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务晋升实施方案 第1篇
教师教学工作年度综合评价坚持教学质量导向,综合评价包括学生评教、督导评教。督导评教如果全覆盖,则按照学生评教占90%,督导评教占10%进行计算;督导评价如果并未全覆盖,且评价人数到达当年上课教师总数三分之二的,督导未评分教师的督导评分使用督导评分平均分代入,仍按照按上述比例计算;督导评价如果并未全覆盖,且评价人数未到达当年上课教师总数三分之二的,不计算督导评分,按照学生评分占100%进行计算。
教师教学工作年度综合评价按照百分制评定。
教师职务晋升实施方案 第2篇
职称晋升(职务聘任)教师教学工作总体评价依据近五年的教师教学工作年度综台评价等评定。
(一)职称晋升(职备聘任)教师教学工作总体评价居所在单位的50%的认定。
本人近五年的教师教学工作年度综合评价中至少有三次居所在单位的前50%(含),五个年度的教师教学工作年度综合评价中均没有居所在单位后20%(含)的记录,且最近四个学期中没有学生评教居所在单位的后10%(含)的记录。
(二)职称晋升(职务聘任)教师教学工作总体评价居所在单位的前40%的认定。
本人近五年的教师教学工作年度综合评价中至少有三次居所在单位的前40%(含),五个年度的教师教学工作年度综合评价中均没有居所在单位后20%(含)的记录,且最近四个学期中没有学生评教居所在单位的后10%(含)的记录。
(三)对于近五年(任现职不满五年的接任现职以来计)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竞赛等本科教学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并取得标志性成果者,以上(一)(二)中的规定可适当调整,突出贡献、标志性成果影响重大的可经报教务处同意后认定为职称晋升教学合格。
在本科教学方面有突出贡献并取得标志性成果是指:
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前5名)。
2.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
3.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或教学团队(主持人,首任)
4.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主持人,首任)
5.国家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及二等奖
6.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教学类)(主持人)
7.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或一等奖(前3名)
8.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首任)
9.省级实验教学平台(主持人,首任)
10.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
11.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
12.指导本科生参加国家级竞赛并获得一等奖或二等奖(主要指导教师,前2名)
13.全国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入选
14.湖北省十佳思政课教师
15.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上报教务处认可的其他相关教学成果。
以上突出贡献、标志性成果均不得与晋升职称的岗位申报表中已列入的学术评议条件重复计算。
最近四个学期中有3次及以上学生评教居所在单位的后10%(含)者不适用此条。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年12月28日
教师职务晋升实施方案 第3篇
①有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服从学校工作安排。
②任职年限、任期考核要求:任中级九级岗位满3年(其中受聘南京一中中级九级岗位满3年)可晋升八级岗位、任中级十级岗位满3年(其中受聘南京一中中级十级岗位满3年)可晋升九级岗位,任现职级以来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③教学工作要求:任现职级以来满工作量(校本课程、社团、其他课外活动小组,以及其他学校安排的工作等),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教学成绩显著,教学效果优良,每学年学生对其课堂教学满意度达80%以上;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任课时数分别须完成专任教师规定教学工作量的1/4、1/3、1/2。
④教育工作要求:任现职级以来担任过班主任工作1年以上、或担任社团组织指导教师、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教研组长或副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中层干部等其他管理工作2年以上。
⑤教学业绩成果要求:任现职级以来在校以上范围开设教学研究课或学科讲座不少于2次,并获得好评;或获得市、区(县)以上优质课或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⑥教科研工作要求:任现职级以来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过1篇本学科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含校刊发表的论文);或参加过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立项的教科研项目并通过成果鉴定;或获得市级以上教科研论文一等奖;或获得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或参加编写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教材、教参1万字以上,或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并正式出版;
教师职务晋升实施方案 第4篇
实行三级聘任制,即学校聘任年级组长,学校和年级组长聘任班主任,学校、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聘任科任教师;年级组长对本年级的班主任管理负责,班主任对科任教师管理负责,科任教师对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负责。四、聘任程序(一)各岗位的聘任 1.年级组长的竞聘在自荐和推荐的基础上产生候选人,各校区初步确定人选,报学校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由学校直接聘任。 2.班主任的竞聘在自荐和推荐的基础上,由年级组长确定初步人选报学校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由各校区和年级组长直接聘任。 3.科任教师的竞聘年级组长组织班主任和教师完成双向选聘工作,报学校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由各校区和年级组长、班主任直接聘任。 4.工勤人员的竞聘在自荐和推荐的基础上由学校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教师职务晋升实施方案 第5篇
评聘办法同五级岗位的晋升评聘办法。
五.专业技术辅系列岗位聘用条件及评聘办法(试行)
根据《南京市第一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宁一中〔2010〕7号)、《2014年南京一中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晋升实施方案的报告》(宁一中〔2010〕10号)文精神,结合辅系列图书专业、会计专业、卫生专业、档案专业等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条件要求,制定以下岗位聘用条件及评聘办法:
(一) 专业技术辅系列副高五级岗位的任职条件及评聘办法
教师职务晋升实施方案 第6篇
能胜任岗位工作,有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业绩良好,岗位受聘任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含)以上等次,且符合下列任一项条件者,可申报竞聘五级岗位。
