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调查方案范文(通用3篇)

时间:2025-05-25 09:45:56 admin 今日美文

大学生村官调查方案范文 第1篇

大学生村官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永恒不变的热点话题,农村的发展几乎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发展。在现在依法治国的浪潮下,农村也逐渐开始实现依法治村,然而在此过程中农村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家近几年加大度、采取多种措施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扶持,其中大学生村官计划便是其中措施之一。寒假做了一下此方面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下面就是我对国家实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一点看法。

国家采用公开招考的形式,择优录取大学生到农村中去帮助其发展,这就是国家近几年来实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这个政策非常好,它的实行,刚一开始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这个政策一方面给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农村使其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帮助了大学生就业,使很多的待业大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

但是,随着大学生在新农村中工作的开展,许多问题便接踵而至。

首先:大学生村官和村委会不够融合。大学生村官到任后,一些村官和村委会几乎处于分离状态,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在工作中没有真正融合在一起。

其次:村委会对大学生村官计划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政策,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工作做好。而一些村干部对此并不重视,对大学生村官不闻不问,甚至有的村干部直接将大学生村官发配到村小学代课去,有的干脆直接回家(出现这种现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的村委会不愿大学生村官插手本村事务)。这样最后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第三: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大学生村官有岗位而无工作的现象。按照国家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应该有自己的岗位,比如,支部副书记,村长助理等,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村官要有自己工作范围和任务,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村官没有自己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无所事事,没工作可做,有的.大学生村官干脆直接又去找了一份兼职,他们大多数时间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第四、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态度不端正。一些大学生考村官并不是真心想帮助新农村发展,而是为了自己的钱途和从中能够得到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没有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村发展的想法,没有与挫折长期作斗争的决心,遇到一点挫折便放弃自己的目标。

第五、大学生村官待遇不明确。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去,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我们应给其应有的待遇,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基层安心的为农村服务,而根据调查,目前大学生村官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三险一金不到位,有的地方甚至连最基本的医疗保险都没有,连村民待遇都无法享受。还有如果是外籍大学生村官,住房和伙食怎么解决,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没解决,他们怎么能安心的工作呢。

综合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以后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 大学生村官和村委会应加强联系,大学生村官和村委会的工作应该统一协调,相互促进,携手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 社会应加强对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视。

(三) 端正大学生村官的态度,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四)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我认为大学生到基层当村官应做到:

(一).要立足社区,因地置宜,创新思路,发展特色社区经济产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联营合作。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为载体,以推动社区经济产业发展为目标,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和城中村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产业取得显著成效。

(二)、全面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各社区都有针对不同项目形式,制定不同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并将制度上墙公示,形成纵向到底横抽到边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严格,不管企业或经济实体效益如何都能严格管理财务,做到收支平衡、专款专用,无乱帐现象。

大学生村官调查方案范文 第2篇

20xx年9月,我县选聘了24名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近期,我们对24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学习现状和思想情况进行一次详尽的走访调研。任职一年来,发现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大学生村官角色转变不到位

这一年来,大部分人已经顺利完成了角色转变,有声有色的开展起了村官事业。当然也有个别人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工作中,守着工资在平平庸庸中度日子,不知道该该什么,或者怎么着手去开展农村工作。也有人对三年以后留任没有信心,甚至不抱希望,置村上大小事务于不顾,空捧“村官”头衔身兼他职。

2.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不适应

现有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农村最为迫切的经济发展并不吻合、匹配,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的,不能真正把所学专业发挥到合适与恰当的地方。比如,我县许多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当前的主要工作还是发展经济,可是这批大学生村官绝大部分为经济、农林等专业之外的专业,缺乏专业知识。

3.大学生村官工作方法不灵活

现任大学生村官大部分不知道自己的工作重点,大小事务齐参与,而牵涉村子改革发展、引导村民致富、提高村民收入等重点工作却没有抓住抓好,整体上缺少根据自己所在村子需要和工作情况制定的发展规划。在工作过程中,部分人坐等群众,没有走出固定办公地点深入群众了解他们所需所急。

4.大学生村官联系群众不紧密

目前大学生村官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与其他村干部的交流与沟通问题。大学生村官普遍觉得在其他村干部眼里仍把他们当客人,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采纳考虑。

