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审核方案要点(优选8篇)

时间:2025-04-20 17:28:13 admin 今日美文

监理审核方案要点 第1篇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施工方案反映了施工部署、技术运用和施工方案的确定。(审核时主要看流水段的划分、大型机械的选择、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工艺选择是否合理,主要的施工方法是否可行等)

①有关施工部署、技术运用、施工程序与顺序的确定应合理可行;采取的施工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有关涉及工程费用、工程造价的增加的内容应严加控制。

②对季节性施工和专项施工方案应着重按照工程建设安全强制性标准的主要内容审核其可行性、科学性、先进性与可靠性。

③有工程材料与设备计划安排一览表;有劳动力需求和计划安排一览表;有施工机械计划进场安排一览表。

监理审核方案要点 第2篇

⑴编制单位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①一般编制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为项目经理,批准为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并加 盖技术部门公章;

②报审程序应符合规范要求。

⑵编制依据与目标审查:

①与投标承诺技术标组织设计有无原则性的重大出入,包括(质量、进度、经济、安全目标,管理体系,人员和组织保证体系等方面);

②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目标,包括进度、质量、投资以及安全目标都必须符合合同的规定;

③采用的规范、规程和相关文件是否有效;是否符合设计文件中约定的;采用的地质报告是否有效;符合工程建设安全强制性标准的主要内容要求。

④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参附件)应齐全。

监理审核方案要点 第3篇

①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的总工期、竣工日期是否符合承包合同约定的工期;是否留有调整余地。

②各分部工程工期节点是否满足建设单位提出的目标控制要求。

③施工项目划分是否合理并周全;施工顺序搭接与安排是否合理;能否保证施工的可行性、连续性和均衡性。

④现场施工机械的数量、性能及规格型号、进场时间安排应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要求。

⑤对钢管、模板等周转材料数量、套数投入是否与进度计划相匹配。

⑥各工种劳动力配置是否齐全;各工种劳动数量以及进场时间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

⑦ 进度计划横道图的审核要点:

A施工顺序是否合理;

B施工流水和施工过程搭接的合理性是否可行;施工的技术间隙是否满足工艺、技术方面的要求;

C工作面是否能满足劳动人数安排的要求。

⑧施工单位对进度是否有定期检查、统计分析与纠偏调整的措施。

监理审核方案要点 第4篇

⑴、建设地点、规模应与施工许可相吻合;

⑵、建筑特征(包括建筑面积、层数及总高以及分部分项工程做法等)、结构特点(包括基础及主体结构类型、阳台与楼梯构造等)、设备特征(包括上、下水系统、煤气工程、采暖空调系统、强电系统、智能化系统和消防系统等)应与设计图纸相吻合;

⑶、建筑场地:场内外施工道路、周围建筑物、施工现场状况、施工条件,四通情况,资源供应情况,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⑷、水文与地质条件应与地勘报告相吻合;

⑸、室外原有地下管网状态及室外管网设计符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

⑹、工程特点、难点分析符合工程项目客观情况。

三、针对性审核

监理审核方案要点 第5篇

①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项目内容施工单位应报送经有关部门鉴定并确定的证明文件;

②对进口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商检证明文件。

四、其他审核要点

1、对于安装工程应着重审核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组织各层次岗位与职责是否明确;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材料设备审批、原材料设备检验、工序质量控制、隐蔽工程验收、系统性试验与调试制度)应完备。

2、对照合同和招标文件对进场的材料、构配件与设备的品种、型号规格、生产厂家与出厂日期进行查验。

3、应明确需要单独编制调试方案(包括系统压力试验;消防联动实验;灌水和通水试验;风机运转、排烟防烟阀门联动试验;通风系统实验;空调冷暖调试;电气系统通电试验;智能化系统调试与联动试验;机械设备安装单机调试与试运转试验等)和应明确需要单独编制的安全方案。

4、注意明确进口设备的质量控制程系,如开箱查验、质量标准和技术文件等。

5、某些材料,根据需要进行防火安全和使用性能检测;保温材料的防火和保温性能检测。

6、要在方案中明确安装和装修、安装于与土建预留预埋的配合程系和工作措施。材料与设备的进场计划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

