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1篇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让队员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校各中队在xx月xx日下午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的队会活动。情况如下:
上课伊始,从低年级教室里传来了甜甜的儿歌:“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中年级组的辅导员播放动漫视频《中秋节的来历》,引起了队员们学习中秋节的兴趣;高年级组的辅导员则以一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唤醒了队员对中秋的深切共鸣。
紧接着,辅导员与队员们分享了“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随后,队员们还纷纷交流了自己家乡庆祝中秋节的风俗,如“赏月祭月”、“玩花灯”、“吃月饼品佳果”等风俗。最后,队员们以多种形式朗诵了一首首与月有关的古诗,如《静夜思》、《古朗月行》、《水调歌头》……再次掀起队员们的热情,队会也在队员们的琅琅读书声中结束。
通过这次队会活动,队员们更好地传承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验了活动带来的乐趣,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迎接中秋佳节,给队员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2篇
又是中秋,又到月圆,这个中秋陪我赏月的还将是那一望无际的钢轨、那一条绿色的长龙、那经久不衰的汽笛声。中秋之夜,不知是家乡的月圆还是车窗外的月圆,已经不明白多少个中秋节没和家人一齐度过了。童年时,提到中秋节,自然的想法就是能够吃月饼。记得每当等来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照在庭前的院子里,漫天的繁星如珍珠般闪烁,家人围坐在一齐说啊笑啊,虽是每年都重复嫦娥的话题,但爸爸的故事永远都那么美丽悠长。
转眼已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儿时的往事已经成为脑海中完美的回忆。此刻,月饼是年年都有,可总吃不出儿时那诱人的味道,月饼是千百个不一样的月饼,月亮却是千古同一个月亮。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乡变成了故乡,许多完美的事情都成为了记忆中的往事。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我也变成了诗中的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不禁在内心感叹“月是故乡明”。吃着他乡的月饼,品尝的却是童年的味道。看着他乡的月亮,心里想的却是故乡的亲人。独在异乡的中秋情怀,说到底是对故乡月下团聚的一种怀念和向往,是对亲人的一份深切思念和牵挂。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3篇
明月千里寄相思,又是一年中秋至。9月20日下午,在一年一度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校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情暖中秋爱在校园”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全校近百名留守儿童和老师们一起品尝月饼,共话中秋。情况如下:
活动由少先大队辅导员马老师主持,她带领孩子们一起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传统习俗,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校长给孩子们送来节日的祝福,并提出三点殷切的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二是希望大家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转化为奋发的动力,做更好的自己;
三是希望大家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让家长放心。
随后,校长妈妈亲手为孩子们分发了月饼。孩子们边品尝边和老师们谈心,诉说对爸爸妈妈的想念。老师们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情暖中秋佳节,关爱留守儿童。四完小用陪伴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灵,用爱心关注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4篇
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秋节的来源,体验团圆、祝福和亲情的节日习俗,旧城学区军齐小学开展了“浓情中秋,快乐劳作”的主题活动。
童心绘中秋
旧城镇军齐小学的孩子们通过查询资料、搜集信息,收集中秋诗句,精心绘制了黑板报和手抄报。
温馨诵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欢度中秋佳节之时,军齐小学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了关于中秋,关于月亮的经典诗词诵读。
欢乐过中秋
在农村,中秋节来临,也意味着秋收的到来,孩子们体贴懂事,为父母捶背揉肩洗脚,在家做家务,去田里帮父母做农活,一个个小大人的形象很是另家长夸赞连连。
通过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进一步激发了传统的尊老爱老的中华美德,增进了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5篇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唱响“我们的节日·中秋”这一主题,按照中央文明办发出的《关于组织和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的》要求,我校于中秋节前,在全校广泛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中秋节主题活动。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始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1、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手抄报等宣传教育形式,介绍中秋节的节日民俗,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普及中秋节知识。使学生知道中秋的来历和纪念的意义,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低年级由家长帮忙搜集关于中秋的童谣、故事、诗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唱童谣,吟诗咏句,通过诗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同时让学生阅读赏析、积累诵读与中秋有关的诗文,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认真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实践活动。我校德育工作始终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为主线,家校联系,抓住重大纪念日活动,采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广泛开展德育教育。中秋节期间,学校分低、中、高年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与中秋有关的主题活动。制作贺卡、手抄报、月饼盒再利用、征文比赛等。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节日的氛围,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思乡的情怀。也使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6篇
