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读后感言 合集41句
1. 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2.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也可以另外圈点几个精彩的句子进行分析、体味)。
3. 鲁迅《孔乙己》(4)
4.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5. “温一碗酒。”
6. 孔乙己自尊心强。他其实是明白自我处境的,可他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正视问题,想显得自我高人一等。从偷书一事中也能够看出来,被问急了,口不择言,竟说出了“读书人窃书不算偷”的让人哭笑不得的话。
7. 对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多种看法:有的说他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有的说是冷酷无情的社会害了他,有的说也要归咎于他自己的不争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同学们探讨一下。
8. 鲁迅的作品《孔乙己》
9. “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10.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11. 整体把握
12. “你读过书吗?”
13. 小说是怎样抓住孔乙己脸色的变化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14.
15. 小说中有哪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16. 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小伙计“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体会一下这种写作角度与直接用第三人称描写的不同效果。
17. 小说是怎样表现了举人打折孔乙己双腿这一情节的?这一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18. 鲁迅《孔乙己》(2)
19. 鲁迅《孔乙己》(6)
20. 作者的本家,名叫“四七”。此人喜欢喝酒,抽^v^,但能写得一手好字。经常穿着破旧肮脏的竹布长衫,头上歪戴瓜皮帽,到处游荡。他好骂人,却经常被人打。(陈根生《择取遗产融合新机——(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
21.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22. 孔乙己读过书,认为读过书就高别人一等,便为上人,没读过书便为粗。其实这个想法并不完全错误。可读过书,但自我都只能勉强混饭吃又有什么用?可是就是一个虚伪的称号罢了。
23. 鲁迅《孔乙己》(5)
24. 鲁迅《孔乙己》(8)
25. 细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26. 怎样理解“短衣帮”的“笑”?
27.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28. 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痕了!”
29.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30.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31. 他本姓孟,大家叫他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传,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以致穷得讨饭.他替人家抄书,可是喜欢喝酒,有时连书纸笔都卖掉了。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他常到咸亨酒店来吃酒,可能住在近地,却也始终没人知道。后来他用蒲包垫着在地上,两手撑了走路,也还来吃过酒,来了便不见了。(陈根生《择取遗产融合新机——(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
32.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33. 问题研究
34. 这篇小说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5. 鲁迅《孔乙己》(3)
36. “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37. 析鲁迅《孔乙己》的现实性与象征性(节选)(王润华)
38. 鲁迅《孔乙己》(7)
39. 相传绍兴城内还有一个名叫“亦然先生”的,此人由于生活贫困不堪,为谋生计,只得去卖烧饼油条勉强度日。因他不肯脱下长衫,又不愿意大声叫卖,只好跟随别的卖大饼油条的小贩后面。小贩们吆喝一次,他跟在后面低低地叫一声“亦然”,令人啼笑皆非。街上的孩子们见他身穿长衫,手提货篮,叫着使人不懂的话,于是就围着哄笑起来,异口同声叫他“亦然先生”。从此,“亦然先生”就扬名绍兴了。
40. ①(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41. 鲁迅《孔乙己》
孔乙己读后感言 合集5句
1. 这篇小说有哪些语句难以理解?
2. “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3. 这篇小说是从什么角度来讲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孔乙己〉的主角孔乙己,据鲁迅先生自己告诉我,也确有此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做“孟夫子”,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描述相差不多
5. 鲁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