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春节活动 第1篇
过年一般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腊月初八那天,家家户户要熬腊八粥。贾宝玉给林黛玉讲过腊八粥的故事,说扬州有个林子洞,洞里有一群耗子精,腊月初七的时候,老耗子让小耗子去打探,小耗子回说:“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为什么庙里的果米最多?因为腊八粥最早是庙里用来供佛的。在过去,熬腊八粥是一件大事,朝廷要派大臣来监制,《燕京岁时记》就记载了北京雍和宫熬腊八粥的盛况:“雍和宫喇嘛于初八日夜内熬粥供佛,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石米。”
民间熬腊八粥的历史也很悠久,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除了粳米、糯米等不同种类的米,熬腊八粥时还要加入各式各样的果品,小耗子汇报了,果品有五种:“一红枣,二栗子,三落花生,四菱角,五香芋。”熬好的腊八粥比较黏稠,表面会结一层膜,洒上点青红丝,再用绵白糖点缀“福、禄、寿、喜”等字样,好看又好吃。除了自家吃,还要留一些赠送亲友,以联络感情,互致祝福。
红楼梦春节活动 第2篇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忙祭天地、祭神、祭祖、供佛等几件大事。特别是祭祖,场面可谓盛大,《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就描绘了祭祖的场景。贾珍看着小厮们抬围屏,擦抹几案金银供器,做各项准备工作,待到年三十那天贾母按品大妆,带领众人进宫朝贺,回来以后就要入宗祠祭祖。
全家人都要参加祭祖,就连一年到头在城外跟道士胡羼的贾敬也得回来做主祭,贾赦陪祭。祭祖时,男女分立,按一定的次序站好,然后分拨上前行礼、上香、供酒、供菜。传菜一般是从外面依次往里面传,最后传到辈分最大的贾母手中,由贾母供放上去。祭完祖,贾母开始受礼,众人分拨向她行礼。
所供先祖遗像和祭祖的人在排列上是有讲究的,不仅要按辈分排列,还讲究“左昭右穆,男东女西”。“左昭右穆”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定排法,左为昭,右为穆;父为昭,子为穆。排列时,始祖为中,一三五世宗在左,二四六世宗在右。
不管是大家还是小户,到年节供祖的时候都要把祖宗的遗像摆出来,有些小户的地方实在有限,无法一一陈列,索性就把列祖列宗的像画在一张纸上,众人对着这张纸跪拜。大家小户都要祭祖,但供佛就不一样了,小户未必供得了;大家一般有佛位、佛龛,贾家甚至有自己的家庙——铁槛寺,贾敬、秦可卿死的时候在铁槛寺停灵,盖因铁槛寺是他们家的家庙。除了外面的铁槛寺,贾府中还有一些小庙,第十七回“试才题对额”,贾政带着贾宝玉、贾珍和众清客从园子里走了一圈,一路走来,“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由此可见,贾府里还有不少类似的庙寺道房。
供佛时,贾母正室之中的地上放着火盆,火盆里焚着松柏香,王夫人正房院内设天地纸马香供。除夕夜烧松柏枝是个古老的习俗,据说可以驱除过去一年的晦气和不顺。“天地纸马”并非纸糊的马,而是供的神像,过去不能直接说神,只能说“马儿”,老北京的纸马儿、灶马儿、神马儿等,都是这个意思。这些“马儿”从年三十那天开始供上,每天要上三遍香、行三遍礼、上三遍供品,礼节十分繁复,直到正月十七以后才能把供桌供品收起来。
放年学 忌针黹
最后再说说放假的问题。古时一般在每年的腊月十九、腊月二十、腊月二十一、腊月二十二这四天里,由钦天监按照各类要求选定日期,昭告天下从某日起官家封印,所有衙门停止办公。其他行业亦然,像唱戏的要“封台”——接连十天不唱戏,等年初一的时候唱一个《天官赐福》的开台大戏;学生们也要放寒假,叫“放年学”,《燕京岁时记》云:“儿童之读书者,于封印之后,塾师解馆,谓之放年学。”《红楼梦》第二十回提到“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却都是闲时”,放年学的贾环闲来无事,与宝钗、香菱、莺儿赶围棋作耍,输了还赖钱,惹来一场风波。
放年学的同时,女红也要停止,而且整整停一个正月。所谓“德言工容”,“工”即女红,过去女子待字闺中时每天都要做针黹,唯独在正月里忌针黹,正如查慎行《凤城新年辞》所云:“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红楼梦》这部描写旧时社会生活的鸿篇巨著,包含着丰富的民俗内容,如一部市井画卷,既表现了一个家族“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的过年氛围,也彰显出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
红楼梦春节活动 第3篇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钱分给晚辈,这些钱称为“压岁钱”。至于“压岁钱”的含义,一种说法是“压岁”与“压祟”谐音,据说钱能通神,可以压住邪祟,让孩子安稳度过一岁;还有一种说法是“压岁”与“押岁”谐音,是为了压住新的一岁。
过年给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期望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数额通常不会太多,但也有例外——《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在这之前,一个丫头捧了一茶盘押岁锞子进来,回说:“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里头成色不等,共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金锞子”就是一两以下的各式各样的金块,有梅花式的、海棠式的、笔锭如意的、八宝联春的、状元及第的等。各式各样的小金锞子就是压岁钱,所以又叫“押岁锞子”。简单算一下,一个金锞子相当于七八两银子。
七八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刘姥姥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算过一笔“螃蟹账”:“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_!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看来一个金锞子够庄户人家过小半年的了。连给压岁钱都如此阔绰,可见贾府过的是多么奢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