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1篇
5月16日,《清代中期绘画特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展,这是观众在特展上参观。 _发(史淞予摄)
5月18日至20日,天津博物馆为观众准备了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身的互动体验,还将举办多媒体展映、沙龙分享等活动。同时,天津博物馆5月16日起举办的《清代中期绘画特展》也值得关注。该展览在遴选天津博物馆馆藏精品的同时,商借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收藏的典型作品20件。
“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由天津市教委与天津戏剧博物馆共同组织的“聆听历史声音,感受传统文化”活动面向全市学生展开。活动期间,天津戏剧博物馆邀请全市学生走进戏剧博物馆,观看“记忆的音符”——馆藏老唱片展。此外,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天津市教委与天津戏剧博物馆还将联合举办“坚定文化自信传播时代新声”校园戏剧交流展演。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2篇
自5月18日起,河北博物院将连续三天推出三个“博物馆之夜”活动,即“艺术之夜”“历史之夜”“非遗之夜”主题活动,观众通过河北博物院官网预约报名(每晚限150人)参加,凭预约号领取历史文化图书一本。
河北博物院还将连续三天举办三个特色展览,即《静藏群壑——畿辅先哲祠名人遗物入藏河北博物院65周年纪念展》《春华秋实来时路——河北博物院65周年掠影》《河北省传统工艺精品展》。同时,重点推出“约·会·国宝”“快乐学堂”“博秀剧场”等五个专题社教活动,以及三维高清数字化展示等新媒体项目。
5月18日,河北博物院还将正式启用河北博物院标准色彩,并推出河北博物院卡通代言形象,在官网、微信、微博同时推送微视频《神秘中山国》,探索博物馆文物传播的新渠道、新方法。
活动期间,河北博物院还将举办两次学术讲座和一次学术研讨会,即5月20日由国家_副局长关强主讲的《走进博物馆》,5月27日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毛保中主讲的《燕文化特质的考古学探析》,5月20日举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图文典籍与金石拓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文字、文物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术研讨会。
《春华秋实来时路——河北博物院65周年掠影》展览带你重温20世纪90年代河北省博物馆北门外景。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3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从我们学术的角度来讲,博物馆学科建设的跨界融合也是当前重要的趋势,一个集大成的学科——博物馆学,除了博物馆之外,它与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城市学、民俗学、哲学、美学、教育学、传播学、互联网高科技,特别是创意产业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法学均有联系,过去我们把博物馆框在一个小小的范围之内,这一发展方式不利于我们未来的跨界融合,不利于在边界地带创造出更大更新更宽阔的视野和发展的前景。
博物馆的传承,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看到有一条是关键的,它就是内容为王,要讲好故事,学_说的讲好故事是一条非常重要也是更高的原则,创意、创意、创意,重要的话说三遍,文创产品要研究当下的生活,文创产品要和博物馆密切结合起来。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4篇
邯郸博物馆刚刚引进了《古韵茶香——镇江博物馆藏历代精品茶具展》。镇江博物馆得其地理之便收藏有大量的茶具,种类多样、质地不同,既有古朴典雅的陶瓷器、也有富丽堂皇的金银器以及玲珑精致的玉器。本次展览共精选出历代具有代表性和不同品种、不同质地的精美茶具130件(套),时代从新石器时期到清代。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当天将举办“饰美新衣”手工体验活动,邀请嘉宾进入展厅参观文物、了解不同的纹饰,选择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用文物纹饰来填补人物简笔画的服饰,并在图画空白处附上纹饰名称与寓意,最终拍摄成照片。体验者可以将图画作品拿回家留作纪念。
邯郸博物馆还将举办皮影戏演出《完璧归赵》,让观众感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皮影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5篇
5月16日,观众在“畿辅通会——通州历史文化展”上参观。 _记者罗晓光摄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各大博物馆将推出93项主题活动,其中展览46项、讲座5项、活动42项。此外,在5月18日当天,99家博物馆将免费向市民开放。备受关注的主题活动包括:
故宫博物院推出《哥窑瓷器展》《单士元诞辰110周年纪念展》《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三大展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司徒乔、司徒杰捐赠作品展》和《戴泽艺术展》两大展览相继展出;
首都博物馆将展出《畿辅通会——通州历史文化展》,5月18日当天还将推出致敬博物馆活动,以情景互动、音乐赏析、行为艺术等跨界体验探索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发展之路;
中国海关博物馆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推出了“必忠必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铜镜展”, 展览通过近120面铜镜文物以及拓片、典故、诗歌、场景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中国铜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6篇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
我们集中梳理了苏州博物馆相关的文化资源, 首先 是苏州博物馆 的建筑,这是一个创造与传统之间的建筑, 是苏 州博物馆文 创产品选题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江南文人文化 是苏州博物馆在文创产品中重要的灵感来源, 不一定局限于他们的作品,而是一种文人的风雅风格。 非遗的文创选题方向既成为了苏州博 物馆文创选题 的重要方向,也成为了博物馆连接当代手艺人的重要纽带。
