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读后感言 53句
1.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2. 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3. 民主地对待学生。
4. 一分钟示爱。父母要让孩子懂得:你是父母最心疼的人,即使在你出现严重问题时,父母对你进行惩戒,也是父母在履行爱的责任。
5. 一分钟激励。孩子出现过错一定要进行矫正,但在矫正的同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多给孩子鼓励,激励孩子前进,引导孩子反思。家长要有耐心,要拿出激励的武器,激发孩子的生活、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斗志,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6. 丰富教学内容。
7. 2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实施素质教育
8. 家庭教育的转变策略
9. 2新加坡开展家庭教育的模式
10. 有养蜂的学识技能。也可以把蚕养的很好,有过硬的养蚕技能。甚至养牛,养马,养羊,养鱼,养鸟都可以总结由一大堆的技能技巧,而唯独养育自己的儿女反而不如养鸡,养猫,养狗来的用心,看得重要。这种情形在我国现阶段,仍然司空见惯,非常普遍。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家庭教育这本书人更加值得学习,值得深思并用于实践当中去。书中有两大块内容所占篇幅较大。一是卫生上的习惯,二是游戏。陈老先生用了两个章节共25条原则,详细提供了关于小孩子卫生习惯的养成,从这点也可以看生,他对小孩的身体健康的重视,即使放到现在,“体”也是放在首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强健的身体是小孩子幸福的根源,若身体不健康,小孩子固然终生受其累,而做父母
11. 联系家长
12. 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13. 3德国家庭教育的经验
14. 尊重孩子的爱好,注重培养孩子好的爱好。
15. 一分钟参与。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应尊重孩子,家里办大事时(如买房、买车、添置电器设备等),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管理,尽可能达成共识。这有利于家庭良好氛围的形成。在孩子参与的过程中,要注意参与的度,尊重与引导相结合,不要什么都顺从孩子。参与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习惯,促进孩子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16. 不和老公吵架,尽量一家三口人一起外出活动,让家庭气氛和谐。
17. 多看书,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聊书中的内容,聊书中人物性格,聊看过这本书后你有什么想法,聊书中的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8. 家庭教育的误区
19. 3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教育体系
20. 常规教育
21. 点都是与生俱来、与生相伴的。于是,家长就会发现和挖掘孩子的优点,用有点去点燃孩子的自信,用自信去点燃孩子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家庭教育读后感(2)仔细拜读了家庭教育一书,觉得很有感触,书中的内容广泛而又平易近人,没有一般教育理论那么高深,很容易被接受进而产生共鸣。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先生指由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作为一个母亲,我对此观点十分认可
22.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23. 要知道玩物是有好有坏的,好的玩物固能激发思想,启迪知识,强健身体,培养美感,但坏的玩物是要发生危险而束缚思想的。所以做父母亲的购买文物的时候应该慎重一些才好。其次,陈先生认为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是好动的。倘若没有适当的东西可以玩,那就要吵闹哭闹的,做父母的也会很心痛,心烦。那父母就可以让小孩子自己独自消遣,比如玩一些画图、看图、剪纸、玩沙、玩泥等小孩子都特别喜欢玩。一方面可以获得很好的经验,一方面也不至于缠绕别人,于小孩子于父母来说都有很大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且读且思,且思且悟。陈老先生对儿童的喜爱,对儿童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中国儿童发展的期盼,感动着我,震撼着我。在这种热爱与期盼之中,我看到了他的教育思想感染了一位又一位疼爱子女的家长。所以这本书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好好的看一看,仔细阅读。
24. 一分钟矫正。孩子有过错行为时,家长一定要明确指出正确的行为是什么,错误的行为将会带来怎样的危害,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可任其发展,否则积重难返。但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家长首先要弄清是由孩子主观因素还是非主观因素造成的,其严重程度如何。矫正还要注意场合,语言要平缓,态度要温和,不急不躁,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25. 良好的做息时间,早睡早起。
26. 家庭教育读后感5篇今天读了家庭教育上的一篇文章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学习,里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其中有一条说到:家长要学会宽容,敢于放弃“完美”。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思想驱动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情不自禁的追求“完美”。这种完美主义在于其他孩子攀比的过程中,难免对不同层次的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孩子得到的只是父母的唠叨、不满、抱怨、指责,长期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的遭到打击,从而产生了厌烦感。聪明的家长都是从孩子的实际由发,密切与孩子接触,从深切智慧的爱生发,用“赏识”的眼光代替“挑易的眼光;用热情赞美代替讽刺、挖苦,宽容孩子的缺点和过失,认为孩子的优点和缺
27. 国外家庭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28. 国剑桥读博士,从对英语一窍不通,到与外国教授用英语熟练交流,从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的挑战,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邓亚萍学业上的成功于打乒乓球的辉煌,其实并非得益于她先天具备多大的天赋。恰想反,在条件对她很不利的情况下,靠内心那对强大的翅膀一一毅力去支撑,靠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人生道路上为自己和他人树立了一座座丰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生有涯,知识无涯,不懈追求,走由人生理想之路。家庭教育读后感(5)“小孩子实在难养的很!”“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难教得很!”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而父母面对“生来好动”的小孩子往往也很头疼。家庭教育这本书中,陈先生提供了诸多养
