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间交流活动(通用6篇)

时间:2025-04-20 14:34:31 admin 今日美文

校际间交流活动 第1篇

本学期为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发挥校际教研的整体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和三完小举行了校际交流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 活动的收获

1、领导重视。在硬件方面,特别是校长,对校际交流活动非常重视。

2、在教研活动方面。各校教师积极参与,对本次校际教研活动都积极进行研讨,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时效性。

3、发挥了各校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本次校际教研活动的执教者,不仅让骨干教师参与教研、投身教研。并且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也能让大家享受教研。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专业素

质在不断提升。教师既研究了课堂、研究了学生也研究了自己。

4、 通过校际教研活动,打破了校际壁垒。不仅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

5、 校际教研主题不断深入,并被广泛应用。通过校际教研主体的不断深入和突破,我校的课堂教学基本形成了模式。

二、 存在的问题

本次活动中,虽然做课教师都展示了各自的风采,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时间把握不住;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有待提高。本次校际教研活动大部分是学校骨干教师的比拼,优势发挥不够,只是简单利用了教师资源。还有的教师教学新理念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没有充分运用现有的新的教学设备。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为我们学校老师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际间交流活动 第2篇

为促进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搭建教师、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经研究,决定,特制订本学期计划。

1、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建立交流工作关系。

根据校际交流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参与交流学校的双方领导和具体负责该项管理工作的干部在在每学年第一个月份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商讨两个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教师对口交流的各项具体事宜。根据双方学校的实际情况发展的基本要求,落实交流的具体的项目,进行交流工作的可行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立年度的工作方案和工作安排。

2、签订工作协议,建立工作关系。

按照交流学校的管理工作的规范和要求,双方学校在第二个月份,按照交流的工作的基本要求,签订双方学校交流的协议书,形成工作关系,本着“定期互访、教学研讨、开设讲座、学生共建、信息互享”的宗旨,按照规划的方案,和双方学校的教学的实际要求启动工作项目。双方学校本着双方互动的要求,落实好启动协议内容的各项管理与准备的工作,为协议的落实创造积极的'条件。

3、落实定期互访、开展教学研讨、提高教学成效。

根据双方学校议定的工作和具体的安排,每学期安排三次教学互访的活动,通过说课、公开课、评课等活动,研讨新课程的实施的经验与教训,研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提高双方学校教师驾驭新课程的基本能力。

4、落实学生共建,倡导学生携手,开展帮扶活动。

在双方学校的学生之中,开展共建活动。各自学校提供和建立学生交流与共建的平台,通过书信访问、共结对子、学习帮扶等活动,建立双方学校的学生的联系渠道。每学年双方学校各自提供100名学生的名单,共学生自由选择,双向互动,建立联系。切实落实学生共建的工作机制。在学生共建的基础上,在双方学校的学生中积极倡导开展学生携手活动。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中结成互帮互助关系,通过思想问题交流、学习经验交流、学习资料交流、生活困难扶助等模式,深化学生共建的成果。

根据交流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学生开展捐助贫困学生的活动。

5、落实信息共享,帮助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双方协调发展。

在双方学校的校园网的基础上,开通双方学校联系渠道,提供专用平台以沟通双方学校的信息。在信息互享、资料交流、问题研讨、教研互动上提供各自的方便。同时开放各自校园网的论坛作为交流的基本形式。

6、召开交流会

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一个学校利用一天时间展示、开放本校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工作。另一学校到展示学校自主听课、参观、与相关人员交流、学习。

各展示学校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学校交流内容包括校长学校工作汇报、参观功能室、档案展示、学校工作展示、教师课堂教学开放(随堂听课)、学校管理过程开放(随访交流)等方面内容。展示学校提前准备好工作汇报、各种宣传展板等,为听课教师准备听课桌凳等必备工具,张贴学校平面图(标明各室位置)及课程表、授课表,全天开放学校管理与课堂教学,各处室负责人全天值班,交流、解答参观人员问题,全体教师准备好备课、作业等常规材料,按常态上课。

