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汇总3篇)

时间:2025-05-03 13:51:53 admin 今日美文

幼儿园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 第1篇

校长(园长)是本校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防溺水教育工作负总责。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宣传窗、文化墙等载体,全方位、多途径对学生开展防溺水教育;抓好学生上学、午休、放学时间段的管理,落实学生请假制度、缺勤学生追踪报告制度、班级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学校周边水域的防溺水宣传,做到警示标牌设立无死角:身体力行,带领学校行政班子和教师参与护送学生放学行动,并督促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或监护人签订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责任书。班主任和教师要把防溺水教育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专题班会,加强平时教育,做到每天放学不忘教育学生,每次家访、每次通知不忘告诚家长,班级家长微信群时时提醒家长;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及时报告班级动态,发现同学有下河塘洗澡动向,及时报告家长或老师;在班级建立学生分片监管制度,做到每村、每组都有学生防溺水监管员,强化学生互相监督。

幼儿园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 第2篇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工作合力,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我镇学生防溺水教育管理,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我镇河流、水库、池塘较多,炎热天气持续时间长,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防溺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预防学生溺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并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强化联防,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实现辖区范围内防学生溺水工作扎实细致、效果显著,学生溺水事件可控可止的局面。

二、组织领导

成立吕寨镇学生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强化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职责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各尽其责、社会参与、联防联控”的协调防范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网格化管理、包村责任制的要求,逐级落实管理责任。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要把预防学生溺水事故作为青少年与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对辖区内各类涉及学生的安全隐患要进行拉网式大检查,尤其要加强对各种地势复杂的河流、池塘、水库、在建工地、废弃水坑等溺水易发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的,要及时上报、督促相关业主单位及时整改,落实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一)政府:牵头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部署、督查,明确各部门职责;把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列入宣传教育计划;在夏季汛期、台风来临前及暑假期间组织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的宣传;会同相关部门制作刊播公益广告,宣传溺水的危害性及相关自救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防溺水和游泳安全,营造防溺水工作大众高度关注、高度参与的社会氛围。

(二)各学校: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教育管理制度。通过公共安全教育课、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校园宣传等形式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并在每年雨季、汛期、台风时节及春、秋季开学初和暑假前开展集中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校、幼儿园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家访、开展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特别是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的沟通联系,增强家长防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春(秋)游、集体活动、教学实习或者社会实践等活动时,要落实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相关措施。

(三)司法所、综治中心:将防溺水工作列入平安创建、平安考核的重要内容。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督促各单位做好溺水事故矛盾纠纷调查处理,协调有关单位落实调查处理责任,把溺水事故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四)水利办:要加强水库、水利设施的监督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在危险河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牌、隔离带或防护栏等有关标识,并加强巡查。

(五)各村:要做好沟河塘清淤回填及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设置;加强因房屋建筑和城乡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而形成的水池、水坑的管理,及时回填危险水池水坑。无法及时回填的应设立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要加强对休闲场所涉水区域及内河的管理,设立警示标志并加强巡查管理工作。

(六)吕寨派出所:安排联防队员加强对危险水域的巡逻,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对发生的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要积极帮助、开展救援,及时协助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七)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提供降水的'监测预测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强对中小学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科普教育。

(九)吕寨卫生院:与教育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学生游泳技能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

(十)团委、妇联:开展“爱心学校”、“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农家书屋”、“少儿之家”、“艺术之家”等有益的社会活动,协助做好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多形式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开展有益的假期活动,减少孩子因缺乏家长看护而导致的溺水事故。

(十一)各村委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把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列入管理内容,落实河长、村级专管员防溺水监管责任。落实设立危险区域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在重点村庄、区域设立学生安全协管员、成立辖区水域看管队伍,聘请热心公益的学生家长、村委干部、老年人协会成员等担任所在村或社区学生安全协管员,及时沟通学生安全信息,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和劝导教育工作。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生较为集中地区的宣传教育和管控,突出抓好双休日和节假日学生脱离学校、留守儿童远离父母、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缺乏监管等薄弱环节,督促家长切实担负起对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责任。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塘等危险水域,做到重点水域警示防护设施全方位,隐患排查全覆盖,巡逻巡查全时段。

四、工作要求

(一)排查整改,确保工作成效。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按照各自职责要求,及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互通信息,加强信息报送。安全信息是了解安全形势、掌握安全动态、指导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各部门要按照应急信息的报送要求认真做好相关信息报送工作,坚决杜绝信息迟报、漏报、瞒报事件发生。

(三)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协调落实,包村领导包村负责,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对因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造成学生溺水事故的,坚决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失职、渎职责任。

幼儿园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 第3篇

一、活动目的:

1.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救护能力,掌握基本的游泳技巧;

2. 教育幼儿防溺水的知识,提高孩子们遇到危险时的逃生和自救能力;

3. 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活动内容:

1. 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播放防溺水宣传视频,讲解防溺水注意事项和原则。

2. 游泳技能训练:组织幼儿进行浅水区游泳的技能训练,如浮在水面、翻滚、蹬腿、蛙泳等。

3. 逃生和自救演练:由教师示范如何正确逃生和自救,指导幼儿进行逃生与自救演练。

4. 游泳比赛:组织幼儿进行游泳比赛,增强团队意识,培养比赛精神。

三、活动方案:

1、活动时间:一周

2、活动对象:全园幼儿

3、活动地点:幼儿园泳池

4、活动步骤:

(1)第一天:播放防溺水宣传视频,讲解防溺水注意事项和原则。

(2)第二天:组织幼儿进行浅水区游泳的技能训练。

(3)第三天:由教师示范如何正确逃生和自救,指导幼儿进行逃生与自救演练。

(4)第四天:组织幼儿进行游泳比赛,并颁发奖品。

(5)第五天:总结活动,向幼儿宣传个人防溺水知识,强调安全意识。

5、活动保障:

(1)人员保障:活动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救生员。

(2)设施保障:泳池配备有完善的安全设施,如水深标志、跳水板等。

(3)备案:活动需在幼儿园安全管理系统备案,确保安全有保证。

(4)家长联络:活动前需向家长发出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信,邀请家长参加活动。

四、注意事项:

1. 幼儿园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需严格按照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年龄搭配进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教师需在活动前进行准备,确保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应急措施的完备性。

3. 活动期间需使用专业的教学设备和救生浮具,确保幼儿身体和健康的安全。

4. 幼儿园要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巡视,加强安全教育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