最先影响大学生村官沟通与交流问题的人员主要是村里原有的其他干部,村里一些最新情况不能及时传达给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如果不能顺利取得其他村官的支持,村民与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往往也会受到影响。

5.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我县作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示范点,虽然已经出台了《XX县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但配套政策还处于摸索阶段,许多细节性的东西还不明朗,部分政策规定由于缺少更为具体的标准,难以真正实施。需要进一步的补充或可能为适应以后的某种情况再次调整。

据调查,我县24名大学生村官的户口大部分落在县政府所在地,这与村干部由本村选举本村人的政策相背。这方面的相关规定与政策皆不明确和具体,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原因分析

1、大学生村官心理不安定因素的原因。

据调查,现任大学生村官最大的顾虑是期满后的出路问题。在回答“三年以后有何打算”问题时,58%的人选择考公务员,17%的人选择续签做村官,8%为缓解就业压力而当村官的`人决定在任职期满后选择自主创业,还有8%的人表示对未来茫然,没有打算。无论是外界就业压力巨大使得大学生选择做村官,还是大学生成熟思考之后要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这一部分人愿意长久的留在农村的景象,但处于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缺乏以及他们对未来不安定因素的考虑,又都不得不做好离开的打算。

2、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与农村发展不适应的原因。

由于当时选聘村官并没有专业限制,所以约有75%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并非来自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但随着农村的发展,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越来越看重整体水平,农村需要的大学生村官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对口的专业,不同专业大学生村官的引进就是必要的。现在农村发展并不平衡,经济仍然是一些地区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所以造成了大学生村官本身专业知识结构在某中程度上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的不匹配。

3、大学生村官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

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大学生村官上任之后被委任为助理等职务,具体做哪些事情缺少规定和指示,村内大小事务都涉及,但又都没有重点。大学生村官一般缺少工作经验,选聘完之后,往往需要在职务上有一个明确的指引,才能完全的适应工作环境。其二,无论从年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来讲,还是从新农村建设对社会发展提出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求来讲,大学生村官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三、对策及建议

1、适当放权,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

有事可做,做出成绩是使得大学生村官长久留守农村工作的最好方法。只要让大学生村官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离开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在上任之初,先是给事情做,然后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做事情。在任职期内,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大胆创意和想法,要大力支持和鼓励。

25%大学生村官表示,自己有创业的想法,但因为村民害怕风险,而大学生村官本人在创业过程中又缺少资金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就不能真正的付诸行动了。

2、加强培训,重点引导。

大学生村官本身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又缺乏工作经验,建议主管部门有意识有目的、有所侧重的组织与培训大学生进行专题学习,利用大学生村官本身学习能力强的特点迅速传授给大学生村官一些农村与农民迫切需要的知识,帮助农民致富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村官在村民中间赢得信赖。

引导大学生村官深入基层,设计出适合本村发展的规划。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实践,撰写调查报告。在“规划”最终出炉后,借助村民大会的形式讨论审议,不断调整。经由村民大会审议通过的规划,由于争取到了村民的支持,所以实施起来就会相对顺利,同时也能赢得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

3、干部带头,加强互动交流。

大学生村官不把自己当“特殊群体”,作为村子的一份子和民村打成一片,深入群众,了解村情,及时掌握民村所需所想。讨论村务问题时,在村干部引导下,积极发表意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自身与其他村官的协调、配合力度。大学生村官包联或者负责人要发挥桥梁作用,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大学生召开座谈会,确保其真正发挥帮助大学生村官完成角色转变和加强与其他村干部交流、沟通的作用。

4、不断完善相关政策。

第一,在敲定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大纲后,不断针对大学生村官反映的具体问题和当地发展实际情况,补充细化政策大纲各个部分下的具体内容,使各种政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二,关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的奖惩性措施要先于其他制度出台,尽量具体和详细,并且可以量化,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制度应该纳入村官整体的考核体系,做到公平竞争。第三,建议相关部门同意把大学生村官户口落入所任职村子。以免当大学生村官本人真正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村民推选为村里主要的村干部时,户籍问题却成了拦路虎。

