多机会给同学们贡献自己的爱心,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到理论跟实践相结合。
(五)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找出老年人日常面对的挑战,和老年人的能力、以往在生命和生活的适应力、性格强项,协助老人挖掘自我的潜能和自信心,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耐心。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老年个案工作、老年小组工作、老年社区工作、总结分享会
(一)老年个案工作
主要以个案辅导为主,通过招募志愿者并对其进行培训,让志愿者进入不能下楼的老教授家里进行家访,跟老教授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信息沟通活动。挖掘老教授的自我潜能,和以往的成功经验帮助老教授减缓老年的焦虑情绪,重拾生活的信心并将此次活动记录成文字发表到各大新闻网站,最后协会内部制作一本老教授生命故事书。
(二)老年小组工作
主要以缅怀小组(类似于茶话会)的形式进行,通过挑选社工专业的学生主导小组和非社工专业的学生协助开展,每一节按照人生的不同时期来帮助老人找出人生各阶段自己取得的主要成就,通过在小组内与其他老人的讨论交流丰富闲暇生活,激发老人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恢复自信。
(三)老年社区工作
主要以社区福利性的社区照顾和社区教育为主,因老人的身体机能和社会地位的转变成为弱势群体,所以我们组织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电子协会进入老教授居住地义务维修电器、排除漏电隐患和组织保健协会为老人讲解中医推拿知识。让老教授在家里享受到适当的服务,提高生命质量。
(四)总结分享会
主要是总结前面三个活动的效果,并将在活动过程中的照片、老教授故事书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出来并张贴在学校各大宣传地点,让更多的人正确地认识老年人的生命价值,从而对老年人给予给多的关心和照顾。
五、活动时间:11月至12月中旬
六、活动地点
老人个案工作:地点自由
老人小组工作:社工实验室、其他
老人社区工作:燕岭区
七、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共青团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社会工作协会
协办单位:湛江师范学院电子协会 湛江师范学院保健协会
八、活动对象
九、活动流程
老人个案工作
(一) 前期准备
通过海报、飞信等途径宣传我们协会这次的特色活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进行志愿者招募。
2.联系工作:
①做好联系指导老师的工作。取得到更多关于湛师退休教授的信息,并指导我们动的开展。
②联系好老教授。跟他们约定好访谈的时间、地点。
③联系好志愿者。跟他们讲清楚这次活动的目的以及对他们的要求,需要准备的工作等。
3.动员工作:对志愿者进行相关访谈上的技巧培训。清楚我们这次活动的助人、锻炼自己专业技能、献爱心的目的。
(一) 访问开展
1.志愿者各自根据与老教授约定的时间进行,一个星期一次访谈,访谈的时间控制在90分钟之内一次,持续到活动结束进行总结。(如果活动结束后想继续拜访老人,可以自行安排)
社工评估方案 第18篇
较高的满意度可能反映的是社会赞许性反应,而不是真正的满足。(47)另一种情况是满意度水平反映的是对服务期望的满足,而不是实际的案主需求被满足或是实际效果的达到。(48)正是由于这些威胁有效性的因素存在,有一些批评是针对利用满意度量表来评价治疗结果。
总的来说,案主对于服务的满意度被确认为治疗和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49)(50)但是,抽样偏差似乎很难避免,重要的是找出不同抽样方式所带来的偏差结果,并找出偏差最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