校际间交流活动 第3篇

今天我们相聚在红岩小学,举行石堡乡校际交流暨小学语文教研活动,首先向组织和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们以及红岩小学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根据本次活动的安排,我现将革新小学近年来的工作向各位作简单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革新小学在中心学校的领导下,全体教师团结奋进,务实进取。学校遵循“以学生为根本,以质量为中心”的目标,在学校教学质量、教师管理、常规管理、班级管理上狠下功夫。我们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天班,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各项工作扎扎实实、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现在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汇报。

一、狠抓师德工作,建设和谐团队

一所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努力做到八个字:敬业、好学、爱生、爱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安心本职工作、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和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另外,为了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非常重视校务公开。只要是学校的重大事情,我们都严格按照民主管理的程序,公开讨论,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事务中来。正因为如此,教师们都把学校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情,可以说,我们学校的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

二、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近年来,我们一丝不苟抓常规,千方百计提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狠抓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中,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做好备课、讲课、布置与批改作业等常规工作。学校每月进行两次检查。

2、抓好课外辅导,重视培优和转差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我校各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差生较多、优生群体小”的现象,但是,我们教师坚持“只讲主观,不谈客观”的原则,努力做好作业设计批改,单元测试等常规工作外,每天利用午休、放学等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一手抓差生转化,一手抓优生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

三、抓班级管理,强化安全卫生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最小的一级管理单位,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单位。我们以“纪律、安全、卫生教育”为抓手,强化班级管理。我们利用班会、专题教育课等课程,强化安全卫生教育和管理。贯彻实施《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由于德育工作抓得扎实有力,学风、班风、校风明显好转,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学习、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真真正正成为班级小主人,学校的小主人。我们学校地处官石公路旁,交通安全是重中之重,我们教育学生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先停下,再左右看是否有车经过,如果有车,行队礼,等车通过后在通过公路。

四、抓活动开展,丰富校园文化

我校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上学期我们诵读《弟子规》节选,本学期开始读《三字经》节选。让学生们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意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也从传统文化经典中学习怎么做人,怎么学习。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学校是薄弱学校,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办学条件十分落后,与兄弟学校相比差距非常大。主要体现在教室不够,多媒体设施缺乏等方面。

2、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发展不是很平衡。这些也一定程度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以后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1、抓好“教学、安全、卫生”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进一步强化班级管理。以班级为单位,着重抓好班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营造良好的互研互学氛围,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走专业成长道路,,以研促教,以研兴校。 驻足回首,有喜也有忧。展望明天,道路漫漫且修远,困难重重亦艰险。但我们坚信,有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帮助,有革新小学全体教师的团结奋进和勤恳踏实,革新小学明天一定会更好!谢谢大家!

校际间交流活动 第4篇

我校自建校以来,为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和丹寨民高举行了校际交流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所见所闻收获总结如下几点:

1.整个丹寨民高校园中,放眼望去,校园几乎没有一点垃圾,而且没有一个垃圾箱,显示出了该学校平时良好的养成教育效果。

2.在学校硬件方面建设上,学校正在进行基础设置的完善建设中,田径足球场、体育馆等,整个学校处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中。

3.在民族文化特色建设上,学校在音乐杨正能、美术潘星名老师带头下,学校聘请地方专业的苗族文化教师来发展本校的民族特色教育,特别是在苗族芦笙舞和苗族蜡染上是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4.学校举行的各项教研活动方面,各教师积极参与,积极听课评课和进行教学反思。特别是在本次交流活动中,丹民高安排了各个科目的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都让我校每一位教师深受教育,收获良多。我通过参加听评了潘星名老师的美术公开课后,深切的感受到丹寨民高不光狠抓学校的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和特长生训练,对美术课堂教学也抓的很紧,尽管他们每班要两个星期才有一节美术课。在听了潘星名老师一堂课后,也深深的为潘老师深厚的美术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所震撼。

