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亲子活动的意义(共3篇)

时间:2025-06-16 06:08:11 admin 今日美文

周末亲子活动的意义 第1篇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行为态度、价值观以及将来的成就。

在现代社会中,父母的压力大,经常被自己的一些问题所缠绕,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对孩子的态度就更急躁,导致亲子关系更加紧张,缺乏应有的和谐、愉快。

还有一些家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过分宠爱,这种亲子关系也很不正常。

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多么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不仅有利于亲子情感的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孩子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和影响作用。

周末亲子活动的意义 第2篇

亲子活动,有意义吗?这问得有点不经脑子,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家长都会说,当然有意义了!是的,非常有意义,而且意义重大。

首先,我们先了解和区分一下什么是亲子活动。所谓亲子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家庭为主的、随机、随时的、家长和孩子的单独相处、交流和活动,比如在家阅读、逛公园、购物;一种是有组织的、有时限的、有安排的集体亲子活动,比如机构亲子活动、幼儿园亲子活动、朋友聚会等。

亲子活动的最核心价值和目的:通过沟通交流建立更稳固的亲子关系。目标非常明确,但如何通过亲子活动进行有效的感情和价值观的传递呢?估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认为:亲子活动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公共活动,让孩子见多识广,让孩子适应陌生环境的交流。其实,在亲子活动上,我们可以做的更多。

建园这几年,自己组织的、参与他人组织的亲子活动若干,以下是对亲子活动的个人鄙见。以家庭为基础、以机构为辅的亲子活动意义深远而厚重。此话怎么说呢?很多家长都觉得,参加亲子活动以机构或别人组织的好,省事,交点钱就行了,不用操心,孩子还可以痛快地玩一把。我觉得,广义上的亲子活动应该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时间方面非常灵活,可以是上班前、下班后或周末。孩子和父母情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传递,如涓涓细流渗透在每个眼神、动作和言语间。

上班前可以和孩子在床上聊聊天,说说笑笑,或出门前和孩子拥抱、道别、亲亲;下班后和孩子们逛逛菜市场,一起安排晚餐,晚饭后一起外出遛弯,或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弹琴,一起做手工,一起创造一些好玩的事情;睡前讲个故事,或聊天,聊幼儿园,聊小朋友;周末一起打扫卫生,一起逛超市,一起安排、准备出游,一起参加健身活动,一起看演出,一起逛博物馆。这些看似平凡却温馨的亲子活动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更能在父母的陪同下建立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其价值远远超越了一切大型的活动。

但是,如上述我所说这些活动,我们有几个家长做到了?早上上班出门,孩子还没起床,更别说道别了;晚上回来天都黑了,饭菜早已被家人准备好了,吃完饭,洗洗漱漱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能讲个故事就很不错了,更别谈遛弯了;上班时间够辛苦的,周末好好休息,睡个懒觉就差不多到中午了,有时候还要加班呢。所谓了亲子活动只能等着别人组织,自己参与了。

即使平时时间宽裕,试问问,有哪位家长回到家在孩子没睡觉前,用全部时间陪伴孩子?没有互联网,没有WiFi,没有工作,不用电脑,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一直陪伴、关注孩子,你能做到吗?那怕有一项,你做到了,家庭亲子活动就有意义;如果都做不到,很抱歉,你的家庭教育将会遇到很大挑战。

当以上一项你都没能实现,或者没办法实现,现在只有一根救命稻草来挽救你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那就是外部组织的亲子活动。一般情况,家长要做的只是付款,然后,带着孩子,或在旁边看着,或给孩子指指点点,或拿着相机拍个不停,或躲在角落看手机,或三五成群聊天,或等着别人来安排。活动结束以后问问孩子的感受,再评头品足一番。

如果只是这样,外部的亲子活动也意义索然。真正有意义的外部亲子活动是这样的: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适当交流,但不能代劳,要孩子们受挫折,受挑战;不要给孩子做决定,不要过问太多孩子的感受,不要过分表扬,要鼓励和支持;不要干预孩子的想法,但要说出你自己的想法;不要只一味盯着自己的孩子,还要关注别人的孩子,善待别的孩子;不要一个劲儿拍照,不要躲在旁边玩手机,不要讨论活动的好坏,要享受活动的乐趣,感悟活动的点滴,就是所谓的自己找乐。

你能做到吗?如果你做到了,恭喜你,你的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好!

周末亲子活动的意义 第3篇

教师和家长都是幼儿教育的主体,共同的目的都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与家长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

但如今有不少父母因为平时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以为把孩子放在幼儿园让老师教就可以了,然后就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各个方面都不过问。

之前就有家长经常对老师说这样的话:“老师,你说吧”、“老师,你觉得可以就行”。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无所知,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

家长应该看到,孩子既是自己的孩子,又是国家的未来,有责任与老师一起共同培养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