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活动指导策略(推荐4篇)

时间:2025-04-02 20:41:01 admin 今日美文

教师活动指导策略 第1篇

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持久性较短,有时是因为在活动中遇到认知障碍,心理上受挫而放弃活动或对活动失去兴趣,有时则是因为幼儿对某些新材料感到困惑或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儿认知范围内已熟知,也容易使幼儿失去活动兴趣,从而放弃活动。

教师可以运用鼓励、设疑、反问等口吻启发幼儿去探索和思考,从而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区域活动中,有一个幼儿扮演“交警”站在马路中间指挥,这时有位司机说:“怎么没有红绿灯?”这可难住了“交警”,眼看这位交警因没有红绿灯而要停止游戏,于是,教师为他鼓气:“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想想解决的方法,想想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呢?”听了老师的话,他马上找了三块红、黄、绿积木代替了红绿灯,使游戏顺利地开展下去了。

教师活动指导策略 第2篇

问题情境法是指创设与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幼儿的认知结构有关的情境,激发其发现和提出问题,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究。

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启发幼儿根据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开通幼儿思维的不同通道,促进幼儿进一步的探索学习。

大班区域活动介入指导

大班幼儿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这时教师的指导语要趋于理性,对幼儿想象的逻辑性、独立性、求异性方面都要加以引导,推动其创新能力向高层次水平发展。

同时,随着幼儿年龄逐渐增大,教师的介入行为要逐渐降到最低限度,以朋友的身份介入,给幼儿以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指导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可以这样介入指导:

教师活动指导策略 第3篇

孩子们纷纷有了自己新的想法,宁宁说:“我和爸爸开车走过江边的时候,看到了有一座桥在马路上面”,于是,她一点一点地在马路上方搭建了一座高高的拱形桥。

教师活动指导策略 第4篇

鼓励是教师对幼儿无限爱意的传递,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教师赠予他们弥足珍贵的愉悦体验,更是激发幼儿内心张力不可或缺的外部驱力。音乐活动中的鼓励主要是为了培植幼儿自信,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而这种鼓励要渗透于音乐活动的动态过程中。对幼儿来讲,他仅仅能参与活动全过程,需要鼓励;他只能完成某项活动要求或内容,也需要鼓励;幼儿缺乏自信,在活动中退缩或进退两难时,教师的热情邀请、打气鼓劲、支持帮助,是鼓励;激将幼儿勇敢地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新活动要求,也是鼓励。除语言鼓励之外,教师还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传递自己心灵的语言,一个赞许的颔首,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都能让你向幼儿表示:我看见你,注意你了!你进步真大!做得好,就是这样!请继续……不同程度、方式的鼓励会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如沐春风,享受通过自己努力而被教师肯定认可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又会支持着他们将这种“你能行”的外来信息内化为“我能行”的积极行为,更好地与教师合作、呼应,在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活动情境中积极地学习,形成自我肯定的意识,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积累,就会沉淀为一种成功感,从而在幼儿心里播下自信的种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更浓厚的兴趣,幼儿对下次活动的期待和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也会应运而生。

一个让幼儿获益颇丰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并灵活运用有效教育策略,更需要教师将这种“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的策略,为幼儿今后迁移这种策略积累经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成功的音乐教学活动,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结构和教学节奏,教师只有用心思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中起承转合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教学活动富有艺术美感,让幼儿在一种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动静交替的动态艺术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教学过程得以优化,从而让师幼共同获得音乐活动带来的满足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