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跳舞的落叶活动反思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能用树叶进行创意拼贴,制作出美丽的作品。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用树叶进行创意拼贴。
2. 难点:幼儿能够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
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用树叶进行创意拼贴,制作出美丽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用树叶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如枫叶、银杏叶、梧桐叶等。
2. 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展示收集的不同种类的树叶,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树叶吗?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为接下来的创意拼贴做铺垫。
2. 认识树叶
(1)教师播放教学课件,介绍不同种类的树叶,如枫叶、银杏叶、梧桐叶等。让幼儿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教师提问:这些树叶有什么不同?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树叶的用途,如可以用来制作书签、贴画、标本等。
3. 创意拼贴
(1)教师分发树叶、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让幼儿用树叶进行创意拼贴。
(2)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的树叶组合出各种形状和图案。例如,可以用枫叶拼成一朵花,用银杏叶拼成一只蝴蝶等。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在创意拼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
(1)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墙上,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2)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5. 总结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了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我们还用树叶进行了创意拼贴,制作出了美丽的作品。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多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的美丽。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树叶的用途、用树叶进行创意拼贴等环节,提高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的树叶组合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同时,我也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幼儿在创意拼贴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缺乏独立性;在作品展示环节,个别幼儿的作品比较简单,缺乏创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会跳舞的落叶活动反思 第2篇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
2、创造性地用各种动作表现树叶飞舞。
3、能找空间边唱边表演,不与同伴碰撞。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小树叶头饰、树叶、磁带、音响、每位幼儿一小张牛皮纸。
2、观察秋风起, 树叶飘落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随音乐律动进场。
二、(1)、利用课件引入主题
“小朋友,看一看这张图片上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什么东西都落下来了?回答对了电脑会跟你问好呢。”(让幼儿自由回答)“小朋友都回答得很好,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都落下来了,有一个小姑娘非常高兴,她唱了一首好听的歌,落叶一听,就跟着小姑娘,跳起了欢乐的舞。大家想不想知道小姑娘唱了一首什么歌呀?”“那我们就让电脑唱给我们听好吗?”
会跳舞的落叶活动反思 第3篇
《会跳舞的叶子》是一节大班美术教育活动。对于大班的课程,开始上课时自己是有些胆怯的。一是本次从来没有教过大班,对大班的课程体系,幼儿的发展水平不是太了解。二是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老师来说,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优质课,心里有些底气不足。但是,每一次机会都很难得,既然没有,既然胆怯,何不就抓住机会试一试呢,做好自己,关注过程,只负责将过程走好,结果暂不考虑。
就这样,经过一次小组集体研课磨课最后形成了我们小组内部的教案。教案虽然有了,但是在实际上课的时候还会发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第一次上课时由于时间仓促之前没有试课,课后河师大的王老师及与会老师给我提了很多建议,自己再一点一点推敲试想上课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再想出与之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二次上课,孩子的画画效果不错,但是在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还有教学技巧上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于是,开始逐字逐句地斟酌上课时要说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听课的姐姐们也给我提出了想法和建议。在综合了建议之后,我又一次修改自己的教案,最终形成了最后的文字。园里的很多老师都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贾老师还把自己的经验也告诉了我,就是把自己上课时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背下来,上课的时候按照流程,做足准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渗透着无数的汗水,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默默努力。蝴蝶破茧而出,背后是挣扎,是付出,是努力,付出和汗水从不欺人。
如果这节课,再让我上一次,我依然觉得还有地方能够做得更好。也许,就是这样上课、反思、再上课、再反思,能够得到更多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也正好验证了那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更加注重反思,不只是反思自己,还要反思过程,反思活动结果,反思孩子。反思,让进步更多。
会跳舞的落叶活动反思 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落叶飞舞的情景。
2. 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飘落的样子。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感受音乐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飘落。
2. 难点: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有创意的动作表现。
三、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通过播放音乐和展示落叶飘落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落叶飞舞的情景。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飘落的样子,引导幼儿模仿。
3.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音乐。
四、教学准备
1. 音乐《落叶飞舞》。
2. 落叶若干。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播放音乐《落叶飞舞》,教师带领幼儿走进教室,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首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展示落叶飘落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落叶的形状和飘落的样子。
2. 欣赏音乐
(1)再次播放音乐《落叶飞舞》,让幼儿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提问:音乐中有什么声音?你觉得这首音乐是快还是慢?
