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营销案例分析报告(必备7篇)

时间:2024-12-25 15:48:21 admin 今日美文

蔚来汽车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第1篇

挺进欧洲四国,复刻国内“蔚来模式”,以租代售

蔚来作为新势力车企中的领头羊,在出海业务上也依然走在前列。2021年5月,蔚来宣布进入挪威,采取直营销售模式,2022年蔚来宣布进入欧洲四国,在销售模式上与挪威不同,根据当地汽车消费习惯因地制宜采取订阅模式,以租代售。

与中国传统自主车企不同的是,蔚来将其在国内的一整套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复刻至海外,为海外用户提供NIOhouse等特色用户社区服务,并且在海外开展换电站的建设,在欧洲消费者心中树立和传递自身的品牌价值,强化品牌形象,加强与欧洲消费者的情感联结,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

蔚来汽车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第2篇

树立“ONE GWM”全球品牌行动纲领,开启“生态出海”

在中国车企纷纷开始寻求海外增长之路时,长城无疑是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2022年12月,长城汽车在泰国曼谷召开2022海外经销商大会,并在会上公布最新全球化品牌战略——“ONE GWM”全球品牌行动纲领,强化战略协同,调动

优势资源,以中国总部为核心,将其森林生态体系扩展至全球,根据全球各区域市场的用车场景需求、本地产业优势,布局海外工厂,输出技术,建立本土供应链体系,与各地合作伙伴建立起共生、共享、共存的利益关系。通过强有力的产品在海外站稳脚跟,通过“生态出海”建设强劲的组织力,最终实现长城品牌在海外市场持久的优势地位和形象。

蔚来汽车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第3篇

从整车到技术出海,吉利汽车海外战略版图不断扩展

“让世界充满吉利”是吉利汽车的美好愿景,近20年来,吉利通过收购外国汽车企业、合资建厂等汇聚了大量的海外汽车人才,汽车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并内化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其多年来在海外的精心布局,已为其海外业务版图打下良好基础,不仅建立了多元化的品牌和产品体系,多弹齐发,针对各个海外市场击破,其技术实力的提升也开始促使其出海业务不仅仅是整车制造,更是扩展到汽车平台、动力技术的出口,使得中国车企的出海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蔚来汽车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第4篇

国际化“三步走” ,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先以性价比拿下第三世界国家,积攒足够的实力再陆续向发达国家挺进,奇瑞走着类似于“农村包围城市”的出海路线,是第一个将整车、CKD、发动机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到国外的自主汽车品牌。2010年起奇瑞从过去追求速度、规模和质量,转而追求产品品质及品牌形象。随着本地化策略推行,奇瑞广纳国际汽车公司的经营人才,将先进技术、流程、人才资源的流动互融,意在形成从设计、开发到试制、试验较为完整的创新能力,逐步建立起技术“护城河”。

蔚来汽车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第5篇

迅速搭建并进入欧盟体系,导入“直营+授权”的新零售模式

在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双碳”趋势下,欧洲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旺盛,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小鹏汽车顺势快速启动出海战略,以挪威为跳板进驻欧洲。仅花了一年时间就搭建好了在欧洲的市场体系,较早进入欧盟体系,成为欧洲三大汽车协会会员。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小鹏汽车坚持以智能化及全栈自研为特色。为寻求新突破,率先在瑞典导入“直营+授权”的新零售模式,借助海外经销商体系的成熟经验,帮助小鹏汽车加速海外市场布局,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结合线上平台和线下沉浸式体验的消费生态。

蔚来汽车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第6篇

深耕新能源,先B后C,因地制宜,推动价值链出海

比亚迪从商用车向乘用车市场扩展,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运营车辆示范运行,进行消费者的早期教育,积累口碑,另一方面,也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产品,打造出符合当地人需求的车辆。作为市场新入局者,比亚迪因地制宜,以先发技术优势推出高品牌溢价产品,依托本土化渠道进行推广,采用租售结合的策略进行海外市场拓展。节能减排是全球共识,比亚迪深耕新能源路线,不断完善海外产业链布局,推进价值链出海。

蔚来汽车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第7篇

全景式出海,上汽锻造四大能力举措助创佳绩

上汽集团是中国车企出海的典型样本,海外每卖三辆中国车,就有一辆是上汽制造。上汽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也基本遵循着常规车企出海的一般路径,是最早提出 “_化”的汽车制造商。对市场发展的预判能力,让上汽集团的国际化走在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前列。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不断深化发展,上汽对海外的布局,已完成涵盖研发、制造、营销、物流和金融在内的汽车全产业链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