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方案范本(精选3篇)

时间:2025-02-13 13:11:11 admin 今日美文

印刷技术方案范本 第1篇

一、新的〈监理规范〉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一加一减一升一缩。

具体的内容就是把安全管理的职责加到了监理人员的头上,减少了对监理部注册监理工程师个数的要求,提升了总监负责的地位,把监理工作的范围缩减小到仅仅是施工阶段。

第二个特点,那就是在减轻监理的法律责任方面妙有伏笔。

比如,在原材料进场的环节上,老规范写的是_监理应要求承包单位报送相关材料_,现在改为_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报送相关材料_。这些伏笔埋得很巧妙,如果在这个环节出了问题,监理就不是第一负责人。

老规范原来写的是监理要“对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现在改为“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监理的额外工作量,以便集中精力更好地把工程质量关。

老规范规定,监理部要对施工单位_检查计量设备的技术状况_,现在改为_检查计量设备的检定报告 _。按老规范监理要做的事很多,并且是力所不能及的。比如对全站仪的检查,监理有这个手段吗?即使有手段,你有法定的资格吗?

现在的规定很实事求是,这些设备要拿到有资质的单位那里去检查。作为现场监理,只是对施工单位的这个工作进行督促,并从他们那里索取检查合格的复印件就行了。

类似这样的修改还有多处,新的监理规范真是改得好。

二、监理的准确定位

《监理规范》的修改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在2003年住建部颁布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其中第14条就把安全生产的责任加到了监理的头上。而原来的《监理规定》和《监理规范》都没有说及这个事,安全工作到底该如何具体搞?需要说清楚。所以,从2004年就开始对老的《监理规范》进行修改,经过漫长的8年的不断修改,现在才算是把监理的这个新的工作内容说清楚了。

监理的定位写在《术语》这一节。它的原文是:

“建设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计文件及合同,在施工阶段对建设工程质量、进度、造价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

也就是说建设工程监理只是一种服务活动,监理单位不直接参与设计和施工,监理单位不是生产经营单位。监理工作的前提是签订监理合同,监理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勘察设计文件及合同。监理的工作范围还是三控两管一协调,另外加了一条,就是要履行安全的法定职责。

这样看来,说监理的工作内容是四控两管一协调或三控三管一协调,都是不对的。

三、关于安全工作

我们遵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挑起安全这个担子。如何挑?《监理规范》就说了四点:

1)监理部应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内容、方法和措施纳入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2)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查他们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的运行,查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查施工机械的验收手续。

3)审查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①编审程序应符合相关规定。

②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施工单位不服就递交监理报告。

在中国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一处授予了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督权。监理要履行安全职责仅仅来自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根据它的规定,我认为监理做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这一步,就算尽完了自己的职责。至于对施工单位的各种处罚,那是政府的事。监理只有在没有制止施工单位违作业,又不报告政府的情况下,才能被追责。以前出现的已经向政府报告了还被追责的事,是非常不公平的。

《监理规范》是对监理人员行为进行规范,该做什么事?做到程度?我们要百分之百的遵守。不作为和过作为都是违规行为。

有的主管部门把他们自己的职责推给监理是不对的。《监理规范》规定监理人员要“查施工机械的验收手续”,而有的主管部门却叫监理去验收施工机械,这就是不合理的要求。他们这样做是没有法规依据的,监理人员应该坚决抵制。

四、关于旁站、巡视、平行检验

《监理规范》再次重申旁站、巡视、平行检验是现场的监理的三种方法。

对旁站《术语》一节是这样定义的:“旁站: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对工程实体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也就是说,旁站是施工质量监督的一种方法,旁站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关键部位,一个关键工序。至于哪些是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在住建部的《旁站监理办法》有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旁站适于的范围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的扩大。

对于平行检验内容,《监理规范》也规定了这些要在监理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的就不能去搞。非要搞的话,也属于违规行为。

《监理规范》对监理人员在巡视中该做什么事也是规定得很具体,那就是四点:

1. 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建设标准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2. 使用的工程材料、设备和构配件是否合格;

3.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到位;

4.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有些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监理人员对安全进行旁站,并且还要记旁站记录,那没有法规依据的。《监理规范》对《监理日志》很重视,要求记录者必须是监理工程师,对记录的具体内容也有详细的要求,安全巡视的情况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我们要讲法治,长官意志不能取代《监理规范》!

