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1篇
在充满硝烟的价格战中,小鹏汽车仍能取得亮眼的运营成绩与业绩表现实属不易。何小鹏在总结原因时多次提到战略和组织调整。
小鹏汽车的调整肇始于2022年下半年,2023年进入深水期。截至目前,小鹏汽车的战略和组织调整已经基本完成,最突出的成绩是小鹏汽车体系化运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鹏汽车将智能、动力总成、整车平台整合到一个大的智能平台上,实现了各车型之间最大化的共通共用,平台化研发和规模效应不仅帮助小鹏汽车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和制造成本,大幅提高了研发迭代的效率,还可以加快实现超过25%的降本目标。
这一改变带来的结果是,到2024年年底,小鹏汽车可实现整车PACK成本降低40%-50%;智驾综合研发效率提升30%,智驾适配成本降低70%,XNGP的BOM成本降低50%。用更低的成本打造价值更高、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在小鹏汽车这里成为现实。
二是小鹏汽车在2023年完成了一轮渠道升级,末位淘汰了超过130家门店,同时通过“木星计划”引进了160多家优秀的经销商伙伴。这些调整改善了小鹏汽车整体渠道的销售能力,实现了销售服务端的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在经销商合作模式上进行了重大创新。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小鹏汽车销售门店将建立半个月左右的短期渠道库存,大幅度加快终端交付速度并充分激发经销商的积极性,有力提升销量,并有效降低企业端的库存成本。
除了自我能力的提升,小鹏汽车还在寻找与外界合作。今年2月,小鹏汽车宣布,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战略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及订立联合采购计划。依托大众汽车集团世界级的供应链能力,联合采购计划旨在合力降低平台成本,充分发挥战略合作协调效应。小鹏汽车也将从中受益。
体系化运行效率的持续提升,推动小鹏汽车逐渐步入大产品周期与多品牌战略布局时代。在品类创新营销策略的最佳践行者——王凤英的操刀下,小鹏汽车已经踏上品类创新之路,未来三年将推出10多款极具市场竞争力品类创新的全新车型,加上配套全球化的左右舵车型和升级改款车型,车型总数将接近30个。
品牌方面,小鹏汽车将在4月的北京车展期间,正式推出面向10-15万级别的全新品牌。在何小鹏看来,10-15万的价格段有庞大的市场潜力,但要在这个区间做一款各方面都过硬,并配备高阶智驾能力的好车,并且实现盈利,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需要企业具有极强的规模化和体系化能力。很多友商也在这个价格段探索,但能在这里把智驾体验做到极致的品牌还没有出现。
而小鹏汽车刚好是中国车企里面为数不多具备这种能力的车企。一方面,行业公认小鹏汽车的智驾技术始终在第一梯队;另一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后,小鹏汽车已经具备实现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平权的能力。
“我们的新品牌致力于打造年轻人的第一台AI智驾汽车,这个品牌将是颠覆创新的全新物种。全新品牌的第一款车型将会在三季度开始上市和交付,我有信心这将会是今年A级纯电市场最亮眼的爆款新车型。”何小鹏表示。
据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透露,第二品牌实现每月1万左右销量,才能被看视为成功。小鹏主品牌第一次月销过万发生在公司成立7年之后,其第二品牌要达到这个目标显然不会太久。此外,第二品牌能否在短时间内成功补位,也关系到小鹏汽车在淘汰赛中能否成为最终赢家。
小鹏汽车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2篇
汽车知识答题挑战赛引入社交裂变传播机制,用户答题失败后,可通过发微博分享答题信息获取“复活”机会,进而参与现金红包的瓜分,“复活”“红包”“现金”等成为高频提及词。
用户分享购车理由的博文中,车载冰箱最受关注,超四成用户认为车载冰箱实用性强,对增添用车安全感、幸福感具有积极意义。
小鹏汽车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3篇
小鹏MONA 03和小鹏P7+获得亮眼的市场反响,同时企业的交付滞缓问题得到缓解,前者交付超万台,后者也突破1万大关,助力小鹏当月销量环比增长53%。
随着企业产能不断实现爬坡,小米SU7交付量攀升,此前积压的订单获得进一步释放,首次跻身车型销量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