为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我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活动开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二、节前广泛宣传。
1、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
2、在班会上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历史背景、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活动丰富、全员参与、共同体验、动手实践、收获快乐
1、在搜集有关资料的过程中,我们的同学和老师不但培养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手抄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共度中秋佳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通过对中秋诗歌的朗诵,对中秋的传说、小故事的表演,不仅激发了同学的浓厚兴趣,更使教育内容丰富起来。
整个系列活动虽紧凑但充实有意义,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节日”的了解会有更好、更透彻的诠释。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7篇
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了欢庆我国这个古老的传统佳节,更为了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我校成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一、总辅导员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讲话活动。
二、召开班会或专题中秋节文化、中秋民俗故事会。底年级召开中秋节文艺汇演活动。多样的文艺表演形式,加深了孩子们对传统节日否认理解。五、六年级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还用古诗词诵读和了解月饼口味,吃月饼等多种形式,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
三、用绘画表达情感。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画关于中秋节的图画,月亮、月饼等,进行手抄报大比拼体现了浓浓的中国情。
四、拨打一个亲情电话。在各班班科主任的组织下,我们的.留守学生也在亲情连线中与亲人通话,表相思送祝福,共同传递着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五、出一版黑板报。四五年级出一版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的黑板报,使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故事传说,也让他们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同时也教会学生们懂得感恩回报,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从而激发同学们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恩情。
这些活动同给学们留下美好深刻的回忆,通过“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全校师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更加友好快乐地相处,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8篇
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团圆、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襄州区池阳小学开展了“月圆家圆国圆,传承经典文化”主题文化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低年级组(1—3年级)观看了《我们的节日—20xx中秋》视频栏目,了解了中秋节的由来,并通过《寄乡愁》、《家乡味》两大篇章,了解了普通百姓的中秋故事。
高年级组(4—6年级)开展了“月儿圆圆画中秋”活动,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图书查阅等途径,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制作手抄报,供同学间交流学习。
二是开展“迎中秋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活动。
以班队会的形式,组织同学互相交流、讨论,以诵读传统经典诗句,齐唱名谣的方式来欢庆中秋佳节。
三是组织了亲子活动,帮父母做一样家务、与家人一起吃月饼、与家人一起在家赏明月,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此次活动让学生在充满欢乐、竞争、和谐的氛围中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高尚的爱国品质,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9篇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近日,xx小学举行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手抄报评比活动。
活动前,各班利用国庆放假期间布置孩子们回去完成手抄报,并鼓励孩子回校后踊跃参与。
活动过程中,惊喜的发现孩子们不仅搜集了许多中秋节的由来和各种习俗,而且精心设计了手抄报。很多孩子都能做到主题鲜明,版面设计新颖,插图美观,字迹漂亮,干净整齐。通过认真编排、剪辑、彩画,并配以插图、花边,制作出了一张张精美可爱的手抄报,为我们呈上了一场视觉盛宴。同时也体现了孩子们的真挚感情和较高的绘画能力。
活动后,学校组织评委共同评审,评出一等奖3幅,二等奖6幅,三等奖9幅,同时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展评。
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中秋节特有的韵味,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而且加深了对中秋节的认识,感受到了传统民俗的魅力,弘扬了传统文化!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10篇
为欢庆中国传统佳节,更为了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9月17日-25日,xx中心小学成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
以学校电子屏为媒介,进行了“庆中秋,知中秋,画中秋”为主题的宣传。各班主任结合节日契机开展“知中秋”主题班会活动,向学生介绍并讲授了中秋的典故,并让学生间互相祝福寄语。节日期间,各班的动手小达人还围绕着“画中秋”积极创作了以中秋为主题的手作贺卡,在少先队联合教研室的评比下,共评选出了优秀的作品并予以奖励。
9月20日,少先队联合留守儿童之家组织召开了“留守儿童话中秋”慰问座谈会,在节日期间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切关怀。并为每一位留守儿童送上了节日的文具礼物,祝他们节日快乐,并鼓励他们认真学习,踏实进步。
