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精选7篇)

时间:2025-02-08 14:52:44 admin 今日美文

学校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 第1篇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为全面提高我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保证学前教育质量,根据《旌德县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提高我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规范我园教师的教学语言,使教师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教学和交际,形成一种自觉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二、培训对象

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

三、培训步骤

1、启动阶段(3月1日-10日):幼儿园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培训人员名单,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将活动实施方案的电子稿于3月10日前报送县教体局基教股。

2、培训学习阶段(3月11日至6月30日):组织培训,集体学习、自学自练、组织测试,促使教师自觉学习并运用普通话。

3、检查达标阶段(9月至10月):组织教师参加县教体局比赛活动,检测教师运用普通话的情况并迎接教体局检查小组来园进行达标检查。

三、培训方式

以业余自学为主,3月中旬将组织教师参加县教体局主办的集中培训2天。

四、组织领导

1、对幼儿教师普通话进行培训和考核,是加强幼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为确保培训、考核取得实效,我园将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并成立相应组织,督促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人人达标。

2、本次培训达标活动,既是一次学习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我园将以培训与展示活动为契机,通过集中学习、自学自练、比赛表演等多种形式,促进本园教师专业成长。

3、我园将结合常规教学管理,加强对上课用语的管理,通过不定期听课活动,检查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并把用普通话教学列入对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考查内容,并做为评优条件之一。

4、普通话水平未达到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的教师,我园将进行重点培训,督促其尽快达标。

学校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 第2篇

一、培训背景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普通话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

使教师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规范和发音技巧,提高普通话水平。

培养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三、培训内容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和发音规律。

普通话朗读技巧: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

普通话口语表达技巧: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运用。

普通话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四、培训方式

集中授课:邀请专业的普通话培训师进行集中授课,讲解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和发音技巧。

分组练习:将教师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个别辅导:针对个别教师在普通话发音和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自我训练: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训练,如朗读文章、练习口语等。

五、培训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集中授课

邀请普通话培训师进行集中授课,讲解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和发音技巧。

教师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阶段:分组练习

将教师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组织小组竞赛,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阶段:个别辅导

针对个别教师在普通话发音和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制定个人提高计划。

第四阶段:考核验收

对教师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考核教师的培训效果。

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经验。

六、培训考核

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笔试:考查教师对普通话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声母、韵母、声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

口试:考查教师的普通话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包括朗读文章、即兴演讲等方面的内容。

考核标准:按照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进行考核,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为合格。

七、培训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

师资保障:邀请专业的普通话培训师进行授课,确保培训质量。

经费保障:学校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师普通话培训的教材、资料、培训师的授课费用等。

制度保障:建立教师普通话培训考核制度,将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校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 第3篇

一、主办单位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团委。

二、策划承办单位:

普通话协会。

三、培训名称:

普通话培训。

四、培训时间

20xx年5月1日—6月15日。

五、活培训地点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系的《d栋楼的阶梯楼教室》

六、培训目的:

1、通过培训要求多数学员希望能掌握普通话一般技巧并达到普通话二级及以上水平。

2、全国高校普通话等级考试一直是广大新老会员关注的话题。据协会人事部统计,我协会90%以上会员都是为了提高普通话应试能力而加入团队的。于是,为满足大家的殷切期望,特别邀请了普通话协会的冉世薪老师、刘敏老师开展普通话培训技能课。

于此,两位尊师的课本由普通话协会提供。

七、培训简介:

特经院团委批准举办这次普通话培训!借助这一契机,我协会本着以锻炼胆量、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宗旨。继续推出一年一度的普通话培训。让大家领略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大家的学习质量;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拓展自我的言语潜质。

八、培训内容:

