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规划方案(实用7篇)

时间:2025-05-02 08:09:30 admin 今日美文

水产养殖规划方案 第1篇

1、抓养好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建设,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以及200亩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完成尾水设施建设,确保尾水达标排放。

2、全面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源头治理、生产自律、市场准入、科技创新和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3、进一步在全县推广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尽快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机制,引导和督促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4、完善药物残留控制计划,加大对禁用药物的监察力度。

5、加强执法监管,继续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打造产品信誉,提高竞争优势。

附图

附图1 上高县2016年水域滩涂养殖现状图(按养殖水体类型分)

附图2 上高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三区划定)

附表1 上高县水域滩涂养殖现状与规划汇总表

2020年养殖面积(亩)

2030年养殖面积(亩)

面积变化情况(%)

养殖总面积

附表2 上高县各乡镇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信息汇总表

(单位:亩)

乡镇名称

规划面积

禁养区

限养区

养殖区

敖山镇

敖阳街道

翰堂镇

锦江镇

芦洲乡

蒙山镇

墨山乡

南港镇

泗溪镇

塔下乡

田心镇

新界埠镇

徐家渡镇

野市乡

镇渡乡

(文中部分图表引自上高县养殖滩涂水域规划(2016-2030年))

水产养殖规划方案 第2篇

(一)大水面生态渔业

对当年实施水草恢复和人工鱼巢的项目,投入在15万元以上,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8万元;重要渔业水域保护管理等,每个补助不超过5万元。

(二)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

当年建设改造标准化池塘200亩以上且投资4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25万元。新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设施550平方米以上且投资5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25万元。

(三)稻田综合种养

当年实施连片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00亩以上,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四)休闲观赏渔业

对当年投资发展的休闲观光渔业,投资规模(不含土地费用)达到10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

水产养殖规划方案 第3篇

①进水闸门、管道:池塘进水一般是通过分水闸门控制水流通过输水管道进入池塘。分水闸门一般为凹槽插板的方式(如图1-10所示),很多地方采用预埋PVC弯头拔管方式控制池塘进水(如图1-11所示),这种方式防渗漏性能好,操作简单。进、排水系统由水源、进水口、各类渠道、水闸、集水池、分水口、排水沟等部分组成。要使进、排水渠道畅通,鱼池进水与排水应设斜对处。

池塘进水管道一般用水泥预制管或PVC波纹管,较小的池塘也可以用PVC管或陶瓷管。池塘进水管的长度应根据护坡情况和养殖特点决定,一般在米间。进水管太短,容易冲蚀塘坎;进水管太长,又不利于生产操作和成本控制。池塘进水管的底部一般应与进水渠道底部平齐,渠道底部较高或池塘较低时,进水管可以低于进水渠道底部。进水管中心高度应高于池塘水面,以不超过池塘最高水位为好。进水管末端应安装口袋网,防止池塘鱼类进入水管和杂物进入池塘。

②排水井、闸门:每个池塘一般设有一个排水井。排水井采用闸板控制水流排放,也可采用闸门或拔管方式进行控制。拔管排水方式易操作,防渗漏效果好。排水井一般水泥砖砌结构,有拦网、闸板等凹槽(如图1-12、图1-13所示)。

池塘排水通过排水井和排水管进入排水渠,若干排水渠汇集到排水总渠,排水总渠的末端应建设排水闸。排水井的深度一般应到池塘的底部,可排干池塘全部水为好。有的地区由于外部水位较高或建设成本等问题,排水井建在池塘的中间部位,只排放池塘50%左右的水,其余的水需要靠动力提升,排水井的深度一般不应高于池塘中间部位。

水产养殖规划方案 第4篇

池坎是池塘的轮廓基础,池坎结构对于维持池塘的形状、方便生产,以及提高养殖效果等有很大的影响。池塘塘坎一般用匀质土筑成,坎顶的宽度应满足拉网、交通等需要,一般在米间。池坎的坡度大小取决于池塘土质、池深、护坡与否和养殖方式等。一般池塘的坡比为1:(),若池塘的土质是重壤土或黏土,可根据土质状况及护坡工艺适当调整坡比;池塘较浅时坡比可以为1:(1~)(如图1-4所示)。

