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方案(必备9篇)

时间:2025-03-14 10:12:43 admin 今日美文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方案 第1篇

(1)课堂内实践

实践形式:大学生讲思政课

实施方案:任课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确定讲解主题,指导学生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讲解主题,根据所选主题,每人做一份PPT,学生推选小组代表或教师推选代表进行课堂展示。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交的个人PPT和小组代表课堂展示情况给予课内实践成绩。

(2)课堂外实践

实践形式: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纪念馆,采取分散实践和集中实践相结合方式。

活动一:学生个人分散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铜川照金革命纪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交大西迁博物馆、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等其中一个场馆。此实践活动学生必须参加。

活动二:教师将组织部分学生前往纪念场馆进行现场教学或指导参观,个别学生参加。

实施方案:实践活动一由任课教师宣布实践内容,明确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分散参观指定纪念馆。实践成果形式可为纸质版报告或微视频,任选其一。两种成果形式均需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参观)用表,以报告作为实践成果需填写完整,其中心得体会不得少于1500字。以视频作为实践成果仅需填写除心得体会外的内容。用表见附件2。微视频要求学生本人独自制作,不以团队形式制作,要求见附件1。

实践活动二由课程组统一策划活动主题,确定前往场馆,提前报备思政部办公室,并负责安排和组织实践活动。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方案 第2篇

构建大思政课云平台,为学校构建“思政课+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格局提供资源支撑,有利于学校“大思政课”的整体推进;同时在整个“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中提供宣传展示的平台。

★建设思政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开展沉浸式虚拟仿真实践教学。

★利用现有场地进行综合改造,实现资源共享,节省投资,打造实用性强,多用途,高标准的实践教育基地;

★满足60人以上的思政课堂教学以及开展思政实践活动;

★坚持“完善功能,一室多用”和“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整合资源,打造集学习、体验、展示、交流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创新中心。

★打造全媒体党建活动阵地,满足开展党性教育及主题党日活动。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方案 第3篇

(1)课堂内实践

实践形式:大学生讲思政课

实施方案:任课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确定讲解主题,指导学生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讲解主题,根据所选主题,每人做一份PPT,学生推选小组代表或教师推选代表进行课堂展示。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交的个人PPT和小组代表课堂展示情况给予课内实践成绩。

(2)课堂外实践

实践形式: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纪念馆,采取分散实践和集中实践相结合方式。

活动一:学生个人分散参观西北工业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交大西迁博物馆、陕西省宝鸡市的长乐塬_工业遗址“窑洞工厂”等其中一个场馆。此实践活动学生必须参加。

活动二:教师将组织部分学生前往纪念场馆进行现场教学或指导参观,个别学生参加。

实施方案:实践活动一由任课教师宣布实践内容,明确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分散参观指定纪念馆。实践成果形式可为纸质版报告或微视频,任选其一。两种成果形式均需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参观)用表,以报告作为实践成果需填写完整,其中心得体会不得少于1500字。以视频作为实践成果仅需填写除心得体会外的内容。具体用表见附件2。微视频要求学生本人独自制作,不以团队形式制作,要求见附件1。

实践活动二由课程组统一策划活动主题,确定前往场馆,提前报备思政部办公室,并负责安排和组织实践活动。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方案 第4篇

本项目为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项目范围包含整体布展策划、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布展大纲的撰写、整体布展策划、展览展示设计与制作、图文展板设计制作等。

(一)设计要求

1.空间组织:应充分考虑建筑和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注意处理好与展线的有机联系,合理分割展示空间,保持流畅的游览线路,并充分考虑观展的视觉要求。

2.内容布局:设计应当围绕配合展陈大纲展开,供应商根据对项目的理解,各自编写展陈大纲,需要凸显学院特色,突出“大思政课”实践基地要求,充分展示大思政育人的理念。

3.装饰风格:要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定的氛围配合展陈内容,做到装饰风格与实践基地主题一致,不突兀。