(3)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如拍手、跺脚、摆动身体等。
3. 表现落叶飘落
(1)教师分发落叶,让幼儿观察落叶的形状和颜色。
(2)教师示范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飘落的样子,如轻轻飘落、旋转飘落、飘荡等。
(3)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飘落的样子。
(4)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飘落。
4. 游戏:落叶飞舞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落叶。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将落叶抛向空中,让落叶飞舞起来。
(3)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让落叶飞舞,如用手扇动、用嘴吹气等。
(4)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收拾落叶,保持教室整洁。
5. 总结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落叶飞舞》,感受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用身体动作表现了落叶飘落的样子。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听音乐,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音乐《落叶飞舞》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飘落等环节,幼儿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还培养了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在游戏环节中,幼儿积极参与,用不同的方式让落叶飞舞,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幼儿在表现落叶飘落的动作时,不够大胆和创新;在游戏环节中,个别幼儿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规则意识,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会跳舞的落叶活动反思 第5篇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能用简单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2. 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落叶飞舞的情景。
3.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感受音乐节奏,用乐器为音乐伴奏,用绘画表现落叶飞舞。
2. 难点:幼儿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
三、教学方法
1. 视听结合法:通过播放音乐和展示落叶飞舞的视频,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同时观察落叶飞舞的情景。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使用乐器为音乐伴奏,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落叶飞舞的情景,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用绘画表现出自己对落叶飞舞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 音乐《落叶飞舞》。
2. 各种简单的`乐器,如木鱼、响板、铃鼓等。
3. 绘画工具,如纸、笔、颜料等。
4.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播放音乐《落叶飞舞》,同时展示落叶飞舞的视频,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同时观察落叶飞舞的情景。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首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落叶飞舞的情景,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铺垫。
2. 乐器伴奏
(1)教师介绍各种简单的乐器,如木鱼、响板、铃鼓等,并让幼儿尝试用这些乐器为音乐伴奏。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例如,在音乐的节奏较快时,可以选择木鱼、响板等乐器进行伴奏;在音乐的节奏较慢时,可以选择铃鼓等乐器进行伴奏。
(3)教师播放音乐,幼儿用选择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3. 绘画表现
(1)教师分发绘画工具,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落叶飞舞的情景。
(2)教师引导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注意表现出落叶的形状、颜色和飘落的动态。
(3)教师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同的绘画方式表现落叶飞舞的情景。
4. 作品展示
(1)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墙上,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2)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5. 总结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音乐《落叶飞舞》,用乐器为音乐伴奏,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落叶飞舞的情景。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多感受音乐的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音乐、用乐器为音乐伴奏、用绘画表现落叶飞舞等环节,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音乐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与乐器的配合之美。同时,我也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落叶飞舞的理解,让幼儿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幼儿在选择乐器进行伴奏时,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在绘画过程中,个别幼儿的画面比较简单,缺乏创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会跳舞的落叶活动反思 第6篇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中落叶飘落的优美意境。
2. 能用轻柔、舒缓的动作表现落叶飞舞的情景。
3. 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意境,用动作表现落叶飞舞。
2. 难点:幼儿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自主创编动作。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落叶飘落的情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自主创编动作。
3. 体验式教学法:让幼儿在音乐中亲身体验落叶飞舞的情景,感受音乐的美。
四、教学准备
1. 音乐《落叶飞舞》。
2. 落叶若干。
3.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变化。
(2)教师提问:秋天到了,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是怎么飘落下来的?
(3)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落叶飘落的情景,为接下来的音乐欣赏做铺垫。
2. 欣赏音乐
(1)教师播放音乐《落叶飞舞》,让幼儿静静地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提问: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觉?你能想象出落叶是怎样飞舞的吗?
(3)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飞舞的情景,如轻轻摆动身体、旋转、飘落等。
3. 创编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自主创编动作,表现落叶飞舞的情景。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落叶的`形态和飘落的方式。
(3)教师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进行模仿和学习。
4. 集体表演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落叶飞舞的方式进行表演。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集体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注意与同伴的配合,共同营造出落叶飞舞的优美意境。
5. 总结评价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创意和努力,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音乐《落叶飞舞》,用身体动作表现了落叶飞舞的情景。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多欣赏优美的音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音乐欣赏和动作表现为主要内容,通过创设情境、欣赏音乐、创编动作、集体表演等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自主创编动作,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幼儿在集体表演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幼儿在创编动作时,受到了其他幼儿的影响,缺乏独立性;在集体表演时,个别幼儿的动作不够协调,影响了整体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协调性,让教学活动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