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方案供电公司(热门3篇)

时间:2025-02-26 12:35:40 admin 今日美文

挂职方案供电公司 第1篇

2020年3月,在国网科右中旗供电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何永春也逐渐发现了县级供电公司管理上的问题。“在其位,谋其事”的想法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开始着手调研,寻求解决方法。

他先后对变电专业管理体系、人员结构、业务水平、执行情况等几个方面开展摸底调研。发现了该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并找到了办法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对改革成果进行了巧妙的补充和完善。

针对班组管理问题,严格实行周例会制度,班组成员进行工作周报,明确员工工作动态。他提出“完善绩效考核流程实施方案”,对班组履行工时积分考核机制,设专人负责,明确考核依据,不漏项、不漏审,对班组员工实行考核结果公开,考核奖惩管理闭环,保证了绩效考核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增加了绩效考核制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几个月时间极大提高了所管理班组工作绩效和员工工作热情。

“我年龄大一点,电脑当面没有年轻人快,但经验上比新同事_多一些,何助理根据我们自身特点把我俩的工作重新分配后,我们工作不但都比以前轻松了,而且效率也提高了。这些大学生管理者办法可真多。“

时值上级公司调度系统改革,原下达电网停送电等调度令的部门,分成了下达10千伏以上调度令的调度控制中心和负责10千伏以下调度令的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调度系统已改革,但尚无相应管理办法跟进,遇到停电作业,国网科右中旗供电公司停电作业班一支队伍听命两个上级调度指挥,操作完高压再操作低压,作业效率低下。何永春抓住问题痛点,直接加入另一支作业班参与作业,两支队伍分工明确、各司其值,原四小时停电时长,直接缩短至一个半小时,提升工作效率一倍有余,大大减少停电时长,不但减少停电造成经济损失,科右中旗境内25万用户也直接从中受益。

第四季度,何永春为期一年的挂职工作经历也已接近尾声。“接下来我准备编制一下‘秋检作业流程优化方案’。”何永春说。

挂职方案供电公司 第2篇

“《全员绩效考核细则》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是连看都看得费劲,谁还会仔细去研读?修订完善势在必行!”陈艳华在班子会上发表意见之后,当即得到了一致认同。

陈艳华自接手月度分析机制和全员同业对标考核及领导绩效考核工作之后,便发现武宁公司考核细则上存在条款过长、用词繁琐等问题。“《全员绩效考核细则》一定要简洁明了、接地气、好操作,才能落实管理,促进各专业同业对标工作全面提升。”自2019年9月起,陈艳华致力全员绩效考核细则的修订和完善,有效增强了员工履职尽责意识,同业对标和经营绩效工作成效明显,2019年武宁公司同业对标全省综合排名从上半年的83名逐月提升到15名,实现了质的飞越;全年完成售电量亿千瓦时,增长;概念受益亿元,增长;综合线损率,下降个百分点。

2020年初,陈艳华便开始大刀阔斧的修订考核细则,越是深入了解考核细则,就越能发现问题,他始终坚信一个好的制度,首要的是要能够简洁明了,目标任务明确不含糊,权责对等。在经过反复的修改和认证,基于武宁公司实际情况,他提出了“1+11全员绩效和专项绩效实施细则”的新思路,即全员绩效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供电服务、风险管理、党建管理、新闻管理、班组建设等方面11个专项绩效考核细则,把公司履行安全、社会、经营三大责任的压力传导到全员,营造“业绩靠干、工资靠挣”的良好氛围。集公司各专业之所长,听取各专业管理意见,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面向供电所,考虑基层员工文化水平参差的问题,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陈艳华做到了,反复的修正意味着长时间的坚持和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三个多月的努力,武宁公司各专业原本长达十几页的考核细则,缩短为2到3页的篇幅,得到公司其他领导和管理人员交口称赞。

“管理重要的,做好三公就是在制度上制定上公平,在执行上公开,在落实上有公信力。”正是陈艳华的思想,清晰的考核标准,省去了同事间许多对于考核不清楚的疑惑。

挂职方案供电公司 第3篇

“我们这地儿偏,一到中午、晚上电灯就总是闪,还容易跳闸,我们老人家眼睛不好,太不方便了。”2月26日,武宁县船滩镇仑上村贫困户徐自罗对着负责片区的台区经理诉苦道。

仑上村地处武宁县船滩镇,是武宁县供电公司定点扶贫村,山路崎岖,电网网体结构脆弱,居民用电极其不稳定,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斜石、虎形山和米家段三个台区。来到武宁供电公司挂职,扶贫第一站便是仑上村,如何让贫困户稳定用电、安全用电便成为分管电网规划的陈艳华每天放心不下的事情。

面对艰巨的任务,陈艳华自二月复工以来,便进入了“倒计时”状态,他曾三次带队深入仑上村调研农网改造项目,为了加快项目进度,他时常加班到深夜,每天数十个工作协调电话,始终处于高强度满负荷的状态中。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是党员,我一定要坚守岗位!”哪怕身体疲惫,但是陈艳华的精神却是饱满的。付出终是有回报的,3月15日,公司将这三个台区改造项目纳入2020年应急增补项目,申报至省、市公司。

同事们都被陈艳华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他们常说:“艳华经理是真的把武宁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将扶贫扶到根上了。”

除此之外,陈艳华对个体贫困户也常常送去温暖和关心。他还时常去看望居住在阳光小区公租房的贫困户刘一霖父子,刘一霖因情感问题导致精神病,需长期服用抑制药控制,一年药费两万多元。政府的优惠补贴虽然能让儿子每年能够维持四个多月医药费,但是如此,对于仅仅只是在文化馆做临时工的刘父还是难以承担剩下的费用,生活十分拮据。陈艳华了解到情况之后,他便时常去登门去看望刘父和刘一霖,送去米、油等各种慰问品。面对新冠肺炎的来势汹汹,他在南昌心急如焚,解封之后,他回到武宁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刘家父子送上口罩、消毒液和各种生活慰问品,并叮嘱他们做好防护措施。

“谢谢,真的谢谢您……”刘父眼眶含泪,不住的感谢他。

但他只是笑着道:“不用感谢我,我只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而已,真要谢就谢国家政策好!”

“我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它是对我自身历练经历的丰富,让我对武宁的感情越发深厚,我取得的成果也离不开所有人的支持,以后回去工作参与管理政策制定的时候,我会更多的立足于基层。”陈艳华谈起挂职经历笑着说,“我所掌握的管理知识对促进武宁公司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线工作也对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提高。”他认为“双赢”便是挂职锻炼制度下最可喜的成效。

这个真诚的而严谨的国网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的初心,用行动和担当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