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柏坡感言简短 通用51句
1. 同舟共济、精诚团结是西柏坡取得胜利的基础。西柏坡时期是我党历史上最团结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大团结的辉煌时期。广泛依靠和发动群众,积极团结工农和革命知识分子,^v^和无党派人士,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在新成立的^v^中,6位副主席有3位是民主人士,56名委员有民主人士27人,并安排了4位副总理。
2. 兵民是胜利之本,我以前也两次到过西柏坡学习,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比如,西柏坡多处都写有^v^主席的“兵民是胜利之本”,当时感触不深,但是当天的党课——《西柏坡—历史的启示》上我有了答案,老师讲的第一点:人民—民心向背,决定了战场上能否取得胜利,中国^v^在1946到1947年艰难的历史转折时期,以延安换取整个中国,进行了土地改期,召开全国地会议,解决在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成了我党的大后方。我们取得了在淮海战役中60万对^v^80万部队的伟大胜利,淮海战役我党的第二个进攻性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以少胜多的战役。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胜利,原因在于;一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二是我军士气高涨,敌军士气低落,我解放军指战员的优秀指挥。
3. 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精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表面上看来,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似乎渐渐被享乐主义、彰显自我所代替。报纸、杂志,变着法的教人们如何享受生活、如何将吃喝玩乐的奢侈享受发挥到极致。艰苦奋斗被部分人视为过时的理论而抛诸脑后。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
4. 工作中要深入贯彻,把这种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深入的贯彻的实际工作中去,以这种精神来指导实际工作。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更需要
5. 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及西柏坡^v^中央旧址西柏坡,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圣地,是一个哺育中国^v^执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摇篮,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我们来到西柏坡依次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及西柏坡^v^中央旧址。全体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对馆内陈设的介绍,详细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大家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这些珍贵的文物、感人的事实,昭示着^v^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参观完这些展馆之后,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深深体味到中国^v^创建新中国的卓越贡献和丰功伟绩,也深深领悟到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6. 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信仰。
7. 思想政治工作永不忘,在大巴车上,书记带领大家唱红歌儿,如《在北京的金山上》、《智斗》、《没有中国^v^就没有新中国》等,唱着歌曲,感受中国革命的发展史,为中国^v^近百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斗争,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不忘初心,带领大家奔小康。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在党课开始前,我们学习手语《为祖国点赞》。
8. 物质元素层面上。
9. 课程时间。
10. 两个务必
11.
12. 实施计划
13. 三大战役
14. 感悟与收获
15. 五大书记
16. 实际操作。
17. 感悟西柏坡,体味那股顽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8.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19. 思想上要极其重视,要思想上彻底领悟两个“务必”的精神,要牢记两个“务必”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 可行性分析
21. 不骄不躁,毫不松懈的精神。骄做自满、不求进取历来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敌。西柏坡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不断地反骄破满,一鼓作气,一往无前。我们必须树立信心,勇往直前,决不能为暂时的成绩所陶醉,被一时的困难所吓退,要努力克服怀疑观望、犹豫不决、无所作为等倾向。
22. 历史沿革。
23.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在党建工作中的实践
24. 六条规定
25. 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是西柏坡取得胜利的源泉。西柏坡时期,面对全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创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崭新的国家制度,创建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创新,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更坚实的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
26. 西柏坡革命圣地的氛围营造手法
27. 学习西柏坡,践行我党参政议政的神圣使命。
28. 四句民谣
29. 制定计划
30. 团结互助,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含的意义是和西柏坡精神一致的,那就是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
31. 走进西柏坡,重温那段辉煌厚重的红色记忆
32. 课程经费。
33. 要坚定一个信念。就是只有^v^才能救中国,只有^v^才能发展中国。八年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战争在^v^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民族英雄像白洋淀人民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与敌人抗争,最终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从^v^成立到建国后60多年来发生的变化,都充分证明了^v^人不仅能砸碎一个旧世界,并且能建立一个新世界。今天我们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作为一名^v^员更要坚信这一信念。
34. 重温入党誓词。
35. 抓住机遇,敢于胜利的精神。机遇是事物在运动和展开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转瞬即逝的现象和条件,要敏锐地捕捉和利用机遇,科学大胆地作出抉择和行动。
36. 弘扬一种精神。就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建国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
37. 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38. 交流和评价
39. 牢记“两个务必”,^v^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因为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党才能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依然要坚持“两个务必”。
40. 一颗初心
41. 结束语。
42. 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和重要性
43. 二展厅:“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介绍了工委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v^全国土地会议、领导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等重大事件;三展厅:“决战前夕”。介绍了大决战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形势;
44. 善于学习,迎接挑战的精神。一个人要想站在时代和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
45. 人文层面上的氛围营造。
46. 建筑装修。
47. 思想启示。
48. 学习内容回顾
49. 用责任、奉献意识,争先创优。
50. 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是西柏坡取得胜利的源泉。西柏坡时期,面对全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创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崭新的国家制度,创建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创新,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更坚实的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
51. 艰苦奋斗、敢于拼搏是西柏坡取得胜利的法宝。在当时力量对比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具有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和非凡胆略,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敢于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决战,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将革命由局部胜利引向全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