第一次培训:三学时

1.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其与四川话的发音比较,难点音的训练。

2.普通话韵母的发音方法、方音辩正及难点音的训练。

3.普通话声调的读音要求、容易出现的语音错误,读音训练。

4.常见的音变现象及其训练。

5.口语与书面语及“统读”的要求。

6.朗读、说话的基本要求及一般技巧。

7.测试的程序及评分要点。

第二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

1.普通话的声母。

2.单韵母

(二)重点:鼻边音、平翘舌开口度和圆唇度训练,声母辨正

(三)练习:朗读作品

第三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

(二)重点:上声及一、不的音变轻声

(三)练习:多音节词语训练

(四)课后练习:复习相关内容,朗读作品

第四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

(二)重点:常见双音节轻声词、圆唇元音的儿化

(三)练习:朗读作品

第五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朗读技巧

(二)重点:朗读指导:停连、重音、节奏、语调

(三)练习:补充多音节词语训练朗读作品

第六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模拟测试

(二)重点:点评

(三)课后练习:针对自练习薄弱环节。

九、经费预算:

待定。

十、培训计划:

1、普通话协会召开全体会员会议,全面听取大家的意见,作出合理安排。督促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

2、策划部负责草拟活动赞助策划书、做好活动现场布置、写好活动总结以及整理本次活动的相关文案。

4、宣传部负责出海报,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5、秘书处负责征求各界友好人士对本次活动的看法以及好的建议。

学校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农村 作文教学 普通话 方言 语言氛围

一、现状分析

1.学生的语言环境:农村小学生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是:在校学习生活,听老师讲课,和老师交流都能用普通话表达,大部分读音准确,小部分发音纯粹是方言单调的简单转化,只把字的音调加以上扬,就当作标准普通话。但在老师的矫正下能很快改过来。

他们从小在方言环境里成长,与普通话大相径庭的方言习惯、发音方法深入人心,导致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方言习惯、发音方法难以更正,降低学习效率,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在农村,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当地人,觉得没有必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在这种生活氛围中,要教好学生普通话,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把长期以来周围人的关中方言转换成规范语,把学生一出生就接触到的关中方言矫正过来,需要我们深入浅出、细致搜集、正确运用,需要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2.教师现状和语言环境:(1)教师除了上课能顺理成章使用普通话,在教师与教师的交流、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教师与外界的交流中,都缺乏运用普通话的勇气。这种勇气被生存现状压制。(2)在农村学校,还有很多40岁以上的老教师根本没有学习过普通话。在那个年代教师只会说家乡话,这些年国家开始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虽然这些老教师积极参加普通话的培训,但是毕竟年纪偏大,还是没法达到标准的普通话水平。

3.现代媒介传播因素:网络语言正悄然冲击着校园,成为不少青少年的口头禅,并不时现身在学生的周记、作文、毕业留言甚至班级墙报中。网络语言的不规范使用给普通话的推广和学习撒上了一把盐。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高,有具体语境的原因,也有所在学校的原因,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我们就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

二、解决方案

1.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首先,在教师之间提倡交流与谈话时使用普通话。即使发音不准确,也能及时得到纠正;即使个别口头语转换为普通话有些艰涩,但久而久之,普通话的运用就会展现它的魅力。

其次,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提倡人人使用普通话,老师帮学生矫正,学生在矫正的过程中与老师互相学习,从口头语到书面语的转换过程就会缩短。

最后,教师无论在课内、课外都要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时刻提醒学生讲普通话,注意提高教师语言表达水平。

2.加强教师培训,造就普通话教育队伍

首先,学校要调查摸底,对不合格者造册,制定培训计划。其次,加大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学习讨论《_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明确“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义,从而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再次,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建立规章制度,包括学习制度、奖惩制度。最后,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教师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学校营造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从整体上提高学校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

3.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现代媒介

我们要深思熟虑引导学生不要盲目使用网络语言,尤其在作文中,要运用正确优美的语言。同时,电视也是说好普通话的重要媒介,特别是从《新闻联播》中学习普通话,是我们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4.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平时多交流,多发现,多积累,多思考,反复运用。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学习普通话,“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提高的,作为这些农村孩子的教师,需要为此努力,要把让学生讲好普通话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让我们从自己的点滴工作入手,宣传教育,使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改变学生作文中口语化比较普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学校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 第5篇

