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致谢语句(必备5篇)

时间:2025-01-05 08:50:02 admin 今日美文

课题结题报告致谢语句 第1篇

尊敬的课题组专家、教研中心的领导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代表第五小学《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组中的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实践创新学习方式的研究》做一下总结汇报,恳请各位专家给予知道。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听了会忘记,看了能记住,做了才理解。”这话非常深刻地揭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在“做”中求发展,在“做”中求创新。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就十分明确地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相并列的学习领域。

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喜欢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了,能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深刻地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增强了他们自主设计实践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纷纷表示,现在的数学“有意思多了”,比以前“好学多了”

二、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体验。

在学习活动中,孩子们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

伴其一生,受用一生。而数学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经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发展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时,我们可以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首先告诉学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1平方分米这么大物体。然后,让学生制作1平方分米的纸片,并用这纸片去量一量课桌的面和教室的面积有多大。学生跃跃欲试,不一会儿,量出了课桌的面积大概是30平方分米,当他们再用这张纸蹲下身去量教室时,发现这纸太小了,太费事了,就这样在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得出了要找一个比平方分米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和研究“平方米”的欲望。最后,在地面上画了一个面积是1平方米正方形,请学生们上来站一站,能站几个同学,进一步体验和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整个活动,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活动的全过程,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因为体验而真实,因为体验而美妙,因为体验而智慧,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价值。

三、学生在回归生活中享受快乐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真正去关注儿童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也就是用一个整体浸入儿童生活的视野,去充分关注儿童的整个生活的、精神的和科学的世界,将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求、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以后,学生们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的圆,并通过不同大小的车轱辘计算圆的周长,并且还有学生会问,骑车子还能测量出从学校到家的距离。

四、学生在不断创造中成长。

叶圣陶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并不神秘,是人在灵感激活的瞬间产生的思维冲动和奇思异想,创造不是天生就有,只不过被狭窄的生活空间、机械重复的模仿训练给扼杀了。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他们的思维会产生出很多创造的火花。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因烧水,发明蒸汽机。可以说,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发明,都是发明者在实践中,因一些无意识的刺激激活了灵感所发生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参加“用数学”的活动,让学生到大千世界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原型,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和非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完了有关圆的面积计算后,我让学生设计并参加应用性的实践活动。学生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其中较多的是户外测量和计算面积的。通过测量,同学们有的算出篮球场的面积15×28=420(平方米);有的算出了铅球投掷圈(圆形)的面积大约是×1×1=(平方米);有的算出了篮球场罚球区(半圆+梯形)的面积××÷2+()×÷2≈33(平方米);有的算出了篮球场三分线所围成的圈(近似于半圆)的面积大约是××÷2≈62(平方米);有的还估算出了学校内三个花坛的总面积大约是36平方米;有的还估算了整个校园的面积大概是600平方米

当各小组交流的气氛非常热烈时,有一名学生突然问:“我想估算我们赤峰市的面积,有什么办法呢?”这一问把大家给难住了,大家都在静静地沉思。不久,一只小手举起来了:“我想,我们可以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看本市的地图来估算。”“可是,地图上我们市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呀!”刚才提问的同学站起来反驳道。“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割补的方法很麻烦,也不精确!”同学们在教室里争论了起来。这时我让每个同学回去思考这个问题。两天后有位同学兴奋地介绍说:“我们可以用厚纸板剪成本市地图的形状,先在硬纸板地图的中间刻一个长和宽都是10厘米的正方形,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再把这块纸板放回原处,称出整个赤峰市这块纸板地图的重量,最后算出整块纸板重量是10厘米正方形纸板重量的几倍,就算出整个地图的面积是了。”真是绝妙!这位同学从算面积想到估面积,再想到“称面积”,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实践和交流交往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总之,面对数学实践活动这一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我们应该敞开胸怀,还学生一个自主参与的空间,让他自己去体验;还学生一个回归生活的乐园,让他自己去生活;还学生一个创造的天地,让他自己去成长。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的课题研究到了什么地步,我们都在实践都在探索,我们不一定成功,但一定会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这轮课题研究的成败得失,以期今后取得更大的成果。

谢谢大家!