(二)技术要求

1.对展示内容的解读要突出多样性、多元性、可持续性、现代性,美观大方的展板、展台展具以及先进的科技互动项目。

2.要考虑展示道具的功能性,在技术层面上要做到结构坚固、工艺合理、安装方便、经济环保、耐火性能等因素。

3.材料使用应与主题内容相吻合,材料质感有利于陈列艺术形象的表达;材料色彩有利于整体环境艺术的营造;做到“材美工巧”,以恰当的质材和精巧的工艺制作技术为陈列主题服务。

4.供应商需要提供项目实施团队及其能力说明,提供人员清单、履历、专业技术能力等资料。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方案 第5篇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校内外知识有机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以团少部为龙头,以班级为具体落实单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条理、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组长:石丁义。

副组长:孙桃桃。

成员:各班班主任。

岩良头。

四月中旬(具体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

一年级~九年级学生。

全体师生徒步行走(统一出发);进行野炊活动(要求:各班男女生分组搭配);各班自己负责搭灶、捡柴、生火、做饭,自备炊具。

1、召开教师会议,明确各自职责。

2、活动前后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

3、往返前认真清点人数,行程时排好队伍,每班至少安排两位教师负责管理。班主任要把学生组织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必须设立活动小组长,一级管一级,职责明确,并有序地开展活动,活动时要文明、相互关心、注意安全,不搞有安全隐患的活动。

4、严格划分活动区域,对于有危险的'活动区域,班主任应预先设想防范措施,禁止学生在此区域内活动。若活动时发生意外,应立即向活动总指挥汇报,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抑制事态扩大。

5、审查学生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的学生,劝阻其参加本次活动。

6、出发前严格检查学生所带的食品,确保食品安全。

7、考虑到春游活动属于学校大型集体外出实践活动,存在难以预料的安全隐患,组织方面安排人力上要做到充裕,只可多,不可少。所以,全体在职教师都不可缺席。如当天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必须在提前一天告知活动的总指挥,再由总指挥根据情况请示总负责人,经许可方可请假。

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绿化,严禁学生攀摘花草树木,乱丢垃圾和随地大小便,返回时清理好环境卫生。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方案 第6篇

(一)内容要求

1.数字化资源要能够满足教师智慧思政研修和红色铸魂育人的建设需要,可以支持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建设和实践育人需求,数字化内容资源应能够提升政治站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支持教师研修、教学科研、课程研创、大中小学协同育人和多模态学习需求。基于数字化资源的多维应用能够促进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引领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研成果转化和课程深度建设。

2.数字化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如VR、AR、MR、全息投影、裸眼3D、虚拟场馆等技术手段全新设计,基于视频、动画、知识图谱、图片、PDF、word等载体多样化呈现相应内容,满足多种教学场景使用,内容精炼,制作精良,表述准确。

3.数字化内容资源还需考虑福建本土区域的特点,进行彰显福建区域特点的内容的定制,以此满足特色化、本土式、区域式教学使用需求。

4.数字化内容资源均有指定的官方资源来源渠道,确保所有的数字化内容资源无任何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和问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教学内容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内容健康、正确,无意识形态问题,无科学性错误。

(二)技术要求

1.视频文件:要求视频文件为mp4格式,横板画幅,16:9比例,画面1280×720标清以上,构图协调,音频与视频图像同步。

2.音频文件:要求音频文件为mp3格式,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双声道,混音处理,无底噪。

3.图片文件:要求图片文件为JPEG、PNG格式,无压缩,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4.文档要求:采用MicrosoftOffice、AdobePDFeader等主流软件支持的格式,如:doc、docx、ppt、pptx、pdf等,文字色彩搭配协调,风格统一。

课件:课件中必须包含VR场景、VR模型、全景视频等基本素材,支持交互,支持现场授课展示并无卡顿现象。

6.所有数字资源必须都可以在pc端和手机移动端正常浏览。

(三)版权要求

内容资源建设完成后,成交供应商须对课程内容及其版权负责,确保提供的资源内容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方案 第7篇

(1)课堂内实践

实践形式:大学生讲思政课

实施方案:任课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确定讲解主题,指导学生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讲解主题,根据所选主题,每人做一份PPT,学生推选小组代表或教师推选代表进行课堂展示。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交的个人PPT和小组代表课堂展示情况给予课内实践成绩。