5.特长生培训方面也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美术特长方面,学校分了三个画室分别给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美术特长训练,三个美术老师轮流对学生进行训练,特别是高三的特长生,可以在晚上时间进行个人特长训练,以更好的面对艺术高考;

音乐特长方面,学校准备了四间琴房,每间各备一架钢琴,另外有古筝十多架,这些都为音乐特长生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

在体育特长训练上,学校有一专门的体育体能训练教室,各种体育训练设施一应俱全,为体育特长生的高考备考提高了良好的训练条件。

总之,在特长生培训上,整个学校有各位领导的强力支持,有各位专业老师的细心指导,再加上学生的努力刻苦训练,学校在特长生的培养上取得的优异的成绩。

由于时间的关系,校级教研活动,从主持人、执教教师、评课教师还是停留在汇报与听记的状态上,缺乏交流与辩论的过程,对于执教教师的一些做法一知半解,对于评课教师的建议也是一知半解。尽管如此,这也足够让我看到了距离,足够让我明白了差距,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上好每一节高效的课做不懈的努力。

校际间交流活动 第5篇

为推进我县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在学习、实践中提高。2017年11月24日,奇台县各中学语文组教师在县教研员潘璐老师的带领下,再次相聚在奇台县第四中学多媒体1,参加了在该校举办的“奇台县中学语文组骨干教师研修班片区联动活动” 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三个板块

一、献课、观课、议课评课

二、国培教师的培训汇报

三、县级教研领导的教学理念与思路的培训。

本次活动中老奇台中学徐婷老师的献课《羚羊木雕》;奇台县第四中学郭瑞琴老师献课《陈太丘与友期行》;奇台县第四中学仲淑琴老师献课《学会作文设置》。三节课后所有参会教师分三大组进行了议课评课,听课教师谈听课感想,指出不足,提出疑问,各抒己见,真诚交流后。 各校教研负责人分别从多角度代表本组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评、议。从这三节课堂教学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献课教师素质是过硬,教学功底扎实的,徐婷老师自然的'教态让师生倍感亲切,郭老师巧妙的课堂设计我们如沐春风,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仲老师大胆的尝试作文设置为我们作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探索的新路,让 我们在作文的困惑中眼前一亮。她们的教学设计都能紧扣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严密组织教学,由浅入深,鼓励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充分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还充分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他们教学风格各异。本次校际教研活动不仅让所有参加活动的语文教师享受到教研的魅力。也让教师体会到既要研究了课堂、又要研究了学生也要研究自己,也充分发挥了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还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郭瑞琴老师国归来的培训汇报和潘璐老师以“做个快乐的人,成为别人神往的风景”为话题的交流,让在场的所有教师清楚的意识到站上理论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行为,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状,构建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和自主高效的生态课堂,也许就不会像以前那样觉得工作太累。

本次校际交流活动还增强了学校之间的横向交流,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为教师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启示,突出了真实性,实效性,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水平起到有力的推进。总之,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是一项切实有效的教改举措,在活动中,教师的素质在潜移默化的提高各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相信随着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开展,各学校的教学质量会有更大的突破。

校际间交流活动 第6篇

一、城北中心校、振华小学、周庄中心校、五联小学结对共进活动

根据昆山市教育局工作意见,在基教科的直接领导下,20xx~20xx学年,城北中心校与振华小学、周庄中心校、五联民办学校达成了校际结对协议,成为了市内校际联系范围最大的群体。一年来,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帮扶互助的工作态度,认真制订结对计划,落实学习内容和措施,与各校精诚团结,紧密合作,建立教研互动、资源互补、队伍共建等多项联动机制,扎实推进校际结对活动。