课题结题报告致谢语句 第2篇

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就要随着这篇论文的答辩而结束了。有许许多多的舍不得,也有许许多多的感谢要说。

首先要衷心感谢的是我可敬可亲的导师李芒老师!您三年来对我学习和研究的悉心指导和谆谆教诲令我终身受益。在您的指导下,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您的睿智、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爱、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学到了如何做事,您在生活中的幽默、宽容、豁达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千言万语在此刻化为了一句“谢谢您!”。

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你们传授给我的专业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

感谢所有在科技楼1006学习和生活过的同门:李莎、张玥、司言词、褚秋砚、毕海滨、陈守刚、周玮、张雪梅、董德宝等!特别要感谢的是和我一起参与“综合性学习”的各位同门,因为这篇论文的实践工作是我们大家一起完成的。还要特别感谢李莎——这个和我一起学习和生活了七年的好朋友、好舍友、好同学,你和我一起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时刻,尤其是各种各样的考试,你在我论文完成的过程中给了我许多鼓励和帮助。

感谢北京市xx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你们给了我丰富的实践土壤,使我从中汲取了无限的养分,让我能够站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完成我的论文。

感谢我的舍友兼好友:刘慧琼和代琼琳!你们的开怀大笑、你们的精神鼓励、你们的……给了我快乐和温馨的感觉,给了我永远无法忘记的研究生生活。

感谢我身在远方的父母!你们给我生活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鼓励是我学习的动力。

感谢王江川!是你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还要感谢我的许多好朋友——旷晖、桂明、李葆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你们给我的是无法言表的帮助。

再次对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说一声“谢谢”。

很感慨,我在长舒一口气后开始写我的毕业论文的致谢辞了。论文的完成标志着我的大学四年即将结束,也意味着,新的生活又将开始了。最近的半年则并行着找工作和写论文。其间的起起伏伏、悲喜得失,今天想来仍旧唏嘘不已。所幸我没有被失败击垮。自信、坚强、乐观的态度让我坚持到了最后,并且争取了的结局。

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议题是我大一时代捧读《西滢闲话》及与几个教授交流看法后定下来的毕业论文自拟题。我由此希望尽自己的努力,能够写出一点真正有现实意义的文字。事情的最后结果就是这篇论文,似乎总有些丑陋;但是阅读、思考和写作的过程并不轻松,有灵光乍现、兴奋不已的时候,而更多的则是近乎“案牍劳神”,痛苦和疲惫相交。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罗宗宇老师对我的指导和教诲。您开阔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详细的修改意见一直给我很大的启发。的遗憾是我自己不够主动,错过了许多与您交流的机会。

感谢同一小组的曾璐敏、周双玉、欧阳艳平同学对于我的鼓励与建议。

课题结题报告致谢语句 第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立夏不久,五一刚过。凤鸣山中学迎来了“重庆市示范性高中建设”一级子课题“凤鸣山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的结题评审会,并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这对于凤中3500师生来说是一个激动、高兴、兴奋、难忘的日子,对于凤中的发展更是一针强心针,一座里程碑!

激动之余,我谨代表学校向长期关注凤中发展的老校长、向为凤中的发展倾注大量心血的市教委主任、督学、处长、,向为凤中创建市级示范高中过程中几年如一日的指导我们的各位专家和某某研究员,想领导凤中持续发展的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区教委领导、区教师进修学院的领导、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没有您们的领导、指导、指点,没有您们的'关注、关心、关爱就没有凤中的美好的今天,就没有凤中持续的发展。

但是作为凤中人,我们要清醒,课题虽然结题,但是他更是一种挑战,我们凤中人更要振奋,这不仅是一个结点,更是一个起点。

我们相信,在市教委、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院的领导、指导和指点下,遵循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充分利用研究成果,深化办学理念,传承凤中精神,加强内涵发展,深入研究学校文化,凤鸣山中学必然能够在新的起点上走向新的辉煌!

