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第1篇
为保障实验教学中师生的安全,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从中心实际出发,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并实行组长负责制,负责本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进行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一、领导小组
1.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中心副主任
成员:办公室主任、各实验平台主任
2.职责分工
实验室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原则,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都是事故处理的责任人。单位主管为事故处理的第一责任人,本单位全体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熟知本预案内容并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二、应急原则:
1、先救治,后处理。
2、先制止,后教育。
3、先处理,后报告。
三、火灾控制与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发生的火灾较小且可以控制时,现场人员应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并立即向单位主管领导报告。若火情不能有效控制时,应马上向学校保卫处或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2.应急疏散程序
在场的教师应根据起火的部位和疏散的路线,在疏散通道楼梯口布置好疏散引导员,引导人员疏散。
3.烧伤急救处理
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四、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指(1)易燃、有毒气体;(2)易燃、腐蚀、有毒液体;(3)化学废液及废旧试剂;(4)存放在生物、化学类实验室的剧毒化学品包装物等等。
实验室一旦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首先应立即切断室内一切明火源和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常用方法如下:
1.可燃液体着火: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设施,若着火面积较小,可用抹布、湿布、铁片或沙土覆盖,隔绝。覆盖时动作要轻,避免碰坏或打翻盛装可燃溶剂的玻璃器皿,导致更多的溶剂流出而扩大着火面。
2.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可用水灭火。
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应用石棉布或砂土扑灭,绝对不能用水。
4.金属钠着火,用砂土覆盖灭火。
5.导线和电器外壳着火,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器,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覆盖灭火。
6.衣服烧着时切忌奔走,可用衣服、大衣等包裹身体或躺在地上滚动灭火
当发生化学废液及废旧试剂外泄时,应立即报告该实验室负责人,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及时处理。救援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佩戴个人防护用具,然后迅速开门窗通风,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之后对泄漏源进行控制处理。
五、触电事故应急处理
发现触电事故的任何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抢救触电者,必要时要打120求援,同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1.触电解脱方法
(1)切断电源。若一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
(2)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身体裸露部位。尽量避免触电者解脱后摔倒受伤。
注意:以上办法仅适用于220V电压触电的抢救。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学校保卫部门(电话:xxxxxx),采用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免发生新的事故。
2.现场急救方法
(1)触电者神智清醒,让其就地休息。
(2)触电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应仰卧,周围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3)触电者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维持血液循环;若呼吸、心脏全停,则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注意:现场抢救不能轻易中止抢救,要坚持到医务人员到场后接替抢救。
(4)触电事故发生后,单位应立即在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抢救现场的正常秩序,警戒人员应当引导医务人员快速进入事故现场。
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第2篇
第六条 实验室突发事故预防与预警
(一)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明确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确定各实验室安全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障条件建设和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档案和使用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巡查、检查、及时整改制度,建立健全“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实验室安全事故追责机制。通过规范和强化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效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根据学科特点及实验室类型,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事件,制定和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对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病原微生物和实验动物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使用记录,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报告。
(四)建立有害工种实验室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人员伤害或感染立即报告。
(五)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
(六)加强人员培训,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
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第3篇
为有效预防学校实验室事故的发生,防止学校实验室事故事态的扩大,保障在实验室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的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一、事故的处理:
1.火灾事故按火灾事故处理预案进行处理,按如下顺序操作:报警、疏散等。
2.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立即送学校卫生室,由校医视伤者情况决定是否送医院,若情况严重则立即将伤者送医院或拨打120电话。及时通知班主任。
3.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如实告知情况。
4.保护现场。
5.重大事故必须立即向教体局汇报,先口头、后书面。
6.进行善后处理,接待学生家长,进行理赔或补偿协商。
二、事故的'预防:
1.明确引发实验室事故的原因:实验室的易燃物品遇到明火、电火;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学生违规自行接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
2.实验指导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丰富、合格、称职。
3.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不随意触摸实验室物品;教育学生不在实验室随便使用明火。
4.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5.实验室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必须做到“双人双锁”保管。为防止剧毒物品外盗或外流,存放处需安装报警装置。
6.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7.实验室电线、电器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解决。
8.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第4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实验室安全事故,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_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办法》(武科大办[20xx41号)、《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武科大办[20xx]52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学校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对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三条实验室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各级实验室安全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责如下:
(一)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负责检查督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工作;负责紧急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二)各学院(实验室)的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学院(实验室)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负责与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及时报送安全信息;接受学校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工作指挥中心和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
(三)实验室负责人职责:积极做好自救工作,迅速向有关部门领导及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报告情况。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事故等级
第四条依据事故的危害程度、人员及财产损失、波及范围和影响大小等情况,以及事故险情的控制难度,安全事故分为A级事故和B级事故。具体分类标准为:
(一)A级事故:指事态非常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校园周边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学校主管部门和上级应急领导机构指导,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应急机构密切配合,整合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才能应对的事件或事故。如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大、危险化学品严重泄漏等安全事故。
