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第1篇
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环节,商贸零售业上接生产、下连消费,是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23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日益显现。为此,以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消费转型升级来引导第一、第二产业的绿色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习惯的演变,商贸零售业发生了深刻变革,塑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规则。一方面,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商贸零售企业不得不调整业务模式,以满足数字时代的消费者需求。商贸零售业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体店面,而是转为线上零售和线下零售的融合,并重视提供创新的数字化体验。另一方面,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品质消费意识正在提升。近年来,消费者趋优消费趋势明显,消费者比过去更愿意为具备可持续发展属性的商品和服务支付溢价,绿色品牌、绿色消费体系、绿色供应链体系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这会反向促进商贸零售企业践行ESG和追求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也会有助于培养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供需两端的互相作用,将对全国消费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因此,对于商贸零售行业而言,ESG已成为行业企业在未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第2篇
公共效益主要考察企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主要包括纳税和解决就业两个方面。从得分分布看,样本企业公共效益得分较为分散,基本呈现正态分布,样本企业平均得分为分,整体表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023年披露公共效益数据的样本企业中,纳税总额最高为亿元,最低为亿元,解决就业人数最高为万人,最低为321人,分化较为明显。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第3篇
鉴于ESG信息的可获得性,本报告的分析范围为A股上市的商贸零售行业企业。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商贸零售行业A股上市企业共104家,其中2023年发布ESG相关报告(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等)的企业有33家,发布率,整体信息披露水平较低。分企业属性看,不同属性的样本企业ESG信息披露程度存在分化,中央国有企业的报告发布率最高,达到,7家央企仅1家未发布ESG相关报告;地方国有企业的报告发布率为,33家地方国企有12家发布了ESG相关报告;民营企业的报告发布率最低,53家民营企业中12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发布率。
分维度看,商贸零售行业A股上市公司环境责任维度的信息披露率最低,仅;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维度的指标披露率接近,分别为和。在环境维度的信息披露中,环境维度重要性议题的披露情况较弱,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碳排放议题,指标缺失率较高。同时在环保制度建设、管理目标及措施等方面的文字描述性内容较多,量化指标的披露率则不足,例如,碳排放数据的披露率仅为,一般固体废弃物排放数据的披露率仅为,耗水量数据的披露率仅为。
商贸零售行业A股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维度的信息披露中,解决就业、员工薪酬与福利、专项责任方面披露水平较好,披露率均在以上,在公平雇佣、科技创新和供应商管理体系方面披露内容较少,企业在员工责任和用户责任的重视程度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商贸零售行业A股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维度的信息披露中,股东治理、董事会、监事会、高管、风险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信息披露率均较高,超过90%,但ESG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较少。
整体来看,由于国有企业是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兼具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因此更为注重自身ESG发展能力和信息披露基础建设,其ESG信息披露情况较其他类型的企业而言较为出色。同时,商贸零售行业上市企业在环境方面的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可能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和披露口径,导致环境信息披露率较低、可比性一般。未来,商贸零售行业企业ESG信息披露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第4篇
A股上市商贸零售类企业的ESG评级结果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其中BBBesg级和BBesg级最多,分别有39家和41家,合计占比,头部和尾部企业均较少;获得AAesg级的样本企业有2家,获得Aesg级的样本企业有8家,其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好,在日常业务中积极采取ESG管理措施,通过主动的ESG举措为自身创造正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其他企业提升ESG表现有重要借鉴意义;获得Besg级的企业有14家,主要是受ESG信息披露较少影响。随着上市公司ESG披露监管政策不断出台,行业企业对于ESG表现更加重视,ESG信息披露意识和能力有望提升。整体看,上市商贸零售行业企业ESG表现一般。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第5篇
社会维度主要从公共效益、员工责任、用户责任、供应商责任和专项责任五方面考察。从社会维度看,上市商贸零售行业企业的整体表现分布于S2~S6五个级别,整体呈现正态分布,其中S4和S5级企业家数最多,合计占比接近60%,样本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第6篇
环保管理着眼于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顶层设计,主要考察企业是否有专门的环保管理制度,是否设置环保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相关工作,是否有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等。
从分布来看,样本企业环保管理得分集中在中低档。仅有少量企业有环境管理顶层设计,3家企业得分位于1~2档,13家企业得分位于3~5档,合计占比。部分企业由于不披露ESG报告或ESG报告披露信息不充分,无法获取环保管理信息,因此得分较低,6~7档企业数量占比为。整体来看,样本企业的环保管理表现较差。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第7篇
环境维度主要从企业的环保管理、环保行动和绿色运营三个方面考察。从环境维度看,样本企业环境维度得分分布在E3~E6档,其中40%以上的企业得分位于6档,样本企业在环境方面表现较差。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第8篇
专项责任是联合资信社会责任的特色指标,反映我国特色背景下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情况,包括对国家、地区、行业等各方面政策的响应及慈善捐赠两个方面。从得分看,62家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自身平台资源,以多种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创业就业、共同富裕等目标的实现;79家样本企业参与公益捐赠并披露相关金额。总体来看,商贸零售企业在履行专项责任方面整体表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三)治理得分分布与重点指标表现
公司治理主要从ESG管治、治理体系和治理绩效三方面考察。从公司治理维度看,上市商贸零售类企业的整体表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集中在G4和G5档。上市商贸零售类企业普遍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和制度,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也较为充分,但在ESG管治方面有所欠缺。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第9篇
用户责任包含用户服务、产品服务和科技创新三个部分,是影响商贸零售业企业声誉的关键因素,根据用户信息保密制度及措施、服务质量管理系统和用户满意度衡量企业用户服务水平,根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安全等情况衡量企业产品服务能力,根据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发展情况衡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从得分分布看,样本企业用户责任得分较为分化,位于4档的企业最多,其次是7档和3档,商贸零售行业用户责任平均得分分,整体表现处于中等水平。分指标来看,产品和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表现较好,的样本企业建立了质量管控体系和配套服务,表明商贸零售行业企业重视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第10篇
商贸零售行业的绿色运营考察企业绿色经营情况,评价企业在绿色办公、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从得分分布来看,样本企业绿色运营表现分布呈现明显分化,7家企业得分位于最高档,约60%企业得分位于最低档,绿色运营平均得分为分。得分较高的企业除了在绿色办公方面有所行动以外,还在绿色物流、绿色仓储和绿色包装方面推进绿色实践,例如建设末端无人配送体系,开发无人车、无人机等新兴运载工具,推进配送环节的绿色发展,通过绿色产品设计,推广零胶纸箱、可降解包装袋、一联单、瘦身胶带等减量化包装。整体看,商贸零售行业绿色运营表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