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示范方案(推荐3篇)

时间:2025-03-03 08:53:40 admin 今日美文

水稻示范方案 第1篇

秋雨淅沥,浇灌着翠绿的稻田。桂林市临桂区水稻增密增穗高产示范片,晚稻腰健体壮,葱葱茏茏。

粮食提单产,良种是首选。

“这一片种的都是‘丝香1号’高产优质品种。”临桂区四塘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李秋德告诉记者,在选种上,要选用株高适中、抗逆抗倒、适应性强、丰产性突出的品种;早稻选用高产兼顾优质品种,中稻选用高产兼顾优质且再生能力强的迟熟品种,晚稻选用优质兼顾高产品种。

“增密增穗的技术要点就是增大用种量、适当提高插秧密度、增加基本苗数,从而达到有效稻穗数量增加、稻谷产量提升目的。”临桂区农业农村局粮油生产技术推广股股长邱志明一语中的。

“是的,我们之前机插的时候已经根据增密增穗操作规程把株距调整到14厘米了。”一旁的桂林西官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寨兴说,今年合作社承接的业务,全都符合增密增穗技术要求。

当前正值田间管理重要时节,杨寨兴现场向记者展示了现代农机的威力。

装药、起飞、喷洒……在他的操作下,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到稻田上方匀速喷施药剂,眨眼间一块田就作业完毕。

“这台无人机载重120升,喷施十亩地只需七八分钟。像这样成片的地块,一天作业400亩不在话下。”杨寨兴边操控无人机边说。

良种播下,良法跟上,良机用上。“测产显示,临桂区早稻采用增密增穗技术的地块平均亩产较去年提升约5%。据初步统计,临桂区早稻总产量比去年增加5040吨,同比增长,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临桂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金兰介绍。

水稻示范方案 第2篇

天等县天等镇洪岭村友林屯种植户黄青艳一直有个苦恼:种植的水稻产量不理想。

不久前,天等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来到村里,对农户进行水稻增密增穗技术实地指导和培训,让她由忧转喜:“听了专家的话我才明白,播种、施肥、防虫,每个环节都不能大意。接下来,我要做好管护,争取丰产丰收。”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日前,“奋战120天包市包片夺取广西春夏收及全年粮油丰收行动”在全区范围内展开,组建了由8个厅级领导牵头的服务指导组,统筹发挥水稻创新团队、技术部门技术力量,开展“揭榜挂帅”领办示范片活动,推进专家、农技人员常态化跟踪联系、蹲点指导。同时,发挥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乡村科技_等技术力量,实现“网格化”技术服务。

“增密增穗有窍门,优选品种育壮秧,合理增密保穗多,管好水肥防病虫,产量提高不是吹。”打开广西云App,搜索“增密增穗动漫”,跳出一条动漫短片。片中,活泼可爱的“小稻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言简意赅地讲解着水稻增密增穗技术的各种操作要点。

“为了让大家尽快掌握技术要点,我们制定了水稻增密增穗技术手册和相关宣传视频。水稻增密增穗技术动漫短片在广西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9个平台发布;8万份手册印发到各地、各技术指导部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水稻示范方案 第3篇

早稻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一季,面积、产量分别占水稻的19%和16%、占全年粮食的5%和6%。2010年早稻因灾减产40亿斤,尽管去年恢复到655亿斤,但与2009年667亿斤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实现今年早稻继续增产目标,对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力争继续增产至关重要。

今年国家大幅提高早稻最低收购价,农民意向种植面积增加趋势明显,扭转了连续两年下滑的局面,为实现增产目标奠定了基础。但1月份以来,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不利于早稻正常播种育秧,尤其是稻稻油三熟制地区油菜生长发育放缓,可能影响油菜正常成熟收获和早稻适时栽插。中国气象局预计,华南部分地区春季仍将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不利于移栽后秧苗健壮生长,对早稻分蘖和幼穗分化可能造成影响。

“秧好半年禾”。实行水稻集中育秧,是提高秧苗素质、打好丰收基础的关键措施,是遏制直播稻、提高抗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推进“单改双”、扩大双季稻面积。今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南方地区推广早稻集中育秧技术。要发挥中央财政水稻集中育秧补助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广集中育秧等关键技术,为实现早稻稳定增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