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培训感言 推荐77句
1.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2. 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
3. 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4. 学会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进步。
5.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6. 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7. 个人发展重创造
8. 对学生的训练比较扎实。尤其是低段的字词训练,朗读指导,高段的阅读写作方法指导等都很到位。另外,课上老师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9. 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过程,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二是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俗语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因此,我们必须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正确观念,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口语交际训练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10.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1. 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12. 讲授新教材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13. 学校发展重特色
14. 施政讲策略
15.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16. 特色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17.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又为写作收集了素材。这样,学生的观察习惯基本养成了,学生的收集材料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18. 立足课标,钻研文本。在众多老师的讲座中,都没有离开对于课标的解读,作为一名初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我更应该仔细阅读课标,解读课标。将学到的知识与文本进行结合,争取能在讲台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19.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能力,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性。
20. 对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评价
21. 教师都具有较好的自身素质,无论是朗读、板书还是课堂上一句简单的评价语都是一个闪光点。老师得体准确的语言,饱满的激情总能把学生带入情境,走进与文本的对话中。或许是因为这一直是我的一个缺陷的缘故吧!我总是格外关注老师在课堂上的情感。一节成功的课需要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别人,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
22. 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23.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24. 教师的专业成长
25. 阅读教学中,应该从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26. 注重实践,感悟语言之美
27. 教师对教材挖掘比较深,比较透,理解到位。准确把握了训练的重点难点并通过各环节有效地落实。
28.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首先定时定量的训练,师生定时检查。以使他们逐渐养成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好基础。
29. 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
30. 系统学习网络大集体备课,促进教研网络化、现代代。
31. 教材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32. 注重学生的读与背能力的提高。
33. 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34. 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教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35. 要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挫折。
36.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实行竞争机制,评选出学习认真的好学生,奖以花朵,以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每天在早读和中午读书的时间里,安排一位学生当“小老师”负责早读和中午的读书情况。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朗读能力。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生上课的热情高涨,也锻炼了自我组织能力。
37. 回想于过往,自选出个性。
38. 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39.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40. 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41. 身教言传、水滴石穿
42. 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学习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孩子玩得开心才会学的开心,而学生玩着玩着就学会知识,作为教师也会幸福无比,也会感受到教学的真正乐趣。“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43. 教师要学会与孩子及家长沟通。
44.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45. 利用人性的“虚伪”管理学生
46. 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47. 教师要有爱心。
48. 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49. 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50. 加强培优补差的工作,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51.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2.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53. 我真心感受到一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扮演着一个演员的角色,语文教师只有极富“激情”的演绎好每一个角色,才会呈现给孩子一个充满“情感”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是不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不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的。我们要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54. 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
55.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56. 爱是需要能力的
57. 立足于今天,生活在明天。
58. 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训练。
59. 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60. 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实践反思,经得住考验才能和谐发展。
61. 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文核心素养更是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要求,立足语文课堂,大力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引导学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中得到快乐,养成习惯。
62. 高效化的小组合作学习
63. 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64. 教育理念的转化
65. 提高自身修养,争做新时代好老师。好的语文老师会让学生们爱上学习,在教书育人的途中我不仅要培养学生更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多读书,多学习践行师德和职业道德,做一名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忘初心,青春起航!
66. 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67. 在生活中学语文
68. 语文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课要表现语文老师的高度与深度。
69. 在本次培训中,主讲老师从拼音与识字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中,使我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70.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1. 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72. 教师要有责任心。
73. 虚心学习,提升自己
74. 通过调查问卷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地域优势寻得特色点。
75. 集体化的导学案
76. 指导精当,说得好。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说话颠三倒四或漫无边际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能力的口语教学过程,做到层次清楚,要求明确。当学生能够确定说话主题后,就要让学生说话有条理、有重点,抓住事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细节具体讲述,这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谈话的内容。
77. 在人的心灵上种满庄稼