水产养殖规划方案 第5篇

主要经验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高县在发展水产养殖生产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主要经验有:

1、强化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群众投身水产养殖的积极性

2018年县政府下发了《上高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6-2030年)》,确定了水域滩涂开展水产养殖的有关政策界限,有力地促进了水域滩涂养殖以跳跃式的速度迅猛发展。

2、实施“科教兴渔”,不断引进、试验与推广优新技术

多年来,全县积极实施“科教兴渔”战略,努力提高渔业科技贡献率。

(1)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与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作,狠抓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工作,加强病害防治和健康高效标准化养殖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2)加强科技培训和推广工作

开展科技培训,适时召开渔业发展研讨会,光延名师传经送宝,培训各类养殖人员 1000 人次以上。

(3)加快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有效投入,搞好水产养殖区块、科技示范点和示范园区的建设,使其有先进的生产设施、较高的科技含量、科学的管理模式、优良的产品质量和较强的样板示范辐射能力。

3、培植产业龙头,有效推动无公害水产基地建设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全县注重创新经营体制。重点培植渔业龙头企业,有效推动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打造了重要商品鱼养殖基地——上高县新壮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芦洲基地、锦江芦茅湖基地、泗溪马岗基地;培植了苗种良种繁育基地——上高县隆信水产良种繁殖场、翰堂苗种生产基地、磻村苗种培育基地等,有效解决了养殖苗种难的问题。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行优质苗种、商品养成、生产加工、销售网络的一体化。目前,已创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或优势的主导产品(如“上高鳙”等)的无公害原料生产基地。在经营上采用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经营、养户参与的模式,实现了产业化良性循环管理。2018年和2019年,“上高鳙”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4、建立服务体系,确保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县不断完善和健全水产养殖业服务体系,全面实行水产养殖持证养殖制度。全县相继成立了各类水产养殖合作社等渔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全县水产养殖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类渔业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实施种苗工程,推行标准化生产以及加工开发、拓展国内外市场等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县渔业经济的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

存在的问题

在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制约的因素:

1、养殖生产总体规划力度不足,无序生产现象未能完全控制;

2、养殖投入品监督管理尚未形成规范,缺少有力的调控手段;

3、养殖基础设施逐渐老化,投入力度不足,生产效益不高;

4、养殖水域污染日趋严重,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5、水产品精深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等。

水产养殖规划方案 第6篇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分管农业领导为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市场_及各乡镇(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水产养殖产业开发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分管农业农村的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要从产业发展规划、基地建设、注册认证、龙头企业、产销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制定严密的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和重点村要着眼优势资源,成立各级组织机构,确定领导班子,充实具体人员,为加快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全县水产养殖产业工作要在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全力抓,领导小组成员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各乡镇、各单位要把水产养殖产业开发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科学谋划,落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技术责任和村社责任。同时,要围绕全县水产养殖产业工作大局,认清产业的工作形势,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改进督查考核办法,严格兑现奖罚,促进工作落到实处。

水产养殖规划方案 第7篇

池塘底部要平坦。为了方便池塘排水、水体交换和捕鱼,池底应有相应的坡度,并开挖相应的排水沟和集池坑。池塘底部的坡度一般为1:(200~500)。在池塘宽度方向,应使两侧向池中心倾斜。面积较大且长宽比较小的池塘,底部应建设主沟和支沟组成的排水沟(如图1-7所示)。主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1000,支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200。相邻的支沟相距一般为10~50米,主沟宽一般为米,深米。

面积较大的池塘可按照回形鱼池建设,池塘底部建设有台地和沟槽(如图1-8所示)。台地及沟槽应平整,台面应倾斜于沟,坡降为1:(1000~2000),沟、台面积比一般为1:(4~5),沟深一般为米。在较大的长方形池塘内坡上,为了投饵和拉网方便,一般应修建一条宽度约米平台(如图1-9所示),平台应高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