苏博文创产品的造物法则,总的来讲是非常看中创意和设计对文创元素的转化,所谓随方置象,造物承美,就是选取每一个文创元素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去进行产品的创意策划和产品设计,我们也通过这样的观点来探索文创无限可能性,所以我们有很多突破大众概念的产品,比如国宝味道把可以吃的文物进行到底等等。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7篇
听说过“马踏飞燕”丑娃娃吗?该文创是甘肃省博物馆于2022年推出的玩偶,创意源于中国国宝级文物、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憨态可掬的“绿马”成为当年“爆款”文创。随后,博物馆又推出“拿捏”玩偶、“牛哞王”、九色鹿滑板等。
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不断拓展新的文创开发领域,让文创开发贴近现代生活,让文创“活化”文物,不断讲好甘肃故事。
博物馆文创“出圈”有何秘籍
纵观以上各大博物馆新奇多样的文创,我们不难窥见文创产业的火热程度。随着其开发门槛不断抬高,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想在众多文创中脱颖而出,有何“妙招”呢?博物馆文创又该如何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8篇
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主任
我们在经过了五六年时间前期“文化+科技”各种尝试的基础上逐渐梳理出一些理念,首先我们博物馆的藏品对它的文物本体,是要先将其转化成数字文物。之后怎么从数字文物转化成一个数字产品呢?我觉得实际上想要把博物馆活起来,让它真正能够和我们现在的社会跟年轻人去接轨,一定是要借用红墙以外的很多概念才能让博物馆真正融入大家的生活。
产生一个产品之后可能不够,像大家了解的,博物馆有很多的IP,每一个IP都可以开发出无数的产品、服务、教育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它会形成一个产品的矩阵,以至于最后我们会把它再聚拢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品牌。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9篇
让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丰富的展览、精心设计的展陈设计、多样的活动以及配套的讲解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博物馆看展。而在展览外,文创区域也成为了不少游客打卡的地点,其中既有展览延伸出的皮影扇、皮影DIY套装,也有成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石犀的纯手工复刻像,还有由三星堆而延伸的文物的托特包、文物造型等。
在国际博物馆当日,“这礼是成都”成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成都博物馆五楼举行,本次大赛共评选出了金、银、铜奖、优秀奖及人气奖超百项获奖设计。此外,10家高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4位高校老师获得了优秀指导奖。
颁奖仪式现场照片
颁奖仪式现场照片
现场看到,设计作品以伎乐俑、陶舞俑、持镜俑、陶庖厨俑、陶吹笛俑、明彩绘陶侍从俑、彩绘陶花冠女舞俑、东汉画像石画像砖、鸟纹漆木耳杯、陶庭院、宋宴饮器具等成都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创意元素,结合自带话题性与故事性的成都热门城市打卡点或生活场景,从文化生活的需求出发,针对地域而创意产出作品,用形态各异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的传承走进大众的生活中。
现场,本次学生组金奖获得者张克青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思路,他围绕博物馆点亮城市的主题,将成都博物馆馆藏陶俑与成都文化长嘴壶茶艺相融合,张克青表示,希望自己的设计能让成都的长嘴壶和陶俑得到科普。此外,昙时品牌创始人周渊先生作为本届专业组金奖得主,在现场精彩讲解获奖作品和创作思路,“复兴‘成都造’的优秀口碑,让古老文明焕发崭新光芒。”
产品类金奖: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张克青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10篇
有人说,到河南博物院买一种文创就够了,那是什么?答案:考古盲盒。作为博物馆文创盲盒的先行者,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主打“开盒一把铲、‘宝物’自己挖”。它创新性地将元宝、青铜器等“微文物”藏于土中,让消费者直呼“原来文物也能这么好玩”!
考古盲盒走红后,博物院又推出文物修复盲盒、铜镜打磨套装等DIY文创,目前已开发文创近2000款。博物院还守正创新打造了融展览展示、研学教育、数字化传播、舞台演艺、文创开发于一体的博物馆文化品牌矩阵,入选“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考古盲盒”挖出“玉璧” 来源 :河南日报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11篇
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对自有藏品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方面的知识需求,提高公众收藏鉴赏水平,5月18日9时至11时,河北省_将组织文博专家到唐山,提供藏品免费鉴赏咨询服务。活动地点为唐山博物馆E馆。参加鉴赏的收藏者每人可携带藏品2件(限陶瓷类),需承诺藏品来源合法。收藏者须于5月18日8时30分至9时,携带藏品到唐山博物馆E馆登记,按照顺序与专家进行交流。
●避暑山庄皇家瑰宝开启首都文化之旅
5月16日,《天地生成 造化品汇——避暑山庄外八庙皇家瑰宝大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隆重推出,展期持续3个月。此次展览遴选了110 件(套)馆藏精品文物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展出,其中包括玉器、瓷器、珐琅、钟表、挂屏、书画、家具、武备、御用丝织品、清宫藏传佛教文物等,代表了清代工艺发展的最高水平。
博物馆文创互动活动 第12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我们在方方面面都在努力的去追求高品质,因为我讲品质决定品牌,清华大学是一个优质品牌,是靠过去109年的办学历程当中培养的一个个优秀的学子,引进的一位位了不起的大师,共同塑造起来的,也就是说在人才培养、科技传承、文化传承的实践当中,清华以自己的教育品质打造了自己的品牌。
展览是公众眼里所看到的博物馆所呈现的那一部分,因为博物馆的声誉和品牌主要是靠地面以上这部分公众看得到摸得着的部分所塑造,所以我把它比喻成博物馆的枝干,在这个枝干基础之上我们所策划的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学术研讨的活动,都是基于展览开展的,因此它是从这个枝干上开出的美丽的花朵,有了这样的所有条件,有良好的土壤、水分、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最后才会产生花艳果鲜的结果,我想我们的品牌就是在这些方面追求品质,不断拓展所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