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三节三爱活动过程(汇总7篇)

时间:2025-04-14 08:56:45 admin 今日美文

幼儿园三节三爱活动过程 第1篇

知识目标:

一、 复习巩固

2、 “小导游”介绍,复习旧知

(1) 师导:通过课文的学习,三峡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神秘的风光,雄伟的气势吸引了多少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前去一睹它的风姿啊。同学们,就让我们去做做三峡的小导游吧,向游客们去介绍三峡中最为有名的三个峡,尽情去展示它们的风光,好吗?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峡介绍,小组内交流;(可以结合课文描写和浏览网页中的相关图片)

(3) 指名上台做“小导游”,边演示边介绍;(学生做游客)

(4) 师生评价。

二、 拓展延伸,合作学习

1、 师导:恩,听了三位导游的介绍,我们仿佛已置身于那神秘的三峡,再次去感受了三峡的雄伟壮观、幽深秀丽和急流险滩。三峡又何止这些令我们魂牵梦绕呢?我们对三峡的了解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呢?下面就再请我们的小导游们做好准备了,除了三峡风光,你们还想向游客们介绍三峡的什么呢?让我们到网上去浏览一下吧。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浏览三峡相关信息,小组交流;

3、 指名上台当“小导游”继续介绍三峡,师生评价。

三、 语文活动,知识竞赛

1、 师导:观光了一天,导游们很辛苦,我们的小游客们也很辛苦,不过相信大家收获一定不小,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评选“最佳游客”,看看哪位游客今天的收获最大。

2、 屏幕出示竞赛题,学生回答,正确者可获“最佳游客”的胸章;

幼儿园三节三爱活动过程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为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按照德育办的要求与部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此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三爱三节”: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

三、活动目标:

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同时培养学生养成爱惜水电粮食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方法与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20xx年4月)

1、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沈启夫任组长,分管负责人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班主任为组成人员的'活动领导小组。

2、制定计划,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各年级组要对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年级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有序推进“三爱三节”教育的实施。

3、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活动氛围

各年级要开好动员会,团队组织要积极想方设法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升旗讲话、发倡议书、出专题板报等途径,对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4月——11月)

1、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习《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各班级出一期“三爱三节”主题班刊。

3、学校宣传栏内出一期“三爱三节”主题宣传专刊。

4、爱学习:

(1)利用月考召开表彰会,对热爱学习,成绩优异学生进行表彰,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

5、爱劳动:

(1)结合《文明班班级评比制度》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鼓励学生做家务,在父母的指导下参加生产劳动。

6、爱祖国:

(1)国旗下讲话。

(2)国庆节教育活动。

7、“三节”:

(1)结合《三践行实施活动方案》,实施文明餐桌,落实“光盘”行动。要求师生珍惜每一粒粮食,每餐吃完盘中食物,加强对师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增强节俭意识,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实施“三关”行动,要求全体教职工,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教室,在不需要照明时,做到随手“关灯”。

(2)食堂张贴节水、节电、节粮宣传标语。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12月)

德育处对各班级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总结、评比,对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对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表现突出的班级、教师、学生进行表彰。

四、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沈启夫负责学校组织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邵洪岩、张继祥和班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通力协作,要把实践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突出活动主题,切实抓紧抓好。

2、优化评价标准,强化督导。优化教育评价,在教育评价标准中体现“三爱三节”教育的要求。要把学生的“三爱三节”表现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奖的一项重要依据。

3、狠抓活动落实,务求实效。各班级要按照通知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突出“三爱三节”主题,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吸引学生参与,要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真正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营造舆论氛围,宣传推广。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好人好事加强宣传报道,并抓好示范引导,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大力推进“三爱三节”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活动持续有效开展,形成好风气、好习惯。

幼儿园三节三爱活动过程 第3篇

活动时间:2014、6、16

活动目的: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活动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一首古诗,我们代代传唱,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2、朗诵古诗《悯农》

3、学生谈感受。

4、这首诗告诉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要节约的何止一粒米,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古到今,就有许多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二、明理

师:假如我们向阳小学只有2000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角钱,一天下来就可以节约多少钱?如果这些钱给你,你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学生交流。

师:假如我们中国只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也都节约一角钱,一天就可以节约——(生计算后回答亿)这亿元,对国家来讲,可以做哪些事?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都想得很周到。这一天节约下来的钱就可以做这么多的事。做了这统计后,你有何感想?