五、关于安全工作的份量

印刷技术方案范本 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修

1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常见故障

由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且设备众多,在长时间的室外环境运行中其设备会经常出现各种故障。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有以下几种。

机械故障

机械故障主要在收费站的拦道器活动与计算机外设部分发生。如广场摄像机控制台由于腐蚀严重而造成设备控制失效、打印机的导向也内由于油污堵塞或灰尘污染造成打印针折断等。人为故障主要是指由人为因素导致、未按照规定程序与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而引发的故障,如计算机磁头由于灰尘堵塞导致读写错误、接杆件的接插口发生氧化、外场设备的印刷线路出现严重腐蚀等。在日常维护中经常出现设备长时间不加油或长期放置导致器件变质等。[1]

暂时性故障

暂时性故障主要是设备、仪器工作环境出现较为严重变化而引发设备运行的不稳定状况。其故障发生特点为持续时间有时长有时短、时隐时现,且有时无需维修人员检修就能自动恢复或转化为固定故障。如收费站的弹簧与拦道器轴由于长时间运行而出现损坏或松动;光端收发器的光端头在灰尘沉积影响下导致光波传输不稳定;摄像机控制云台由于雨淋、风吹等影响造成转动异常;计算机的CPU、风扇等运行异常而造成主机死机;设备接口由于湿度或温度工作环境改变而出现氧化腐蚀等。暂时性的故障通常比较难定位监测,必须通过加强日常的维护与保养来预防其发生。

系统性故障

系统性故障主要是指由收费系统、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等部分设备故障引起的主控计算机故障,如光缆被破坏、动力电源停止工作、通信光缆光端接收器无法运行等。此类故障通常涉及到系统的多个部分和构件,其排除过程相对复杂,应当采取分段检查的措施,由远及近逐步缩小故障范围。如对于可变信号的间断性出现问题,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参数变化或接触不良引起。其中可能涉及到远端机站、光端收发器、控制信息计算机、远端机等设备。[2]

固定性故障

固定性故障主要由暂时性故障演变成,通过及时的维修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故障的转变。其又包括人为故障、机械故障、电器故障、介质故障四种类型。电器故障通常是指在没有器件损坏情况下引发的故障。如设备开关出的接触点发生结碳现象、工控机的CPU由于风扇散热性能不良引起CPU工作温度过高造成CPU损坏、设备的插件处存在大量异物或灰尘引发短路等。在电器的旁中路处,经常会出现电阻烧损、集成电路烧坏、电源负载过重等故障问题。如EF-IV紧急电话出现在没有提示音条件下不能通话故障,其通常由分机板或电源损坏引起,检修时应当先检查电源状况是否良好,若太阳能电池处于18V的工作电压则表明无故障问题;然后检查太阳能电池下端的二极管处电压,若检查无电压或不在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则表明二极管出现故障;在检查音频功效电路是否正常工作,若输出电阻出现开路,则更换电阻,由此故障便可排除。

2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修策略

建立三级维护体系模式

一级维护。一级维护的主要工作是由通信中心负责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其需要有专业的的管理人员构成,并建立相应的维护管理制度;开展故障的统计分析,健全相关综合技术档案;掌握设备备件的补充与采购情况;对维修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锻炼,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与厂家和维修单位做好沟通,以便设备维护维修。

二级维护。二级维护是维护体系的关键环节,其主要负责对大部分机电设备进行具体维护。内容包括对设备维修工作进行详细统计,做好相应技术措施预防故障发生;加强服务区机电设备、本段收费站的维修与维护;对收费站内的设备操作与使用开展管理并指导日常养护工作;详细记录维修情况,健全维护维修技术档案。[3]

三级维护。三级维护主要是收费站监控室的养护管理,其工作内容有:及时清洁车道、机房设备处的杂物、灰尘;保证工作场所的正常秩序,根据设备工作环境特点按照规定操作流程操作设备;及时修理与更换设备上的日常消耗器件等。

做好定期维护工作

在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维修中,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大力开展预防性维护工作。预防性维护检查的内容有:(1)开展定期的预防性维护,要按照设备故障发生规律与运行环境特点开展日、周、月、年的定期维护作业;对于维护过程中发现的机电设备问题要开展恢复性的校正、调试与维护,确保设备恢复到标准的工作性能;要对机电设备的性能劣化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确保故障的及时发现与维修;定期检查前要选定恰当的检查项目,并使用专业的仪器仪表设备。(2)开展日常维护,日常维护主要是对机电设备的工作技术状态进行检查,调整并清扫设备表面及周围的杂物与灰尘;要在设备旁配备相应的日常检查表,以确保日常检查的顺利进行。开展预防性维护还要做好以下工作:建立设备的状态监控系统,实时反馈设备的运行指标及状态,以改善设备的维护效率、节省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完好率;要对设备隐蔽部位、故障频发部位、影响设备运行的关键环境因素等进行重点维护与检查,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以减少质量缺陷问题的发生;对于容易重复发生故障的部位应当改善维修技术措施与方案,避免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在设备故障维修中,应当依据设备故障检查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故障等级,并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故障排除。[4]