大学生村官调查方案范文 第3篇

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报告

20XX年9月,我县选聘了24名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近期,我们对24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学习现状和思想情况进行一次详尽的走访调研。任职一年来,发现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大学生村官角色转变不到位

这一年来,大部分人已经顺利完成了角色转变,有声有色的开展起了村官事业。当然也有个别人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工作中,守着工资在平平庸庸中度日子,不知道该该什么,或者怎么着手去开展农村工作。也有人对三年以后留任没有信心,甚至不抱希望,置村上大小事务于不顾,空捧“村官”头衔身兼他职。

2.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不适应

现有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农村最为迫切的经济发展并不吻合、匹配,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的,不能真正把所学专业发挥到合适与恰当的地方。比如,我县许多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当前的主要工作还是发展经济,可是这批大学生村官绝大部分为经济、农林等专业之外的专业,缺乏专业知识。

3.大学生村官工作方法不灵活

现任大学生村官大部分不知道自己的工作重点,大小事务齐参与,而牵涉村子改革发展、引导村民致富、提高村民收入等重点工作却没有抓住抓好,整体上缺少根据自己所在村子需要和工作情况制定的发展规划。在工作过程中,部分人坐等群众,没有走出固定办公地点深入群众了解他们所需所急。

4.大学生村官联系群众不紧密

目前大学生村官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与其他村干部的交流与沟通问题。大学生村官普遍觉得在其他村干部眼里仍把他们当客人,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采纳考虑。

最先影响大学生村官沟通与交流问题的人员主要是村里原有的其他干部,村里一些最新情况不能及时传达给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如果不能顺利取得其他村官的支持,村民与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往往也会受到影响。

5.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我县作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示范点,虽然已经出台了《富平县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但配套政策还处于摸索阶段,许多细节性的东西还不明朗,部分政策规定由于缺少更为具体的标准,难以真正实施。需要进一步的补充或可能为适应以后的某种情况再次调整。

据调查,我县24名大学生村官的户口大部分落在县政府所在地,这与村干部由本村选举本村人的政策相背。这方面的相关规定与政策皆不明确和具体,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原因分析

1、大学生村官心理不安定因素的原因。

据调查,现任大学生村官最大的顾虑是期满后的.出路问题。在回答“三年以后有何打算”问题时,58%的人选择考公务员,17%的人选择续签做村官,8%为缓解就业压力而当村官的人决定在任职期满后选择自主创业,还有8%的人表示对未来茫然,没有打算。无论是外界就业压力巨大使得大学生选择做村官,还是大学生成熟思考之后要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这一部分人愿意长久的留在农村的景象,但处于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缺乏以及他们对未来不安定因素的考虑,又都不得不做好离开的打算。

2、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与农村发展不适应的原因。

由于当时选聘村官并没有专业限制,所以约有75%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并非来自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但随着农村的发展,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越来越看重整体水平,农村需要的大学生村官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对口的专业,不同专业大学生村官的引进就是必要的。现在农村发展并不平衡,经济仍然是一些地区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所以造成了大学生村官本身专业知识结构在某中程度上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的不匹配。

3、大学生村官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

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大学生村官上任之后被委任为助理等职务,具体做哪些事情缺少规定和指示,村内大小事务都涉及,但又都没有重点。大学生村官一般缺少工作经验,选聘完之后,往往需要在职务上有一个明确的指引,才能完全的适应工作环境。其二,无论从年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来讲,还是从新农村建设对社会发展提出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求来讲,大学生村官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三、对策及建议

1、适当放权,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

有事可做,做出成绩是使得大学生村官长久留守农村工作的最好方法。只要让大学生村官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离开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在上任之初,先是给事情做,然后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做事情。在任职期内,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大胆创意和想法,要大力支持和鼓励。

25%大学生村官表示,自己有创业的想法,但因为村民害怕风险,而大学生村官本人在创业过程中又缺少资金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就不能真正的付诸行动了。

2、加强培训,重点引导。

大学生村官本身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又缺乏工作经验,建议主管部门有意识有目的、有所侧重的组织与培训大学生进行专题学习,利用大学生村官本身学习能力强的特点迅速传授给大学生村官一些农村与农民迫切需要的知识,帮助农民致富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村官在村民中间赢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