①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符合专业技术以下任职条件I类、II类条件中各一条者,可申报竞聘五级岗位;
I.人才和社会影响类
(1)享受_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
(4)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享受相应待遇);
(5)担任各省、市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以上职务或省级专业委员会委员以上职务;
(6)“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
(7)获“南京市科技之星”、“南京市科技功臣”或“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8)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者;
(9)经相关学术委员会认可的具有丰富经验和对学科建设做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员;
(1O)省级其他系列行业人才和社会影响类荣誉;
II.奖项类
(1)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五)、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三)、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个人排名第一)或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2)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省级教育成果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3)江苏省厅级新技术引进特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4)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5)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者;
(6)省级其他系列行业荣誉。
②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受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三年,符合下列I、II、III类条件中各一条者,可申报竞聘五级岗位;
③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受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五年,符合下列I、II、III类条件中任意二类条件中各一条者,可申报竞聘五级岗位;
④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受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七年,符合下列I、II、III类条件中任意一类条件中一条者,可申报竞聘五级岗位。
I.人才和社会影响类、
(l)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
(3)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享受相应待遇);
(4)担任市行业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以上职务;
(5)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术)带头人;
(6)市级及以上专家等行业名专家。
(7)经学术委员会认可的对学科建设做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员,或经行业学术委员会认可的具有丰富工作实践经验和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员;
(8)在本系列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得到行业主管部门认可。
II.奖项类
(1)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个人排名前五)或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个人排名前三);
(2)获得省级主管部门认可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及以上(第一完成人)或市级主管部门认可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及以上(第一完成人)。
III.项目或成果类
(l)科研课题:近五年主持市卫生局等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第一负责人)并结题。
(2)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教师职务晋升实施方案 第7篇
①有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服从学校工作安排。
②任职年限、任期考核要求:在中学副高六级岗位满4年(其中受聘南京一中副高六级岗位满3年),任现职级以来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③教学工作要求:任现职级以来满工作量(校本课程、社团、其他课外活动小组,以及其他学校安排的工作等),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教学成绩显著,教学效果优良,每学年学生对其课堂教学满意度达80%以上;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任课时数分别须完成专任教师规定教学工作量的1/4、1/3、1/2。
④教育工作要求:任现职级以来担任过班主任工作1年以上、或担任社团组织指导教师、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教研组长或副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中层干部等其他管理工作2年以上;所带班级、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获得过校级及市、区(县)以上教育主管部门表彰奖励,或本人因教育成绩突出受到过校级及市、区(县)以上综合表彰。
⑤教学业绩成果要求:任现职级以来在校及以上范围开设教学研究课或学科讲座不少于2次,并获得好评;或获得校及以上优质课或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⑥教科研工作要求:任现职级以来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过1篇本学科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或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项目并通过成果鉴定或获得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或参加过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项目并通过成果鉴定或获得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或参加编写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教材、教参1万字以上;或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并正式出版。
⑦获得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副高六级教师,经考核合格,有岗位可直接晋升中小学教师系列五级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