根据设备故障发生故障规律开展针对性维修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故障发生通常会经过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与耗损故障期三个阶段。(1)早期故障期是故障发生率较高的时期,其呈递减型分布,引起原因有未及时排除的特殊故障,制造、设计、安装工艺存在缺陷,器件质量不达标等。维修人员应当加强筛选质量不合格器件,准确把握部分器件的工作特征及功率老化速率;确保设备之间的良好“磨合”等。(2)偶然故障期其故障发生相对较低且稳定。在此阶段内故障发生多由偶然原因造成,如材料缺陷、设计缺陷等,主要策略为加强设备的选用与采购、逐渐改善产品设计等。(3)耗损故障期主要产生在设备使用寿命的末期,其故障发生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上升,其主要由构件的腐蚀、疲劳、磨损、老化等问题引起,主要策略是加强预防性检修,及时更换接近损耗失效期的元器件。

3 结束语

机电设备的维修质量将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因此,相关技术与维修人员应当加强有关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修策略的分析,总结机电设备故障发生规律及技术措施,以逐步提高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卫宏.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经验谈[J].装备制造,2012,05(35):57-58.

[2]杨培红.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10):61-62.

印刷技术方案范本 第3篇

在标签印刷开始显著变化之前,是一个长达200年的沉寂期。是的,手动印刷机通过铁制的杠杆系统得以提供压力,但是纸张依然是手工制作的。然而,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给印刷的世界带来了显著的改变――出现了第一台滚筒印刷机(由蒸汽驱动)、胶印工艺以及可连续生产的造纸机。

19世纪还给印刷界带来了涂布纸、半色调工艺、彩色印刷――早期新标签市场所需要的一大堆必要条件已经呈现,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标签产业。19世纪这些新的应用包括自动批量生产标准尺寸的玻璃瓶和装瓶生产线、第一家罐头工厂、制药产品的快速增长、盒子的标签、行李的标签、雪茄盒以及品牌的标签、火柴盒标签等,现在都是采用单张纸平版印刷或凸版印刷。

20世纪初出现了第一台使用涂胶和不干胶材料的窄幅卷筒纸印刷机。Stan Avery为窄幅印刷机的发展带来一项关键性创新,他发明了带背胶的不干胶材料,并可在印刷机上裁切成型。这种模切材料具有底纸,可以让有黏性的标签在卷筒上印刷生产。没过多久,Gallus、Nilpeter以及Mark Andy等印刷机械制造商便生产出早期专用的卷筒标签凸版印刷机和柔版印刷机。

20世纪后期: 不干胶标签在欧洲的兴起

后来,窄幅卷筒纸丝网印刷、烫金与印刷组合的工艺流程、紫外光固化油墨以及更为先进的制版工艺均已研制出。在20世纪70年代末,不干胶标签已经占据了整个欧洲标签市场份额的7%,那时所有的印刷工艺流程均已投入使用。今天,在常用的标签中有大约40%是不干胶标签,过去30年在大量创新技术与印刷机械升级的推动下,标签的印刷速度更快、幅面更宽,使用卷筒或环绕式贴标、伺服驱动印刷机,以及卷筒纸检测、校准控制、色彩管理等印刷操控软件。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直到1978年第一枚零售条形码才被印制出来,并被投入使用到Fine Fare超市的自有品牌产品上。这一次,黑色竖直条码被迅速应用在商品覆以薄膜的标签上。在今天整个欧洲的零售销售产品中,条形码是每一件被出售商品标签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此时,条形码标签用于标明商店中新鲜的商品,热敏标签用于预先包装的商品。直到1980年代,使用不干胶材料的感热式和热转移式“价格―重量”标签条形码的印刷开始出现,并在随后的10年中快速发展。

大约在同一时期,为了满足更多对标签的高要求,新型的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后来为聚乙烯)薄膜材料被引进生产并投入使用。洗发剂、化妆品、工业产品等产品使用新材料制成的高质量印刷标签,现在各行业的领导品牌也需要这样的标签。这对印刷机械的制造商与投资者们提出了对标签印刷产品更多的要求和与以往观念的颠覆性挑战。