课题结题报告致谢语句 第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来自xx市xx区xx中心xx小学,我叫_,我的小课题选题是《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与研究》;课题立项号:XXxkt-xxsx300;课题组成员:赵xx;课题负责人:_。

在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区教研室领导及校方的关怀支持下,我们xx小学课题组已经圆满完成了一年多的教育科研任务,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讲台上,感到自豪、感到快乐,在这里对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级领导和同仁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在我从研究特色、研究亮点、研究构想、研究过程、及成果推广五个方面用PPT课件展示以下我的小课题。

一、研究特色

小课题研究具有“短、平、快、活”的'特点,短即周期短,平即平实,快即收效快,活即灵活。本小课题的研究致力于解决小学生数学作业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数学作业、家庭作业、期末测验中常出现错误,面对种种错题,我们更多采取“错题—更正”这个单一方式循环着,针对此现象,我决定以研究者的角色,变“错题—更正”这个单一方式为将错题按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纳,分①遗憾之错;②似是而非之错;③无为之错三类。找出错误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分析,指导教师最后将这些错题单元归类,提炼出“错题集、反思卡、错题课件”等不同的纠错方式。如举办了错题生辉研讨会和“励志研教学”的数学壁报。“让错误成为美丽”的课件视频已在优酷网上发表。从而提高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亮点

亮点1:制作数学错题反思卡,将错点变亮点。

同学之间相互交换“错题精华本”,收集错题点,制作错题反思卡,互相借鉴,激发活力,点石成金,让错题“误用变妙用”让人惊喜连连。下面是一张王一梦同学的五年级数学错题反思卡

亮点2:制作“错题集”的方法倍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青睐。

首先“错题集”是自身错误的汇总,有助于知识的查漏补缺;有助于学生抓知识盲点,寻找问题突破口;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家长

对孩子的有效辅导。

亮点3:“召开错题生辉研讨会”;大学区和优酷网上推广《让错误成为美丽》的教学课件;课题组举办励志研教学壁报。

教师将学生计算失误、审题不严、方法不当、概念不清的易错题目进行分类解析,制成《让错误成为美丽》的教学课件,在优酷网上推广,收效显著。

三、研究构想

针对该课题我们首先确定以下构想:

1、成立课题小组

2、选择四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3、遵循:了解现状----设计方案---个体实践---反思交流---形成成果---成果研讨---区级推广的研究思路。

4、分前期准备阶段(至6月)、实施阶段(至月)、总结推广阶段(至6月)三个阶段完成

5、五种研究方法:观察法、资料收集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主要包括:★教研论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调查问卷;★教学反思等。一个优秀的小课题必须要有丰富的、真实的、准确的过程性资料作为支撑。

五、成果推广

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以此为起点,继续进行“错题生辉”研讨,举办“励志研教学”壁报,在大学区推广“错题集”、“错题反思卡”、“让错误成为美丽”的课件,将优秀的论文、案例集、调研报告等在国家教育网上推广,在教中学,在学中研,在错误中寻求美丽的闪光点,携手共进,为成为科研型、探究性、创新型教师努力—努力—再努力吧!

我的汇报完毕,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指导。

谢谢!

课题结题报告致谢语句 第5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20xx年我们学区共申报20项市级小课题,20项课题全部获得立项,20个课题组进行一年的研究,经过专家的网上评审同意我们20项课题结题,并推荐四项课题为优秀课题。今天我们汇聚一起,召开学区课题结题会,这既是总结回顾一年来课题实验的历程与经验、收获和感受的一次会议,是一次学习交流会;同时又是促进学区、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是一次论坛会晤。我们20个课题组从学区校本教研和全面发展中一路走来,相信是背着旅途的行囊而来,也定会带着一路收获的风光而来!

今天的活动程序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由四项被推荐位优秀课题负责人做报告,第二项20项课题资料展示,会后参观课题资料。

第一项四项被推荐位优秀课题负责人做报告,首先由阿房路一校秦新秦老师就《小学课外足球活动运控球技术训练的有效方法研究》这项课题的亮点进行陈述。大家欢迎!

下面请阿房路一校何希燕老师就《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的研究》这项课题研究的'亮点进行陈述。大家欢迎!

下面请阿房路一校何辉盈老师就《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方法研究》这项课题研究的亮点进行陈述。大家欢迎!

下面请阿房路一校郭玉红老师就《小学中段年级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这项课题研究的亮点进行陈述。大家欢迎!

刚才,四位课题负责人做了条理清晰的陈述,从课题的提出,到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的现实意义,到课题的具体实施,并对课题研究的亮点进行了展示,可以看出大家都做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并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实施最终开花结果。

第二项20位课题负责人展示课题研究档案资料,……课题研究档案资料记载我们的研究历程,呈现着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后人借助学习的资料,会后我们老师可以参观学习,由负责人讲解。也可以登陆20项课题研究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