一、活动主题

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二、工作要求

(一)各成员单位

1.要紧扣本届推普周活动主题,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革命传统,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播出推普公益广告;新闻媒体同时做好本地推普活动的宣传报道。

2.在做好城市推普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地区推普工作的领导,加大农村地区推普工作的力度,与县(区) 域普通话普及验收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广大城乡干部、群众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水平。

(二)各学校(园)

各学校(园)要根据自身特点认真组织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积极探索推普新形式,开展新活动。以下活动为必备活动:

1.悬挂或电子屏幕显示一幅第21届推普周宣传标语;

2.各学校出一期第21届推普周宣传专刊;各班级出一期以“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为主题的黑板报;

3.国旗下讲话,推普宣传。

参加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的学校要走出校园,开展宣传活动,让民众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民众对国家大法和地方法规的知晓度和熟悉度。

(三)多措并举,助力推普脱贫攻坚。20xx年是脱贫攻坚战略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一年,区语委办将按照要求,加大农村尤其是贫困户的推普工作力度,精准推普助力扶贫。对有需求的贫困户进行普通话培训。提高贫困户对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具备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初步具备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为提升“造血”能力打好语言基础。

学校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 第6篇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按照省语委、池州市市教育局、县语委办要求,我校将申报池州市第五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为尽快提高我校教师普通话水平,确保顺利完成任务,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对我校全体在岗任课教师定期进行普通话强化培训。为保证培训正常进行,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体在岗教师

二、培训内容

以《教师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为培训材料,具体内容有:

1、必读轻声练习。

2、双音词练习(变调练习)。

3、平翘舌音练习。

4、儿化音练习。

5、常见易读错音的`字词练习等内容。

6、完成必要的相关试卷;

三、培训方式

普通话培训采用集中授课。

四、培训目的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日常教育和教学是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运用,在学习;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规范板书,语文教师要求达到二级甲等,数学教师力求达到二级乙等,倡导教师在校园内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五、培训时间、地点

每期至少两次,具体时间语文组提前临时通知,地点是学校小型会议室。

六、培训专家:

邀请省级普通话测试员:

七、组织与管理

1、成立普通话培训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此项工作,要求培训教师做好笔记,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每期培训结束后,由教务处命卷考试,对教师进行检测。阅卷组:

2、完善制度,加强督查。严格集中培训考勤制度。凡属集中培训学习活动,教务处将严格考勤,并和教师考勤、考核直接挂钩。

3、认真考核,奖惩兑现。把普通话培训工作纳入对教师日常工作的检查考核中。根据《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细则》规定,按10分的分值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中。

4、对在培训中,不求提高,考试不合格的教师,上报中心校,责令加强学习,不断整改,要求重新考试,狠抓实效。

学校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 第7篇

xx年x月15日21日是第x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x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和《xx市开展第xx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凸显语言文字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共筑语言文字中国梦。

二、宣传主题

本届推普周宣传主题为: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三、活动时间

xx年x月15日21日。

三、主要活动

(一)大力宣传,营造气氛

围绕普通话和规范字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在校园内外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各种推普宣传标语、推普专刊、宣传画等。

(二)开展各种专题活动

1.在学校办公网进行推普宣传。

2.各班班主任召开推普主题队会,宣传普通话、规范字。

3.红领巾广播站本周要发挥广播宣传媒体的优势,向全校师生进行大力宣传。

4.各班围绕推普周制作一期壁报,组织开展壁报比赛活动。

5.开展啄木鸟在行动活动,对校园内规范用语用字开展一次全面检查。

6.各班语文老师组织各班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监督小组的同学,具体检查、落实学生平时用语、用字规范化工作,把推普工作持续不断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