29. 要全面关心独生子女。
30. 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1. 次适当的延长时间,逐步锻炼孩子的规划能力,不唠叨只问了五个问题,这位家长就让孩子养成了规划的好习惯。通过学习觉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方法,好方法事半功倍,呵呵,会继续学习的。家庭教育读后感(4)读了家庭教育中的一篇叫做“求学的悬梁岁月”的文章,感触很深。说的是前世界乒坛冠军邓亚萍苦心求学直至读到剑桥博士的艰辛历程。身材矮小的邓亚萍刚开始喜欢上打乒乓球时,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她,但她的父亲坚持对他说,你很优秀,真的,后来靠吃方便面矜持集训的她最终靠坚韧的毅力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同样,退役的她在只认识26个英文字母的情况下靠着顽强的毅力在清华大学读完了英语本科专业,后又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再到后来就读英
32. 一分钟惩戒。孩子出现严重的过失行为,如在校出现违纪行为,在社会上出现不文明行为等,父母一定要进行惩戒,否则孩子就有可能走上歧路。因此,父母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可以用较为严厉的言词旗帜鲜明地批评孩子,指出其错误的性质,责令其改正,但绝不可动手伤害孩子。父母要有理智,控制自己情绪上的冲动,避免孩子产生对立情绪。父母要掌握惩戒孩子的最佳时机,在孩子自责时、有他人在场时、孩子烦躁时不要惩戒孩子。
33. 1美国家庭教育的优势
34. 一分钟赞美。孩子的身上总会有独特的优点,有闪光的地方。作为父母要注意发现孩子生活、学习中的优秀表现,抓住最佳时机进行赞美。在赞美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地点、语调、时机、程度等。
35. 改革教学模式。
36. 这一回事,安安稳稳的,让他母亲穿衣服。而不是像另外一个孩子的父母强迫孩子穿衣服,甚至大骂孩子。因为陈先生知道小孩子是不喜欢穿衣服的,所以他提由,父母应当诱导小孩子穿衣服,“循循善诱”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认为,穿衣服是一件开心愉快的事。另一大块详述了孩子的游戏,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课程形式,同样在家庭教育中,游戏也相当重要。陈老先生首先提由游戏的条件:有适合的伴侣,有游戏的机会,有舒适的衣服,同时也教育孩子学会收拾玩具,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作为父母也要提供适合的游戏玩具,要注意卫生安全。他认为做父母亲的,不要以爱子女之心太切,而对于玩物之优劣毫不加考虑凡小孩子看见喜欢的就买给他玩。
37. 一分钟游戏。游戏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提高孩子的生活情趣,调整孩子的精神状态。家长带孩子进行的游戏,必须是健康的、积极的、有趣味的,家长要引领孩子过充实、快乐的生活。
38. 引言
39. 家庭教育剧热播的背景分析
40. 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41. 一分钟期盼。孩子在父母的期盼中成长,父母对孩子的期盼应当让孩子知道。比如,父母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跟孩子谈谈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希望孩子遭遇同样的挫折;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描绘发展的蓝图,畅谈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以用鼓励的语言培养孩子勤劳、勇敢的品质。但父母对孩子的期盼应该是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发展的。
42. 1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要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
43. 培养孩子学习的爱好,让孩子“快乐学习”
44. 的也要受无穷的痛苦。卫生的习惯与身体的健全是有密切关系的。有许多做父母的对于种种卫生的习惯不但没有顾到,还有许多误会。所以在这本书中陈老先生也详细的把主要的习惯一一列举由来,引起做父母的注意,并已解除许多无谓的误会。比如陈先生列举了有父母在孩子六七岁大,还给他喂饭,穿衣服,收拾东西等状况,提由父母包办代替,其弊端有三剥夺孩子肌肉发展的机会。养成孩子懒惰性格。养成孩子不识时务,不知劳苦的性格。”同时也指导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小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教小孩子穿衣服。他列举了一鸣在两岁两个月时,早晨穿衣服,他的母亲就给他一本图画书看,或者一同唱歌讲讲故事,这样就可以让他忘记穿衣服
45. 一分钟倾听。不要总是让孩子听父母说,父母可转换一个角度,倾听一下孩子的呼声,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注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与情感。在倾听孩子讲话时,父母一定要集中精力,精神振作,态度和蔼。
46. 对孩子的期望要实事求是。
47. 把握好爱孩子和管孩子之间的度。
48. 努力学习厨艺,尽量满足孩子的食欲要求。我这样做了的以后的时间里,我们的变化是,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不是在口水的战争中进行的,妈妈提出的要求,孩子也会乐于去完成,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大大提高。
49. 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读完这本书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烦恼了。书中多用了一鸣的例子,读来也是很富有童真童趣的。这本书既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书中对于怎样教育小孩讲述的详细入微,淋漓尽致。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待人处事,都清楚地指导,家长应该怎样去做。阅读过程中,我们与作者体会着各种育儿的心得,感悟为人父母的苦与乐。“怎样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真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学问。家庭教育素为我国所重。陈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做父母是一桩不容易的事情,一般人太把这桩事情忽略了,太把这桩事情看的容易了。”很多父母可以把蜂养的很好,
50. 感触。家庭教育读后感(3)今天看了家庭教育里的一段内容非常有感触,写下来分享一下。这段内容主要讲了五个问号教孩子养成规划习惯。我家的哲凡同学时间观念不强,做什么都很慢条斯理的,看了以后觉得非常适合他做作业慢,拖拖拉拉的,不能合理规划时间。一问是假期有什么计划?二问是想去哪里放松一下?三问是那可能要占用一天半的时间,你觉得够吗?四问是那你制定时间表吧,怎样才能休息好又能提高?五问是如果没有完成,你觉得需要多久时间弥补?从以上可以看由这是位有智慧、耐心的爸爸,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划态度方面依照这样一个规律:询问并引导计划一一制定计划一一实施计划一一监督检查一一修正改善。在上次计划落实的基础上,下
51. 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52. 全面关爱学生。
53. 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