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评比方案 第1篇
南京市东山小学体育组
2023年2月20日
附:评分标准
大课间比赛评分标准
(总分100,加分项5)
评分项目
要 求
参与度
(5分)
全员参与(5分)
精神面貌
(5分)
精神饱满(3分)
服装统一(2分)
(10分)
快速集结并与前面的班级间隔不超过5米(5分)
右手持剑于右胸前剑尖朝上(2分)
转弯处队伍能够直角转弯(3分)
击剑操
(40分)
动作整齐(20分)
实战姿势准确,步伐清楚(10分)
刺剑有力,呼号响亮(10分)
素质练习
(10分)
动作整齐到位(10分)
(20分)
单手举剑,手臂伸直(5分)
衔接有序,放剑整齐(5分)
前面的同学跑到第三支剑后下一位再出发(10分)
(10分)
与前面的班级间隔不超过5米(5分)
右手持剑于右胸前剑尖朝上(2分)
转弯处队伍能够直角转弯(3分)
加分项
(5分)
进退场口号响亮且体现班级特色(5分)
大课间评比方案 第2篇
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促进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了和研究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整体效能,使教研组真正成为“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行为改善的'实践共同体”,特制定“星级教研组”评比方案。
一、教研组评比内容:
(一)队伍建设
1.全组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
2.有明确的教研组建设目标并获得认同。教研组长有一定的威信,组内成员团结和谐。
3.组内师徒结对活动有具体措施和实效,新教师进步明显。师徒挂钩有记载。
(二) 教师培养
组内师徒结对活动有具体措施和实效,新教师进步明显。师徒挂钩有记载。
(三)教研管理
1.开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其中有对教学工作的检查、期末有学期工作总结。
2.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富有成效。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记载,活动后有总结。
3.对本学科教学质量有具体目标,每学期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对教学质量的分析具体,措施有力。
4.教研组档案、资料健全,认真完成“五个一”。
5.能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
(四)教学研究
1.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有过程,有记录,实现资源共享。
2.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培训,在区、市级及以上各类教研、培训中承担公开课、讲座、经验介绍等。
3..有课题立项、认真开展研究并及时结题,校级、区级、市级课题。
(五)教学水平
1.学科教学成绩良好。
2.积极撰写教研论文,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
3.扎实开展兴趣小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4.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研究有措施、有过程记录,对学困生和特长生的分层指导有计划,有成效。
二、评比程序
各教研组根据星级教研组评价表准备材料,开展自评,申报至学校教学部门,教学部门组织评审小组进行复审,根据评分项目及标准公开亮分,按分数从高到低,在语文、数学、综合三大学科各取一个五星级教育组的基础上,再按照全校分数高到低取第四名,评出四个五星级教研组,其余为三星级教研组,有违反师德行为的降一等级。
三、奖励标准
星级教研组评审组成员由校长室、办公室、教学部门、德育部门成员组成。星级教研组奖励如下:
五星级教研组奖励:组员人均150分,组长奖励300分
三星级教研组奖励:组员人均100分,组长奖励150分
一星级教研组奖励:组员人均50分,组长奖励75分
大课间评比方案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学校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增强教研组的活动成效,及时总结推广教研组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二、实施办法:
1、以学科教研组(语文、数学、综合)为单位每学期评选一次。每学期初,教研组长带领组员认真学习本细则,参照执行,注重平时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和资料的结累,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2、本细则为优秀教研组的基本条件,如果达不到基本条件,将没有资格参评期末优秀教研组的评比。达到基本条件的教研组,在期末总结评比会上宣读本组的详细总结,然后通过评议,无记名投票,票数最多者为该期的优秀教研组,并给予500元的奖励。该组自动生成为本学期或本年度的校级以上的优秀教研组候选组。
三、具体评价指标:
A级指标 B级指标 评分标准 考核办法
常规教研1、教研组计划、总结具体详细,教研活动正常、规范、无差错。计划、总结符合本组实际情况,每学期教研活动不能少于6次。每次活动不得有人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各项内容均按要求记录完整,如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主持人、发言内容等。查看会议记录本、活动记录本
2、建有教研研究档案,教研活动记录完整,研训记录本内容完整,资料齐全、规范。每次活动要有完整的资料,如教案、课件、教学反思、评课记录等。查看教研活动档案
3、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各级会议和教研活动,并能及时传达。能积极主动关注并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或会议通知,做好详细地记录,回校后能主动积极传达会议精神和活动情况。外出开会、听课、学习时能自行安排好校内的工作。全期老师不少于10节,校长书记不少于25节,主管教学校长、教导教研主任不少于40节,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不少于15节,任教不到三年的老师不少于20节。查看会议记录本、活动记录本
听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