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篇
主办单位: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时间及地点: 5月22日-30日
走进机关、学校、社区、农村、科普教育基地
主要内容:联合省级学会、各设区市科协等,组织闽江科学传播学者和科技专家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农村、科普教育基地等地区,通过科普报告、展览、讲座、培训、咨询、义诊等多种形式为当地群众送去科技和科普服务。活动将在省科协官网、微信、微博等平台大力宣传推广活动,扩大活动品牌影响力。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2篇
郭烈锦院士从能源分类;能源转化:耦合物质转变、能量转化以及载能形式三种转化方式把一次能源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甚至无碳的转化成用户需要的终端能源;为什么要进行能源转化?能源结构未来趋势展望:阐述了氢电一体,氢电互补,氢电相互转变的二次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供应体系,并且将氢作为能源货币流通,当成主要能源来用等几方面展开阐述;最后期待年轻人崇尚科学,培养兴趣,确立目标,担当责任,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不畏艰辛,勇攀科学高峰。
3、报告题目:《低碳\零碳内燃机助于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实现》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3篇
主办单位: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所
时间及地点: 5月22、2021年5月26日
福州三坊七巷、晋安区寿山乡
主要内容:组织福州在地本土儿童、青少年在福州三坊七巷及晋安区寿山乡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对传统建筑知识宣贯、组织各种游戏竞赛:如坊巷寻宝、风火墙测绘等,激发儿童青少年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并在乡村进行田野调查,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本土民众对城乡传统建筑的认知,了解建筑文化,从而激发其热爱家乡、保护城乡文脉的文化自信与历史担当。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4篇
主办单位: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时间及地点: 5月28日 仓山区小学
主要内容:结合日常实际检测案例和经验,通过携带便携式光学设备和样品进校园进行现场演示实验,解读目前学校教室照明光环境质量要求,分析环境存在照度水平偏低(平均照度及均匀度低)、光品质差(显色指数低、色温高、频闪、眩光严重)等诸多问题对视力健康和学习的影响,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科普宣传照明产品蓝光危害、频闪效应、眩光等产生原理及潜在危害。并讲解如何正确选购、使用台灯产品的科普知识及用电安全常识。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5篇
石油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但我国石油供给严重受制于人,2020年对外依存度已突破73%。我国非常规石油资源储量量大且分布广,其高效开发对保障国家石油安全意义重大。然而,非常规石油资源(稠油/页岩油等)往往油品劣质且储层条件差,且受限于现有技术采收率低、经济性差、污染严重等问题无法动用。结合前期工作基础和研究探索,本团队提出了一种非常规油藏注超临界水地下原位转化的新技术,利用超临界水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大幅提高采收率、热效率和采出油品质,同时实现污染物原位脱除。本报告将探讨非常规石油开发技术及其瓶颈问题,分享如何采用超临界水实现技术突破,旨在让听众了解石油、热爱并投身石油科技工作。
14、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22日-28日)期间,呈现系列国际讲座视频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6篇
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时间及地点: 5月22日-28日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主要内容:“鲸豚展馆”是我国第一家以灰鲸为主题的海洋生物展馆。除了展示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灰鲸标本外,同时还展出了我国不同海域的各类海洋生物标本或样品两百多件,包括中华白海豚、领航鲸、江豚、宽吻海豚、斑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以及各种海龟、鲨鱼、蟹等海洋生物标本,总布展面积约600平方米。海洋三所在5月22日到28日免费向社会开放鲸豚展馆,并有志愿者进行讲解。其主要目的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呈现海洋生物的原始风貌,感受海洋生物的神奇与魅力,增进大众对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7篇
主办单位: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学会
时间及地点: 5月27-28日 漳州华安县高安镇坪水村
主要内容:气象科普巡展进乡村进福地,活动展示福建气象为农服务、气象设施农业应用、农气学研究成果等内容,通过实物展示和展板科普的形式展现,还有福建气象史志馆的部分珍贵展品进行科普寻展,现场组织气象专家做科普讲解,农气专家为参加活动的农民做现场咨询和指导,同时还有气象VR视频、气象知识竞猜等丰富的互动体验内容。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8篇
