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共10篇)

时间:2025-01-23 10:54:43 admin 今日美文

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 第1篇

通常认为,规模越小的实体书店,抗风险能力越差。但我们认为,目前情况下,面临更大风险的,其实是新华书店之外的其他经营规模比较大的实体书店。

经营规模较小的书店,店面面积较小,需要支付的租金较低,雇员数量较少,需要支付的人员工资较低,一旦出现资金短缺情况,只需较小规模的短期借贷即可缓解,短期内会有经营困难,但只要负责人审时度势,适当开源节流,谨慎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并非不可避免。

而经营规模较大的书店,由于店面面积大,雇员数量较多,每月需要支付的员工工资、物业运营费用等较高,如果再加上店面租金,以及到期应付账款,即便企业有一定的资金储备,但经营状况如果一时恢复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也很难维持,很容易爆发经营危机。所以此类企业数量虽少,但风险程度不容忽视。

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 第2篇

通过调查,书店希望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专项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或减免的呼声最高,其占比依次为、66%、,其次是房租减免,占。

关于财政补贴和资金资助,部分企业明确建议,应加大政府采购,以发放购书券的形式支持企业,或者按照营业面积、员工数量给予政策性补贴;关于税收,企业最突出的诉求是延长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免税优惠政策;关于房租减免,比较普遍的诉求是政府帮助协调房租减免(特别是私人业主的房产一般不同意减免),或者给予企业政策性资金支持。

金融信贷支持这一选项的选择比例虽然并不突出,但是在另一直接针对融资需求的提问中,参与调查的书店,约52%表示为应对疫情或改善经营困局,有融资需求,约48%表示无融资需求。有融资需求企业的需求包括: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放宽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流程、拓展其他融资渠道、提高贷款审批速度等。

在有关希望得到协会哪类帮助的调查中,希望协会反映书店诉求、问题和困难的占;政策咨询占;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占50%;法律援助占;其他占。

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 第3篇

专家观点

在行业专家看来,目前实体书店还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破局?

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雅珊认为新华书店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在店堂布局、陈设上,新华书店系统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尽管有改造升级和一定的创新,但是还不够。其二,目前实体书店在向泛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路径还不是很明晰。书店要以书为主的宗旨不能变,其他的文化范畴应是书店的补充和完善。其三,新华书店的忧患意识还不够,对人货场的运营还远远不够,还须深入研究。在新技术变革来临之前,新华书店务必要考虑好物理空间的经营内容和优势,才能迎接时代变化的浪潮。”

张雅珊认为,新华书店在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忧患意识。他特别提到:“在教育部极力推动教材数字化的背景下,教材数字化一定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未来新华书店也许会面临更大的变局和压力。所以新华书店一定要未雨绸缪,要在现实的危机到来之前想好对策。”对此,新华书店应在以下两方面破局:“第一,在品牌创新上,新成立的书店定位一定要准,跟主品牌既要有传承,又要找到新品牌的价值和存在的理由。第二,是以文化的名义办书店,还是以书店的名义做文化,是两种选择。要以书店的名义办文化,才能找到立足点。书是文化的积累和传承的载体,从书的角度出发,才能在做文化的时候有行业底气、资源底气和发展底气。”此外,张雅珊认为是否能将物流体系充分利用,也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新华书店人应重新思考新华书店物流体系的价值,思考如何从自己的企业物流转换成物流企业。”

在北京开卷副总裁杨伟看来:“实体书店的门店零售已经降无可降。传统的书店零售模式,很难去支撑目前图书二维的价差,出版机构给不同渠道的折扣是不一样的。这种折扣差,反映在零售端上,读者无论多么喜欢实体店面体验,也很难在这里产生持久的图书消费。同时,虽然零售端在下降,但书的需求一直存在,因为渠道变得多元了。”在纯门店零售已经降无可降的情况下,有一些民营书店开始了转型,转变赛道,从主要经营线下实体书店,到彻底转变为线上,比如离河书店、述古书店等。

选址是实体零售业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零售商的生死存亡。杨伟认为,“选址看什么,其实就是看客流量,看商业的中心度。如果从经营角度出发,人在哪里,业务就应该在哪里。把线上线下打通,当线上平台的流量更大、线下的流量收缩时,书店的选址就应该往线上转移。所有能够触及用户的地方,比如社群、小红书等,都可以作为书店‘选址’的标准。”

对实体书店未来的趋势判断,杨伟将其总结为两点:一是通过线上的各种通路服务读者,借助如微信群、小程序等工具,形成与线下读者之间的更全面的连接。民营书店在这方面做得更早,更主动地投到了新的新媒体平台上。新华书店和一些大型书店,会倾向于依托会员体系去做向线上连接的事。二是扩展连接方式,从连锁书店的角度统筹建设,通过主动地规划活动和选品等,给门店赋能和提供组合方案,以集群化的方式给读者主动服务。这可以汇集大批门店的力量,做与阅读相关的解决方案的产品,跟出版社形成资源合作和联动。

杨伟认为,实体书店未来要持续做的,依然是内容和连接。“近几年实体书店中比较火的一些特色项目,比如剧本杀和研学就是内容和连接的不同形式,仍旧是用内容和知识服务读者。无论是新华书店还是民营书店,皆要努力找到匹配自身目标客群的内容,有效传递给读者,图书只是内容服务的承载方式。未来书店的可能性,一定是融入互联网,用数字化赋能,利用互联网更好地连接和服务读者。”

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 第4篇

基于此次调查揭示的实体书店线下收入来源受限、线上收入来源不理想的现实情况,建议引导、教会实体书店使用大型网店网盟平台,包括京东和当当的网盟平台等,更好地进行多渠道网络销售,获取更多的线上营收。