3、小结:同学们,从刚才的统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小的一角钱竟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三、导行

(一)说说关于勤俭节约我最欣赏敬佩的一个人、一件事、一首古诗、一句格言。 要求:人: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事:用一两句话介绍。

诗:背一背

格言:诵一诵

(二)联系现实,自我教育

1、谈一谈你对下面三件事的看法。课件出示:

A、小丽常常浪费纸,一张纸才写几个字就扔掉了。小英批评她,她说:“一张纸才几分钱,用完了再买。” B、小全与妈妈到饭店吃饭。饭后,妈妈要把剩菜带回家。小全说:“别这样!让同学知道了,会笑话我们的。” C、小明 与小刚给同学过生日,小明送的是自己做的小礼品,小刚却叫爸爸花钱买贵重的礼品。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小丽、小全、小刚他们的做法都是错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向焦裕禄、陈嘉庚学习,生活节俭,不浪费财物,把钱用在应该用的地方。

2、、让我们静下来,回顾一下过去,以前,我在勤俭节约方面做的怎么样?再展望一下未来,今后,我该怎样做?

3、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但是在我们的周围,仍然存在着浪费现象,请看:(多媒体出示有关浪费的照片),这些,都是老师在课间拍摄到的,这些行为,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有的就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你看了后,有什么感想?

4、教师小结

四、升华

1、班干部发勤俭节约倡议书。

《勤俭节约倡议书》

节约就象大海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节约行动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浩瀚的海洋。在资源短缺的今天,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节约用水,适量使用;节约用电,随手关灯;节约粮食,合理饮食;适度消费,精打细算;爱护图书,循环使用;资源再生,随手环保;减少垃圾,分类存放;互相督促,形成风气。

让我们同心协力,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节约成为习惯,传遍校园、家庭、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2、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在下课之前,老师有一首歌与大家共勉。多媒体播放歌曲《悯农》。

幼儿园三节三爱活动过程 第4篇

活动目标:

1、认识十二生肖的动物。

2、知道十二生肖的顺序及循环的意义。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十二生肖的动物。

2、难点:知道十二生肖的顺序及循环的意义。

活动准备:

1、挂图34号;《小朋友的书·快乐的一年》;

2、当年生肖形象的小玩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十二生肖、引出话题。

师:新年到了,我收到了礼物虎宝宝,你们猜猜朋友为什么送这个礼物给我?(因为是虎龙年)生肖一共有多少种?十二生肖又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二、欣赏故事,理解生肖的顺序与循环。

1、你们知道十二生肖谁排在第一位吗?它怎么会排在第一的.?一起听听故事里面是怎么说的。

2、结合挂图,讲述《十二生肖的故事》。

3、理解十二生肖顺序。

提问:一共有几个生肖?它们的顺序是怎样排列的?幼儿在《小朋友的书·快乐的一年》“十二生肖的来历”中按顺序标出序号。

4、理解生肖的作用。

提问:为什么要设立十二生肖?每个生肖代表什么意思?

5、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进一步理解故事。

6、了解生肖和自己的关系。

提问:你是属什么的?好朋友和你的生肖一样吗?为什么有的人和你的生肖不一样呢?今年是什么生肖?

三、根据儿歌总结十二生肖的顺序,幼儿复述并背诵儿歌。

四、布置任务。

回家调查家人及周围人的属相,并记录下来,然后再日常生活中与大家分享。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欣赏故事,知道十二生肖的由来,因为是大班的孩子,都知道十二生肖是哪几个,也为这个活动做好了前期经验的铺垫。知道自己的生肖和别人生肖为什么不同,小朋友会通过年龄的比较,知道区别。最后活动的记录也是让幼儿能了解家人。

幼儿园三节三爱活动过程 第5篇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属相。

2、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引发幼儿对属相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生肖图片一套。

2、小卡片六套。

3、胸饰一套

活动重难点:

十二生肖的排序。

活动过程:

一、出示礼物,引出生肖,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我生日,我朋友为什么会送这个礼物给我?(因为我属兔)

2、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鸡和狗)

3、除了鸡和狗,你们还知道哪些生肖?(出示图片)

4、数数,共有几个小动物?