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是当前全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地制备氢气,是人们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长期以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均来自太阳能光合作用产物的长期积累和衍化。因此,以地球上丰富的太阳能和水分别作为能量和物质来源,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氢,是最理想的方式。本科普讲座将从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的基本方式出发,介绍其中的科学原理、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
13、报告题目:《非常规石油开发新技术—注超临界水地下原位转化》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9篇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能源与动力及相关交叉科学领域内不可替代的、唯一以多相流科学与技术为核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90年立项建设以来,在能源动力领域始终处于学科第一、持续20多年4次评估优秀,在国际能源和多相流交叉科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高压汽液两相流与能质传递、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及化石能源洁净转化利用、太阳能及生物质能制氢、氢能利用与热能动力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石油工程多相流等方向上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和学科领跑的地位,对我国火电、核电,相关动力、化工、油气开采与输运等行业的形成、发展起到了重大的科技支撑作用。
本报告深入浅出地科普多相流的科学内涵及其与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关系,介绍了实验室整体情况以及实验室针对氢能研发的战略长远布局。
2、报告题目:《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利用》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0篇
主办单位: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科技局
时间及地点:5月24日下午
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职工服务中心
主要内容: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各类科技政策的咨询、普及。通过讲解科技政策、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提问等方式,向社区内企业、群众宣传相关内容。通过科技宣传进社区活动,在社区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文化氛围,使社区居民、企业对科技政策和科学生活理念有了新认识。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1篇
主办单位: 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
时间及地点: 5月26日上午 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
主要内容:骨质疏松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慢性病变,目前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该病早期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随着疾病进展,可以出现疼痛,而疾病中晚期可能出现腰背痛、身长缩短、驼背,严重的还可能造成骨折。本次活动周提供20人次免费骨密度检测服务,具体可在新福建客户端进行预约。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2篇
主办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
时间及地点: 5月15日-21日
主要内容:本届研究生科技周以“培育知农爱农人才 谱写强农兴农新篇”为主题,分学校和学院两级组织开展,包括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科竞赛、学术诚信教育、跨学科交流、评优评先等系列活动;校级包括研究生科研成果、作品、案例等展示,优秀研究生风采展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暨课程思政体会演讲比赛,“新农科研究生学术论坛”系列学术报告。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3篇
主办单位: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学会
时间及地点: 5月27- 28日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
主要内容:为推动科技与创新驱动发展深度融合,围绕解决茶叶产业关键短板问题和技术难题,开展气象科技成果与需求的双向推介、精准对接,把科技力量、成果引向急需的产业企业,组织省市县三级茶叶气象服务专家组成“专家智库团”,走进省气象学会与福建祥馨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福建省级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进站“上门服务”,推动优秀气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探讨应用气象科技服务和气象科技成果提升茶叶品质和效益的方法,为企业提供智力、技术支持,与企业联动开展科技攻关,促进科技、资本、创新生态协同发力,带动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发展。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4篇
主办单位:福建省护理学会
时间及地点: 5月 福州西湖晨曦广场