这些活动同给学们留下美好深刻的回忆,通过“我们的节日-中秋”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全校师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更加友好快乐地相处,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11篇
为了丰富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9月22日,南京市长城小学举行了《天天故事汇主题日特别版》之“神州一片月,天涯共此时”主题广场活动。
一段妙趣横生的中秋故事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五年级的小伙伴们带来了歌曲《但愿人长久》,唱出了月亮的含蓄、皎洁、温柔,把我们对亲人的祝福、对亲人的思念遥寄给他们,展现了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整场演出以学生表演为主,涵盖歌曲、舞蹈、相声、朗诵等节目种类,欢快的舞台气氛一度将主题广场活动推向高潮。不但表演节目精彩,连穿插在表演中的趣味游戏互动环节也极大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家都踊跃回答,期待赢得惊喜奖品。临近尾声,许多大月饼被老师们端到舞台中央,黄德俊校长和同学们共同品尝着美味的月饼。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更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学校正是利用德育特色课程《天天故事汇》这一新型途径,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和主题日教育,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体验中获得快乐。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12篇
为了欢庆我国中秋传统佳节,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在少先队大队的组织安排下,区学校街小学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关于中秋的古诗词,了解了中秋的来历和有关中秋的故事传说,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活动总结如下:
佳节读月——主题诵读“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节的最大意义是“团圆”,在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对中秋佳节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为此,学校组织学生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各班举行一次中秋主题诵读会。
佳节忆月——交流展示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在学校大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表达的感恩之情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佳节赏月——实践活动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慰问活动。学校对各班留守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一次中秋家访。由校领导和班主任组成的四个小组,利用午休时间分别为8名学生及家庭送去学习用品和中秋月饼。班主任老师针对学生在校情况跟家长做了详细沟通。家长们对学校送去的关心和祝福纷纷表示感谢。通过本次活动,校领导对学生家庭情况做了详细了解,韩晓龙校长表示,一定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心这些孩子,尽我们所能的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和贫困学子们。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经典诗词,让学生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13篇
中秋佳节,是最和谐、最美满、最具诗情画意的节日;是啊,八月十五,也是最浪漫、最深情、最富人情味的时刻。在这样一个多情的中秋佳节,虽然如水的月光还没有洒在窗外,可是已经有伙伴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把不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祝福带给我们了。看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在六楼多功能室成功举办了“创意中秋,情满校园”活动。他们用自己双手为亲人、朋友拼摆出一份诚挚的祝福。
伴着音乐,师生齐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一首千古绝唱,道尽人间真情。在这清风满月丹桂,月圆人圆事圆,相聚相亲相爱,分享和谐喜庆的时刻,活动正式开始,一会儿工夫,孩子们的拼盘里就摆满了各色的月饼、水果,有黄色的香蕉片、橙色的桔子瓣、紫色的葡萄粒等等;同学们不甘示弱,个个身怀绝技,有的将火龙果皮雕成了精美的图案,有的将黄瓜片切成薄如蝉翼的装饰瓣,有的将萝卜削开如含苞待放的花。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手中的月饼和水果部件巧妙的加以组合拼放在盘中。短短的十几分钟过后,在同学一双双巧手下,一盘盘另人馋涎欲滴的水果、月饼拼盘瞬间展现在参会领导和老师们面前。水果月饼拼盘独具匠心,令人眼前一亮,如:“花好月圆”、“天涯共此时”、“中秋快乐”等众多颜色鲜艳、造型独特拼盘堆砌出了一幅幅风格迥异、富含意义风景。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主动向参加的领导,老师们介绍自己的作品,交流中亲切自然,大方得体,受到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本次活动中也受到了锻炼!
此次“创意中秋,情满校园”活动,形式别具一格,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美食文化,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14篇
中秋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合家团圆的重要日子。我校紧紧围 “中华大团圆、家家乐中秋” 这一主题开展教育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中秋·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始终。
一、组织开展中秋诗文会。9月5日,各班开展中秋民俗故事会。师生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书籍,利用晨会课时间,进行讲中秋民俗故事活动,引导学生领略中秋节日文化内涵。
二、开展“迎中秋”班队课。9月5日,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次班会课,这也是一次特殊的班会课,此次班会课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话中秋、品月饼,尽情享受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整个校园被节日的喜庆所弥漫,处处洋溢着快乐!
课堂上,老师精心制作了ppt,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让孩子们全面了解了中秋。高年级的孩子不再局限于老师所找的资料,纷纷畅所欲言,交流着各自找来的中秋趣事,整个课堂成了知识碰撞的海洋。今天的课堂,还成了茶话会,孩子们尽情品尝着从家中带来的月饼,我有一个,分你半个,享受着分享的快乐!