总结:一种动物代表一个生肖,十二个小动物,叫它十二生肖。

5、游戏:猜猜少了谁?

二、故事:十二生肖

1、十二个小动物谁排在第一位?

2、老鼠为什么能排在第一?

3、教师讲述故事。

4、老鼠排第一,其它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

三、通过儿歌学习十二生肖的排队

1、教师边念儿歌边给小动物排队。

2、谁受骗排在了第二?

3、第三第四位排的是谁?

4、接下来是哪四个小动物呢?

5、猴子、小鸡、小狗它们喊谁快点出来呀?

6、今年是什么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属什么?

明年出生的孩子又属什么?

小结:生肖是我们中国特有的风俗,外国人是没有的。

四、幼儿操作

1、给小动物排队?(每组一套卡片)

2、排好队,看图片念儿歌。

五、游戏:排队

请十二个幼儿戴上胸饰排队

活动延伸:

除了十二个小动物以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动物,为什么它们没排在十二生肖里呢?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活动反思:

《十二生肖》给我和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主要要求幼儿掌握十二生肖的排序和了解有关生肖的知识,由故事和儿歌来帮助他们记忆顺序。十二生肖,是每个生命出生、成长的见证,它们传递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和善良愿望,反映着中华民族自古对生命的尊崇、对生活的热爱。《十二生肖》这个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十二个神态各异、古怪精灵的小动物,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逐渐领略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厚与博大。

幼儿园三节三爱活动过程 第6篇

一、设计意图

爸爸妈妈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儿童的健康成长、良好个性及行为的建立与形成、智慧的开启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陪伴。爸爸妈妈的付出是无偿的、无价的、无怨无悔的,儿童能否正确地理解这一点,并珍惜爸爸妈妈的爱却不一定。因此,我设计了《体会爸爸妈妈的爱》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到是爸爸妈妈的“爱”在伴我成长,学会珍惜和感恩;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辨析明理,使学生初步懂得如何选择正确积极地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二、活动对象

本设计适合中高年级学生活动。

三、活动目标

1、再现生活事例,引导学生体会到是父母的爱在伴“我”成长,学会珍惜和感恩。

2、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辨析明理,使学生初步懂得如何选择正确积极地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3、培养学生追求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品格。

四、前期准备:

1、家访、座谈,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及其他相关情况。

2、收集学生与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令学生本人触动最大的一件事。

五、后期准备:

1、梳理收集资料。

2、制作相关的CAI课件。

六、活动时间

根据学生的活动能力大约需要一到两课时。

七、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

1、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2、呈现原形,初步感悟。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画面,请仔细观察。

CAI课件:一组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活动的场景(内容:爸爸妈妈扶孩子走路、陪孩子放风筝、一起看画展、一起学钢琴、一起学电脑、下棋、打羽毛球)

师:请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发言。(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陪他游戏成长)

3、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觉得同学们都看得很仔细,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知道了:每个爸爸妈妈都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

(设计意图:开课之初,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的背景中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初步感悟天下父母都爱儿女。)

(二)联系实际,启发思考

1、师:你的爸爸妈妈爱你吗?(生:爱。)想一想,哪件事说明了他们很爱你?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每组评选出一个说得最好的同学,与大家交流。

2、生小组内讲自己与爸爸妈妈怎么相处的事情。

3、各小组代表交流。

4、师:听了你们谈的与爸爸妈妈相处的事情,真的令我好感动。我好羡慕你们啊。你们生在这么幸福的家庭里,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5、生自由发言。(体会到父母的爱,懂得回报和感恩)

(设计意图:世上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父母的爱贯穿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师让学生讲父母爱自己的事例,学生俯首即拾,讲起来有兴趣,有话说,交流得热火朝天。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给了学生最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以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因为是学生自己熟悉的内容,所以易接受,爱参与,于无声处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换位思考,辨析明理

1、师:再幸福的家庭,也有不如意的时候。前几天老师做了一个调查,居然有一个同学说他的爸爸妈妈不爱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摘录了他日记中的一段,为了保密,老师隐去了他的姓名。请你们帮忙分析分析,他的爸爸妈妈到底爱不爱他呢?

