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保障工作方案(必备5篇)

时间:2025-01-17 10:31:22 admin 今日美文

应急保障工作方案 第1篇

一、编制目的

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保障应急救援行动顺利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

二、编制依据

《_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成都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郫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应对突发事件需要采取的应急物资保障行动和措施。

四、组织领导

成立应急处置保障物资储备领导小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组长:郑杰

副组长:徐恒忠、芶文清、李星海、陈建敏

成员:凃继东、钱妮、陈丽、吴伟、周朝霞

朱昌茹、贺宁陈伟、叶军、张家林、胡锦、李兴华、孙苏川、张谊、周忠全、罗军、姚军、刘源

五、具体措施

1、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应急处置保障物资储备领导小组要根据不同危机事件和灾害种类,确定救灾物资购置、储存、调拨体系和方案。

2、应急物资的采购

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按照应急处置保障物资储备领导小组确定的救灾物资购置方案,对相关应急物资进行统一采购。具体采购事宜由局办公室与计财科共同负责完成,并及时将采购情况报告应急处置保障物资储备领导小组。

3、应急物资的储备

由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物资储备及保管,并对其进行管理。局办公室要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以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应急物资的供应。

4、应急物资的调用

应急救援物资的调用由局办公室在应急处置保障物资储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应急事件发生时,局办公室要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协调好各科、室、队、所间应级物资的调用,做好局内各科室间应级物资的调用工作。同时,要积极与县级各部门沟通,要依托社会、企业、发动和依靠各级力量做好与外单位应急物资的调用工作,保证储备物资迅速、有序、有效供应,应对突发事件。

六、实施时间

自本方案印发之日起实施

二○○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应急保障工作方案 第2篇

为切实做好疫情期间城区群众基本生活物资的保障供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群众外出感染病毒风险,从即日起在樊城主城区实施基本生活物资配送管理,现方案如下:

一、配送期间

从X月X日起至疫情管制结束(以省、市、区正式通知为准)

二、配送范围

XX办事处所辖各类小区。

三、配送方式及流程

采取“200+6+11”的.配送模式,即200家自营小超市+6家规模电商平台+11家大型超市,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一)各小区物业公司联系有配送能力的小型超市、门店就近配送。

配送流程为:

1、小区建业主群,在物业公司或热心居民中推选1名小区采购联络人;

2、小区采购联络人与配送小超市专人进行对接,由超市制定不同价格的套餐发业主群供业主选择,小区采购联络人把超市联络人拉入小区业主群;

3、小区采购联络人负责在群里统计每户的采购需求(房号+电话+订购清单),整理汇总后,单独私发给超市联络人;

4、超市联络人按照每户订单进行配货(每户一包,每包标注小区+户号+电话);

5、超市联络人将收款码截图发至小区业主群,将每户订单应付款及采购物品拍照发在群里,业主在群里扫码付款。

未及时付款的业主,由小区采购联络人负责联系业主付款,在规定时间不付款的订单将不予配送。

6、所有人付款完毕,超市按约定的时间将订购的物品配送至小区,由小区采购联络人负责通知业主领取采购物品。

(二)电商平台远程下单配送至小区地点,由小区信息员通知居民错时领取。

配送流程为:

小区与电商平_系——平台将B端链接下放给小区——小区居民上网登陆注册并下单——平台把所有订单导出,把订单地址同一个小区合并——专业人员进行集中分拣打包、装车——电商车辆送到小区门口——小区信息员按楼栋依次通知居民分拨下楼领取(所有人员相距2米以上)。

(三)辖区大型超市(武商各门店、好邻居各门店、家乐福、沃尔玛、中百仓储),按属地由所在办事处负责对接,以社区为单位建群下单,超市负责分拣、包装,办事处或社区派车取,再分发至各小区。

配送流程为:

1、由社区联络人和超市联络人共同建群,需要采购的居民进群并一名信息员;

2、超市联络人在群里发布不同价格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米、面、油、菜、蛋)套餐供居民选择;

3、小区信息员负责在群里统计每户的采购需求(小区+门栋+户号+电话+订单),整理汇总后以小区为单位一一发给超市联络人;

4、超市组织员工按照各小区订单进行配货(按小区装箱,每个分装箱内每户一包,每包标注门栋+户号+电话+订单);

5、超市联络人将收款码截图发至小区业主群,将每户订单应付款及采购物品拍照发在群里,业主在群里扫码付款。

6、所有人付款完毕,超市联络人通知社区联络人上门取货,并运送至各小区门口,由小区信息员通知业主领取采购物品。

四、配送要求

(一)每户居民每3天向所在小区信息员或社区联络人报送1次采购申请。

社区每3天通过电话,对辖区内特殊人群生活物资保障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确保辖区内特殊人群生活物资供应。

(二)城区居民生活物资配送工作在区防疫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区商务局负责协调、配送企业;办事处负责组织领导,社区具体负责组织配送工作。

(三)各办事处成立“新冠防控期间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工作领导小组”,对防控期间全辖区群众所需必备生活物资配送进行统领导、统筹协调,每个社区组建一个生活物资配送保障组,由一名办事处班子成员负责包保,一名社区“两委”班子牵头,作为联络员,负责组织协调社区配送工作;每个小区建立一个配送点,确定一名信息员(由小区志愿者或区直部门包点干部担任)。

(四)配送企业要加强对配送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防控意识,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严禁有发热、咳嗽及其他身体不适人员从事配送工作。

