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巡察报告 第1篇
沅陵县委在抓巡察成果运用时,突出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土壤”问题,对照“四个融入”举一反三,护航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树立良好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对被巡察单位班子建设、履职情况、干部思想动态等进行精准画像。县委把巡察发现的问题和落实整改情况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巡察发现的部分不担当不作为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制定实施了《沅陵县关于在重点工作一线大力发现识别干部的实施办法(试行)》,先后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一线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实绩突出干部75人,调整不在状态干部16人,免职5人,轮岗交流县直机关单位股室负责人241人。
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针对巡察中发现的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损害营商环境、基层负担偏重、干部躺平现象等问题,县委大力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治乱、激励闯创干”干部作风整顿和“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针对文山会海、督检考、过度留痕、宣传和网络散滥、滥用属地管理等问题,探索建立“1+6”制度体系,进一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四风”问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能。
推进重大部署落实落细。沅陵坚持把巡察成果运用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确保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市相关部署在沅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比如,在2021年巡察县产业开发区结束后,县委为了治理“躺平式”干部作风,全面推行县级领导“链长制”,探索建立“产业+政策+项目+企业”优选机制、政银企携手“一链一行”合作机制、产业链融资“链长”牵头机制,助推了沅陵县“六大临港产业链”迅速发展壮大。2022年,沅陵县经济发展逆势上扬,实现亿元,增长,分别高出全省、全市个、1个百分点;获得“1+7”项省政府大督查和真抓实干激励奖项,连续两年综合绩效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脚步不止,初心不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巡察监督永远在路上。沅陵县委将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的部署和精神要求,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定力,知重负重,履职担责,在新起点上跑出加速度、续写新篇章,以高质量的巡察工作为加快实现“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以优异的巡察工作成绩为推进沅陵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原载于7月3日湖南日报7版)
责编:雷鸿涛
一审:雷鸿涛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高质量巡察报告 第2篇
“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不够有力,一些问题未整改到位……”十三届省委第四轮巡视反馈时,省委巡视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部分单位巡视整改方面存在的问题。
巡视整改是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巡视效果好不好、震慑作用强不强,最终要靠整改落实来体现。省委坚持把强化巡视整改作为彰显巡视利剑作用的重要抓手,做细做实巡视“后半篇文章”,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实际成效进一步彰显。
巡视实践中,注重把巡视整改与纪律审查、选人用人有机结合,进一步扩大巡视成果运用效果。省委组织部将巡视成果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综合研判、干部考察等工作中认真听取省委巡视机构的意见,对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发现问题集中整治,对反映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及时跟进,动态解决有关单位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推动被巡视党组织抓好巡视整改的同时,每轮巡视还注重梳理存在的普遍性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党的十九大以来,十三届省委先后安排有关部门牵头对违规发放津补贴、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扶贫资金“趴窝”、党纪政务处分执行不到位、省管企业党的领导弱化等12个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违规“两边取酬”专项治理纠正294人未按规定办理工资转移手续问题,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清退资金万元,扶贫项目资金“趴窝”专项治理盘活扶贫资金亿元。
巡视巡察联动 锻造监督利剑
近年来,省委持续探索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新形式新机制,先后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巡视巡察联动监督网的指导意见(试行)》和《省委巡视机构联系市区巡察机构办法》等制度文件,通过上下联动带巡察、现场观摩推巡察、以干代训促巡察等方式,实现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有效贯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为发挥巡视巡察各自优势,形成同频共振监督合力,十三届省委5轮巡视均将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与常规巡视、专项巡视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同时加大以干代训工作力度,通过“真刀真枪”的巡视实战,帮助市县巡察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通过现场观摩学习,进一步发现了差距,找到了改进的方法,收获很大。”在十三届省委第四轮巡视动员部署会期间,省委巡视办针对县区巡察工作进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组织各市区党委巡察办主任到西安市莲湖区现场观摩。通过看巡察报告、问题台账、创新制度,听区委巡察干部谈工作体会,听区委书记谈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听市委巡察办主任谈指导督导县区巡察工作的经验方法等方式,为各级搭建相互促进、学习交流的平台。
高质量巡察报告 第3篇
沅陵县委在履行巡察主体责任过程中,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的政治监督做实做细,加强对巡察全过程、各环节的把握,着力提升巡察质效。
突出政治巡察,时刻绷紧监督“一根弦”。坚持“两个维护”,紧扣各级党组织政治责任,发现和推动解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_重大决策部署中的责任问题、腐败问题、作风问题,违反“六项纪律”“七个有之”问题,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紧扣“三个聚焦”,围绕县委巡察五年规划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安排,实行板块轮动,对同领域、同系统、同行业的关联部门党组织采取“一轮一系统”“一组巡N个”等方式统筹开展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县委第二轮巡察紧盯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行业部门开展巡察;县委第三轮巡察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等涉农部门开展巡察。
服务中心大局,辐射影响相关“一大片”。该县坚持把支持巡察工作同推动日常工作相结合,确保政治巡察深、发现问题准、整改问题实。为了补齐营商环境短板,2021年,县委开展了第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运用巡察成果迅速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落实政务服务“微改革”14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55项、“五好”园区建设措施20条,为沅陵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六大临港产业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民生关切,打通巡察“最后一公里”。采用“巡、察、改、立”闭环式巡察工作“链条法”,让乡、村巡察工作可操作、可量化、可监督。截至目前,该县对9个乡镇、173个村(社区)开展了巡察,加快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集中反映的民生问题195个。比如通过巡察专报,县委主要负责人批示由分管县领导牵头领办林权发证问题,有力推动五强溪镇4个村1000多户村民林权证的办理。坚持“与被巡察单位一起做工作”的理念,创新由乡镇(党委)选派人员组建“微巡察”组,做到同频共振、同题共答,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巡察组”。
净化政治生态,织密各类监督“一张网”。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与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开展联合巡察监督,做到巡察工作与净化政治生态相结合,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相结合,与日常监督发现的突出问题相结合,不断发挥巡察“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2022年,沅陵坚持问题导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大合坪乡党委开展了为期2周的“机动式”巡察,县委巡察组、县审计组、县纪委监委调查组同时进驻,实现“三类监督”优势互补,形成监督合力。
研究部署巡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