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培训感言 优选81句
1. 语言品读法
2. 通过培训使我收获最大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3. 思考及建议
4.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5.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6. 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7.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8. 第一个内容是关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解读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制定的发展历程,重点突出现今的成熟内容。这个内容是查阅很多南师大李艺教授的讲座和专著才完成的。
9. 将本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0. 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全词,把握词中的关键词句。
11. 优化培训理念
12. 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13. x老师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初探》讲座为我打开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另一扇充满魅力、充满阳光的窗户。
14. 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需求
15. 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16. 重新诠释教学艺术的内涵。教师的教学艺术不是体现“教”的艺术,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组织、调动和利用学生的艺术。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要认识学生的价值,学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解决教师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学生学业水平的困惑,教师不能充当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努力让学生的学业水平超越教师的原有知识水平。
17.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现状
18. 纠正错误认识,引导学习兴趣
19. 要解放学校、解放教师。就像高效课堂理念中“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一样,也要“相信学校(教师)、解放学校(教师)、利用学校(教师)、发展学校(教师)”,放手让学校(教师)去搞,才能发展学校(教师),才能达到课改的效果。
20. 赏析上阕明: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21. 重新认识教育中的“人本”。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以往总认为对象是学生,是孩子,但这当中也包括教师自己,我们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教育必须对教师负责、要尊重教师,教师要成为一个积极的人、发展的人、热爱生命的人、敢于负责的人,只有“发展学生”,才能“成就自己”。
22. x老师的vb教学培训,让我思考术业有专攻的问题。
23. 观念上的更新
24. 郁老师的论文撰写让我有动笔的冲动,又让我对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产生油然的敬佩之情。
25. 第二个内容是从解读^v^学习^v^两个字,挖掘出学习的本质,从而引申到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规律、建构网络、反复练习,以此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我对建构网络的解说不仅从学生的学习层面阐述也从老师的教学层面展开,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有关联的,我们利用好这种关联,就能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6. 让学生通过品味意象,进一步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7. 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能力,进而能对诗词作出正确评价。
28.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29. 改善模式方法
30. 建立机制, 形成信息化学校管理。
31. 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
32. 从意象的角度了解《沁园春·长沙》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深刻领会“浪遇飞舟”的含义;
33. 细节上的渗透
34. 赏析上阕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5. 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6. 第三个内容我谈的是我在高二复习中的成功经验。我在高二的复习教学中一直积极研究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年整理成文发表获奖,因此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37. 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面授和视频相结合。
38. 培训方式简单。
39. 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40.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赏析时,整首词分上下两阕,用四幅图画在一答之间展现宽广的胸襟,无畏的气慨和博大的意境。
41. 结合教学与本县、信息技术环境进行长期规划,要长期坚持。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让专家为一线教师,指导和传递先进理念,从而更好的指导信息技术教学。
42. 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导入时我设置情景,古来有才学,有抱负之士,一目登临送目,凭高揽胜,常生万端感慨。月月的变迁,家园的忧患,人生的苦辛一齐涌上心头,奔赴笔端,如曹操有“对洒当歌,人生几何”的概论,杜甫有“无边落木萧一下,不尽长江滚来”的吟诵,^v^的《沁园春·长江》一词更是其境界宏伟令吟赏者叹为观止,为了更好的进入课文,我们在教学时还是可用图画,书法作品或者乐磁带等引领学生走进课文。
43. 完善培训模式。
44. 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45. 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46. 导入
47. 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48. 结语
49. 课堂教学环节
50.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51. 利用本次培训成果,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52. 为巩固并扩大培训成果,我将做好校本培训工作,让更多的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充分利用。
53. 确立目标内容
54. 培训目标不明确。
55. 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们能够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进行积极交流、认真切磋、热情帮助。
56.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57. 研究性学习
58. 配乐朗读法——反复朗读,深入体会。学习诗歌首先要学会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基础上理解诗歌,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然后再朗诵诗歌,进一步提高对诗歌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就可以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学会写诗歌。
59. 开展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建议
60. 教师角色的改变。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和智慧,要学会“放手”,要“信任”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发动机”。
61. 初步思考这首词不达意描述了几幅画面,体现了诗歌什么样的特点?
62. 要供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新课改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的特点,占有大量的理论知识,研究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操作方案,付诸实践,取的高效的效果。所以,没时间没精力是没办法搞研究的。
63. 点拔串联法
64. 通过培训,结合了教师应掌握的大部分内容(powerpoint多媒体展示,教学设计,个人博客的创建,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更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
65. 问:上阕描绘了几幅图,请给他按上标题。
66. 积极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需要
67. 课前预习要求
68. 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69. 培训内容过于笼统, 不能结合教学需要。
70. 教师泛读,学生听读,注意语气
71. 下阕描绘了几幅图景,请给它按上标题。
72. 完善项目设置
73. 面对讲座的压力我是如何做的,又有哪些收获?
7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75. 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76.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多元化的评价
77. 赏析课文(课件)
78.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情况
79. 主张“人学”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必须基于对学生的研究、认识和发现,教育必须具有“人性”,不能忽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否则我们的教学就失却了“情感”。
80.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对策
81. 本次培训,主题明确,又分为不同的模块,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得以提升,希望多组织几次这样的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