五、监理审核后的意见签署

1、签认时间应与开工报审及施工单位报审时间相对应,监理签字顺序及资格应符合监理规范要求。

2、应注明监理审核的次数,以突出监理的控制工作过程。

3、若组织设计问题不多,无需作重大或较多的修改,监理认为需补充的意见不多时,可采用“原则同意本组织设计,但应按以下意见一并执行,1)、…2)、……”等词句。

4、若存在问题较多,需做重大或较多的修改补充时,应将具体的意见说明(报审表写不下可附页),并确定重新报审的时间要求;同时注意重新签认时的时间仍应与开工报审及施工单位报审时间相对应。

5、签认时还应注意有无涉及费用增加,强调涉及费用增加应按合同约定处理。

6、根据工程实际如若需要作出调整,施工单位须另行补充后在零星报审。

对于较大工程,除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之外,还需要另外编制一些重要的专项施工方案,有时也可以归入施工组织总设计之内容。那么,对于这些专项施工方案,就需要专项审核、审查。
以下整理要点:
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要点
施工方案是针对某些特别重要的,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重要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编制的,如深基坑,特大构件吊装,季节性施工方案等。
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六)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因此,审查方案具有其应针对性。
1、 工程概况和工程特点
该部份主要从设计要求、地理地质情况、地区气候特征、场地交通条件、合同要求等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进行归纳,特别是特殊工艺和工程重点方面要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初步的设想。审查时,应对以上方面的编写内容进行逐一核实。
2、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有:
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勘查调查得来的资料和信息,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检查验收统一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及机械性能手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等。有些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方案时,采用已经作废的规范和标准,这样就不能指导施工作业。
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a、施工进度计划要有合理性。工期进度计划主要审查工程进度节点是否满足合同要求,是否与建设单位的总体规划步调一致。
b、材料与设备计划应根据工程特点,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数量,现场布置以及实际的供电能力等方面考虑,是否能满足工程进度需要,满足施工现场需要。
4、施工工艺技术:
(1)施工参数的确定。
(2)工艺流程的正确性。
(3)审核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4)检查验收制度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其中,施工方法是施工方案的核心。对其审核包括以下3 个方面:
a、主要施工项目选择是否正确。在实际审核中,可以发现没有因地制宜对主要项目做出甄别和选择,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通病之一,因此,主要施工项目的正确选择应是施工方案审核的首要任务。
b、施工工法是否条件允许、方法可行。
c、 施工方法是否与建安成本和施工措施费保持一致施工组织设计并非只是技术文件,它也是经济文件。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提出的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其是否成立的判定标准之一就是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已有相应内容。因此,应注意保持两者的一致。
施工方法的本质就是工程质量。主要审查其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是否满足合同相应条款的要求。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a、组织保障:健全的组织架构、完善的管理制度;
b、技术措施的可行性;
c、应急预案可行性;
d、监测监控制度的完善等。
在审查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时,还应审查以下主要内容:
(1)审查施工企业安全组织机构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网络。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以企业法人代表为首成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施工现场应以项目经理或施工负责人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2)审查施工企业应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的岗位责任制不能替代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新工人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值日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施工现场安全防火、防爆制度、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民工管理和门卫制度等。
其中,企业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核心制度。一些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将本企业的岗位责任制视为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不妥的。企业岗位责任制是企业各级人员所在岗位的职责和职能范围。而安全生产责任制则是企业各级人员,上至总经理、下至生产工人,对安全生产所负的责任和职能。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的第一责任者,必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3)审查本工程项目施工应用的安全监督手段。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时刻威胁着安全施工,这就需要施工企业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用各种安全监督检查手段,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将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监督与管理手段,如班组相互安全监督检查,专检与自检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方法,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现场轮流安全值日,签订安全责任书,以及现场悬挂各种安全宣传标语,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法与手段。
(4)审查企业安全资质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企业的安全资质是由当地行业主管部门审查与颁发的《企业安全资质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维修与安装电工、架子工、各种机械操作工、焊工(电焊与氧焊工)、司炉工、爆破工;打桩机操作工、厂内机动车辆司机等。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经考试合格发证后,方可独立进行操作,每年还要进行一次复审,过期不参加复审者视为无证者处理。在审查操作证时,所持证件必须与作业人员相符,以防人证不符。
6、劳动力计划: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按规定要求足额配备;特种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要求审查证件;人员、机械、机具配置应满足施工现场需要等。
7、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施工参数的确定应通过计算确定,公式、计算应正确。应有施工平面布置图机械施工停放位置示意图、吊装作业的吊点示意图、线路管线走向示意图等。
平面布置图,应审查:
1)各设备所处位置与作业面和材料堆放场地之间的关系
2)作业区和办公区、生活区的区域划分
3)场内交通组织是否合理,
4)是否存在因二次搬运等情况产生相应的措施费用)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主要审查其是否符相关规范以及国家和地方管理的规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审查是否满足政府部门的规定和要求。
审查季节性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内容有夏季、雨季和冬季三个季节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夏季防暑降温措施有夏季防暑降温的教育措施,中暑病人的急救措施,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高温的措施,通风降温措施,调离措施,歇凉措施,检查措施,清凉饮料措施等。雨季措施主要是防触电措施,防坍塌措施和防雷击措施等。冬季措施除了有质量保障措施以外还有冬季施工安全教育措施,防风措施,防冻防滑措施,防火措施,防毒措施,安全防护措施等。