三、组织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班队会等宣传教育形式,介绍中秋节的节日民俗,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普及中秋节知识。各中队组织开展了一次中秋小报我制作主题活动,在动手动脑中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赏明月、思团圆的氛围中,教育学生爱我中华,强我中华。
“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是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载体,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大课堂。这次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热情,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15篇
花香鸟语迎中秋,月圆人圆情更浓!金秋九月,中秋佳节之际,我校举行了“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主题活动。在大队委和中队委的组织策划下,同学们踊跃参与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中秋读月
1、国旗下讲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学生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并且倡议每位同学节日期间做到“家圆”——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圆”——给在无法团聚的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国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早日统一立下壮志。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晨会课各班开展有关的活动。
二、中秋忆月
1、各中队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特色板块”中;
2、各中队完善班内“心愿”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节日祝福写在“心”上。
3、各中队举行一次中秋诗会,主题为“传承经典诵中秋”。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中秋赏月
1、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学生利用中秋节小长假给长辈送月饼,送温暖,并写下体验日记。
3、“月儿圆圆画中秋”:五、六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小报。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中秋节是我国千百年来传统的节日,是中国人团圆的节日,是家庭的节日,是具有中国特色幸福的节日,我们在节日里品尝着象征着团圆的月饼,讲述着中秋的故事,团圆的人儿思念着没有团圆的亲人,赏月吟诗吟颂着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的千古名篇。使学生在知识上扩大视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心灵上相互沟通。理解中秋节是中国人情感的节日,团圆的节日,感受亲情与友情,理解中秋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现象。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16篇
中秋节期间,我校以“我们的节日·团圆中秋”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爱国爱家的情感。
中秋节是团圆节,是一个引导大家关注家庭亲情的节日。为了引导学生做一个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孩子,学校向全体同学倡议:为长辈做一件孝心事。节日期间,同学们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学习家务新技能,有的同学不仅主动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还会独自买菜、照顾弟妹。我校学生多为外来务工子女,常年跟随父母在外漂泊,在中秋节象征团圆的节日中,同学们纷纷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家乡的亲人们表达思念之情。
中秋节来临之际,我校各班自主开展了“中秋”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通过故事分享、经典诵读、歌曲传唱等方式,学习了中秋节的有关知识,分享了节日的喜悦。
学校在中秋假期来临之前,还给每个学生布置了特殊的家庭作业——和家人一起观看央视“中秋晚会”。中秋那天晚上,要求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吃月饼,看着电视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充分享受了家庭亲情的温暖。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17篇
为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那团圆美满的氛围中融入人文关怀、爱国情怀、“中国梦”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师生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素质。我校认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团圆中秋”主题活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题思想明确,活动安排周到
为有效开展此次中秋节活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该项工作。选择部分班级为活动试点,精心安排,以点带面,进一步营造团圆和谐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求各班主任根据各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安排相应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广泛参与度。此外,为保证中秋活动质量,指定少先总队对学校活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活动保质保量。
二、突显团圆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为进一步营造中秋团圆和谐的温馨气氛,我校紧紧围绕“团圆”主题,打造特色活动。
“佳节读月——主题班队会”活动作为第一阶段安排,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广泛知晓中秋节来历,传承中华文化,机房爱国情感。通过举办一次经典读书后,朗读中秋故事、诗歌、书籍,品赏中秋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显得其乐融融。