京东、当当都已经建设了“分享+分润”模式的网盟平台,网盟成员分享京东、当当商品,可获得比例不等的销售分成,但目前主要向个人用户开放,所以可能需要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协调,以便向所有实体书店开放网盟平台并提供最优的返利政策。

这一举措如得以实施,将创造网店、实体书店、消费者三赢的局面:网店可以通过实体书店的分享获取更多流量和销售;实体书店可以充分发挥现有读者、会员、私域流量的消费潜力,促成销售并从网店分润,拓展网上营收途径;实体书店的消费者可以更直接地享受到网上书店丰富品种和优惠价格。

大型网络书店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在图书零售市场占据优势份额,在当前的情况下,适当与同业分享自己相对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销售能力,扶助实体书店渡过难关,也是大型网络书店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 第5篇

为了疫情防控,实体书店和发行企业从国家防控大局出发,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纷纷闭店停业,发行企业业务也处于停滞状态,营收基本为零。但各个实体书店和发行企业的人员工资、店面租金、物业费用、货款给付等各项支出并未减少,由于长时间没有营业收入,导致资金短缺,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由此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因此,建议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能够积极帮助企业协调金融机构,争取金融信贷机构能够为实体书店和发行企业提供低息、免息、贴息等优惠政策,并提供方便、快捷、简化的申请程序,以助企业渡过难关。

END

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 第6篇

2021年全年营收100万元以下的占比超过50%,2022年上半年营收50万元以下的占比超过56%。营收占比方面,有超四成的书店表示主营收入占比为95%以上。

的书店表示,现金流已受影响,难以为继。的书店表示已受影响,尚可维持。的书店表示即将产生影响,的书店表示现金流未受影响。

从目前书店收入来源选项的数据显示,的书店收入来源为主营收入,的书店有线下销售来源,的书店有兼营收入来源,的书店有租金收入来源,的书店有其他收入来源。

在调查问卷开放性问题中,部分书店明确表达了对未来的严重忧虑,包括主要依靠师生消费的校园书店、作为全家生活来源的个体书店、原本市场规模就非常有限的乡镇实体书店等等。

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 第7篇

通过调查了解到,书店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依次为:复工营业后,仍无人气,占83%;因销售萎缩,收入下滑,房租水电人工费用难以支付,占;因疫情原因,无法正常营业,占;因销售萎缩,无力结算货款,货源无法保证,占;其他困难,占。

在其他困难中,反映最多的是网络冲击和乱打折、盗版冲击,房租上涨也是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结合上文营收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收入减少和支出增加是困难的焦点,同时供应链与货款支付问题也相当明显。

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 第8篇

参与调查的书店中,在通过社群卖书,在通过网店卖书,在通过发展会员储值,在做线上读书会,17%在通过直播卖书,另有在尝试其他方式。总体态势是将自救重点放在不依赖店面的网上,这一态势也与疫情期间不方便线下销售有关。

实体书店纷纷发力网上,但与网上销售效果密切相关的书店私域流量建设情况(包括书店社群涵盖人数、书店会员人数、书店公众号关注人数)却并不乐观。参与调查的书店中,无私域流量,私域流量在1万人以下;仅有不到10%的企业拥有1万至50万+的私域流量。这一结果提示,帮助实体书店有效提升线上运营能力,可能是未来一个阶段的重要课题。有企业明确建议组织开展有关社群营销、线上营销、直播营销等方面的线上课程培训。

企业谋求网上销售,长期困扰实体书店的网上网下不同价问题就变得特别紧迫。现实情况是,以实体店价格体系销售(原价或者只有会员折扣),很难在网上获得销售额;以网店价格销售,实体书店又认为自己无法获得有效毛利率,或者因为采购成本的限制,确实无法获得有效毛利率。所以有相当多开展网上销售业务的企业明确建议,对图书零售价格进行管控,避免造成恶性价格竞争,保护实体书店生存空间。

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 第9篇

对于是否了解国家相关支持及纾困政策,以及目前书店所在地政府是否有相关支持及纾困政策出台的问题,调查了解到约三分之二的书店表示不了解国家相关支持及纾困政策。的书店表示所在地政府未出台相关支持及纾困政策,的书店表示所在地政府已出台相关支持及纾困政策,这一情况提示各地相关支持及纾困政策的落实仍需关注和敦促。

在开放性提问中,相当多书店表示了对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严重关注,包括:希望各地扶持政策能尽快落实;希望扶持政策能落实到中小型民营书店;希望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数量和金额做到量化等。

实体书店调研报告论文 第10篇

传统的实体书店单纯依赖店面销售,营收来源单一且脆弱,每遇有危机,都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扶助。但实际上,作为在市场中谋求生存的商业机构,实体书店应该具备更全面的业务能力,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

疫情导致实体书店赖以生存的店面长时间无法正常营业,迫使以往相当抵制或者至少不重视线上销售的实体书店普遍尝试线上业务。这个新情况,实际上为实体书店带来了优化和升级业务模式的新契机,主管部门可以借机引导实体书店发展线上业务,成为兼具线上线下业务能力的新型实体书店。如果实体书店普遍打通线上线下,长久以来的实体书店与线上书店对立的态势也可以由此打破。

当然,通过此次调查也发现,虽然实体书店普遍具备强烈的“上网”冲动,但受以往经验和积累所限,他们的线上运营能力相当薄弱,亟待提升。所以建议各级行业主管部门支持和指导行业协会开展面向实体书店的线上运营培训,包括网上销售、社群运营、视频营销、会员制等内容,以帮助实体书店尽快提升线上运营能力。同时,也可考虑邀请其他行业人士作为讲师参与培训,帮助实体书店行业中的部分企业提升商业意识,培养审时度势、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摆脱等待、依赖政策扶持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