监理审核方案要点 第6篇

①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应健全,安全文明管理保证体系、安全管理程序、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人员安全控制措施、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应合理,安全自检系统应完善。

②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高层建筑施工、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安全网、临边与洞口及出入口等的安全防护措施均应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L130-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比标准》 JG/T77-200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范》CJJ6-85等强制性规范以及环保、消防和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要求。

③施工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拆卸以及操作使用和管理应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JG5099-199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88的规定要求。

④有否配套的劳动动力技术安全培训计划。

⑤审核工程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与防范措施是否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⑥审核施工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与设备。

监理审核方案要点 第7篇

(1)审核项目组织机构

① 单位资质、项目管理人员的资格是否满足项目工程类别的要求,项目组织机构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以及专职质检员等主要管理人员必须是总承包单位在投标文件中承诺的人员;

② 项目组织机构组成与职能分工以及管理人员的配备是否满足项目工程管理要求;是否持证上岗并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分工层次是否清晰,职责分工是否体现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和责权一致的原则,是否有利于快捷、优质高效的工作。

③ 项目工程质量与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具体落实到施工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制上;

④ 从事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参加工程施工的工人(包括劳务工)都应技术熟练。

(2)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是否合理:

① 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布置应合理有序,应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保证工程 质量,有利于减少工程投资;

② 有关临建、材料堆场和材料加工场、施工道路布置、现场排水及施工用水应满足《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比标准》JG/T77-200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范》CJJ6-85等规范以及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要求。

③ 砼搅拌站的位置及砼的运输方案要合理。

④ 现场施工临时用电是否合理;施工用电总量的控制应能满足施工生产用电的要求;现场规划的线路布设与电器开关柜(箱)的设置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应按三相五线制(三根火线、一根零线、一根地线)布设。

⑤ 主要施工机械的数量、性能及规格型号不应与投标承诺有较大的差距;

监理审核方案要点 第8篇

对于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应有预控措施,质量保证体系要健全,责任要明确,人员要到位,质量保证措施与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①原材料的进场验收、报验制度是否完善;方案所采用的主要工程材料、构配件与设备品种与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施工合同和设计与规范要求。

②施工单位工序质量“三检制度”是否完善;责任至是否明确、是否落实到个人。

③隐蔽工程检查验收与报审制度是否完善与规范;

④相关的技术保证措施:

i、基础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基坑支护与降水、边坡防护工程质量措施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强制性的规定要求;对不利地质、水文条件方案应有相应的有效的处理与预防措施,对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是否有防范措施,是否制定了安全警戒范围和设置了安全警示标示。

ii、有关主体与屋面工程质量措施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强制性规定要求。

iii、装饰工程质量措施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等强制性规定的要求。

⑤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移交与报审制度是否完善并规范;

⑥单位工程验收移交与报审制度是否完善并规范。

⑦是否有成品保护、材料管理检查制度。

⑧是否有工程档案资料的保管与移交制度。

⑨是否有特殊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