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第1篇
对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概念的支持者来说,该术语将“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重新带回到关于减缓和适应技术的讨论中,而后者常被围绕化石燃料排放和能源选择的讨论所主导。
这些倡导者指出,自然景观既能在十年至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储存大气中的碳,又能帮助人类抵御气候影响。
在中非共和国的德赞噶-桑哈特别森林保护区,巴卡部落的妇女们在森林里休息和歌唱。
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第2篇
“在短暂的时间里,课程能给予学员的知识有限,更重要的是,学员后续结合实际工作,继续延伸。”周玲玲说。
不久前,2019届学员Hammad发来一封情深意切的感谢信,分享了培训对他这三年来的重大影响。“我学到的很多知识是实用的、可复制的、鼓舞人心的。”而他结合培训内容,构思的新项目——“促进与综合废物管理相关的创新清洁技术解决方案”,很快将在近期启动。同时,他还在为清洁能源项目安排融资,“这也是在气候金融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的实际体现”。在他看来,能够与28个国家的学员进行交流,并保持联系是一种非凡的学习和接触。Hammad盛赞清华培训给了他最好的体验。
周剑表示,中国期待做强全球气候变化的“朋友圈”,同时培养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能力。“气候变化培训让他们看到,中国主张的目标、政策不是空洞的,是实实在在落地、并有成功实践的。”
不仅如此,培训也为推动中国低碳技术走出去产生了助力。
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学员Felipe与清华大学的缘分早在多年前就已结下。2010年,在中巴两国政府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和里约热内卢大学共同成立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巴中心”),开展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和交流。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刘德华团队获全球专利的生物柴油技术,是中巴中心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
巴西农牧业发达,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发绿色能源,从大豆、油棕榈等作物中提炼燃料。然而,同巴西传统的化学法相比,生物酶法生物柴油技术效率更高,且副产物无污染。更重要的是,只需在原来的工厂稍加改动即可实现工艺的转换,不会造成经济负担。
通过在巴方建立的生物柴油项目基地,Felipe对中国的能源技术有了初步了解,并一直积极参与推动中巴企业合作以及共同组织相关技术论坛。这次来到中国参加培训,刘德华主讲的《生物柴油技术发展及应用生物柴油产业政策及国际合作案例》课堂讲座以及实地调研,让Felipe收获颇丰,并坚定了未来工作目标。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为继续扩大生物柴油等绿色液体燃料推广应用积累经验。这将促使中巴中心在两国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形成更大合力。
实地探访江苏江阴热电燃机电厂时,学员同专家进行交流
“绿”力同心 建立常态化交流平台
深耕能源环境领域多年,周剑感受到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痛点和难点——资金和技术——“这同样也是中国面临的挑战”。周剑介绍,中国探索出借助市场机制、结合气候融资等创新实践,解决资金难题,并在科研领域实现了飞跃。气候变化培训班建立渠道,使各国学员通过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相了解并共同解决各自国家面临的困境。
作为顶尖的学术研究机构,清华大学一直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贡献力量。周剑介绍,多年来,相关谈判重点从博弈到合作,产生了极大转变。中国不断推动建立常态化交流平台,成为合作有效方式之一。
《巴黎协定》提出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信用机制,但因种种原因,谈判进展较慢。中国探索建立区域性的信用机制则显露出成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其中的典范。周剑还举例,3E所与日本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韩国温室气体综合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中日韩碳定价机制研讨会”已举办八届,围绕碳定价机制谋求三国合作,了解各国相关政策以及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合作空间。
多年来,中国对生态环保领域的成绩有目共睹。在参加国际重要活动的过程中,周剑深刻感受到中国生态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近几年,中国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在全球已经非常领先,甚至排名相当靠前。”周剑自豪地说,“从学科评估角度来讲,我们已经进入全球Top10。”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地球村”上的各国本就是命运共同体,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应对。“中方将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期待与各方强化沟通、深化交流,通过更广泛全球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第3篇
红树林储存了大量的碳,但它们也可以作为抵御风暴潮的屏障。城市树木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它们也提供了遮阳和降温的效果。
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分析并阐述了专注于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效果:大多数涉及完整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改善了不利的气候影响”,但造林项目等涉及创建全新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必须权衡利弊,如土地和水资源的可用性。
如果你正在关注“气候变化”并且有计划行动起来,欢迎你来报名加入我们的第二期“玲珑计划”!
—END—
动动手指 点亮星标★
I want a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