(2)课堂外实践

实践形式: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纪念馆,采取分散实践和集中实践相结合方式。

活动一:学生个人分散参观西北工业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交大西迁博物馆、光华水务(咸阳)有限公司等其中一个场馆。此实践活动学生必须参加。

活动二:教师将组织部分学生前往纪念场馆进行现场教学或指导参观,个别学生参加。

实施方案:实践活动一由任课教师宣布实践内容,明确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分散参观指定纪念馆。实践成果形式可为纸质版报告或微视频,任选其一。两种成果形式均需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参观)用表,以报告作为实践成果需填写完整,其中心得体会不得少于1500字。以视频作为实践成果仅需填写除心得体会外的内容。具体用表见附件2。微视频要求学生本人独自制作,不以团队形式制作,要求见附件1。

实践活动二由课程组统一策划活动主题,确定前往场馆,提前报备思政部办公室,并负责安排和组织实践活动。

三、实践活动进程安排

周次

内容安排

负责人

第1周

1.实践教学负责人发布本学期实践教学方案

2.教师面向所带班级布置实践任务和要求

实践教学负责人

各课程任课教师

第2-10周

1.教师通过各类交流软件(qq、微信、学习通、雨课堂)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各课程任课教师

第11-12周

1.教师收集学生实践成果

2.教师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成绩

3.教师上交所有实践课材料

各课程任课教师

第13周

1.各课程组负责人组织课程组内优秀实践成果评选

2.各课程组负责人将课程优秀实践成果提交思政部留存

各课程组负责人

暂定周

课程组集中带学生外出进行现场教学或参观学习

各课程组负责人

三、注意事项

1.指导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应及时递交学生实践支撑材料(照片、视频、文字)以备存档。

2.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导和评阅任务。

3.指导教师须在第13周推荐优秀实践成果。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方案 第8篇

目前高校开展思政实践活动中使用的主要形式有研读、参观参访、观影、社会调查等形式,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很多共性问题:

(1)活动组织开展难度大;

(2)实践实训的形式单一;

(3)实践内容资源分散,难以整合;

(4)针对思政实践的软硬件教学工具较少;

(5)实践过程的互动性较差;

(6)实践过程难以管控;

长期以来,思政课实践教学场地资源不足,教学活动难以有效覆盖全体学生等问题,影响教学实效和学生获得感。通过本项目建设,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行业资源的融合,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难点。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方案 第9篇

(一)系统平台

基于“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建设需要,建设“大思政课育人平台”,平台应具备多样化功能,支持实践学习、互动体验、人机交互,可以实现多感官调动,多样态学习,沉浸式体验。能够支持虚拟现实仿真教学、协同备课、智慧研修等教学和学习需要。建设的“大思政课育人平台”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建设的“大思政课育人平台”要能够支持如下功能:

1. 可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大思政教育、面向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开展培训,满足多终端进行在线学习,相应部门可按需组织集中专题培训,也可自主选课学习,学习过程中随时记录学习轨迹、学习时长,记录学习动态等。以便院校能够了解全校师生的学习和教学动态,生成大数据记录。

2.能够满足师生的互动学习、实践体验和多样化学习以及项目任务管理的需求,能够开展虚拟现实体验教学、互动教学、沉浸式学习,创设多感官、多形式学习体验以及满足马克思主义学院项目任务建设管理的需求。

4.具备可视化数据分析驾驶舱,能够汇总院校党建育人、大思政育人、课程思政育人的信息数据,形成数据分析大屏,进行数据展现以及党建思政育人决策的依据。

(二)硬件设备要求

为满足师生交互式、体验式、沉浸式、智能化学习体验的需求,建设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需配备虚拟现实体验类设备、交流互动类设备、场馆服务类设备等多种类型的硬件设备,包含但不限于沉浸式体验大屏及场景、VR党建智慧沙盘、VR红色骑行设备、增强现实互动走廊、互动式投影、4D演播空间等硬件设备,以此创设沉浸式学习场景,为师生创设良好学习体验,实现科技赋能思政、科技加持育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