(多媒体出示学生日记摘抄:某年某月某日)

我觉得爸爸妈妈一点都不爱我,他们整天只顾赚钱,早上很早就出去,晚上很晚才回来。他们跟我一天说不上几句话,一问就是:“考试了吗?”“打了多少分?”其余的事都不管我,要是分数考少了,不是打我就是骂我。只是在我要钱的时候,要多少就给多少。有时候我一个人在家,觉得好孤独。)

生1:爸爸妈妈爱他。

生2:爸爸妈妈不爱他。

2、师:看来观点不一致,那我们来开个小小辩论会吧。

3、学生分两派展开辩论。

(设计意图:在现实生活中打骂孩子是很普遍的现象,问题一提出,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迅速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父母爱他,另一派认为父母不爱他,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在全班进行交流、甑别、论证,最后达成趋于基本一致的认识——父母是爱他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思辩性学习活动,集思广益,不搞说教不搞一言堂。组织和发动了氛围浓烈的讨论,从现象出发,从学生的认识出发,不带任何灌输式的理解,学生通过互辨明理,充分显示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4、师:假若你是这个学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猜测父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出发点,并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杀一个回马枪。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苦心,懂得不应该埋怨和怪罪父母,要学会理解和沟通。)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内心受到很大震动,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吗?

5、学生发言。

6、正如大家说的`,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作为孩子要从自身出发,想想应该怎么做,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怪罪和埋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四)自主回味,主体超越

师:同学们知道吗?在我们周围还有一些同学因为种种原因,受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父母不能为他们提供好的条件,更没有时间陪他们,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多媒体放映录相短片:一学生父母从四川到荆门打工,家中生活环境艰苦,他自立、懂事、主动承担家务。另一学生从小失去父亲,但他自强不息,不仅管理好自己不让妈妈操心,还协助妈妈照顾瘫痪的奶奶。

师:他们的条件好吗?他们埋怨谁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发言。

师:看看他们想想自己,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

生自由发言。反思自己的言行,提出改进的办法。

(设计意图:当学生通过辨析,明白了父母是爱自己的,有时候对父母的不理解导致的矛盾,大多数责任在自己时,心中就已经开始反思了。此时教师又抛出两个身边的事例,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被小弟弟自立自强的故事深深打动,于是情理共生,豁然明白:无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中,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其实,一个人是否能成材,关键在于自己怎么做,并不在于父母为自己提供了什么条件。通过教师的启发、点化,学生的主动对比,他们初步形成了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八、全课小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总结:是啊,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应该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做自己的主人。通过与你们交流,我也受到很大教育。回去后会把这节课中的感受向爸爸妈妈谈一谈吗?希望我们和爸爸妈妈共同创建一个美好的家,让我们在这个家里茁壮成长。

九、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本课教学旨在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品德教育的真正主人。自始至终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从看别人——谈别人,到谈自己——想自己,到辨析明理——反思自己,层层递进,每一个活动和环节都是为学生的充分发展而设计,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支撑点,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为落脚点,一步一步螺旋式上升,展现了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感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和体验想必一定会得到内化和超越。

幼儿园三节三爱活动过程 第7篇

活动目标:

1、能够安静的听故事。

2、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

故事《十二生肖的传说》

指导要点:

一、讲故事,集中幼儿注意力师:

小朋友们知道生肖有多少个嘛?(十二个)你们知道生肖是怎么来的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的故事。

二、教师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再次说故事

1、提问:

①故事里你都听到了什么动物?

②猫是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吗?

③为什么猫不是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呢?它和老鼠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讲述故事师:老师再讲一遍故事,小朋友们来听听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这遍故事听完小朋友们要告诉老师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三、引导幼儿总结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并说出自己的生肖

1、说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师: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们能说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生肖师:十二生肖里你是属什么的?现在你可以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都能说出自己的生肖,那你们可以回家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是哪一年出生的,把这个故事告诉给他们听,问一问他们是属什么的。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欣赏故事,知道十二生肖的由来,因为是大班的孩子,都知道十二生肖是哪几个,也为这个活动做好了前期经验的铺垫。知道自己的生肖和别人生肖为什么不同,小朋友会通过年龄的比较,知道区别。最后活动的记录也是让幼儿能了解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