应急保障工作方案 第3篇

一、工作目标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保障工作,切实加强防控用药械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全过程监管,必要时对重点品种进行监督抽验,确保防控用药械质量可靠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组织领导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切实加强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镇街、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积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我市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往来频繁,流动人口较多,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严峻,各级领导对此十分重视,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镇街、区要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各监管队要按照食品药品监管的职能分工,加大防控流感类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和购销渠道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药械生产经营行为,严防不法分子借机制假售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械和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要切实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监管,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合格,严防掺杂使假。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药械监管规定生产经营者、对借机制售假劣药品者,坚决依法严惩,坚决打击囤积居奇、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

(二)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药品经营企业要密切关注疫情发展,积极组织货源,满足医疗需要,重点要确保抗病毒、流感类药品和防护用品的供应,严把药械购进销售关,保障药品合理储存条件,切实按照GSP规定开展经营活动。各监管队要迅速摸清底数,切实掌握监管区域生产、经营企业药械保障情况,必要时建立药械品种、数量登记制度。要加强储备药品质量监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应急药品的储备、供应工作,确保库存药品充足、购销渠道畅通,满足*市区域医疗机构防治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用药需求。

(三)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报送。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相关科室、队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做到信息共享,共同做好防治工作。要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和联系人制度,确定责任部门,制定专人负责,保持信息畅通,有情况要及时上报。

应急保障工作方案 第4篇

一、总体要求

县属于道孚至川滇交界东部、川西北至川藏交界区域的重点地震危险区。做好危险区内地震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是我县各级人民政府及各单位的神圣职责,按照“科学防范、管用有效、平战结合、内紧外松”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目标,立足“防大震,抗大灾”,扎实做好地震重点危险区抗震救灾应对准备工作。

二、工作安排

1、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县内大中型水库、堤坝、地质灾害等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整治措施。

2、强化通讯保障能力,协助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加强通信网建设,完善通信网络运行机制,提高电信基础设施防震能力,推进应急通信网专网建设,加强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等各种技术的应用,确保信息传输及时可靠。对现有的通信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加强通信应急抢险队伍训练,落实应急抢险设备,优化通讯抢险工作方案。

3、强化地震灾情获取能力,加强灾情速报工作,充实灾情速报员队伍,畅通获取信息和信息报送渠道。

4、对重要电力设施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采取相应措施。协助电力公司加强电站、输电线路的隐患排查,强化重要用户电源的配备的管理,对现有的流动发电车、应急电源进行维护,对电力应急抢险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优化电力抢险工作方案。

5、指导重点工程设施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责任单位开展抗震鉴定工作,发现隐患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加强油库,民爆仓库、供气点、尾矿(库)等管理和维护,防止地震引发次生灾害。

6、指导集贸市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业主(产权人)对构筑物、设施、设备等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抗震鉴定,落实抗震设防标准。

应急保障工作方案 第5篇

情和受灾群众救助需求要实,实施灾民救助工作要实。加强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基层救灾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救灾应急水平;做好冬春荒救助工作,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安全度荒;做好突发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救助,做好新灾救灾的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做好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综合减灾工作,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努力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今年的救灾工作要在创新上求发展求突破,主要是三个方面创新:救灾款物管理制度上创新,灾害信息员奖惩制度上创新,救灾宣传手段上创新,通过建立新的救灾款物监督管理制度,形成救灾款物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建立灾害信息员管理和奖惩制度,规范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强化救灾工作宣传手段,提高救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推进救灾工作上新的水平。

一、切实做好冬春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认真组织力量,深入扎实地做好冬春荒救助调查摸底工作,及时准确掌握灾民群众特别是“两户”、“两属”的生活困难情况,实行分类排队,建立灾民救助台帐,制定切实可行的《冬春灾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方案》,完善《灾民救助卡》发放管理制度,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强化救灾物资监管,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把冬春灾民生活救助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有饭吃、不挨饿,有衣被、不受冻,有房住、避风雨。同时,加强请示汇报和协调沟通,积极争取民政部、自治区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督促各县(区)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确保全市灾民和困难群众安全度荒。

二、积极做好新灾救灾及应急救助工作。一是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市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督促指导县(区)、乡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修改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加快推进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各县区民政局要制定计划措施,做出部署安排,加强组织指导,发挥乡镇民政助理作用,抓好检查落实,年内全市所有村(社区)都有符合自身实际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是落实救灾物资储备。一方面,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根据各地不同灾情多发特点,摸清救灾物资储备的数量和品种,科学做出储备规划,做好救灾物资储备的具体安排,落实筹措救灾物资储备所需资金。另一方面,落实救灾物资储备,救灾物资按相关规定程序进行采购,根据救灾实际需求,主动协商有关部门利用实物存储、协议储备等多种方式,形成规模适当、供应充足的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同时,救灾物资发放按程序进行公示,救灾款物按规定发放给灾民手中。今年4月底前,组织检查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乡级民政部门救灾物资储备库,冬春荒灾民生活救助情况,救灾资金预算和到位情况,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完善市、县(区)二级救灾通讯网络,快速、准确做好灾情统计和报送工作;加强与农、林、水等有关涉灾部门会商,确保上报的灾情数据统一;今年汛期到来前,市、县(区)要按照《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组织对灾害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每个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至少有一名熟悉业务的灾害信息员,确保灾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四是全力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及时制定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方案,一旦灾害发生,要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准确掌握灾情,深入灾区查灾核灾,组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扎实开展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五是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情平稳后,在做好救灾工作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组织实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上来,制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落实筹措重建资金,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和分工,按时按量保质完成重建任务,确保倒房群众能够尽快住进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