(二)B级事故:指事态比较简单,仅在校园较小范围内对学校的安全稳定造成危害或威胁,凭借学校的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就可以处置的事件或事故。B级事故通常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少、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内轻微泄漏等安全事故。
第四章应急响应
第五条实验室应急处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类各级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应当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
第六条实验室值班人员、安全员、实验室相关成员以及其他人员得知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信息和情况后必须立即报告。
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
(二)事件或事故的类型和人员被困与伤亡情况;
(三)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它应对措施;
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第5篇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本实验室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伴随的灾害损失和伤害,将发生事故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维护实验室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实验室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实验室员工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有害有毒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实验室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学试剂的侵害事件;
(3)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爆炸、火灾因素引起的实验室其他紧急事件;
(5)压力容器事故处理和救援;
(6)火灾、地震和所有其他种紧急状态。
(7)由于停电、火灾因素引起的实验室其他紧急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实验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
(2)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
(3)组织中心员工的应急救援培训;
(4)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6)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7)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应急电话:火警:119匪警:110医疗急救:120
四、预防和管理
(一)火灾爆炸
1.加强易燃物和强氧化试剂的管理,燃物和强氧化试剂分开放置;
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4.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5.对实验室的灭火器材和消防栓定期检查、更换;
6.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各明火设备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7.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发生堵塞;
8.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屛和护目镜。
(二)化学中毒及泄漏
1.购买有毒的化学品必须先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保管;
2.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3.有毒药品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
4.有毒的废物、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5.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利用实验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
6.手上如粘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也不可用有机溶剂洗手;
7.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
8.实验室经常注意通风,即使在冬季,也适时通风。
五、应急程序
(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资料、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灭火。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5.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6.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二)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预案
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三)实验室中毒应急处理预案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1.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
2.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
3.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4.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四)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理预案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有人触电他人要切断电路,不能直接接触。平时要注意不要用湿手、物接触电插销,实验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⑴切断电源开关;
⑵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⑶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院接替救治。
(五)实验室化学灼伤应急处理预案
1.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化学灼伤、碱灼伤:先用水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酸灼伤:先用大量水洗,再用NaHCO3溶液洗。
2.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
(六)创伤临时急救
1.烫伤:应涂上苦味酸和獾油。
2.割伤:应以消毒酒精洗擦伤口,撒上止血粉或缠上创可贴。若为玻璃割伤,应注意清除玻璃渣。
六、后置处置
1.上报与部门协调:当实验室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及时上报当地卫生管理部门,报告程序按照《_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的事件,立即上报_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并与当地_门配合协调,搞好相关区域的食品、饮水、环境卫生监督。对于实验室人员受到感染和侵害事件,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2.善后与恢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实验室正常秩序。
3.调查事故原因,追查责任人,对全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
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第6篇
一、漏水
1、由于管道破裂引起漏水,应关掉进水阀门,并通知维修组修理管道,经维修人员修理后确认不再漏水后才可以使用。
2、由于水量太大引起的管道接口处漏水,应通知维修部门对管道接口处进行维修,以确保接口处不再漏水。
3、在反应时由于实验仪器、设备出现漏水,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汇报部门领导进行相关处理。
二、漏电、停电
1、一经发现用电设备漏电,应立即关闭电源,并通知维修部门修理。经维修部门修理并确认可以使用后才能投入使用。
2、严禁将电源插座、插头放置在潮湿的坏境中。如果发现所用电源插座、插头有水,严禁使用。必须用电吹风将其吹干后方能使用。
3、定期检查电线是否老化、磨损,如果发现电线有磨损甚至裸露的,应马上通知维修部门对线路更换。
4、如果由于紧急停电,应考虑停电对正在用电的设备的`影响,关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源,重新供电后,再开启各设备电源。
三、溶剂泄漏或渗漏
1、如果发现包装容器泄漏或渗漏溶剂,应立即将包装容器转移至安全区域。
2、如果由于容器破裂引起泄露,溶剂流出或挥发出,在对溶剂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了解的程序上,采用安全的方法对溶剂进行处理,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
3、若是盛装溶剂的容器密封不好引起泄漏或者渗漏应立即更换瓶塞以确保密封。对已经泄漏出来的溶剂应采用安全的方法对溶剂进行处理,不得任意抛弃污染坏境。
4、如果是发现挥发性溶剂泄漏在空气中,应打开风扇使空气迅速流动起来以赶走气体,保证实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如果是化学反应过于剧烈引起的反应体系物料冲出而引起泄漏,立即停止加料,如果体系在升温,应停止升温,使体系稳定下来。对冲出物料应妥善处理,防止对操作人员人身伤害。
四、燃烧
1、由于电路短路,漏电引起的燃烧应立即关闭电源并采用相应的灭火器扑灭货源,并通知维修部门对线路进行检修。
2、如果是化学试剂引起的燃烧应采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切断电源。并找出引起燃烧的原因,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五、爆炸
如果爆炸产生燃烧,应迅速组织灭火,并通知切断电源,如果要切断水源还应通知停水。并及时转移火源周围的有机溶剂以防止火势的进一步扩大。
六、人员伤害
1、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慎引起的划伤、烫伤等人身伤害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2、由于酸碱等化学物质溅到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伤处,并迅速到医院进行治疗。
3、由于吸入一些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气体而感到身体不适应,甚至昏迷休克应马上转移至空气流通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并联系医院住院治疗。
七、设备破损
1、一旦发现破损设备应立即向设备保全人员报告,维修好后方能使用。
2、在一些带有压力操作的实验中,应特别检查所用容器是否完好,严禁将有裂口或破损的容器用做压力操作容器。
八、特殊试剂
鉴于使用特殊试剂过程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本公司特制定了一系列特殊试剂使用的操作规程。《乙醚使用操作规程》、《盐酸使用操作规程》、《硫酸使用操作规程》、《甲苯使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