(一)提高认识,精心制订计划

行政工作会上,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了解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明确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纲要》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同时还指出“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这既是对教育均衡发展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对教育均衡发展提出的要求和策略。昆山市教育局提出了大力开展城乡校际结对共建的活动,就是促进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城北中心小学校作为昆山市内发展较快、办学水平相对领先的强校,有责任、有义务对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进行扶持指导。经认真研究,我们专门对校际结对活动制订了切实可行有工作计划,并把有关工作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然后根据计划,正常开展活动。

(二)课堂教研互动,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有效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素质发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把课堂教学研讨作为校际结对活动的主要形式。一年来,我们和结对的三所学校开展了五次课堂教学教研互动:

20xx年10月,城北中心校、振华实验小学、周庄中心校的分管领导带领青年教师集中我校,有我校的黄雯、王丽娟、徐霞萍老师分别了语文、数学、英语的示范课,并进行了交流,最后三校领导就本学年的结对共进活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0xx年11月,三校开展了语、数、英学科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校朱萍、邱静老师分别上了语文和数学;振华小学的蒋敏、唐曦轮老师分别上了数学、英语;周庄中心校的郭斌芳、陆宇蓝分别上了英语、语文,三校老师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了研讨,我校骨干教师分别作了交流。

20xx年12月,城北、振华、周庄三校开展了师徒结对综合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由我校综合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了点评。

20xx年4月,城北中心校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分批赴振华小学开展了专项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分别有我校骨干教师叶晓红、蔡惠娟上了英语课,唐瑜妹、张敏芳上了语文课,李琴、李萍上了数学课;课后老师进行了交流。

20xx年5月,城北中心校派3名骨干教师张敏芳、陆秋瑾、顾婷老师赴周庄中心校就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

(三)名师导航,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办学水平必须依托有效的管理,为了进一步更新农村薄弱校教育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其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我校还注意在学校行政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对结对学校进行指导。

20xx年3月,周庄中心校校级领导张秋月、中层领导高晓娟赴城北中心小学挂职学习两周,对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方面、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等有了一个全面的学习。

(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

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四校间中层领导以及学科教研组年级段的教师,还经常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先进经验,较好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尤其是对五联小学,城北中心校在班主任队伍建设、“六认真”管理、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提供了一部分资料,并给以热情的指导。

总之,通过一年来的互联互助,各校在教师素质提升和学校管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加强合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与其他学校进行校际交流活动

本着共同发展的宗旨,我们不满足于三家的交流,还与外地名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上海市建平小学、太仓市第二实小、昆山市实验小学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进行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专家讲座、同学科教学座谈交流等活动。

活动一:

我校与高科园小学、培本小学、振华小学每周一次的综合学科联合教研,通过多层次多学科的教研互动,有效地增强了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推动了各校课堂教学水平。

活动二:

邀请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领导、老师来我校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建平实小的代静、顾申慧、裘佳分别上了语文、数学、英语课,让我校的老师收获不少,最后沈伟栋校长作了“课程建设与专业发展”的精彩讲座。

活动三:

我校派出部分数学老师赴太仓新区二小和昆山市实验小学学习,王文英校长、陶璎瑛、钟长军、张丽萍、汤月兰、荣建清等老师分别展示了10堂数学课。其中王文英校长就先后上了3堂六年级数学课。她的课突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尤其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而荣建清老师的数学课则以朴实、理性、自然的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活动四:

我校与太仓新区二小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我校夏菁、黄雯、张秀慧老师分别上了语文、科学课。太仓新区二小的老师也带来了语文课和科学课,课后,两校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周校长就教学目标的确定、文本的特点以及学生认知规律的遵循寄语青年教师,使他们对中年级的课堂教学有了深层的了解。

活动五:

绍兴市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暨周建新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我校举行。参加观摩研讨的除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外,还有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我校以及各兄弟学校的语文老师近百人。先观摩了全国语文阅读教学特等奖获得者罗才军老师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和浙江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吴淼峰老师的《草虫的村落》。

通过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活动,尤其是名师课堂教学展示,给北小的“绿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其他兄弟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真正起到了互助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