主要内容:(1)现场安排《洗手操串烧》、《中医健身八段锦》的演示与教学,帮助民众正确掌握手卫生、自我防护等基本常识和中医健身治未病等知识。(2)组织60余名专家及志愿者,围绕疫情防控、应急常识、慢病管理和老年人安全管理,母婴健康五个内容,设立科普专区,大力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民众健康素养,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①疫情防控:为做好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让身边的老百姓真真正正地了解新冠肺炎防控的重要性,掌握疫情防控具体方法,疫情防控指导义诊区,将为社区人民群众展示戴口罩的正确姿势和七步洗手法具体步骤,并介绍新冠疫苗接种小知识。
②应急常识:将向社区居民讲述掌握应急知识的重要意义,对急救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心肺复苏进行现场示范和操作训练。
③慢病管理:为降低慢性病发生率,提升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慢病管理科普区将围绕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心理疏导等方面对民众进行详细的宣教。为民众带来免费测血压、测血糖等监测,并分发中医药膳和香囊等,将正确的慢性病管理理念传达给群众。
④老年人安全管理:为进一步保障老年人日常安全,减少老年人意外事故的发生,老年人安全管理科普区,将围绕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隐患如跌倒、坠床、误服药物等进行科普。并向围观群众演示助行器使用方法,发放宣传资料,并耐心、详细地讲解老年人居家环境布局及用药安全注意事项等知识。
⑤母婴健康:为提高母婴健康意识,倡导科学育儿方式,母婴健康科普区将利用仿真乳房和婴儿模型开展正确母乳喂养及姿势、新生儿沐浴、抚触等婴幼儿保健操作示范。并对群众关于母婴健康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5篇
主办单位:福建省营养学会
承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时间及地点: 5月17日-23日
福州南公园、各级各类学校、各医院、社区、企事业单位等
主要内容:(1)主题传播活动:在幼儿园开展“合理膳食,健康未来”营养宣教活动;在高校开展“青春活力,营养助力”大学生食谱编制大赛;在各大医院开展“合理膳食,守护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其他会员单位、会员个人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与本届营养周主题相契合的主题宣传活动。(2)线上传播活动:广大会员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广泛传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思想,踊跃参与科普文章、视频、海报等内容产出,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全民参与度。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6篇
火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火之简史”讲座分为“文明之火”、“历史之火”、“科学之火”、“技术之火”、“人文之火”、“未来之火”六个部分,从远古时期人类的钻木取火开始,讲述了燃烧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事件(如三国时期赤壁大战)进行燃烧技术的解读,展现了古代典籍中的哲理与燃烧科学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有日常生活中有关燃烧的趣味现象,并对燃烧科学与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服务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进行了科普性的介绍。讲座内容中科学与人文结合、理论与故事交融,在趣味中引导听众享受燃烧科学与技术的盛宴。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7篇
热电能量转换技术是国际上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竞争焦点之一,也是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际上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能源技术。该技术利用热电材料中载流子受热会从热端迁移到冷端的特性(即塞贝克效应,Seebeck coefficient),能将热力学无序的高熵能源(废热)转化为有序的低熵能源(电能)。利用该技术制备的热电发电器件具有结构简单、无噪音、无污染、零排放等优点,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余热、汽车废热、以及人体体热等多种热能的回收中。本报告将介绍热电材料及器件的工作原理,提高其性能的前沿科学探索,以及热电能量转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
8、报告题目:《电力生产的现在与未来》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8篇
主办单位:福建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
时间及地点:2021年6月上旬 省直机关大院
主要内容:利用国民体质测试车进机关对干部职工进行国民体质项目常规11项和专项3项(人体成分、骨密度、血压心率)进行测试,由科研人员现场对体质测试报告解读,提出科学健身指导意见。针对机关干部因长期久坐引起的肩颈腰背痛等问题,现场示范指导科学健身方法和发放《科学健身手册》,开展科学健身科普。
2021年科技活动主题 第19篇
主办单位: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中医药大学
时间及地点: 5月23日 9:00-11:00 福建省科技馆
主要内容:讲座从人体解剖特征入手介绍呼吸系统;临床常见病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张口呼吸等;过敏性鼻炎的好发群体及危害,尤其是儿童易造成腺样体肥大,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问题。中医体质调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遵循古法脏腑辩证,通过中医外治法,干预皮肤体表。讲座从中医学整体观角度介绍过敏性鼻炎,并具体讲解防治的常用穴及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