“佳节忆月——交流展示”活动作为第二阶段安排,开展“感佳节 寄情思”网络宣传等交流展示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
发动广大师生开展网上诗词美文、名片佳作赏析、手机短信传箴言等活动,引导用各种文学方式表达对中秋、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悟。
开展“佳节赏月——实践活动”第三阶段活动,通过开展书画比赛、手抄报比赛,以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素养。
“佳节思月——交流汇报”作为第四阶段活动,目的旨在通过回顾自己读、忆、赏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成效显著
活动安排精彩纷呈,赢得了学生们的广泛参与,切实提高了学生对中秋节日的认识,不断融入人文关怀、爱国情怀、“中国梦”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师生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素质。学校将继续借助活动载体,不断拓宽学生对于社会认知感的渠道,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创造“中国梦”的未来栋梁。
小学中秋节活动感想与收获 第18篇
月本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本无心,有心的是我们。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无不挥毫泼墨,痴情吟咏。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雄豪。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的醒悟。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定。更有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大……月亮,是国人不死的诗魂,少男少女们恋爱时的红娘。
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因为有了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又是最相思的节日。身在他乡时,那故乡的美,故乡的情,竟然像被发酵了一般,魂牵梦绕,难舍难分。故乡的那些点点滴滴,便也如发酵池的酒一般,咕噜咕噜,活跃起来,不安份起来,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这便是乡愁。
乡愁是什么可是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骂,爷爷的冰糖葫芦,奶奶的爆米花,还有那外婆桥……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浓浓的乡愁。刻骨铭心,挥之不去。有网友在博客里说:仅有辣椒,才能解胃的乡愁。说这话的大概是湖南、四川或贵州的朋友。南方人到了北方,他们的乡愁大多是大米饭。北方人到了南方,他们的乡愁也许就是面条和馍馍。
中秋月,故乡明。明月是同一轮明月,中秋也是同一个中秋,并没有什么差别。有分别的是我们自我的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人。当我们背起行囊,头也不回地走向远方,经历千辛万苦,去寻找心中的乐土,去寻找梦想的天堂。有一天蓦然回首,却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原在灯火阑珊处”!天堂就在心中,乐土就是故乡。我们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先如此。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人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人人都有思乡情结。
“那故乡的山,那故乡的水。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那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费翔深情的歌唱,在耳边回响了20年,仍然新鲜,没有褪去半点颜色。故乡的亲人,老人们要落叶归根,少年们急着要走向远方,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目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故乡的美,美在明月。曾见过浩瀚大海上的月亮,也见过莽莽群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乡低矮的小石头山上升起的明月来的有韵味。“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明月,烟渚,潇湘。小桥,流水,人家。岸沚汀兰,茂林修竹,月夜风荷。中秋之夜,更是暗香浮动,月色清浅,人约黄昏后。故乡的美,美在诗情画意,美在人美心也美。看过柳宗元永州八记的人都明白,那种美,是摄魂蚀骨,见过一次,一辈子都无法走出的。不信,亲自来看一看,被勾掉魂儿可别后悔喔。
在城里呆了20年,似乎十多年都没有见过月亮了。仅有很少几日,看见聊聊可数几颗星,还有一个有圆盘盘,在摩天大楼的夹缝里。月亮像昏昏欲睡似得,没有什么亮光。闪烁的霓虹灯,明亮的的路灯,还有那万家灯火,悄悄掩盖了明月的光辉,把月儿藏了起来,好让我们迷恋她们。记得小时候,在乡下,住瓦房。那时没有电灯,点的是煤油灯或茶油灯。灯光暗黄的,如一粒小豆豆在灯芯上浪漫地跳舞。油灯光太小了,且并不能长点,点久了妈妈要骂的。于是,在夏天,我便常常捉些萤火虫放在瓶子里,让它们发出美丽的光来照明。因为没有灯光,晴朗的天气里,便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而那时的星星也仿佛分外的多,月亮也分外的明。月光清澈,明净。月夜也常常朗照,犹如白昼。我便常常在月下读书写字,那种幸福感,是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月下看书,甚至连最小号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如今,竟然连月亮都看不见了。真是贫时欢乐无穷,富了反而失去欢乐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灯。仅有在四周的光熄灭时,它才会亮。
又是中秋,又见月圆。中秋是一个浪漫,温馨,祝福,思念,团圆的日子。世上最远,莫过于心。世上者,莫过于心。世上最近者,亦莫过于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愿天下所有芸芸众生,都团团圆圆,快欢乐乐。
今年,我却又不能回去。父母已经很老了,想想还能陪他们过多少个中秋节,已屈指可数。不禁心里凄然。还是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吧。父母,却满不在乎。好像还有几百年似的,仍早出晚归,劳作不息。想那年少时,在那青瓦红墙的小院里,与父母妹妹四人,吃月饼,赏明月。那时的月饼,一人只一个,馅也仅有白糖的,外壳粗糙得很。吃在嘴里,窸窣作响,却感觉甜美得要命。那些年的中秋,月色如水,天地一清。那些年的时光,温馨、完美。此刻已经是在梦里了,可望而不可及。说句孩子气的话:再也没有那么好吃的月饼了,再也没有那么纯净的明月了。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最美的中秋永远只是在梦中了,它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成了我今生最珍贵的财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