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范文(通用3篇)

时间:2025-04-17 09:43:41 admin 今日美文

惩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第1篇

一、督促检查责任主体

区加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纪工委监察分局,对全区惩防体系建设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尤其是对主要工作任务牵头和协办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重点督促检查,发现不足,力促整改,总结经验,鞭策后进,确保年底前建成具有特色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

二、督促检查形式

㈠现场督查。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发现工作典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㈡会议督查。根据惩防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需要,适时组织召开调度会,听取情况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㈢督办督查。对工作不到位、工作进展缓慢、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单位和部门下发督办单,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及时研究解决措施,按时整改到位。

㈣书面督查。区加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向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收集工作进展情况的书面汇报。

三、督促检查内容

㈠工作重视程度。党委(党总支)是否承担惩防体系建设主体责任,进行专题研究;是否做到与全局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党委(党总支)书记是否履行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是否根据分工积极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是否制定了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工作方案;是否进行了动员部署;是否明确了分管主要业务工作的领导主抓惩防体系建设。

㈡措施落实情况。是否对制度进行了清理;对没有制度规范的行业、领域是否制定了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对已经不切合实际的制度是否进行了修改完善;对已有制度是否贯彻落实到位;对区里文件明确的工作任务是否每项工作任务都明确了具体落实措施。

㈢工作进度情况。是否对工作任务实施了责任分解;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的工作推进程度。

㈣工作成效情况。工作中是否有好经验和做法;是否存在工作应付甚至敷衍塞责的问题。

四、督促检查规则

惩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第2篇

坚持群众路线引领,创新实施“四网五制”促廉惠民惩防工程

打造“四大网络平台”,夯实发力点,有效带动工程建设的整体推进。一是打造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网络平台。开通“东海县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设立县级网络监管平台1个,全县23个乡镇(场)设立服务终端,346个行政村配备多媒体触摸屏。实现资金合理使用、资产保值增值、资源有序开发,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产生,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二是打造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网络平台。成立江苏省首家县级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所,构建覆盖全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网络,使基层各类集体资产、资源、资本在交易中得到优化配置,在保值的基础上,大幅增值,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实惠。三是打造乡村“三务”公开网络平台。抓住农村基层“三务”公开这个重点,建立公开网络,搭建政策信息、“三务”公开、群众远程咨询、干群视频互动平台,接受群众监督。定期开辟专栏,组织涉及民生的有关部门领导对群众当场答疑解难。四是打造民生服务应急联动网络平台。将全县110、120等40多个涉及民生部门职能进行有效整合,打造122民生热线,提升民生服务效能,使涉及民生诉求问题只要拨打122,都能在最短时间得到有效解决。

优化“五项机制”,构建新框架,充分发挥惩防工程的综合效能。一是健全教育引导机制。通过围绕教育主体、活化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实现教育常态化。同时,突出教育的亲情性、感染性、针对性。二是完善制度制约机制。通过总体规划、科学配置,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了5大类160余条制度,形成系统的制度体系。三是健全利益维护机制。坚持查控结合、动态管理,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建立以定岗位、定职责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定一规范一加强”机制。健全行_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实现网上实时、动态监控。四是强化案件查处机制。拓展和畅通监督绿色通道,构建网上全程办理件、在线接访、12388举报电话、网络举报和手机短信“五位一体”的现代新型举报受理办理体系。五是创新民生服务效能机制。建立以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大厅为主体、村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

实现促廉惠民网络全覆盖,为破解干群矛盾、纯洁干部队伍、增进民生福祉注入强大动力

完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组织网络体系,完成从单一、平面向综合、立体的转变。“四网五制”促廉惠民工程,推进了惩防体系建设在农村基层的延伸,形成覆盖县、派驻工作室、乡、村四级纪检监督组织网络体系。工作室根据惩防工程要求,改变过去重查处轻预防的现象,主动跟进,从源头上最大限度挤压腐败空间。同时,积极整合纪检、、农办等资源,形成反腐合力。今年以来,农村工作室通过组织对乡(镇)、村、基层站所开展勤廉巡查发现问题53个,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落实;督促所辖乡镇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等相关制度40余项;接待群众来访160批次,为群众办实事78件。

加快从侧重管理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实现惩防工程建设与维护群众利益的有机统一。惩防工程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打造全天候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化行风热线监督职能,安排23家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单位走进直播间,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提升“122”民生热线服务效能,今年以来共受理民生问题4960件,督查569件,办结率98%。这项经验做法被_内参刊发,被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破解干群关系紧张的难题,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巨大合力。通过实施乡镇“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制定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推行基层站所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对权力运行各个环节进行分解,对操作流程进行固化,有效改变了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办事效率低下、与民争利的问题,以良好形象取信于民。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各类举报279件次,与去年相比下降25%,按期报结率100%;新立案140件,与去年相比下降11%。

激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实现农村基层民利与执行权力间的制衡。以乡村“三务”公开网络平台、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基层干部述职述廉、村级“勤廉指数”测评为强有力抓手,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扩大监督范围。各乡镇依托便民服务点设立村级“三务”公开查询室,建立“三务”公开栏786个,编制党务公开目录369个。深入推进行_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今年以来网上受理办件22825件,办结率96%。征集合理化意见建议400余条,被采纳140余条;参与化解群众问题74件次,村监会成为干群“连心桥”。

“四网五制”促廉惠民惩防工程实现科学推进、活力彰显的体会与启示

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四网五制”促廉惠民惩防工程最大的创新与突破之处,是坚持从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利益问题入手,在农村基层精心编织了一张维护群众利益、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的促廉惠民网络,最大限度遏制基层腐败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围绕提升服务民生效能这一主题,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搭建122民生服务应急联动网络平台,及时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实践证明,只有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真正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才能真正代表群众的利益,符合群众的意愿,吸引群众的参与,得到群众的支持。

必须突出与时俱进,适应新变化、创设新载体。坚持改革创新是推进惩防工程建设、实现工作突破的动力源泉。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创先、创优,深化纪检监察资源重组,将农村工作室纳入惩防工程实施主体,创新惩防工程推进机制,充实农村工作室的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跨越。实践证明,必须在坚持以往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继续做到在思考谋划中求创新,在实践探索中求创新,在总结提炼中求创新,使打造廉洁高效的促廉惠民工程在创新中落实,在落实中发展。

惩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第3篇

惩防体系建设各责任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整合力量,协调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为惩防体系建设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证。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主抓职责,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分解任务的落实;各责任单位要密切配合,积极主动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建立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组成人员

联席会议召集为徐立新,其他成员为:

(二)联席会议职责

1、研究部署工作目标、计划、任务及措施;

2、实行工作事项告知制度,及时互通和协调工作进度;

3、实行工作会商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4、实行工作反馈制度,及时互通工作落实结果。

(三)联席会议议事规则

1、联席会议由召集人或召集人指定的其他组成人员召集,联席会议成员及办公室主任和各联络员参加。联席会议成员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委托其他同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