标签印刷技术30年的进化与改变

在过去30年内,为满足标签印刷的发展需求,主要的标签印刷技术在这个时期内发生了几个变化:20世纪80年代,新的标签印刷主要由凸版轮转印刷机来完成。紧接着,20世纪90年代柔印工艺发展起来。21世纪初期,见证了UV柔印作为主要的工艺对于新标签印刷的重要作用。自21世纪中期以来,数码印刷已经开始以相当快的速度进行发展,最初是液体电子照相与干墨粉技术,最近发展较快的是新一代的UV和水性喷墨墨水。

2014年即将面世的新技术是新开发的兰达纳米图像印刷技术,这已经引起了包括标签、折叠纸盒、软包转印刷市场在内的极大兴趣。

除了在标签加工领域的应用,数码印刷技术目前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也正在不断扩大,未来,喷墨技术将能直接在玻璃瓶、塑料瓶或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罐子上印刷。也许在今天这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但这可能会对未来造成真正的威胁。

未来会是什么样呢?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总的来说,今天对于任何一位标签印刷从业者来说的主要挑战是,他今年、明年或后年要投资什么样的标签印刷机?是不是再投资一台传统的UV柔版印刷机,也可能是一台胶印或组合式印刷机,一些标签加工商可能还在考虑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笔投资是用于碳粉技术还是喷墨技术呢?

在过去,决定去投资哪一类型印刷机或许是相当简单的事情。然而在今天,即使是面对传统印刷设备,也需要将更多的因素考虑进来。印刷对环境的影响与对能源的消耗是要被考虑进来的重要因素,可能还有印刷色域、印刷色数或印刷台等诸多因素。

有哪些印后增值解决方案?要求印刷机上要有哪些检测或控制技术?所生产的活件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印刷速度?印刷机从一个活件转换为另一个活件的准备时间是多久?标签加工商是否需要印刷标签之外的其他产品,如软包装、收缩膜、折叠纸盒、小袋包装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投资者对印刷机的投资。每一家大型印刷机械制造企业毫无疑问的都拥有他们自主的技术与解决方案,这些技术与解决方案是他们想要向客户推销与提供的。

数字化:额外的因素

当涉及到投资数字印刷领域时,便会有多种因素被考虑进来,就像投资一台印刷机时一样。数字印刷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关乎到色彩管理的提升;关乎在传统印刷和数字转型之间做选择;关乎轻松管理和计算每天可以处理的不同活件的产量。所有这些因素看上去需要更为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MIS),也是另一个需要作出的关键性投资决策。

数字印刷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印刷分辨率;印刷生产是否要求有一个白墨打印头?印刷机是否有拓宽的色域?不同的标签数字印刷机,印刷速度也大不相同。对于需要印刷大量短版活的印刷机来说,速度的重要性有多大呢?

采用数字印刷,投资者同样需要决定是投资在线印后加工或离线印后加工。如果在线工作,每一个印刷活件的改变都意味着需要停机调整模切工序,如果是有很多混合的短版活件,模切工序的调整会占用相当多的时间,并且会缩短印刷机的生产运行时间。那便意味着产能的缩减以及潜在盈利的降低。离线工作意味着一条生产线可以控制多台数字印刷机,这样便可以最大化的延长印刷机的生产时间。

标签印刷投资者的另一个选择应该是激光模切。这是一项成本较高的投资,但每天都有很多短版活件时却可以带来很重要的好处。

技术的加速变化:2013年欧洲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亮点

回顾过去,印刷技术似乎发生了更多的变化,特别是不干胶标签印刷的工艺与技术,在过去50年内发生的变化要比最近400年内任何其他时期发生的变化都要大的多。即使在今天,标签印刷技术仍然在不断的更新着。这种变化在今年的欧洲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将变得更加明显,新研发以及新型的标签印刷机,包括越来越多来自亚洲的印刷机械以及全球的数字印刷技术,都将会在展会上。

“今日”品牌系列专刊

依托《今日印刷》创刊30年所建立的品牌优势及资源优势,今日印刷根据市场细分与读者需求,自2013年便推出了以“今日”为名的品牌系列专刊,以满足各领域高端读者的阅读需求。继“今日”品牌系列专刊《今日油墨》、《今日高宝》在5月的China Print展会上推出以来,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得到了很多行业领导及专家、印刷设备及耗材供应商、印刷企业等的认可。

“今日”品牌系列专刊主攻“行业”和“企业”两大方向,已出版的《今日油墨》全面反映了当前油墨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而《今日高宝》则是一本专门为高宝量身定制的企业形象内刊。

2014年今日印刷再次倾力打造了4本“今日”品牌系列专刊,即《今日标签》、《今日彩盒》、《今日油墨》和《今日数码》,将分别于3月、4月、5月、7月陆续推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