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共3篇)

时间:2025-02-03 09:14:24 admin 今日美文

绩效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第1篇

绩效管理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已形成了一个缜密的体系。它优美的流程以及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给国外的企业创造了很大的效益。目前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得到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普遍认可,很多中小民营企业采用了绩效管理系统。但是在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中,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绩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找出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并对其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的对策进行完整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绩效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第2篇

(1)XX年12月10日——XX年12月28日 撰写开题报告

(2)XX年12月29日——XX年1月15日 撰写毕业论文任务书

(3)XX年1月16日——XX年1月30日 撰写毕业论文指导书

4)XX年2月1日——XX年3月4日 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同时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

(5)XX年3月5日——XX年5月15日 实习,撰写毕业论文

(6)XX年5月16日——XX年6月10日 论文修改

(7)XX年6月11日——XX年6月18日 论文答辩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绩效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第3篇

基于高校目前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想一蹴而就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既不符合实情,也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故应抓大放小,采取以优化内涵建设项目绩效管理为切入点,实行成熟后再全面实施的思路.

( 一) 绩效管理制度化

为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及可持续全面推进,制定综合性的绩效管理办法制度,建立与之匹配的相关工作流程,确保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优化绩效管理的首要工作.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一般应包括:

1. 学校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党政办、发展规划处、财务处、审计处、资产管理处和相关业务部门有关专家组成的绩效管理小组.绩效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层面的绩效管理工作;各经费管理或使用部门( 单位) 负责本部门( 单位) 管理或使用经费的绩效管理工作.

2. 学校绩效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重点是绩效目标的设定以及绩效评价指标、绩效标准、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实现的成果和效果的概括性描述.绩效目标的设定应当指向明确、具体细化和合理可行.而绩效评价指标按照不同的分类办法可以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也可以分为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绩效标准可以是历史标准、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等;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比较法、专家评判等方法.

3. 学校绩效管理的工作流程

应牢固树立将绩效理念全面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的理念,工作流程上必须将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有机结合,杜绝两张皮现象,将绩效管理落到实处.每年7 月学校各业务归口部门( 二级部门) 根据市教委部门预算的编报精神, 向学校项目绩效管理小组提交下一年度项目绩效申报套表.每年8 月学校项目绩效管理小组对各业务归口部门( 二级部门) 上报的项目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审核结果为优秀的,学校在预算安排上予以倾斜;审核结果为合格的,学校在预算安排上予以支持;审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学校不予安排预算,并将审核结果在校内公示.每年9 月前财务处根据学校项目绩效管理小组审核的结果汇总编报下一年度部门预算“一上”.次年1 月当年部门预算“二上”定稿后财务处再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预算项目申报结果反馈学校项目绩效管理小组.次年3 月学校项目绩效管理小组确定当年纳入学校项目绩效评价范围的项目,下达其预算安排和项目绩效指标等.当年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 二级部门) 根据下达的预算绩效管理通知,开展当年项目的执行工作.项目年度执行期结束后( 再下一年度1 月),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 二级部门) 向学校项目绩效管理小组提交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学校项目绩效管理小组在自评表的基础上核查相关分值并修正,评价结果将在校内公示.评价结果的好坏将和业务归口管理部门( 二级部门)的年度考核挂钩,并影响部门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

( 二) 评价指标科学化

绩效管理最关键也是最难的环节就是建立起一套能反映资金使用效益和资金使用最终成果方面的科学的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进行量化,并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预算项目绩效管理的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是适用于所有绩效评价对象的指标,本文主要指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个性指标是针对专项经费管理或使用部门( 单位) 及项目的特点设定的,适用于不同类别项目的业务绩效评价指标.本文中绩效预算的评价总分设定为100 分,共性指标( 财务绩效指标) 与个性指标( 业务绩效指标) 各自所占的权重为40、60.

1. 共性指标—专项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共性指标,即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见专项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表,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表进行细分后,分为五个二级指标,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转结余预算、预算调整以及财务管理五个方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是最基本的衡量绩效预算水平的标志,其得分的差异反映了专项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预算执行效果.

2. 个性指标

个性指标,即业务绩效评价指标.业务绩效评价指标反映的是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本文按照高校内涵发展的五大版块,将项目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学生工作五大版块,为便于考核,又将各版块的指标细分为2 个二级指标,包括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学校五大版块项目的绩效评价总分(100 分)等于 财务绩效指标分值(40 分)+ 业务绩效指标分值(60 分).当然,业务绩效评价指标是项目评价的关键性指标,在实际操作中选取哪些指标作为业务绩效评价指标,一般需要由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小组会同各专项经费管理或使用部门共同制定,保证指标的科学合理且简便可行.

( 三) 评价过程公开化

自2010 年开始_有关部门首次对外公开部门预算. 从2015 年新预算法可以看出,预算公开不仅只是预算草案的公开,而是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等整个财政运行过程的公开.因此,在学校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全过程公开也是必然的,便于学校_门会同师生员工代表监督检查,营造出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的氛围,以最小的投入实现产出的最大化,确保学校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强力推动绩效管理的切实执行.

( 四) 评价手段信息化

为了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客观性与公信力,必须根据当前绩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针对绩效业务开展和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数据统计难等问题,需要结合已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各业务管理系统,力争实现绩效管理全过程信息化,如此绩效评价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将大幅度提升,为数据对比也会提供极大的便利.

( 五) 结果运用循环化

在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一是可将各业务归口部门( 二级单位) 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的结果纳入各部门的年终考核,对各部门进行必要的激励或惩罚,更好地调动全校上下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地实现全面预算、全员预算;二是必须将该绩效评价结果作投入产出分析,反馈到下一年度的预算管理中,作为下一年度此类项目预算安排和绩效目标审定的重要参照;三是可作为学校领导及发展规划部门谋划学校事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